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应用材料公司是世界知名半导体生产设备、服务和软件产品供应商,在中国有着26年的发展历史,业务遍及全国.应用材料公司与中国光伏产业伴随着世界光伏产业飞速发展和中国光伏产业的异军突起,应用材料公司成为中国光伏制造设备的领先供应商.公司已向中国交付2000多套光伏设备,相应的太阳电池和硅片产能分别超过21GW和10GW;来自光伏行业的客户目前已超过120家.  相似文献   

2.
江华 《太阳能》2012,(12):17-20
2011年我国光伏产业继续呈现快速发展势头。2011年全年太阳电池组件产量达到21GW,占据全球总产量的60%,连续五年位居全球首位。上游的多晶硅产量达到8.4万吨,位居全球首位。光伏装机量也由去年的520MW暴增至2700MW,同比增长419%。但是在我国光伏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区域产业产品同质化严重、产能增速大于市场增速的势头越来越严重。从西部到东部、从内陆省份到沿  相似文献   

3.
《节能》2015,(4)
<正>1)产能过剩压力缓解。从光伏产业发展态势来看,多晶硅、光伏电池及组件等中上游环节仍然呈现结构性产能过剩现象,即低端产能依旧过剩,高端产能相对不足。2014年,全球晶硅电池及组件需求量约35GW,而国内晶硅电池及组件产能达40GW,仍然超过全球需求量。但产能利用率较前年有所提升,国内500MW级以上企业达  相似文献   

4.
<正>一引言持续上涨的电力需求推动着光伏产业向产能高速扩张的方向发展。2001年我国光伏组件产能仅为3MW,而2010年产能预计将达到12.3GW,甚至超过对未来几年线性增长的预期。为了应对如此大规模的增长并满足终端需求,越来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向光伏行业转移。虽然发展前景乐观,但是为了保证光伏组件生产的稳定性和产品的高品质,需要不断给新手提供工作培训机会,传授生产经验。要保持产能可持续增长,品质必须稳定,这是进一  相似文献   

5.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及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雷  郭焱 《中外能源》2010,15(9):38-42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能源供应安全形势严峻,发展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近年来中国光伏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2009年,我国已开工建设多晶硅项目26个,计划产能6×104t,实际投产项目16个,形成产能2×104t,当年实际产量16000t左右,但仍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全国已有近70家硅锭、硅片生产企业,年产量25000t左右;太阳能电池年产量已达4100MWP,出货量达到4011MWP,稳居世界第一。从2009年开始,国内光伏装机容量有了一个较大幅度的攀升,截至2009年,我国太阳能光伏电站累计安装容量为300MWP。然而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对外依存度高、电价政策模糊、产业认识分歧过大以及行业内耗等问题,影响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应该积极转变产业发展战略,着重开发国内市场,出台长效的光伏上网定价机制,统一业界认识,并且积极发挥行业组织的协调功能和行业自律作用,进一步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经历了国外"双反"裁定和大规模债务危机后,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光伏产业开始走出困境,产业规模稳步攀升。2013年,我国(大陆地区)多晶硅产量达到8.46×104t,硅片产量为29.5GW,光伏电池产量为25.1GW,组件产量为27.4GW,均居世界榜首;同时,新增光伏装机容量12.92GW,新增装机容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位,累计装机容量近20GW,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光伏应用市场;随着国内光伏装机的大规模拓展,光伏逆变器出货量也达到13GW,占全球市场的26%。然而,仍有一些问题在影响和制约着产业的后续发展,如外销市场将进一步收紧、产能阶段性过剩、融资难等瓶颈问题。当前,应积极调整出口方式和方向,加快分布式光伏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多方位拓展融资渠道,从根本上排除我国光伏产业后续发展阻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光伏发电成本、价格及技术进步作用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一中国光伏的产业链1光伏产业链的构成晶体硅光伏产业链是由高纯硅材料制造、硅锭/硅片生产、太阳电池制造、光伏组件封装以及光伏发电系统建设等多个产业环节组成,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8.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新能源投资热门,我国目前的太阳电池仍以晶体硅电池为主。光伏产业链主要由高纯硅材料制造、硅锭/硅片生产、太阳电池制造、光伏组件封装、光伏发电系统等多个环节  相似文献   

9.
在有利的国际产业环境下,中国光伏产业在本世纪初进入黄金发展期。2012年,我国光伏制造业规模已占到全球总量的近55%,稳居世界第一位;多晶硅产能位居世界前列;硅片产量达到28GW,同比增长14.3%:光伏电池年产量(大陆地区)达20.5GW,稳居世界榜首;新增光伏年装机容量(大陆地区)达到4.5CW,约占当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的14.42%,排名全球第二位。但与此同时,产业的发展也面临若干严重问题的困扰。由于“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双反”危机的出现不可避免,2009年以来,我国光伏产业先后经历了欧盟、美国、印度的对华光伏“双反”调查;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产品、市场同质化严重;另外还有“融资难”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到产业的后续发展。当前,应在如何积极应对贸易争端,构建“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平台”;严格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拓展国内市场和国际新兴市场;疏浚光伏行业融资渠道,缓解“资金难”问题;逐步完善产业政策体系等方面做出积极努力.从而在根本上增强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后续动力,走出时下的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10.
包婧文 《太阳能》2011,(18):46-47
8月25日,在风景秀美、依山傍水的湖北省宜都市,隆重举行了九州方园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宜都光伏产业园一期120MW项目的投产庆典仪式。该公司已率先在国内实现垂直生产一体化产业模式,据悉在未来3~5年,将投资50亿元逐步形成1GW垂直一体化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