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红兰 《现代护理》2003,9(4):310-310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常规固定方法为 :头皮静脉穿刺见回血 ,即用三条胶布固定针头 ,即第一条固定针头握持柄 ,第二条作交叉固定 ,第三条将塑料管盘曲后固定。我们按此固定法操作经常会穿刺好后面的患儿 ,前面刚穿刺好的患儿针被拉出来了。由于小儿好动 ,再加上穿刺疼痛、挣扎 ,往往一身汗 ,这给胶布粘贴增加了难度 ,或是患儿头部转动牵拉而使固定好的管子拉出或折叠 ,引起输液障碍而需重新穿刺 ,因此既增加了患儿的痛苦 ,又增加了我们护士的工作量。经过摸索 ,我们现在用四条胶布固定法。即其中三条胶布如上述常规粘贴 ,另一条胶布则将头皮针…  相似文献   

2.
头皮静脉是小儿输液最常选用的静脉,小儿头皮针的穿刺与固定技术也是儿科护理工作中一项高要求的技术操作。注射时,由于患儿哭闹不合作、出汗多、头发长等原因,常常使胶布固定不牢、松脱而致针头滑出血管外或针头脱落,增加了患儿痛苦,导致家属不满意,给护士增加了工作量,浪费了材料,为此我们自制了一种小儿头皮固定圈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相似文献   

3.
韩兴花 《护理研究》2006,20(35):3250-3250
小儿静脉用药多选用头皮针静脉穿刺,由于患儿哭闹、出汗等原因,常需用很多胶布才能固定好,不但浪费胶布,而且胶布粘在头发上拔针时不易揭取,增加了患儿的痛苦。故自行设计制作一种头皮针固定带,使头皮针固定变得简便易行。现介绍如下。1制作与应用方法取弹力帽一个,将其剪成3个约4cm宽的横形绷带,制成固定带。穿刺成功后,先用3条或4条胶布固定好头皮针,再用固定带套于小儿头部,压住穿刺部位即可。2优点①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固定牢固;②选料容易,价格低廉,节省胶布;③患儿易接受,无痛苦,深受家长欢迎;④可反复清洗使用。小儿头皮针固定带的制…  相似文献   

4.
韩兴花 《护理研究》2006,20(12):3250-3250
小儿静脉用药多选用头皮针静脉穿刺,由于患儿哭闹、出汗等原因,常需用很多胶布才能固定好,不但浪费胶布,而且胶布粘在头发上拔针时不易揭取,增加了患儿的痛苦。故自行设计制作一种头皮针固定带,使头皮针固定变得简便易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李雪兰  李华娟  王玉芳 《护理研究》2008,22(12):3261-3261
小儿用药多选用头部静脉,如额静脉、颞静脉、耳后静脉等。由于患儿哭闹后出汗或夏季多汗、头发等原因,使固定头皮针的胶布不易粘牢,必须绕头一圈才能将其固定好。但此法用胶布较多,胶布粘在头发上,患儿输液完毕拔针时胶布不易揭取,增加患儿的痛苦^[1];头皮针固定不好,易发生药物外渗或头皮针滑脱。因此,改进小儿头皮静脉针固定方法,是减少患儿痛苦、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2003年以来采用发卡式小儿头皮静脉针固定法,大大提高了小儿头皮静脉固定的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雪兰  李华娟  王玉芳 《护理研究》2008,22(35):3261-3261
小儿用药多选用头部静脉,如额静脉、颞静脉、耳后静脉等.由于患儿哭闹后出汗或夏季多汗、头发等原因,使固定头皮针的胶布不易粘牢,必须绕头一圈才能将其固定好.但此法用胶布较多,胶布粘在头发上,患儿输液完毕拔针时胶布不易揭取,增加患儿的痛苦[1];头皮针固定不好,易发生药物外渗或头皮针滑脱.因此,改进小儿头皮静脉针固定方法,是减少患儿痛苦、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2003年以来采用发卡式小儿头皮静脉针固定法,大大提高了小儿头皮静脉固定的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小儿头皮针改良固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皮静脉是小儿静脉输液最常选用的静脉.在静脉输液时,由于小儿出汗多、哭闹不合作、输液时间长、好动等原因使胶布固定不牢,针头滑出血管外,而致输液失败,从而需要重新静脉穿刺,增加患儿痛苦及护士的工作量,浪费了药液和材料,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自2007年6月将传统的小儿头皮针固定法进行改良,效果满意,无一例因头皮针同定不牢而致输液失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婴幼患儿静脉用药多选用穿刺头皮静脉,在以往的头皮静脉输液中,头皮针的固定是个难点,由于患儿哭闹、出汗,头皮针固定不牢固,常需要再次穿刺。因此,患儿的头皮静脉输液能否达到治疗目的和抢救的顺利进行,头皮针的固定是个关键因素。在临床工作中,我们采用弹力绷带固定小儿头皮针,效果满意。操作方法如下:常规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术成功后用2~3块较短的胶布固定头皮针(以不粘到头发为宜),再用4~5cm长的弹力绷带套头固定头皮针,以起固定作用。注意事项:在头皮静脉穿刺成功后用一节棉棒在头皮针柄下垫起,再用胶布固定针柄,这样针头与血管是纵…  相似文献   

