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平顶山十二矿煤与瓦斯突出的地质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十二矿影响煤与瓦斯突出的井田地质构造、煤体结构、煤厚及其变化、煤层围岩等地质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煤与瓦斯突出与上述地质因素之间的密切关系,为煤与瓦斯突出的预测、预报及其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平顶山十矿煤与瓦斯突出地质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煤与瓦斯突出已愈来愈成为影响和制约生产的重要因素,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作者对平项山十矿影响突,出煤层瓦斯赋存和突出的地质构造、煤层厚度的变化、煤体结构、埋藏深度等地质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地质条件对煤层瓦斯体积含量和煤与瓦斯突出的分区分带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井田内厚度小于2m的单一煤层一般不具突出危险性,但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有可能发生突出;戊9-10煤层分又合并线附近为煤与瓦斯突出带,其他煤层分又合并线附近可能形成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带.  相似文献   

3.
从瓦斯地质理论角度出发,根据台吉竖井地质勘探和瓦斯地质资料的统计分析,揭示了地质构造演化对瓦斯的控制特征,探讨了控制矿井突出的瓦斯地质规律,分析了矿井瓦斯的突出因素,总结出台吉竖井煤与瓦斯突出的地质构造控制特征.指出地质构造演化影响矿井瓦斯的保存和逸散,而断裂构造与岩浆岩的侵入会造成瓦斯的局部聚集,是造成煤与瓦斯突出的两个主要因素,为预测矿井瓦斯突出危险区,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和瓦斯治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从瓦斯地质理论角度出发,根据台吉竖井地质勘探和瓦斯地质资料的统计分析,揭示了地质构造演化对瓦斯的控制特征,探讨了控制矿井突出的瓦斯地质规律,分析了矿井瓦斯的突出因素,总结出台吉竖井煤与瓦斯突出的地质构造控制特征.指出地质构造演化影响矿井瓦斯的保存和逸散,而断裂构造与岩浆岩的侵入会造成瓦斯的局部聚集,是造成煤与瓦斯突出的两个主要因素,为预测矿井瓦斯突出危险区,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和瓦斯治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瓦斯地质的研究中,对瓦斯突出相关因素的分析日趋完善,怎样掌握各相关因素对突出的制约性,已经是预测煤与瓦斯突出的重点。本文试图从此论点入手,寻求预防突出事故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分析瓦斯突出相关因素预防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瓦斯地质的研究中,对瓦斯突出相关因素的分析日趋完善,怎样掌握各相关因素对突出的制约性,已经是预测煤与瓦斯突出的重点。本文试图从此论点入手,寻求预防突出事故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煤与瓦斯突出已愈来愈成为影响和制约生产的重要因素.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作者对平顶山十矿影响突出煤层瓦斯赋存和突出的地质构造、煤层厚度的变化、煤体结构、埋藏深度等地质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地质条件对煤层瓦斯体积含量和煤与瓦斯突出的分区分带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井田内厚度小于2 m的单一煤层一般不具突出危险性,但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有可能发生突出;戊9-10煤层分叉合并线附近为煤与瓦斯突出带,其他煤层分叉合并线附近可能形成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带.  相似文献   

8.
矿井瓦斯赋存分布规律研究涉及瓦斯风化带的确定和影响煤层瓦斯赋存的主控地质因素两个方面.结合司马煤矿煤层瓦斯情况,运用地质构造控制逐级制理论分析了矿井的瓦斯赋存特征,确定了3号煤层的瓦斯风化带、瓦斯的赋存形式及影响煤层瓦斯赋存的地质因素,揭示了3号煤层瓦斯聚集规律,分析了矿井瓦斯突出危险性指标,运用单项指标法对3号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进行预测,为合理开发利用煤层瓦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和今后的安全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阳泉矿区煤与瓦斯突出地质因素,总结了突出的预测方法及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阳泉矿区煤与瓦斯突出地质因素,总结了突出的预测方法及效果。  相似文献   

