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术前肠内免疫营养对结肠癌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对结肠癌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40例结肠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试验组术前给予瑞能肠内免疫营养支持7 d,对照组术前常规饮食准备.观察术前和术后免疫指标以及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 结果:术后两组病人各项免疫指标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试验组手术前后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术后第3天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CD4 /CD8 和术后第7 天的淋巴细胞总数、CD3 、CD4 、CD4 /CD8 、血清IgG、IgM水平均较入院时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术后第7天淋巴细胞总数、CD3 、CD4 、CD4 /CD8 和血清IgG、Ig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术前使用肠内免疫营养制剂,能明显改善结肠癌病人的免疫状况,减少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进展期胃癌根治性手术病人3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肠内营养组)15例,于术后24 h应用赫力广(Harminic-M)肠内营养,共实施7天;对照组(普通输液组)15例,术后给予常规输液治疗.两组病人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天与第8天检测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及免疫指标IgG、IgM、IgA、CD3 、CD4 、CD8 、CD4 /CD8 ,并观察有无严重并发症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病人IgG、IgM、IgA、CD3 、CD4 、CD4 /CD8 比值均较术前有所下降,而术后第8天研究组IgG、IgM、IgA、CD3 、CD4 、CD8 、CD4 /CD8 等免疫指标迅速恢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病人在观察期间均无严重并发症,研究组病人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 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恢复和改善病人的免疫功能,并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围手术期部分EN支持对胃癌病人术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0例胃癌病人随机分为围手术期部分EN组(研究组)和术后早期部分性EN组(对照组),分别按不同治疗方案进行营养支持至手术后第7天.所有病人均于术前、术后第1、8天测量体质量、皮皱厚度、上臂围、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清蛋白、前清蛋白,C反应蛋白、IgG、IgM、IgA、CD4、CD8、CD4/CD8、IL-6、肿瘤坏死因子-等.结果:研究组前清蛋白和IgG水平高于对照组,IL-6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胃癌病人进行围手术期部分EN支持,不仅能更好地改善病人术后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而且还能减轻病人手术创伤后的机体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在围手术期应用中药大黄的基础上,术后早期联合应用四君子汤和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肠内营养组(对照组)和大黄、四君子汤干预肠内营养组(研究组)。研究组术前1天、术后18、36小时,经鼻饲管给予中药大黄,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两组患者均于术后第36小时开始给予等热量、等氮肠内营养支持至术后第10天,研究组在予以肠内营养的同时,经鼻肠管予以四君子汤治疗,并持续应用至术后第10天,对照组经鼻肠管予以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两组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第1、10天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浓度。结果研究组术后10天CD3、CD4、CD4/CD8及Ig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手术后单独应用肠内营养相比,围手术期联合应用中药的肠内营养具有显著的细胞免疫增强作用,可有效纠正胃癌患者术后细胞免疫抑制状态。  相似文献   

5.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肠内免疫营养对胃癌手术后病人营养、免疫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方法:将96例胃癌病人随机分为肠内免疫营养组(研究组)和常规肠内营养组(对照组),分别于术后第2~8天给予等氮、等热量的肠内营养支持.于手术前1天、术后第1天和第9天分别检测总蛋白、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IgG、IgM、IgA、CD4、CD8、CD4/CD8、IL-1α、IL-2、IL-6、IL-10、TNF-α等项目,用药期间留24 h尿、粪测定氮,计算氮平衡. 结果:研究结束时研究组前清蛋白、IgA、CD4、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IL-6、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 结论:肠内免疫营养可减轻胃癌病人手术创伤后机体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对胃癌术后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对胃癌术后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7例胃癌病人双盲、随机分为全胃肠外营养组(TPN,44例)和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组(HHPN,43例).病人于手术前1 d、术后第1和第8天分别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TLC)、免疫球蛋白(IgG、IgM、IgA)、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食管癌术后病人应用肠内免疫营养制剂观察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60例食管癌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试验组于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肠内免疫营养制剂(瑞能)至术后第7天;对照组术后给予全肠外营养.