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主要功用是疏肝解郁 ,健脾养血 ,用于治疗肝郁之胁痛乳胀、头痛目眩、口燥咽干 ;肝脾不和之神疲食少、月经不调 ;少阳经气不利之往来寒热等症。笔者临证遇其疑难怪证 ,不囿于常法 ,但辨得其肝郁之根本 ,以此方灵活变通 ,异病同治 ,常获良效 ,现举例如下。1 久淋不愈案张×× ,女 ,2 8岁 ,2 0 0 0— 6— 17日初诊。小便频数延已六载 ,加重伴涩痛、小腹胀满年余。初时日溲十数次 ,产后一年来渐渐增至日三十余次 ,昼夜皆然 ,严重影响正常劳作和体息。辗转各家医院 ,经多种抗生素 (丁胺卡那 ,氟嗪酸、头孢拉…  相似文献   

2.
丹栀逍遥散是在调和肝脾名剂逍遥散基础上加味而成,张勤修教授临证善用丹栀逍遥散治疗具有肝郁脾虚,内有郁热特点的耳鼻喉科疾病,对临床中应用丹栀逍遥散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孙玉信教授临床运用逍遥散论治腰痛的经验。方法:通过对孙玉信教授运用逍遥散治疗腰痛有效病例的分析,归纳其对与肝脾相关之腰痛的理论认识及临床运用规律。结果:临床辨证运用逍遥散加减治疗肝脾两虚、肝郁脾虚、肝郁脾湿之腰痛,收效颇佳。结论:逍遥散是临床经典有效方,临证辨证论治腰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笔者自1952年以来,收治小儿疳积310例,疗效满意,现举病案三则,供同道参考。案一:脾疳(疳积肌瘦) 冯××,四岁,于1978年4月来院就诊。患儿面色不华,肌瘦如柴,皮肤干燥,精神萎靡、嗜睡,腹大青筋,不思饮食,大便时溏,舌淡无苔。证属脾疳。以消疳理脾汤治之。方药:三棱、莪术、青皮、陈皮、胡黄  相似文献   

5.
慢性泄泻是指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迁延日久或反复发作为主症的病证,中医称之为"久泄",为临床常见病。现举肝脾不合型久泄验案二则,一者脾虚日久而湿盛,兼肝郁气滞,治以健脾益气,行气止泻,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一者肝郁脾虚,兼阴虚内热,治以疏肝理脾,养阴清热,方用四逆散加减。肝脾不合证为慢性泄泻常见证型,肝脾两脏关联密切,极易相互为病,脾土虚而致肝木乘之,又或肝木强而乘脾土,临证常常忽略其病之先后。本文从辨肝脾病之先后入手,以求追本溯源,同时辅以升阳止泻、健脾祛湿、平调寒热等常用治泻之法,且不妄用收涩之剂,治泻而不留邪,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6.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调和肝脾的常用方剂,由当归、白芍、柴胡、茯苓、白术、甘草、薄荷、生姜等八味药组成。有疏肝解郁,健脾养血之功。临床上随证加减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疾病。而用于水肿病报导较少见。笔者三年来在临床上应用逍遥散治疗特发性水肿50余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举二例验案如下: 例一:马×,女,35岁,教师。1982年3月18日初诊。反复发作眼睑及下肢水肿三年余。三年前起病先见面部及下肢,后觉两乳房及腹部胀满,常因工作劳  相似文献   

7.
逍遥散临床新用3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方主治肝郁血虚脾弱之证,是调肝养血的代表方,又是妇科调经的常用方。近年来,笔者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用逍遥散加减治疗多种慢性疾患,取得了明显效果,兹举验案3则,以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的初期症状往往有“三多”症状,多数患者病久发展到中后期则“三多”症状不甚明显,原因是患者病久,情志多易抑郁,条达失职,反克脾土,则脾不健运,而出现一系列肝郁脾虚症状。笔者在临证中,根据《内经》“木郁达之”及《金匮要略》之“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原则,用逍遥散合四君子汤加减为主,治疗糖尿病中后期而以肝郁脾虚证为主者,每收显著疗效,兹举2例,以为佐证。例1.徐某,男,62岁,1987年8月14日入院。自1984年5月出现多饮、多尿、多食症状,  相似文献   

9.
高伟 《江苏中医药》2019,51(2):20-22
逍遥散本为调和肝脾之方,将其用于慢性咳喘病的治疗源自中医整体观的辨治思想。从中医五行而言,肺与肝、脾密切相关。土虚则金弱,木叩则金鸣。武维屏教授认为逍遥散所治之咳喘多由肺肝脾三脏同病所致。临证中重视辨证论治,强调四诊合参,肝郁脾虚,肺失宣降为基本病机。肝脾调和,木和金清,培土生金,咳喘自平。临证中病轻者可单用逍遥散,病重者常需合理肺之品。肝脾不和,气血失调,变生他证,又常据病情,合方而治。  相似文献   

