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方法对624例糖尿病患者检测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 624例糖尿病患者FBG与HbA1c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437,P<0.05],FBG升高HbA1c也升高。结论 HbA1c可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指标。检测血液中的HbA1c对糖尿病患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评价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方案及血糖控制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6例为观察组(均按WHO糖尿病诊断标准诊断为2型糖尿病),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空腹采集静脉血2ml,肝素抗凝,使用糖化血红蛋白仪及配套试剂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检测HbA1c;另取空腹静脉抽血2ml,分离血清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糖。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及HbA1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空腹血糖水平越高HbA1c含量越高,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方案及血糖控制水平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伴并发症患者的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探讨糖尿病患者HbA1c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正常人62例,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101例,糖尿病伴并发症患者59例,分别测定FBG和HbA1c。结果糖尿病伴并发症组的FBG及HbA1c的结果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可成为糖尿病病情监测及疗效观察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在糖尿病诊断及监控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按WHO诊断标准诊断的糖尿病200例,健康对照组78例,用DS5型糖化血红蛋白仪检测HbA1c.结果 糖尿病组空腹血糖糖尿HbA1c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意见(P<0.01).空腹血糖水平越高,HbA1c含量越高.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之间存在着正向相关关系.结论 检测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患者诊断及治疗具有临床意义,是评价血糖控制方案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空腹血糖(FPG)在筛查糖尿病(D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本院2009-2011年进行糖尿病(DM)初筛的门诊患者1650例为研究对象,行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检测HbA1c水平。结果按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研究患者分为糖尿病(DM)组、糖耐量正常(NGT)组和糖耐量受损(IGT)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论空腹血糖(FPG)≥6.1 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6.1%在糖尿病筛查诊断中均有很好的价值,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应用于诊断、治疗和控制糖尿病的临床价值,为糖尿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我院7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均按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并且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集空腹静脉血2mL,利用糖化血红蛋白仪和相关配套的试剂,严格根据标准操作程序检测HbA1c,空腹血糖(FPG)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结果观察组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空腹血糖(FP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P<0.05)。结论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检测能准确的反映血糖水平的控制情况,其临床应用对糖尿病的预防、诊断和控制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了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或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作为实验组,另外选取我院体检健康人员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空腹血糖和HbA1c的检测结果。结果空腹血糖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HbA1c≤6.5%;实验组HbA1c≤6.5%有24例,HbA1c 6.5%10%有40例,HbA1c≥10%有61例。HbA1c与空腹血糖相关,显示空腹血糖与HbA1c之间呈正相关。结论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血糖控制水平,对糖尿病的诊断、控制和预防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对糖尿病筛查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该院就诊检验者10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以空腹血糖(FBG)联合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进行糖尿病的筛查分析,对照组仅以空腹血糖进行筛查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检测准确率。结果试验组检测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空腹血糖联合 HbA1c 检测对糖尿病患者的检测准确率高,可为糖尿病筛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程晓玲 《中国当代医药》2011,(30):71+73-71,73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合并贫血的糖尿病(DM)患者病情观察和疗效监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100例有贫血的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轻度贫血(Hb〉90g/L)40例,中度贫血(Hb为60~90g/L)36例,重度贫血(Hb〈60g/L)24例,选取本院同期收治的无贫血的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对照试验对象,采用迈瑞BS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实验对象的清晨空腹血糖(GLU)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进行比较,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各种贫血的糖尿病组空腹血糖(GLU)与无贫血的糖尿病组空腹血糖(GLU)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贫血的糖尿病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无贫血的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及重度贫血的糖尿病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明显低于无贫血的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及重度贫血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不能真实反映糖尿病的病情,不能作为病情观察和疗效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对诊断和监测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的意义。方法:选取2008~2010年于本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DM)的患者200例和对照组207例进行空腹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清蛋白(GSP)检测,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对比,观察糖尿病血糖水平和持续时间与HbA1c和GSP的关系。结果:DM患者的HbA1c和GSP与血糖持续时间和水平呈正相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的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2型糖尿病和帮助判断治疗水平,对控制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67例前来就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做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并与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糖尿病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两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可以更加准确诊断糖尿病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脂与糖尿病肾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方法 对109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80例健康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脂水平的检测,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将糖尿病组根据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值分为低值组(HbA1c〈7.0%)、中值组(HbA1c7.1%-10.0%)、高值组(HbA1c〉10.0%).