11.
淮南矿区井田小构造对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井田小构造要素是控制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地质因素,它综合影响其他因素,会造成不同破坏程度的煤体结构.对淮南矿区煤与瓦斯突出点构造资料的统计表明,突出点受构造控制的占近64%,而煤、岩巷中的构造控制突出占近72%,突出点由小断层引起煤层产状及煤体结构强烈揉皱的占100%.淮南矿区煤与瓦斯突出点的构造组合形式分断层构造、断层与褶皱叠加和褶皱构造三类,其中断层组合又分地堑型、阶梯型、断层交汇型、挤压构造型和顺层断层型五种.小构造发育是造成煤与瓦斯突出平面分区性和空间分带性的主要原因,构造煤发育程度是造成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直接原因;必须进一步加强小构造对构造煤发育控制范围的研究,提高煤与瓦斯突出预测预报地质构造指标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掌握煤与瓦斯突出的特征和控制因素,提高煤矿防突工作的针对性,本文通过统计分析了新安煤田内义煤集团的4个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近年来发生的瓦斯动力现象,综合分析得出新安煤田煤与瓦斯突出具有以小型突出为主、突出前有预兆并受作业方式诱导、突出点附近瓦斯质量体积和瓦斯压力高、易发生在掘进工作面和煤层变化带的特征;分析总结了埋藏深度、瓦斯赋存、地质构造、煤层厚度变化、构造软煤、作业工艺是控制新安煤田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因素,为该煤田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摘。要:选取了影响煤与瓦斯突出的5个因素作为属性条件,把突出强度作为目标变量,利用训练样本对朴素贝叶斯分类器模型进行了学习训练,对测试样本进行了预测,从结果来看精确度较高.因此朴素贝叶斯分类器模型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强度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煤巷卸压带及其在煤和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应用岩体力学,弹塑性力学等有关知识,探讨了煤巷卸压带对煤和瓦斯突出的作用机理,建立了煤层界面的应力分布状态方程以及煤巷卸压带和地应力,瓦斯压力,煤强度之间的关系式,并分析了煤巷卸压带中煤体稳定性的条件。研究工作表明:煤巷卸压带中的瓦斯压力,煤体透气性值可以作为突出危险性预测指标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的敏感指标。最后,利用自行设计的泡沫封孔测压仪对现场进行了突出危险性预测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得到了十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打排放钻孔是防突工作面经常使用的防突措施,但在一些比较危险的区段,尤其是当煤层较软时,排放钻孔的施工极为困难,从而大大影响了防突工作面的进尺.使用掏槽方法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即先在煤壁上爆出一个较深的缝隙,增加瓦斯释放,之后再采用小循环进尺,同时也可利用煤体自身的阻力防治突出.掏槽方法使用期间,可通过对掏槽的高度、炮眼的深度及装药量的多少等因素的调整,来达到有控制地释放瓦斯的目的.与排放钻孔相比,使用掏槽法防突具有省时、省力、容易操作以及安全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掏槽法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打排放钻孔是防突工作面经常使用的防突措施,但在一些比较危险的区段,尤其是当煤层较软时。排放钻孔的施工极为困难,从而大大影响了防突工作面的进尺.使用掏槽方法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即先在煤壁上爆出一个较深的缝隙,增加瓦斯释放,之后再采用小循环进尺。同时也可利用煤体自身的阻力防治突出.掏槽方法使用期间,可通过对掏槽的高度、炮眼的深度及装药量的多少等因素的调整,来达到有控制地释放瓦斯的目的.与排放钻孔相比。使用掏槽法防突具有省时、省力、容易操作以及安全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两软一硬煤层特殊的瓦斯地质条件,以云盖山井田一矿二1煤层为例,探寻了两软一硬煤层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因素,分析了掘进工作面掘进期间突出预测指标的分布特征,总结归纳了"两软一硬"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发生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地质构造变动,云盖山一矿二1煤层产状变化较大,煤层倾角发生急剧变化的地带,地应力集中;受层间滑动构造的影响,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具有突然增厚、变薄以至尖灭、挤灭现象;二1煤层构造软煤呈连续层状发育.因此,在煤层薄、厚交接处(煤层急剧变化带),小断层附近,应力集中,瓦斯积聚,煤体破坏严重,易发生突出.此项研究,可为地质条件类似矿井开展瓦斯地质研究和瓦斯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方法借鉴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煤和瓦斯突出机理的流变假说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目前煤和瓦斯突出机理的假说,都是在弹性力学基础上建立的,缺少时间因素,难于完满地解释突出的发生发展过程。作者通过对含瓦斯煤样在三维受力状态下流变特性的研究,得出了含瓦斯煤样蠕变行为的数学模型,能够比较好地阐明突出的机理。实验表明,突出煤和非突出煤其流变行为并无本质区别,只要条件具备,各类煤层都有产生突出的可能。含瓦斯煤蠕变方程的导出为建立广义的突出危险综合指标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