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肖天  刘艳 《吉林医学》2012,33(35):7651-7652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水平的变化,掌握其酶学演变特点。方法:分析89例急性CO中毒患者(轻度中毒39例、中度20例、重度30例)入院后24 h内、3 d、7 d的心肌酶改变。结果:89例急性CO中毒患者中56.2%出现心肌酶异常,并出现异于心肌梗死的心肌酶学演变。结论: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肌酶学改变,病情越严重,心肌酶改变越明显,且持续时间越长。CO中毒所致心肌酶学演变有别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酶学演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心肌酶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就诊时立即采集静脉血送检心肌酶,并于入院后1天、3天、7天复查,对照组于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送检心肌酶.结果: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入院时心肌酶即增高,中重度患者增高明显,且与临床中毒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动态观察心肌酶学的变化有助于了解中毒患者心肌的受损情况,以便及时给予相应处理,避免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观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ACOP)心肌酶谱的变化,结合心电图情况分析中毒后心肌损伤程度的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相应影响.方法 整群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9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分为轻、中、重3组,根据并选取健康患者30例为对照组.患者入院后6 h,入院后72 h及入院后7d后分别测定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检查.结果 各中毒组与对照组比较,重度组、轻度组与中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毒组90例中有25例心电图正常,占27.8%;65例心电图异常,占72.2%.在心电图改变中,以ST-T改变最多见,其次为窦性心动过速.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毒程度越重,心肌酶谱中各种酶值升高幅度越大,心肌损害越重.心肌酶谱是判断心肌损害程度的主要依据之一,尤其是有两个以上的指标异常时,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4.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35例心肌酶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酶谱对诊断心肌梗死有一定的价值。但在许多其他疾病中 ,如CO中毒导致心肌损伤 ,酶活性也会升高 ,为了探讨急性CO中毒患者心肌酶谱变化特点 ,我们对 35例急性CO中毒患者心肌酶进行了连续监测 ,旨在观察其变化特点。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8年 11月— 2 0 0 2年 5月在我院就诊的急性CO中毒患者 35例为观察组 ,其中男 2 0例 ,女 15例 ,年龄 16~ 81岁。均有明确的CO接触史 ,定性试验阳性 ;同时除外由各种心脏病、药物中毒、乙醇中毒及代谢性疾病引起的昏迷 ;有高血压、脑梗死史者均行头颅CT检查 ,除外由急性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CO中毒者血清心肌酶水平的变化及对心肌的损害。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急性CO中毒患者(轻度中毒组13例、中度6例、重度10例)入院后30 min内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结果:轻度中毒组血清心肌酶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重度中毒组较轻度中毒组明显增高(P<0.05),且中毒程度越重心肌酶水平越高。结论:急性中、重度CO中毒者中毒程度越深,心肌损害越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测定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心肌损害诊断及愈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符合条件的59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心肌酶谱及心电图(ECG)监测。结果大部分中度中毒及全部重度中毒患者,心肌酶增高,心电图表现异常,其严重程度与中毒程度成正比。心肌酶谱恢复正常的时间与心肌损害的严重程度或中毒程度成正比。经治疗,心肌酶谱均恢复正常。随访2月,均未发现心肌后遗症。结论心肌酶的升高是诊断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心肌损害的“金标准”。是判断中毒程度、指导治疗及判断愈后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测定 37例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心肌酶谱的改变及心电观察 ,就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对心肌损伤程度的判定进行了初步探讨。1 资料和方法1 1临床资料 选自 1 991年 1 1月至 1 994年1 1月间 37例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病例。年龄 1 7~ 6 9岁 ,男 2 9例 ,女 8例。主要根据有高浓度一氧化碳接触史 ,突发昏迷并参考碳氧血红蛋白 (HbCO)定性阳性加以诊断。1 2方法 采用日本产日立 71 5 0型光化自动分析仪 ,用酶谱速率法 ,试剂盒由中国长征公司供给。于入院当时 (病后 2~ 8小时 )及入院后 9日内间断抽静脉血测谷草转氨酶 (…  相似文献   

8.