9.
熟练掌握小儿静脉头皮针的穿刺技术,尽量减少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使患儿早日康复。选择不易滑动,便于固定,不影响患儿活动的头皮静脉,选择型号合适的头皮针,采用直刺法和斜刺法,穿刺成功后三条胶布固定,另加一条胶布将输液管固定于患儿耳朵上。采用如上方法之后,小儿头皮静脉针穿刺成功率高。正确选择穿刺部位及合适的头皮针和手法等,可以很好地实行小儿静脉穿刺。  相似文献   

10.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输液,在儿科是一项常见的操作技术。由于患儿在穿刺时哭吵易出汗,最好的胶布也不容易粘贴牢固,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更无法固定好,以致输液针头脱出,给患儿增加痛苦,也增加了工作量。从1993年以来,我院对1800名患儿采用第四条胶布耳廓固定法,收效好,深受家长和操作者的喜爱,现  相似文献   

11.
临床上进行小儿手背部的静脉输液时,常因固定不牢靠导致针头滑脱,影响了患儿静脉输液的质量,增加了患儿的痛苦,降低了护士的工作效率。为此,我科自2002年10月对患儿手背静脉穿刺固定方法进行改进,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方法先将骨科用小号夹板下端置于与患儿手指平齐,上端置于肘关节以下、患儿手腕关节上6~7cm处,再用长胶布把患儿除拇指外其余四指均固定在夹板下端,接着用一根胶布固定夹板上端,然后在患儿腕关节上4~5cm的夹板处捆扎上止血带,选择并充分暴露血管后进行静脉穿刺,成功后固定好针柄,再用胶布重新固定夹板前端及患…  相似文献   

