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张忠文  付晓琳 《人民军医》2000,43(10):606-607
小儿菌痢的常规治疗是用氨苄西林 1 0 0mg/kg加入液体中静滴 ,但患儿常因静脉穿刺而哭闹不止。为此 ,我们选择红霉素肛门滴入与氨苄西林静滴进行疗效对比 ,以改进给药方法。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红霉素组 2 1例 ,男 9例 ,女 1 2例 ;年龄0 5~ 3 5岁。便培养出福来志贺菌 1 6例 ,鲍狄志贺菌 3例 ,宋内志贺菌 2例。均对红霉素敏感。氨苄西林组 2 3例 ,男 1 2例 ,女 1 1例 ;年龄 0 5~ 4 5岁。便培养出福来志贺菌 1 9例 ,鲍狄志贺菌 1例 ,宋内志贺菌 3例。均对氨苄西林敏感。两组均有发热、腹痛、粘液便及脓血便。均为发病当天入院…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因芯片技术在腹泻病粪便标本常见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筛选7种常见腹泻病致病菌的特异基因作为检测目的 基因,分别为志贺菌ipaH基因、沙门菌hilA基因、副溶血弧菌tdh基因、空肠弯曲菌FlaA基因、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stxA2基因、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st基因、霍乱弧菌ctxA2基因.设计相应的引物及探针,制备寡核苷酸芯片.对多重PCR扩增条件进行优化,将PCR扩增产物与带有7种特异探针的基因芯片杂交.检测标准菌株25株,模拟粪标本及临床腹泻病粪便标本64份.结果 经优化多重PCR扩增出7种腹泻病致病菌特异的致病基因片段,与基因芯片特异的探针杂交后.全部产生特异性杂交信号.标准菌株及模拟粪标本检测的阳性和阴性对照符合率均为100%.单一菌株最低检测量为10~100cfu/ml.64份腹泻病粪便标本检测出45份致病菌,其中33份志贺菌、12份副溶血弧菌,检出率为70.3%(45/64).粪培养检出 16份志贺菌,6份副溶血弧菌.检出率为34.4%(22/64),基因芯片法明显优于粪培养方法(P<0.01).结论 该基因芯片直接检测腹泻病致病菌,检出率高,达到了高效的检测目的 ,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胎儿弯曲菌空肠亚种(Campylobacter fetus sub-tpjejuni),简称空肠弯曲杆菌是近年来急性腹泻常见病原菌,在国外,有关本菌引起的腹泻报告日益增加。我国也有人从腹泻的婴儿和成人分离到本菌。为了解初诊菌痢病人中本菌所占比例,于1982年菌痢较高的季节,在198例初诊菌痢的病人粪便中,分离到空肠弯曲菌15株,分离率为7.5%,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标本来源:初诊菌痢病人新鲜粪便标本198份和正常人粪便50份,灭菌棉拭子沾取后,插入Cary-Blair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ESBLs宋内志贺菌的耐药机制,为腹泻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2007年解放军302医院门诊腹泻患者分离的多重耐药AmpR、SxtR、CtxR的宋内志贺菌43株,用PCR方法扩增耐药基因,并将菌株进行质粒结合试验。结果携带CTX-M基因27株,其中CTX-M1群16株,CTX-M9群11株,占所有阳性分离株的62.79%;携带TEM基因18株,占41.86%;未检出SHV、OXA和PER基因。同时携带CTX和TEM基因占23.26%。携带2类整合子的宋内志贺菌占95.35%(41/43)。质粒结合试验成功率为92.7%。结论北京地区产ESBLs宋内志贺菌以携带CTX-M基因为主,其次为TEM型。流行亚型为CTX-M-15like、CTX-M-14和TEM-1。2类整合子在产ESBLs宋内志贺菌中多见。耐药基因大多通过质粒水平转移的方式进行传播。产CTX-M-27和CTX-M-64的宋内志贺菌在世界和国内分别属首次报告检出。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61以来共收治各型细菌性痢疾1031例,现就其中大便培养阳性的432例之菌型分布及肠外并发症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432例中男性298例,女性134例;汉族294例,藏族204例,学龄前儿童56例,急性者371例,慢性者48例,中毒型菌痢21例。大便培养结果:志贺氏184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乳胶凝集试验检测肠道弯曲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临床送检的373份粪便标本,先采用乳胶凝集试验直接检测,再将标本经48 h培养后的培养物采用传统方法进行鉴定,重点分析乳胶凝集试验直接检测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性。结果:粪便标本直接检测结果与培养后鉴定结果比较,判定直接检测真阳性59例,假阳性2例,真阴性298例,假阴性14例;直接检测法准确度为95.7%,敏感度为80.8%,特异性为99.3%,阳性结果预示值为96.7%,阴性结果预示值为95.5%。结论:采用乳胶凝集试验直接检测肠道弯曲菌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许永春  余临州 《人民军医》1997,40(3):158-159
我们1988年以来在综合治疗基础*应用咦诺团类抗生素、皮质激素成功抢救中毒性菌痢(毒痢)35例,无一例死亡。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35组,均符合中毒性菌痢诊断标准。其中男24例,女11例。年龄1.6~68岁.1.6~7岁26侧,占71.1%。7~9月份发病23例,占65.7%。体温<39.0“C2例,39.()~41.ooC3D例,3例达们~41.8OC.均件有腹痛和坚息后再感,大使镜检见有粘液、红细胞、白细胞和脓细胞,粪便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见附表。其中福民痢疾杆用24株(68.7%),本内菌7株(20.0%),志贺曲4株(11.3%)。】.2方法在抗休…  相似文献   

8.
