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消化性溃疡发病与复发的中医病机探微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脾胃虚弱是消化性溃疡发病与复发的根本因素,而胃热血瘀是其标,脾虚瘀热是其发病的重要病理环节,故健脾清热化瘀法不仅可以抗溃疡及复发,而且还能调整紊乱的消化功能,提高愈合质量,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消化性溃疡复发机理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就消化性溃疡复发与幽门螺杆菌(HP),胃酸高分泌,溃疡愈合质量(QOUH),自由基损伤,胃肠激素分泌紊乱,多巴胺等相关因素的关系,以及近年来健脾清热化瘀法在抗溃疡复发中的应用作了较全面的综述,认为脾胃虚弱是消化性溃疡发病与复发的根本因素,而胃热血瘀是其标,脾虚胃瘀热是其发病的重要病理环节,而益气清热化瘀则是抗溃疡复发之大法,提出今后治疗应以提高溃疡愈合质量为前提,通过流行病学研究加深对溃疡复发的中医学认识,以调整相关脏腑功能为重点,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进行抗溃疡复发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从肝脾论治消化性溃疡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孙俊  赵国平 《陕西中医》2009,30(1):55-57
目的:探讨从肝脾论治消化性溃疡。方法: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治疗及其与肝脾生理病理关系进行论述。结论:消化性溃疡本虚标实,脾胃虚损是其发病之本,痰湿热结,气滞血瘀是疾病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病理因素,为其发病之标,本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肝脾关系密切,因而从肝脾论治消化性溃疡具有可行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总则消化性溃疡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疾病,在中医内科学中属“胃脘痛”、“嘈杂”、“吞酸”范畴。多认为脾胃虚弱是该病的发病基础,气滞血瘀是共同的病机,胃络损伤为基本  相似文献   

5.
傅志泉教授认为脾胃虚弱是消化性溃疡(PU) 的根本发病内因,气血失调是PU 发病的病理关键,湿热蕴结是PU发病的重要因素。临床辨证,当标本兼顾,莫忘气血;临床治疗,当衷中参西,相得益彰。为此,在PU 的治疗中,傅教授常以健脾为主,提高胃黏膜修复能力;理气为辅,缓解胃脘疼痛证候;化瘀为要,改善胃黏膜微循环;清解为治,有助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根除。  相似文献   

6.
邝卫红  孙娟 《新中医》2014,46(2):4-6
消化性溃疡是心身疾病之一,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病位虽在胃,但其发病与五脏相关,尤其与肝密切相关。结合现代医学研究理论,对肝郁在消化性溃疡发生、发展及复发中的病理机制进行分析阐述。认为肝郁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诱因;体质因素(气郁质)是消化性溃疡发病的重要内因;肝郁气滞是消化性溃疡发展的重要病理因素,并影响消化性溃疡的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7.
难治性消化性溃疡以发病时间长、治疗效果差、病情易复发为特征。其发病与穿透性溃疡、特殊部位的溃疡(球后、幽门管)、病因未除(精神紧张以及饮食不节、治疗不当等)、胃酸高分泌状况等因素有关。消化性溃疡5年内的复发率较高,如何避免复发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近年来,笔者用自拟愈疡散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60例,取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赖谦凯 《中医杂志》2011,52(3):249-250
消化性溃疡(PU)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由于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及幽门螺杆菌根除方法的发展,使大多数消化性溃疡患者在短期内治愈,但其高复发率仍然是目前尚待解决的难题。中医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在愈合质量、减少复发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现就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PU方面的体会做一总结。1病因病机1.1脾胃虚弱,湿热郁滞  相似文献   

9.
程丽芳主任医师是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带教导师,在诊治脾胃系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被遴选为学术继承人,跟师3年,获益匪浅。现将程师辨治消化性溃疡的经验介绍如下。 1 病机分析 程师认为消化性溃疡常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过度等伤及脾胃或素体脾胃虚弱而发生的;但其溃疡的形成绝非短期所致,而是一个长期虚损劳伤的结果,临床以虚证多于实证。脾胃虚弱是发病的根本。脾胃乃后天之本,又与其它脏腑关系密切,因此又因其它脏腑(以肝为主)的影响及疾病的不同阶段可以出现病机的转变,以脾虚为例:湿热、湿…  相似文献   