10.
慢性乙型肝炎、尤其伴发腹水者治疗颇为棘手,现举治验两则,略作分析,以抒发笔者对此病治疗的正反两方面的临证点滴体会,以就教子同好。【案一】陈××,女,21岁,未婚,农民。患乙型肝炎一年余。在××医院曾用肝泰乐、维生素 C、复合维生素 B 液、板蓝根冲剂及中草药等反复治疗,效果不显。1982年11月26日来诊时,主诉肝区隐痛,腹胀,  相似文献   

11.
逍遥散功擅疏肝解郁,调和肝脾,理气和营,为临床治疗肝郁脾虚证之首方。临床应用其加减治疗胁痛、更年期综合征、带状疱疹,有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逍遥散对肝郁脾虚证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情志因素等建立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肝郁脾虚证模型逍遥散治疗组每日用逍遥散药液灌胃,肝郁脾虚证模型自然恢复组、正常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胃。结果:灌胃8天后,肝郁脾虚证模型逍遥散治疗组各种变化明显恢复,情绪、行为状态、毛发、饮食、睡眠、大便等各方面状况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与肝郁脾虚证模型自然恢复组相比有明显差异。结论:逍遥散对肝郁脾虚证大鼠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本研究中逍遥散对肝郁脾虚证大鼠的良好效果,又反证了所造大鼠症候模型的成功。  相似文献   

13.
高秉谔 《光明中医》1997,12(4):41-42
逍遥散加味辨治小儿顽疾举隅高秉谔焦爱兰青岛市中医院(266012)逍遥散为调和肝脾之要方,临床多用于治疗成人肝脾失调、情志抑郁、胸闷不舒、胁痛腹泻等证。鲜见应用于小儿病例。笔者在儿科临证中,常将其加味治疗难顽之疾,每获良效。现举例如下。1肠吸收不良综...  相似文献   

14.
便秘是女性最常见的疾病困扰之一,对于便秘的中医诊治,医家多从虚秘与实秘来辨证施治,而范小华教授则认为,目前肝郁脾虚证为女性便秘常见证型,临床上用疏肝健脾法治疗女性便秘疗效甚佳。笔者讨论了女性便秘从肝脾论治的渊源、肝郁脾虚型便秘的病因病机及发展趋势,并列举了范小华教授用疏肝健脾法治疗女性便秘验案一例,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5.
白书仙  张波  张洁  金晶  沈琴  卫静 《陕西中医》2021,(3):344-346
痤疮是一种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属中医“肺风粉刺”范畴。众多医家多从肺经风热证、湿热内蕴证、血瘀痰凝证、冲任失调证等论治。由于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痤疮发病的因素也更为复杂,上述四证不能全部囊括,但多与肝、脾胃密切相关,笔者引经据典,结合中医经络学说,简述肝、脾胃与痤疮发病的相关性,探讨现代痤疮的发病机制,从肝郁脾虚论治,注重调理肝脾,以疏肝健脾为主,丹栀逍遥散为基本方。  相似文献   

16.
逍遥散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方为肝郁脾虚,脾失健运之证而设。笔者用本方治疗多种妇科疾病,举隅三则,以话异病同治之内涵。例1,不孕症:韩×,女,26岁,家务。初诊:1984年4月22日。结婚3年未孕,自诉:月经周期乳房胀痛,胸闷,两胁下胀甚,心烦易怒,口苦咽干,大便不畅,少腹痛,血色略黯,有血块,脉弦细,  相似文献   

17.
杨新春  时光 《江苏中医药》2020,52(10):22-24
气机不畅是妇人情志病的基本病机,肝郁、脾虚、阴阳不调、合并他病皆可导致妇人情志病的发生。赵瑞华教授治疗妇人情志病以调和肝脾、燮理气机为根本,注重健运中州、补益气血,适时重镇安神、潜阳敛阴。临证亦因时、随病、随证施治,善用柴胡桂枝汤、逍遥散、六合定中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临证收效甚佳。附验案2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8.
叶天士将朱丹溪的小温丸灵活化裁,治疗多种病证.作者归纳出这些病证的共同病机为脾虚肝郁,湿热内蕴.并将小温中丸与逍遥散进行比较,指出小温中丸适于脾虚肝郁,湿热内蕴,以邪实为主者;逍遥散适于脾虚肝郁,寒湿内生,以正虚为主者.两方配合则完善了脾虚肝郁证的证治,并举两验案以证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临床中运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由于肝肾阴虚所致诸证,获效满意,现举2例验案于下,供同道参考。 1 类中风案刘××,男,69岁,1989-9-15初诊。家属代诉:5日前突然昏仆,醒后神志昏愦,倦怠嗜睡,四肢动作不灵活,行路困难,头晕,饮食少进,语言蹇涩、口角流  相似文献   

20.
张喜德教授治疗脾胃病时既重视个案的特有病理特点,也重视脾胃病的共有病机,即脾胃升降失职,从而确立治法方药,常常获效。以痞满、呃逆、腹泻三则临床医案为例,痞满案证属肝脾不调、胃阴不足,治以调和肝脾、养阴和胃。呃逆案证属胃阴不足、脾虚气逆,治以健脾养阴、和胃降逆。慢性腹泻案,证属脾肾阳虚、肝郁气滞,治以调补脾肾、疏肝解郁。其治疗用药在辨证基础上,重视调理气机,顾护中气,可为临床辨治脾胃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