虞爱华 《人民军医》1999,42(9):538-540
中毒型菌痢的发病高峰在7、8、9月份,以2~7岁儿童多见。此病发病急、变化快,如不及时抢救,可在数小时内死亡。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治至关重要。现将中毒型菌痢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措施简述如下。1 诊断依据1.1 临床表现 发病后,中毒症状多发生于24h内。中毒症状重,但消化道症状不一定重。除急性菌痢表现外,突出有高热,体温40℃以上,偶见体温不升。面色苍白或紫绀,精神萎靡、嗜睡、躁动、谵妄、昏迷。根据微循环障碍突出的部位不同而分为四型:(1)脑型:以脑微循环障碍为主。本型占中毒型菌痢的大多数,多见于1~7岁儿童。早期表现为头痛、呕吐…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兰州市细菌性腹泻患者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解放军第一医院3年腹泻患者的大便进行培养,对分离的病原菌及细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683例细菌性腹泻患者粪便分离出病原菌41株,总检出率为6.0%.病原菌以志贺菌居首位,占65.9%(27/41),鼠伤寒沙门菌占17.1%(7/41),念珠菌占17.1%(7/41).各菌属对抗生素的敏感率不同,福氏志贺菌和沙门菌多重耐药较多,第四代头孢菌素较敏感,敏感率在90%以上.药物耐药性依次为:青霉素类、氨基糖甙类、磺胺类、青霉素类复方制剂、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碳烯青霉类和β-内酰氨类未检出耐药菌.结论 志贺菌属是细菌性腹泻的首要病原菌.细菌性腹泻病原菌的耐药性在逐渐增加,对腹泻患者应进行耐药性监测,根据细菌及耐药性鉴定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研究认为,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是一类生物学特性酷似志贺菌、具有上皮细胞侵袭力,能引起痢疾样腹泻的病原性大肠杆菌。为了深入地了解EIEC病原特性,我们对50例EIEC感染性腹泻患者做了临床及实验室研究,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研究对象SO例患者均因急性腹泻初诊为急性菌痢而入本院接受治疗,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2.5~80岁。二、主要临床症状所观察的50例急性腹泻患者中,有不洁饮食史者35例(70.0%),发热42例(84.0%),头痛15例(3O.0%),恶心22例(44.0%),g区吐16例(32.0%),腹痛38例(…  相似文献   

11.
左氧氟沙星与氧氟沙星治疗急性菌痢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疗效。方法 将 466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左氧氟沙星组临床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 97.9%和 99.1 5 % ,细菌清除率为 99.1 5 % ,氧氟沙星组临床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 97.0 %和 99.1 3 % ,细菌清除率为 99.1 3 %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左氧氟沙星与氧氟沙星均为治疗细菌性痢疾的良好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无创心功能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60例,患者均行无创心功能检测,分析检查结果。结果Ⅱ-Ⅵ级心力衰竭患者取CO(心输出量)、CI(心搏指数)、SV(心搏出量)、SI(心脏指数)、EF(射血分数)、LVEDP(左室舒张终末压)检查指标均存在差异,其中以SV的差异最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反映心功能较可靠的指标。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诊断中仅根据症状和体征,使不典型病例诊断变得困难,缺乏特异性和量化指标,无创心功能检测可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13.
