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Ⅲ期食管癌患者手术后放疗及单纯放疗效果及治疗方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Ⅲ期食管癌患者89例,其中术后放疗组47例,单纯性放疗组42例。采用直线加速器6 MV X线放疗5070 Gy。对比两组患者间总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结果术后放疗组和单纯放疗组的1、2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53.2%和55.3%、42.5%和36.2%及23.4%和21.3%,两者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QLQ-C30量表中,单纯放疗组患者的总健康状况、腹泻及经济困难状况3项指标优于术后放疗组(P<0.05);在QLQ-OES18量表中,单纯放疗组患者的反流和咳嗽2项指标优于术后放疗组(P<0.05)。结论对老年食管癌患者而言,术后放疗与单纯放疗均可以作为其治疗的有效疗法,且单纯放疗组的生活质量优于术后放疗组,单纯放疗可以作为治疗老年Ⅲ期食管癌患者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3DCRT)对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水平。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十堰市太和医院收治的75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食管癌患者行3DCRT,评价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两组血清VEGF的变化水平,探讨其在放疗中的意义。结果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患者放疗4周、放疗后1周血清VEGF水平较放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有效组放疗4周及放疗后1周血清VEGF水平显著低于放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放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CRT治疗食管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低;VEGF可以作为评估、预测放疗敏感性的生化指标,在食管癌的治疗和预后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老年食管癌患者放疗前、中、后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肿瘤标志物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在该科接受治疗的126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选取5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观察放疗前、放疗中和放疗后1个月患者的VEGF、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及肿瘤标志物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分析不同疗效食管癌患者VEGF水平的差异及VEGF与HIF-1α及肿瘤坏死标志物的相关性。结果放疗前VEGF、HIF-1α和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SCC、CA724、CA19-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放疗期间上述指标的水平均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放疗后1个月上述指标较放疗期间有所上升,但低于放疗前(P0.05);放疗有效组的VEGF水平及HIF-1α和肿瘤标志物水平均低于无效组;放疗前、中、后各阶段食管癌患者的VEGF水平均与HIF-1α和肿瘤标志物呈显著正相关;TNM分期、病理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瘤体大小和放疗的疗效是VEGF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食管癌患者放疗前、中、后VEGF水平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放疗的疗效对其有重要影响,VEGF水平与HIF-1α及肿瘤坏死标志物显著正相关,提示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应密切关注VEGF水平以预测放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对于食管癌术后复发的患者,一般很难再进行手术治疗〔1〕。研究发现〔2〕,常规放疗的近期疗效较好,但远期疗效尚不能达到临床满意的程度,探索新的放疗方案给肿瘤科工作者带来了新的要求,现将我们研究的三维适形放疗用于食管癌纵隔转移淋巴结治疗的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我科就诊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合并食管癌患者放疗效果,为糖尿病合并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2018年在该院确诊的糖尿病合并食管癌并口服二甲双胍降糖治疗的患者51例为观察组,同期诊断糖尿病合并食管癌并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的患者50例为对照组,所有的患者均实施内镜切除联合局部放疗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1个月,根据RECIST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以提高食管癌患者的放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背景食管癌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第四位,五年生存率仅为5%-20%,预后较差.精确放疗虽是食管癌患者获得长期局部控制及生存获益的重要手段,但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基于肿瘤体积缩小评价疗效具一定滞后性,并不适用于食管癌.目的研究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预测食管癌放疗近期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1-01/2014-07间拟在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放疗的49例食管鳞癌患者纳入研究范围,患者均分别于放疗前一周时、放疗中、放疗后行MRI-DWI,参照实体瘤疗效标准评价化疗疗效,以是否客观有效暴露分组,对比两组放疗前一周时、放疗中、放疗后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及放疗前中ADC变化率(△ADC),并采用ROC曲线分析ADC预测食管癌近期放疗疗效的最佳阀值.结果 49例食管癌患者放疗中、放疗后食管病变长度均显著缩短(P0.05),客观有效38(77.55%)例,客观无效11(22.45%)例;同时,放疗中ADC平均值显著高于放疗前一周时(P 0.05);且客观有效组放疗中ADC值、放疗后ADC值、△ADC均显著高于客观无效组(P 0.05),经ROC曲线下分析, ADC变化值、△ADC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0、0.941,以0.280×10~(-3)mm~2/s为AUC变化值阈值时,其预测食管癌放疗疗效的敏感度为88.47%、特异度为100.00%、准确度为86.17%、阳性预测值为95.77%、阴性预测值仅为39.92%;以22.38%为ADC阈值时,△ADC预测放疗的敏感度为84.57%、特异度为100.00%、准确度为86.17%、阳性预测值为100.00%、阴性预测值为43.04%.结论 DWI用于食管癌放疗近期疗效预测有一定临床价值,ADC变化值、△ADC的高特异度、高阳性预测值均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7.