陈贵宁 《当代医学》2011,17(13):105-106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心肌损害情况。方法回顾分析52例急性CO中毒患者心肌损害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CO中毒患者心肌损害患者血清心肌酶异常程度与中毒程度成正相关,心电图以ST-T改变为主。结论急性CO中毒不仅存在神经系统损害,心肌损害也很严重,需要给予相应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及心肌酶谱在诊断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心肌损伤时的临床意义。方法 110例患者按入院时中毒的程度分为轻度组25例,中度组45例,重度组40例;取同一时期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患者入院后24h及入院7 d内,间断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cTnI及心肌酶谱水平,比较正常对照组与各中毒组之间血清cTnI及心肌酶谱水平。根据MODS诊断标准分为MODS组27例和非MODS组83例,比较正常对照组与MODS组和非MODS组血清cTnI及心肌酶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及轻度中毒组比较,中、重度中毒组血清cTnI及心肌酶谱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MODS组与非MODS组比较,cTnI及心肌酶谱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急性CO中毒患者血清cTnI及心肌酶谱水平不同程度的升高,中毒越重,血清cTnI及心肌酶谱水平升高越显著,对血清cTnI及心肌酶谱水平的变化进行动态观察,有助于了解CO中毒患者心肌细胞的损伤情况,以便及时给予相应处理,避免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急性毒鼠强中毒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急性毒鼠强中毒血清心肌酶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动态测定 4 2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和 4 0例正常健康人的血清心肌酶 ,根据其不同的临床表现分为轻、中、重三组 ,所测得的结果分别与健康对照组对照 ,同时做心电图检查。结果 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的血清心肌酶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且与中毒程度呈正相关 ,但轻型组的各酶和中型组的CK MB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随着骨骼肌抽搐被控制 ,升高的心肌酶逐渐下降 ,重型组心电图异常者占 4 1 7% ,重型组中心电图异常组的CK MB高于心电图正常组。结论 急性毒鼠强中毒可使血清心肌酶升高 ,其升高的程度与中毒的轻重呈正相关 ,动态观测血清心肌酶的变化对判断病情和治疗效果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1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发病特征,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防治策略。方法:对15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为1∶1.64;平均年龄21.75岁,高发年龄段是18-27岁,占78.84%;燃气热水器使用不当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原因占91.67%;中毒事件的高发季节为冬春季节占94.23%;临床表现主要为头晕、头痛、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以高压氧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可取得满意疗效,总有效率达94.23%,治愈率为87.82%,中毒6h内高压氧治疗(A组)与中毒6h后高压氧治疗(B组)相比可提高治愈率(P〈0.05)。结论:深圳地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病具有明显的性别、年龄、中毒源、季节特征,需引起重视,广泛开展针对性宣传教育和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是遏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重要手段,一旦中毒应尽早行高压氧为主的综合性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ACOP)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及心电图变化,了解对心肌损害情况。方法对44例急性CO中毒患者(轻度中毒组17例、中度中毒组9例、重度中毒18例)入院后24h内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并常规描记体表心电图。结果急性轻度CO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中毒患者较轻度中毒患者明显增高(P〈0.05),且中毒程度越重心肌酶越高;急性CO中毒可致心电图出现ST-T和各种心律失常改变。结论急性中、重度CO中毒患者存在心肌损害,中毒程度越深,心肌损害越重;CO中毒可致不同类型心电图改变。  相似文献   

13.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年来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生率高达3%~30%“1”。迟发性脑病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中发生率报道不一,其发病机制和相关危险因素尚不完全明确。近年来,有关迟发性脑病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较多,笔者对迟发性脑病各种危险因素予以综述,为更好的认识迟发性脑病的相关因素和及时地干预迟发性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4.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后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含量的动态变化,了解CO中毒后血小板活化状态的改变.方法:急性CO中毒患者50例(观察组),根据临床症状及碳氧血红蛋白(HbCO)的浓度将患者分为轻、中、重度中毒(12例出现继发脑病),所有患者于发病后入院当时、入院后3 d、7 d、10 d、14 d、21 d检测血浆LPA含量变化.另选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急性CO中毒患者血浆LPA含量发病3~14 d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中毒者在3 d、10 d、14 d较轻、中毒者LPA含量高(P<0.05);中度中毒者发病7~10 d时血浆LPA水平高于轻度中毒者(P<0.05),轻度中毒者仅在发病3 d时升高,很快下降;继发脑病患者10~14 d时血浆LPA水平较无继发脑病者明显升高(P<0.05),且持续时间长.结论:CO中毒后血小板活化明显,中、重度中毒者血小板活化更明显,血小板活化可能是继发脑病发生的原因之一,提示可据LPA水平采取不同的抗血小板活化治疗.  相似文献   

15.