两组病人分别于术前1d、术后第2和第7天分别检测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免疫球蛋白(IgG、IgA、Ig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同时观察两组病人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肝功能和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病人术后胃肠功能和肝功能恢复得更早,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病人PA、IgG、IgA、CD3+、CD4+等营养和免疫指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食管癌病人术后应用肠内免疫营养制剂能促进胃肠道功能尽早恢复,改善病人术后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肠内免疫营养(EIN)制剂对老年食管癌病人术后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食管癌病人92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EIN,对照组给予普通肠内营养(EN)。两组病人术后均给予同等的热量和氮量,于术前1 d、术后第1和第8天分别检测相关的营养和免疫指标,包括血清总蛋白(TP)、前清蛋白(PA)、清蛋白(ALB)、转铁蛋白(TF)、Ig G、Ig A、Ig M、CD3、CD4、CD4/CD8、NK细胞,并对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病人术前各项免疫和营养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1天,各组血清蛋白指标和免疫指标均明显低于术前1 d。术后第8天,两组病人血清蛋白水平较术后第1天明显上升,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免疫指标Ig G、CD3、CD4、CD4/CD8、NK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人的住院时间缩短,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结论:老年食管癌术后应用EIN制剂可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降低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营养和免疫作用. 方法:将60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n=30).对照组自由进食,试验组在自由进食基础上,额外补充肠内营养3 138 kJ/d,连续7天.检测术前、术后第1、8天血清清蛋白(ALB)、转铁蛋白(TF)、前清蛋白(PA)以及术前、术后第1、4、8天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等指标. 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第1天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均迅速下降?vP<0.01).术后第4天,试验组CD4 已恢复,D8 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CD4 仍低于术前水平(P<0.05).两组NK细胞活性均低于术前(P<0.01),试验组术后第4天SIL-2R已恢复,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第8天,试验组血清蛋白质水平(ALB、TF、PA)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试验组CD4 /CD8 比值明显高于术前(P<0.05),两组CD4 、CD8 和SIL-2R水平均已恢复至术前水平,K细胞活性均未恢复(P<0.01).对照组感染性并发症率高达13.3%(4/30),试验组无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肠内营养支持能改善体外循环术后病人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L-精氨酸(L-Arg)对围手术期胃癌病人炎性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围手术期胃癌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n=33)行营养支持加L-Arg治疗,L-Arg 0.4g/(kg·d)通过静脉给予;对照组(n=30)行营养支持治疗加等量的等渗盐水.能量供给为125.4 kJ/(kg·d),氮量为0.2g/(kg·d),治疗10d.观察胃癌病人术前3d、术后第3和第7天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2(IL-2)、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水平和CD4 +/CD8+比值的变化. 结果:术后第7天,研究组病人血IL-2、TNF-α水平和CD4+/CD8+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术前3d,而血液CRP和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术前3d.术后第7天,CRP水平明显低于术后第3天. 结论:L-Arg可影响胃癌病人的炎性反应水平,下调具有促进肿瘤生长能力的炎性因子水平,上调胃癌病人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胃癌病人围手术期使用肿瘤特异性肠内免疫营养物 Supportan对病人的营养、免疫和急性炎性反应的调理作用。 方法 :本研究是一个前瞻、随机、单盲、对照的临床研究。30例营养不良择期手术的胃癌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 :1、免疫营养组 (Supportan,n=15 ) ,2、标准营养组 (能全素 Nutrison,n=15 )。两组使用等热量肠内营养 ,12 5 k J(30 kcal) / (kg· d)。术前置鼻胃管 ,使用 7天。术中均行空肠造口 ,术后 12小时开始空肠输注肠内营养 ,连续 7天。术前第 8、1天 ;术后第 1、8天抽取静脉血 ,检测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免疫球蛋白、血清 IL - 6、CRP、PGE2 浓度。 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均有急性炎性反应的发生和免疫功能的降低。但免疫营养组比标准营养组的术后第 1、8天的 CD4/ CD8比值、血清 Ig G水平有显著增加 ;血清 IL- 6、CRP、PGE2 有显著下降 ;术后第 8天血清前白蛋白浓度有显著增加。 结论 :胃癌合并营养不良的病人围手术期使用肠内免疫营养物 Supportan可以改善手术后免疫功能的低下 ,缓解急性相炎性反应和增加内脏蛋白的合成。  相似文献   

12.
消化道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消化道手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外科消化道手术后病人分成两组,肠内营养组接受能全力肠内营养,普通输液组接受以葡萄糖供能为主的治疗,共7天。术后第1天(应用前)和术后第8天测定血浆蛋白,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淋巴细胞计数,IgG、IgA、IgM,体重。临床观察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营养支持期间有无腹胀、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结果肠内营养组血白蛋白,前白蛋白术后第8天明显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肠内营养组明显提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体重术后均有下降,研究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它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肠内营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86%。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营养状态,并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3.
