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足兰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5):1918-1919
目的:探讨脉动真空灭菌器存在的应用风险与安全隐患,加强灭菌器的风险控制。方法:针对常见的风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如提高风险意识,加强责任心,严格执行灭菌器的操作规程等。结果:实施风险管理以来,灭菌器运行正常,风险事故的发生率为零。结论:通过加强对灭菌器的风险控制,灭菌物品的合格率达到了100%,保证了临床工作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2.
我院是一间拥有300张床位的综合性医院。消毒供应室负责全院灭菌物品的供应任务,从1999年1月开始使用脉动真空灭菌器。灭菌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灭菌质量和灭菌器的灭菌效果与操作情况密切相关[1]。脉动真空灭菌器灭菌高效、便捷,其灭菌过程效果监测要求严格,在蒸汽灭菌过程中影响灭菌效果的因素是湿包现象,湿包视为被污染,有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返工既加大了工作负荷,又增加了成本消耗。为此,探讨引起湿包的因素及控制其发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1引起湿包的因素1.1锅炉房供给蒸汽不稳定,刚注汽时锅炉内加水,蒸汽压力不足0.3MPa。1.…  相似文献   

3.
我院是一间拥有300张床位的综合性医院。消毒供应室负责全院灭菌物品的供应任务,从1999年1月开始使用脉动真空灭菌器。灭菌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灭菌质量和灭菌器的灭菌效果与操作情况密切相关。脉动真空灭菌器灭菌高效、便捷,其灭菌过程效果监测要求严格,在蒸汽灭菌过程中影响灭菌效果的因素是湿包现象,湿包视为被污染,有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返工既加大了工作负荷,又增加了成本消耗。为此,探讨引起湿包的因素及控制其发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混合气潜水需要使用氦氧、氦氮氧混合气。手工配气时间长、工作量大、配气精度低、对配气人员素质要求高等,自动配气装置能克服以上不足。在自动配气装置的研制过程中,需要根据其技术战术指标中的流量来选择管路系统和阀门。管路系统和阀门选择是否正确,直接影响装置的配气精度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建立了电算化会计系统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环境发生的变化;为避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立了电算化会计系统后,内部控制带来的新问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结合电算化会计系统的特殊性,建立一整套适合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有序、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进一步探讨三酮脑通片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制。方法采用拴线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成6组:三酮脑通片高、中、低剂量组及尼莫地平组、模型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通过检测6组Morris水迷宫逃避潜伏期、通过平台的次数及平台象限游泳距离和游泳时间,观察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变。结果各用药组与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模型组、尼莫地平组、中剂量组大鼠与假手术对照组大鼠平台象限游泳距离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假手术对照组,高、中剂量组大鼠与模型组大鼠平台游泳时间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三酮脑通片能有效促进急性MCAO大鼠学习记忆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控制口腔科交叉感染中手机消毒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为了控制口腔科门诊由手机引起的交叉感染对手机消毒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 6 0个样本 ,分成 2组 ,分别采用三次预真空高压蒸汽灭菌和常规消毒液冲洗消毒的方法对手机进行消毒 ,一年内观察消毒后细菌阳性率 ,且观察手机轴承损耗情况。结果 :三次预真空消毒细菌培养均为阴性 ,而对照组常规消毒液冲洗消毒方法阳性率为 5 3% ,P <0 0 1。二者之间有明显差异 ,且三次预真空消毒手机轴承损坏为 0 ,而对照组手机轴承损伤 3个。结论 :三次预真空消毒方法严格地控制了由口腔门诊操作引起的交叉感染 ,且对轴承损伤性极小。  相似文献   

8.
介绍用SIEMENS S7-40PLC、SICK ASI模块,以Profibus DP、ASI和工业以太网组成的一个功能完善的断丝报警系统.实现了对约2400根丝的断丝检测、报警以及补丝功能,并涉及与MES系统的集成.重点介绍系统网络架构、软件编程难点以及与MES系统的交互等.  相似文献   