12.
在手背、足背静脉输液时,按常规固定法将3~4条胶布固定头皮针后,如患者在不经意间活动穿刺侧肢体时,易牵拉输液头皮针致固定胶布扯脱,重新粘贴增加护士工作量,如果牵拉至针头脱出重新穿刺造成患者痛苦.现采用以下方法避免了以上问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刘美鲜 《护理研究》2007,21(7):1852-1852
静脉用药是儿科临床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穿刺不成功及穿刺后固定不牢固均会给患儿带来痛苦。因此,给婴幼儿进行头皮静脉输液时,除了具有过硬的穿刺技能外,头皮针固定也非常重要。近2年在穿刺成功后用胶布固定针头后采用弹力帽加固法,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杨桂云  王瑜  王煜 《家庭护士》2009,7(8):668-669
[目的]探讨头皮静脉穿刺固定方法,降低小儿静脉复穿率.[方法]将在我院门诊进行头皮静脉穿刺输液的1 000例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新法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固定,观察两组患儿胶布脱离皮肤及针头脱出血管外情况.[结果]两组患儿胶布脱离皮肤、针头脱出血管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固定方法能减少胶布脱落,减少针头脱出及漏液,减少复穿率,有效提高静脉输液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固定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冬梅  王古琴 《现代护理》2006,12(21):1998-1998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已被广泛使用,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在患儿家长积极要求使用静脉留置针,以减轻多次穿刺的痛苦,也利于护理及治疗,但也有不便之处。尤其是固定在头部,患儿好动,出汗,易脱落,针对这些问题,经临床实践,笔者总结一种新固定方法,介绍如下。1方法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按常规法固定,再用宽约2~3cm医用胶布先固定留置针柄与软针头之间,绕头部一圈半;另取胶布2条,长宽自定,以防透明膜卷起,固定在透明膜和皮肤上。有毛发部位用纱布或绷带遮盖,将胶布固定在纱布(绷带)外,防止头发被胶布粘连,难以取下。2优点此方法固定牢固,可防止因…  相似文献   

16.
刘美鲜 《护理研究》2007,21(20):1852-1852
静脉用药是儿科临床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穿刺不成功及穿刺后固定不牢固均会给患儿带来痛苦。因此,给婴幼儿进行头皮静脉输液时,除了具有过硬的穿刺技能外,头皮针固定也非常重要。近2年在穿刺成功后用胶布固定针头后采用弹力帽加固法,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用物弹力帽1只,常规静脉输液用物1套,小儿头皮针4号~6号数枚。2操作方法头皮静脉用胶布固定后用双手将弹力帽撑开,从针尖穿刺部位将弹力帽戴在头顶部位,轻压穿刺部位以固定。3体会应用弹力帽对小儿头皮静脉进行固定具有以下优点:方便实用,可解决因婴幼儿哭闹、出汗致针尖滑出血管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头皮针的固定在小儿输液中至关重要,针对患儿血管细、好动、不配合、针头不能完全贴在头皮上等特点,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一种实用的固定方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方法:撕3条宽1cm、长7cm的医用胶布,酒精棉球挤干后撕成薄片待用。静脉穿刺成功后,迅速将酒精棉球塞于针柄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聚丙烯输液瓶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年龄≤4岁并在手背部进行输液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穿刺成功后用常规方法固定,观察组穿刺成功后用常规方法固定后再用长胶布将聚丙烯输液瓶与患儿手部固定。[结果]观察组仅1例因自行碰撞针头后出现液体外渗需要重新穿刺,对照组有8例因出汗较多致胶布松动针头滑脱,8例因哭闹、挣扎使头皮针滑出血管外需重新穿刺,两组比较,观察组输液渗漏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穿刺成功后用常规固定法固定后用胶布将聚丙烯输液瓶与患儿手部固定,可降低重新静脉穿刺的次数,减少患儿痛苦,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  相似文献   

19.
头皮静脉输液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用传统的方法固定不牢,加上患儿好动,哭闹不安,大汗淋漓,头发浓密易造成胶布松脱,针头滑出血管外,需要重新穿刺,增加了患儿的痛苦和护理工作量.头皮静脉输液的固定一直困扰着儿科护士,从2002年以来我们精心制作了长胶布固定法,应用于头皮静脉输液患儿,能有效防止针头滑出血管外,经临床使用验证,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行头皮针静脉输液时,采用石膏固定针头,经61例次临床应用,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一、石膏的配制与使用方法静脉穿刺前用少量石膏粉加适量温水(35~40℃)调匀呈糊状备用。选好血管,剃净周围皮肤汗毛或头发(以免拔针时引起疼痛)。常规穿刺成功后用一条胶布固定针柄,另一条胶布固定针尾,呈“V”字型压在前条胶布上。把备好的石膏敷于针柄、胶布及穿刺点周围皮肤上,范围3~4cm(原胶布露出少许)。1min 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