胃癌合并糖尿病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于胃癌合并糖尿病的病人,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对病人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地比较102例胃癌合并糖尿病的病人接受EN(n =48)或全肠外营养(TPN,n=54)的疗效,了解两组病人术后恢复情况和血糖控制情况的差异. 结果:与TPN组病人比,EN组病人平均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P<0.05),术后第7天空腹血糖较低(P<0.05),但胃肠道症状发生率较高(P<0.05). 结论:对胃癌合并糖尿病的病人术后EEN仍然适用,但在营养支持过程中需要更精心地护理,以减少胃肠道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Immunonutrition in gastric cancer surgical patien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advantages of perioperative versus postoperative administration of an enteral immune-enhancing diet on host defense and protein metabolism. Thirty subjects, candidates for gastrectomy for cancer,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into two groups. The first group (n = 15) received an enteral formula enriched with arginine, ω-3 fatty acids, and RNA 7 d before and 7 d after surgery; the second group (n = 15) received the same diet but only 7 d after surgery. Postoperative immune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s were investigated by phagocytosis ability of polymorphonuclear cells, interleukin-2 receptors (IL-2R), lymphocyte subsets, interleukin-6 (IL-6), and delayed hypersensitivity response (DHR). Prealbumin (PA), retinol binding protein, albumin, and transferrin were determined as protein synthesis indicators. Perioperative immunonutrition prevented the early postoperative impairment of phagocytosis, DHR, total number of lymphocytes, and CD4/CD8 ratio (P < 0.05 versus postoperative group). The IL-2R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perioperative group (P < 0.05 versus postoperative on postoperative day [POD] 4 and 8). Perioperative group also showed lower levels of IL-6 (P < 0.05 versus postoperative on POD 1, 4, and 8) and higher levels of PA (P = 0.04 versus postoperative on POD 8). The perioperative administration of immunonutrition ameliorated the host defense mechanisms, controlled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improved the synthesis of short half-life constitutive proteins.  相似文献   

15.
全胃切除病人术后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全胃切除病人术后早期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支持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进展期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病人52例,随机分为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组(试验组)和常规肠内营养组(EN组).两组病人均从术后第1天起自营养管给予等热量、等氮量的肠内营养制剂.试验组使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Stresson,EN组使用常规的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共7d.于术前及术后第1、8天分别抽取外周血,测定IgG、IgA、IgM及 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值).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病人的各项免疫指标均有所下降,而术后第8天两组的IgG、IgM、IgA、CD3、CD4和CD4/CD8均明显回升,并高于术前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病人术后早期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地改善病人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对照试验方法,27例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治疗组(EN组)和对照组,治疗7天。观察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血液淋巴细胞总数(TLC)及T细胞亚群等的变化。结果EN组血淋巴细胞总数、血清白蛋白、IgA、IgG浓度、CD3(%)、CD4(%)及CD4/CD8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EN组血淋巴细胞总数、血清白蛋白、IgA、IgG浓度、CD3(%)、CD4(%)及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01)。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及时合理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有助于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综合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介绍一种经济简单的肠内营养液的个体化配制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方法利用商品化的肠内营养制品为主要原料,根据患者病情,再加入氨基酸、葡萄糖、食用植物油等基本营养元素,以乳化技术个体化配制而成。随机将89例外科住院患者分为肠内营养支持组(49例)和膳食组(40例),分别给予自制的肠内营养液和家属自制食物,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5天的伤口愈合率、淋巴细胞计数和血清白蛋白;同时另将47例因营养不良需采用肠内营养支持的住院患者,根据病情个体化分别给予白配肠内营养液(27例)和商品肠内营养乳剂(20例),分别观察营养支持10天后其转甲状腺素及白蛋白水平变化以及两组成本比较。结果自制肠内营养液符合口服乳剂的各项质量指标。与普通膳食比较能较快促进伤口愈合率和提高淋巴细胞计数(P〈0.05);而与商品化的肠内营养液比较,在达到相同的肠内营养支持效果的基础上,个体化配制的肠内营养液更为经济(P〈0.05)。结论个体化配制肠内营养液不但经济,而且能更灵活应用于各种病情下患者的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支持治疗对急性重症脑出血病人预后和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急性重症脑出血伴吞咽障碍的病人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33)和对照组(n=35),于入院后24~72 h内分别给予鼻饲EN(瑞先)支持和普通鼻饲饮食。两组病人分别于入院第2和第14天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观察营养指标的变化以及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入院后第14天,治疗组病人NIHSS评分和肺部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营养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EEN支持治疗可改善急性重症脑出血病人神经功能和机体的营养指标,降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