张丽娟 《山东医药》2002,42(16):33-33
1991年 1月~ 1 995年 1月 ,我院共收治晚期食管癌 1 2 8例 ,分别给予同期化放疗及单纯放疗并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1 2 8例晚期食管癌均为经胃镜及食管点片诊断。男 85例 ,女 43例 ,年龄 35~ 82岁 ,平均 58 5岁。其中鳞癌 1 2 1例 ,未分化癌 3例 ,腺癌 4例 ;食管上段癌 1 5例 ,中段癌 81例 ,下段癌 32例。病变长度≥ 5cm。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1 0例 ,声音嘶哑 4例 ,卡氏分级均在 80分以上。将 1 2 8例晚期食管癌患者 ,随机分为A、B两组 ,各 64例。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程、体力状况相仿 ,具有可比性。方法 :A组给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疗前、中、后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平的变化及其与肿瘤标志物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6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取70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观察放疗前、放疗中和放疗后1个月患者VEGF、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及肿瘤标志物水平。分析不同疗效的食管癌患者VEGF水平差异及VEGF与HIF-1α及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结果放疗前VEGF、HIF-1α和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SCC、CA724、CA19-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放疗期间上述指标的水平均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放疗后1个月上述指标较放疗期间有所上升,但低于放疗前(P<0.05);放疗有效组的VEGF水平及HIF-1α和肿瘤标志物水平均低于无效组;放疗前、中、后的各阶段食管癌患者的VEGF水平均与HIF-1α和肿瘤标志物呈显著正相关;TNM分期、病理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瘤体大小和放疗的疗效是VEGF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食管癌患者放疗前、中、后VEGF水平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放疗的疗效对其有重要影响。提示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应密切关注VEGF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累及野调强放疗在老年食管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岁以上、单纯放疗的43例老年食管癌患者的完整临床病理资料。全组行累及野调强放疗,98%食管癌大体肿瘤靶区(GTV)剂量为60~66 Gy/30~33 F,95%临床靶区(CTV)剂量50~54 Gy/30~33 F。结果 43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中,临床表现以进食梗阻为首发症状者占79.1%,原发部位胸下段占48.8%,病变长度>5 cm占45.4%;区域淋巴结转移率19.4%,按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分期:Ⅱ期占32.6%,Ⅲ期占67.4%;合并慢性疾病者占69.8%。全组近期有效率为88.4%;1、2年生存率为分别55.8%和30.2%;影响生存率的独立风险因素为放疗前病灶的GTVnx体积大小和淋巴结有无转移。结论老年食管癌患者局部晚期较多,区域淋巴结转移较少;累及野调强放射治疗近期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是70岁以上老年食管癌首选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2004-2008年,我院采用常规放疗加后程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鼻咽癌患者7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材料:本文患者73例,均经鼻咽部CT及病理证实为鼻咽癌,病理类型为低分化鳞癌。其中,男53例、女20例,年龄24~71岁、平均49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3DCRT)与常规放疗(CF)治疗老年Ⅰa期食管癌的疗效及放疗反应。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该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中行单纯放疗的患者共108例,其中采用三维适形放疗45例(3DCRT组),常规放疗63例(CF组),均采用6MVX线照射2.0 Gy/次,5次/w,总剂量为60 Gy,分30次,42 d完成,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及放疗反应。结果 3DCRT组、CF组有效率分别为86.7%、7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CRT组和CF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89.0%、69.0%,3DCRT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较CF组高(P<0.05),而骨髓抑制反应3DCRT组较CF组轻(P<0.05)。结论 3DCRT较CF方法能提高老年Ⅰ-Ⅱa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放射反应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12.