9.
笔者曾在教学中制作了一些多媒体课件,有的课件因内容丰富新颖,技术先进,较好地解决了以往教学中的难点,在公开教学中应用,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笔者曾以此满足,认为有了多媒体技术,教学将是很容易的事。但后来在几届学生的调查反馈中发现情况并非如此,有的学生一堂课下来还是概念模糊,甚至有的学生头脑一片空白。笔者经过反思。认为课件设计中如果不重视教育心理学规律,多媒体教学形式和认知规律不统一,即使技术再先进,未必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成像板(Image Plate,IP)是CR系统的关键组成部件,它作为影像信息的载体反复使用.因此,日常工作中IP板的质量控制成为提高影像质量的关键.本文对有关IP板的质量控制与使用方法进行分析介绍,希望可以提高影像科室的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1.
脉动真空灭菌器常见故障的调查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常见故障现象和排除方法 ,确保灭菌效果 ,进行了本次调查。1 资料与方法  对使用中的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 ,从 2 0 0 1年 1~ 12月的运行与维修记录中 ,采取随机抽样办法 ,抽取 3台的运行与维修记录 ,总计发生 93台次的各类故障。对 3台灭菌器故障发生的次数进行对比分析 ,并提出处理意见。灭菌器为山东新华医疗设备厂生产的XG1 PG (1号锅 ) 1台 ,XG1DWB 1 2B (分别为 2号锅、3号锅 ) 2台。2 结果  从 3台锅 93台次故障中发现 ,湿包的故障、真空度差和灭菌温度低于额定值是最常见的。见表 1…  相似文献   

12.
在监测灭菌器内室冷空气排除效果中,探索一种优于 B- D试验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一种最新型灭菌消毒柜的工作原理,工作条件,常见故障的维修及其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凡士林纱布压力蒸气灭菌效果的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预真空压力蒸气灭菌器对凡士林纱布的灭菌效果。 方法 :采用美国 AMSCO预真空压力蒸气灭菌器 ,对厚度分别为 2 0层、3 0层、40层、5 0层的凡士林纱布进行灭菌 ,凡士林与纱布重量比例为 3 :1,同时在各种厚度的凡士林纱布的上、中、下中央放入 1cm× 3 cm检样纱条 1条 ,3 M化学指示卡 1条、留点温度计 1支 ,分别记录 3 M化学指示卡和留点温度计测试结果。 结果 :灭菌后检样纱条进行细菌培养 ,2 0层、3 0层中检样纱条灭菌 2次细菌培养均为阴性 ,而 40层、5 0层的检样纱条阴性率分别为 91.7%与 83 .3 % ,各厚度上、中、下化学指示卡变色有差异 ,上层为标准黑 ,中层浅黑色 ,下层为棕色。各层留点温度计检测为 13 2~ 13 5℃ ,其中以上层最高。 结论 :凡士林纱布灭菌可选用预真空压力蒸气灭菌器。对热难于穿透的凡士林纱布 ,经过 2次灭菌程序 ,可保证 3 0层以下凡士林纱布的灭菌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详细地分析了 DMQ- 0.3多功能灭菌器自动脉动真空的工作原理,针对所出现的故障现象,从理论上予以分析解决,从而达到快速准确地排除故障.  相似文献   

16.
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是医疗卫生单位对器械、敷料灭菌使用最广泛的灭菌设备,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有效监测是保证灭菌质量的主要手段,可为质量追溯管理提供有效证据。本资料收集2011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3台SCM—D型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监测情况,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灭菌器灭菌效果的影响因素,对今后的消毒灭菌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林娇 《中国热带医学》2002,2(4):571-571
无菌凡士林纱布是医疗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种外科用物品。由于凡士林是一种油剂 ,蒸气不易渗透 ,盛装油纱的容器又是密闭的 ,这样给消毒灭菌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以往凡士林纱布是采用干热法灭菌 ,因此法存在耗电量大、时间长、造成灭菌物变黄变质等许多问题。我院现在采用脉动真空灭菌柜对凡士林纱布进行灭菌。为了解凡士林油纱重叠、厚度层数多少与灭菌的效果的关系 ,我们对脉动真空灭菌柜进行凡士林纱布菌的效果作了一些观察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连云港千樱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脉动真空灭菌柜 ,美国 3M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空气排除效果,分析灭菌不合格因素. 方法:采用美国3M公司生产的一次性B-D测试包,于每天灭菌前平行放于灭菌架底层、靠近排气口处进行灭菌检测. 结果:3台灭菌器连续检测1370次,不合格4次. 结论:B-D测试结果可准确反映灭菌器功能状态,为及时发现问题,查找原因,确保为临床科室提供灭菌合格产品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中心吸引系统通过软件执行,自动输流运转,使整套系统更高效、稳定、可靠,并通过声、光报警使之更切实有效地为医院医疗工作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20.
脉动真空灭菌锅B-D试验阳性结果相关因子分析及相应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B—D试验阳性结果影响因素,制定相应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一2004年12月间的B—D试验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共进行B—D试验3285次。其中阳性结果65次,阳性率为0.2%;B—D试验失败的原因有技术和设备两方面,以技术原因为主,占69.23%。结论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灭菌器出现故障及时检修,可减少B—D试验失败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