10.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治疗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伟  朱念平 《国医论坛》1998,13(4):18-19
消化性溃疡是胃肠道的常见病,发病范围广泛,总人口中约十分之一在一生中患过此病。它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病机复杂。随着对消化性溃疡病因与发病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不少治疗本病的新药物和新疗法。临床治愈1例活动性消化性溃疡并不困难,但真正治愈1例消化性溃疡病人,目前尚无理想方法。不管使用何药,也不管疗程多长,停止治疗后往往会复发,l年复发率可高达80%以上D’。因此,近几年来对消化性溃疡的研宪,很自然地集中在抗复发问题上,并已成为当今医学研究的主要课题。许多研究提示,完全治愈的清高复发率很低,溃疡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11.
消化性溃疡为消化道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易复发、病程长等特点。邵教授认为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是饮食不节及情志内伤,病理基础乃脾胃虚弱,病理因素涉及气滞、湿浊、寒凝、热邪、血瘀。将本病分为中虚气滞证、阴虚胃热证、气滞湿阻证、湿热蕴中证、寒湿中阻证5型辨治。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提出调畅气机,和胃降逆;久病入络,和络护膜;病证结合,中西并用;饮食调护,起居有常,综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对促进溃疡愈合及预防复发有显著的作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指标准剂量H2受体拮抗剂正规治疗一定时间(胃溃疡12周,十二指肠溃疡8周)后经内镜检查确定未愈的溃疡和/或愈合缓慢、复发频繁的溃疡,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当前治疗溃疡病的药物很多,但根据病因分析就其药理作用来讲,主要是抗酸和胃黏膜保护剂。有效控制幽门螺杆菌是从根本上治愈消化性溃疡的关键所在。近年来中医药在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上做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四逆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逆泻心汤由四逆散和半夏泻心汤舍方而成。疏肝健脾,寒热并用,补泻兼施,行气活络,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尤其是活动期渍疡,临床疗效显著。其立法依据为脾胃虚弱是发病之本,寒热互结是发病主因,木郁络阻是重要病机。基于理论分析、临床依据及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而拟定四逆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  相似文献   

14.
张滨 《吉林中医药》2008,28(2):116-116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上经一般西药治疗无效或治愈后易复发的消化性溃疡为难治性溃疡,其特点是病程长,易复发,迁延不愈,经内科西药治疗效果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综述近年来国内学者就中医药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研究思路、方法和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报道中医药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结果:由于消化性溃疡复发率高,且目前西医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因而中医药抗消化性渍疡复发的研究成为目前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深入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从理论上阐述了消化性溃疡复发的机理,从临床上观察了中医药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结果。结论:中医药抗消化性溃疡复发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在逐年上升。1983年Warren等发现了幽门螺杆菌(Hp),证实了Hp与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有些学者提出“无Hp无溃疡”的理论。目前研究认为Hp感染是其致病和致复发的重要原因。近年来,中西医疗法抗Hp治疗消化性溃疡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17.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吴滇主任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方面有其独特的经验。消化性溃疡属祖国医学“胃脘痛”范畴,其病因病机多由于脾胃虚弱,湿热郁滞,气机不畅。所以治疗上当清化湿热、调畅气机、健脾益气兼以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18.
消化性溃疡又称慢性消化性溃疡,或称消化性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成年人多见。患者有周期性上腹疼痛、返酸、嗳气等症状,易复发。属中医胃脘疼痛范畴。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消化性溃疡的愈合近期疗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主要问题是愈合后经常复发不易巩固,中西医都无法对其进行根治,本文对消化性溃疡复发的问题作一个治疗探讨。  相似文献   

19.
怎样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献国 《中医杂志》2007,48(2):184-184
答: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又称溃疡病,本病是仅见于胃肠道与胃液接触部位的慢性溃疡,其形成和发展与酸性胃液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密切关系,所以称为消化性溃疡,由于溃疡出现在胃与十二指肠,故又称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认为,消化性溃疡属于“胃脘痛”的范畴,多为感受寒邪,病邪犯胃,或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或脾胃虚弱,中焦虚寒所为,理气止痛为常用方法。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辨证施治,一般分为以下几型。  相似文献   

20.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最常见疾病,随着老龄化的到来,重视对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中医治疗研究有着实际的临床意义,近期治愈率无论是中医治疗还是西医治疗都有明显提高,但仍然存在复发率高的特点,因老年人溃疡病与青壮年发病有一定的差异,试图从中西医结合治疗来考虑抗复发问题,1999年5月至2004年5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60岁以上老年人消化性溃疡92例,单纯西医治疗34例为对照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但得到良好疗效,而且其溃疡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