回生口服液用于食管癌放疗患者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回生口服液对食管癌放疗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将54例行三维适形放疗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放疗起始日口服回生口服液10 mL/次,3次/d,持续至放疗结束。比较两组卡氏评分、体质量、血白细胞计数、放射性食管炎及食管造影X线分级等5项指标。结果观察组K氏评分增加大于20分、体质量增加、白细胞计数正常、放射性食管炎低于2级、放疗后食管造影X线分级低于2级者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回生口服液可提高食管癌放疗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放疗疗效,减轻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的长期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2年12月于该院接受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38例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局部控制率、生存率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组间比较应用双尾的Log-rank法,多因素分析应用Cox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截至2013年6月,随访672个月(中位20个月),失访3例,随访率为92.1%。行三维适形放疗后全组1、2、3、4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8.8%、56.2%、50.4%、44.6%;总生存率分别为65.9%、47.2%、35.8%、26.2%,中位生存期为12.3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进食情况、病变部位、有无穿孔征象、病变长度、TNM分期、局部复发以及远处迁移为预后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变部位、有无穿孔征象、TNM分期以及局部复发为老年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颈部及胸上部食管癌的长期疗效较好,能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临床分期越早、预后越好。  相似文献   

14.
TP方案化疗联合后程放疗治疗食管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1月-2003年1月.我们对40例不宜手术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TP方案联合后程放疗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放疗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我们2001年4月至2003年4月,对10例诊断为食管癌放疗后致食管狭窄的病人行食管扩张治疗,术后进食梗阻缓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同步化疗与单纯三维适形放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1年6月至2014年1月选择该院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1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82例)和对照组(76例)。研究组患者给予三维适形同步化疗,对照组给予单纯三维适形放疗;在治疗前第1天、治疗后第1天和治疗结束后3个月采用癌症患者生存质量量表(QLQ-C30)对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分,并观察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随访治疗后1年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第1天对照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及总体症状均明显优于研究组(P0.05);治疗结束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症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以急性放射性气管炎、放射性食管炎和骨髓抑制为主,两组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在治疗食管癌期间会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治疗后患者生存质量逐渐恢复,较单纯放疗的患者存在更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2006年6月~2009年6月,我院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TP方案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4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罗茜  王颖  黄锣  吴永忠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4):5436-5437
目的 探讨周低剂量紫杉醇同步放疗与周期性化疗同步放疗治疗局部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将70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周低剂量紫杉醇同步放疗组(观察组,35例)采用紫杉醇(30 mg·m-2·w-1)静脉滴注,放疗第1天给药,持续6w;周期性化疗同步放疗组(对照组,35例)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紫杉醇135 mg/m2,第1天,顺铂20 mg/m2,第1~5天,21 d为1个周期,共2个周期),两组均采用23EX直线加速器三维适形同步放疗.比较治疗后两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及2年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远处转移率和2年生存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Ⅲ、Ⅳ度骨髓抑制和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Ⅰ、Ⅱ度骨髓抑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周低剂量紫杉醇同步放疗对比周期性化疗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能明显提高疗效,且能降低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50例食管癌患者急性放疗反应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下称放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但患者常因急性放疗反应(胃肠反应、食管粘膜反应、口腔粘膜反应、皮肤局部反应及白细胞计数下降)而中断治疗。2001年5月~2003年5月,我们对50例食管癌放疗患者采取了相应护理干预,减轻了放疗急性反应及患者痛苦,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80%的食管癌患者临床确诊时,局部病灶已经广泛浸润和(或)远处转移[1],失去了根治性切除的机会.老年食管癌患者因体质和年龄问题对联合治疗耐受性差,以放射治疗为主,但放疗的局部控制率与远期生存率都较低,总体治疗效果差,5年生存率在10%~15%[2].本文拟观察放疗同期胃镜下植入5-FU缓释粒子对老年食管癌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