影响传染病流行的主要因素分析和动态模型建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灰色系统(Grey System)关联公式对云南省1976~1992年的传染病流行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计算,结果以单项子因素对单项母因素的影响分析,发现年均日照时数对细菌性痢疾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4979、0.6733;年均降水量对流行性感冒和伤寒副伤寒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7376、0.7629;年均相对湿度对病毒性肝炎的影响系数为0.5922;年均最高气温对疟疾的影响系数为0.7574。从多因素综合分析,除年均最低气温对传染病影响较弱外,其余的因素均有明显影响。对疟疾和痢疾建立了动态数学模型,证明1985~1992年疟疾流行波动在0.23%或0.08%之间;痢疾1988~1990年发病率分别为0.35%、0.28%和0.23%的下降趋势,反映了客观实际,得到较为合理的结论,为传染病监测工作提供了参考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Two water-borne epidemics of bacillary dysentery have been described in a garrison in which the leading causative agent has been shigella boydii, serotype of 14 altere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solat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Yugoslavia. All the isolated strains of this shigella were mannitol negative and they degradated gylocose to acidity and gas already after 24 hours, and arabinose and sorbitol to acidity and gas after 48 hours. The clinical picture of the diseased was characteristic of bacillary dysentery and did not differ from clinical picture of patients in whom other serotypes of shigella were isolated.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MSCT在老年非外伤性急腹症病因诊断及临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54例老年非外伤性急腹症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以及MSCT表现.患者均行腹部MSCT检查,常规MPR重建,血管源性急腹症VR、MIP重建,动态随访评价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254例患者中,MSCT诊断符合率:肠梗阻91.7%(55/60)、急性胰腺炎90.0%(36/40)、急性阑尾炎94.9%(37/39)、血管源性急腹症100%(32/32)、肿瘤88.9%(24/27)、泌尿系结石95.7%(22/23)、胃肠道穿孔90.5%(19/21)、胆道结石、胆囊炎83.3%(10/12),总符合率92.5%.197例不同病因患者行MSCT动态随访.结论 MSCT清晰显示老年非外伤性急腹症的病因、发病部位、范围及并发症情况,不仅准确诊断,指导治疗方案选择,还可治疗过程中进行动态随访评价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惠州地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近6年在本院进行胃镜检查的58 89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了解消化性溃疡的胃镜检出率、幽门螺杆菌(Hp)检出率、性别构成比、发病年龄、发病季节等。结果:胃镜检出消化性溃疡11 307例,总检出率为19.20%。其中十二指肠溃疡7 140例(63.15%),胃溃疡3 179例(28.12%),复合性溃疡988例(8.73%)。11 307例溃疡患者中Hp阳性者5 461例,总Hp检出率为48.30%。在年龄构成比方面,〈20岁人群组溃疡发病率(11.46%)最低,〉60岁人群组溃疡发病率(33.74%)最高。在发病季节方面,1~3月发病率(39.25%)最高,7~9月发病率(11.34%)最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惠州地区消化性溃疡检出率和Hp检出率比较低,老年人已成为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患病人群,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数字化医用诊断X射线摄影系统(TFDR-20)的临床初期应用经验,验证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应用数字化医用诊断X射线摄影系统(TFDR-20)对270例患者进行胸部正位90例(含10例正侧位)、腹部平片90例、骨与软组织90例(头部正侧位、腰椎正侧位、骨盆/髋关节正位)X射线检查,之后按照图像质量评判标准对每个投照部位的每张图像进行临床诊断要求符合率评价,以及设备在使用操作过程中的便捷性、稳定性及安全性满意度评价。结果胸部临床诊断要求符合率为100%(90/90)、腹部临床诊断要求符合率为100%(90/90)、骨与软组织临床诊断要求符合率为95.18%(79/83),机器使用便捷性、稳定性及安全性满意度均为100%。结论数字化医用诊断X射线摄影系统(TFDR-20)在临床初期应用过程中,其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满意,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阴道镜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春艳  吴楠  尚丽新 《武警医学》2010,21(5):401-403
 目的 探讨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高发年龄、临床表现、术后病理及诊治.方法 对2007-09至2009-09间我院门诊阴道镜活检诊断为CIN接受治疗的15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INⅠ/II发病高峰均为41~50岁,CINⅢ发病高峰为31~40岁.因无症状要求体检发现的共125例(78.6%),其中CINⅠ 23例(67.7%)、CINⅡ 63例(85.1%)、CINⅢ39例(76.5%).术前阴道镜活检诊断与术后手术病理诊断一致的患者CINⅠ 41.2%、CINⅡ 31.2%、CINⅢ47.1%,总的符合率38.3%.结论 CIN发病人数逐年增加,且趋于年轻化,可能与生活方式的改变、性生活开放、HPV感染等患病风险增加有关.建议凡有过性生活的女性都应定期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宫颈电圈环切术和冷刀锥切成为治疗的主要手段.应根据患者病理级别、年龄、对生育的要求及随访条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性物理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并发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09-2011-09收治的72例HICH并发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36例)单用抗生素全身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36例)在全身抗感染及支持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综合性物理治疗,并和常规治疗组进行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的对比。结果:综合性物理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性物理治疗组痰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HICH并发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使用综合性物理治疗能有效地控制院内感染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数字化断层融合(digital tomosynthesis,DTS)对诊断腰椎单纯峡部不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9例临床怀疑腰椎峡部不连的病例进行X线双斜位平片、冠状位和斜位及矢状位DTS检查,判断是否为腰椎峡部不连,评价X线平片与DTS对腰椎峡部不连诊断的敏感性和总诊断符合率,并对X线平片和DTS图像显示椎弓峡部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X线平片确诊腰椎峡部不连19例,8例不确定,12例排除腰椎峡部不连.32例患者经DTS确诊为腰椎峡部不连,2例不确定,5例排除腰椎峡部不连,X线平片诊断腰椎峡部不连的敏感性和总诊断符合率为55.9%、61.5%,DTS诊断腰椎峡部裂的敏感性和总诊断符合率为94.1%、94.9%,DTS的诊断符合率与X线平片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08,P<0.05).结论 DTS可以清晰显示单纯腰椎峡部不连,与X线平片比较,能显著提高单纯腰椎峡部不连的检出率,可作为X线平片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