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CO中毒致心肌损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所致的心肌损害的保护性作用。方法将49例急性CO中毒患者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2次/d)静滴,共14 d,观察两组血清心肌酶活性和心电图变化。结果经依达拉奉治疗14 d急性CO中毒治疗组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心电图ST-T改变、窦性心动过速的治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异常心电图发生率为44.0%,对照组为70.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CO中毒应用氧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能有效地改善受损心肌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CT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于33例经临床确诊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DEACMP的CT特点为12例双侧大脑白质低密度改变,占36.3%;6例出现双侧或单侧基底节低密度影,占18.2%;9例出现脑萎缩,占27.3%。随访时长谷川痴呆量表得分结果:24分以上19例,17~23分8例,0~10分6例。结论CT扫描能确定病变的病理改变,对确定病变部位及程度、鉴别诊断和预后的判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黄洁明  钟冕  向霞  胡金伦 《华夏医学》2005,18(6):918-919
目的:探讨老年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ACOP)发生各类并发症的情况.方法:选择68例重度老年ACOP患者为观察对象,同期76例非老年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为对照组,对住院期间所出现的并发症作统计.结果:老年患者重度ACOP并发症以脑、心累及为主,包括脑梗死、迟发性脑病、心肌损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次也出现消化道出血、肺水肿、横纹肌溶解症、肢体静脉血栓形成等.结论:老年急性ACOP患者病情危重,易合并多脏器损害,早期、长疗程高压氧(HBO)治疗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及防治方法进行了总结。中毒浓度,昏迷时间,有慢性病及饮酒、精神刺激等是CO中毒迟发脑病的危险因素;细胞毒性、脑循环障碍、兴奋性氨基酸、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神经递质代谢异常等可能为DEACMP的发病机制;神经细胞凋亡、白质脱髓鞘等病理改变最终导致了DEACMP的发生;在DEACMP的防治上,运用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氧疗配合改善微循环、清除自由基药物等综合方法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测定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清酶CK、CK—MB、LDH、HBDH、AST、ALT,探讨血清酶学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132例患者根据中毒程度分为轻、中、重3组,于入院24小时内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酶。同时,将中、重度中毒患者根据有无身体挤压综合征分为两组测定血清酶。结果(1)中、重度患者血清酶CK、CK—MB、LDH、HBDH、AST、ALT均增高,且轻度与中、重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度与重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有身体挤压综合征患者血清酶明显高于无身体挤压综合征者,尤以CK增高明显,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1)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清酶变化明显,中毒程度越重,血清酶升高越明显。(2)有身体挤压综合征者,血清酶升高明显,尤以CK升高最明显,CK升高缺乏心肌特异性。(3)血清酶可作为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常规化验检查,其对病变程度、器官受损程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正丁酸钠对急性CO中毒后家兔血液循环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取24只普通级健康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急性CO中毒组(模型组)和急性CO中毒正丁酸钠预处理组(干预组),每组8只。家兔腹腔注入高纯CO气体制备急性CO中毒模型。干预组在家兔造模前10 min经耳缘静脉注射500 mg/kg正丁酸钠。造模后第7天检测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聚集率指标。结果: 模型组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聚集率各指标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干预组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率各指标均较模型组下降(P < 0.05~P < 0.01),而干预组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正丁酸钠可明显改善急性CO中毒引起的血液循环障碍,其作用机制极可能是通过抑制核因子-κB信号转导途径发挥抗炎效应,阻断炎症-凝血网络,从而改善血液循环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