结果 糖尿病组的HbA1c、FBG、mALB、TG、TC、LDL-C的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HDL-C的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随着HbA1c水平的增高,mALB、FBG水平随之增高,二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增高程度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增高有关,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灵敏指标,联合检测HbA1c和mALB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妊娠糖尿病(GDM)的诊断、控制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GDM患者56例设为GDM组和正常妊娠者58例设为正常对照组,2组分别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PG)浓度,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HbA1c,对比分析HbA1c与FPG浓度的关系及HbA1c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 GDM组FPG及HbA1c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HbA1c水平升高GDM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P〈0.01)。结论检测血液中HbAlc水平对GDM患者诊断、血糖控制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是评价GDM控制方案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空腹血糖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进行产前保健或分娩的孕妇168例,所有孕妇均在行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同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共发现17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将其纳入妊娠期糖尿病组,其他151例正常孕妇纳入正常组。对两组进行HbA1c、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组HbA1c、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1 h PG、2 h PG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正常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妊娠期糖尿病组空腹血糖与正常组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HbA1c一次检测成功率均为100%,均显著高于空腹血糖、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一次性检测成功率。结论 HbA1c联合空腹血糖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筛查能够显著提高妊娠期糖尿病的检出率,值得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徐珂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3):75-77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98例2型糖尿病确诊者(2型糖尿病组)、110例空腹血糖受损者(空腹血糖受损组)及118例健康者(正常对照组)进行FPG、2hPG及HbA1c测定,对检测结果 进行计量资料统计学分析和各项诊断指标诊断糖尿病的确诊率及漏诊率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组的FPG、2hPG、HbA1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5)。空腹血糖受损组的FPG和HbA1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hPG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98例糖尿病患者中FPG确诊率为48.0%,2hPG确诊率为91.4%,HbA1c确诊率为89.9%,三者联合检测确诊率为98.5%,明显高于任一单项指标的确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PG、2hPG及HbA1c作为糖尿病诊断指标,有其自身的诊断特点,联合检测能进一步提高糖尿病的检出率.在糖尿病的筛查、诊断和风险评估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65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28例,无微血管病变患者37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40例健康体检患者作为参考组,对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FBG、HbA1c均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内,微血管病变患者FBG、HbA1c水平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能够准确诊断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判定病变进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血浆脂蛋白之间的关系及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诊断、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53例糖耐量正常者(NGT组)、57例DM患者(DM组)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空腹血糖(FPG)、血脂(TC、TG、HDL-C、LDL-C)测定分析。结论 DM组HbA1c、FPG、TC、TG、LDL-C水平明显高于NGT组,HDL-C水平明显低于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蛋白及血脂各检测项目与DM发生发展均有相关性,其联合监测在对于DM的诊断和动态治疗观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蓝燕  李丽芳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1):115-116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诊断妊娠期糖尿病(GDM)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2010年2月~2011年2月,分别检测68例GDM孕妇和100例正常孕妇HbA1c、口服糖负荷实验(OGCT)和空腹血糖(FPG)水平。结果:GDM组FPG、OGCT、HbA1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GDM组FPG、OGCT、HbA1c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HbA1c的阳性率最高,为85.3%。HbA1c〉6.0%的GDM孕妇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HbA1c≤6.0%的孕妇(P〈0.05)。结论:HbA1c水平在GDM患者中明显升高,诊断GDM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对HbA1c水平的监测有利于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为糖尿病的血糖水平监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白晶 《中国实用医药》2014,(23):113-114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幅度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相关性。方法17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HbA1c不同分1~3组,1组为HbA1c〈7.0%患者,2组为7.0%≤HbA1c〈10.0%患者,3组为HbA1c≥10.0%患者。观察各组间血糖波动指标的变化。结果各组间平均血糖(MB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3组患者血糖水平的标准差(SDBG)较1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HbA1c为因变量,其余指标为自变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只有MAG进入最终方程。结论HbA1c并不能反应血糖波动情况, HbA1c和血糖波动分别反应了血糖控制情况的不同方面。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门诊应用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筛选糖尿病,能提高糖尿病的诊断率,糖化血红蛋白在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选择768名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受试者,隔夜禁食10~12 h,空腹采集血样检测血糖、HbA1c,进食75 g葡萄糖后2 h再测定血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HbA1c,依据201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标准HbA1c 6.5%,用于门诊筛查糖尿病。分为正常糖耐量组、糖调节受损组、糖尿病组。结果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成正相关,三者联合在门诊筛查糖尿病使糖尿病诊断率和糖尿病高危筛查率明显提高。结论在门诊联合应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早期诊断糖尿病和发现发生糖尿病的高风险者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干预和规范治疗,可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病人数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从而有效地减少社会的疾病和经济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