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介绍实验用小功率光伏并网电站并系统地阐述电站各个组成部分的具体设计。该电站自动化程度高,其设计融合了建筑一体化、远程监测、远程数据采集和实时显示等先进技术,可以承接电力电子、自动控制等多项实验科目,具有较强的实验功能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
3.
与建筑相结合的光伏并网电站是未来太阳能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现在介绍国内外光伏建筑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对光伏建筑一体化的设计原则,光伏与建筑相结合的具体形式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5.
对大型光伏并网电站进行了简要介绍,阐述了目前大型光伏并网电站在设计、建设、运行时遇到的实际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大型光伏并网电站的科研项目规划。最后分析认为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光伏电站将有更大发展,将在能源利用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为未来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西部大型光伏电站运行中普遍遇到并网调度难的问题,通过光伏并网电站功率预测系统(PV-GPPS)可以极大地提高大型光伏电站并网的可调度性。阐述了大型并网光伏电站功率预测系统的研究设计方案,通过对光伏并网电站功率预测系统实现的基本原理、数学模型进行分析,提出了考虑数值天气预测的基于SCADA、计算机信息技术的PV-GPPS的实现途径,对开发光伏并网电站功率预测系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中节能太阳山(10MW_p)光伏并网电站工程站址地区太阳能资源评估,并分析了光伏发电站的布置及电气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8.
9.
10.
随着社会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大增,光伏并网引领了新型循环能源的盛行.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技术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基于此,从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太阳能光伏控制器、并网逆变器和太阳能储能装置方面对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重要结构进行剖析,然后从国内、国外两个角度对光伏发电并网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对其进行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1.
12.
13.
E. W. TER HORST 《国际可持续能源杂志》2013,32(1-4):123-127
The development of photovoltaic solar energy (PV) has accelerated in the past decade. On the one hand, the improvements in solar cell types are very promising, while, on the other hand, the market for autonomous (off-grid) applications has grown substant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grid-connected PV systems especially in the built-up environment is just starting up, both worldwide and in Europe. The energy losses currently present at system level will be reduced in the following years by implementing and assimilating practical experiments and demonstration projects. Developments in Europe and some other countries will be described briefly. The interest in PV system developments is increasing and focussing more and more on the electricity utility sector. It is clear that the utility sector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upscaling of the market for PV in energy supply. It is necessary, therefore, that the utility sector develops a long-term view, with a horizon of at least 25 years, on the role of PV in the energy supply. 相似文献
14.
15.
采用共蒸发法制备了ZnTe:Cu和Cd1-xZnxTe多晶薄膜,研究了薄膜的结构和性能。获得了Cd1-xZnxTe多晶薄膜的光能隙与锌含量的关系,ZnTe:Cu多晶薄膜光能隙随着掺Cu浓度的增加,光能隙减小。分别用ZnTe/ZnTe:Cu和Cd1-xZnxTe/ZnTe:Cu复合层作为背接触层,既能修饰异质结界面,改善电池的能带结构,又能防止cu原子向电池内部扩散。获得了面积0.5cm^2,转换效率为13.38%的CdTe多晶薄膜太阳电池。 相似文献
16.
为了降低a-Si:H薄膜中的氢含量,提高其稳定性,在我们MWECR-CVD系统中引入了热丝装置,热丝对等离子体的热辐射使等离子体升温,既促进了气体的进一步分解和电离,获得较多的低氢原子基团,也减少了活性高硅烷聚合物的生成,从而使薄膜中的(SiH2)n的含量降低。同时,热丝对样品表面提供的热辐射和光辐射也可以进一步降低薄膜的氢含量。实验结果表明,用这种装置沉积的a-Si:H薄膜,氢含量可降低到4.5at%左右,稳定性明显增强,光敏性也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17.
新的地域并网式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电力经济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提出一种新的地域并网式太阳能发电系统,即带有电力存储系统的地域并网式太阳能发电系统。从电力的有效利用、经济性的角度对这种新的地域并网式太阳能发电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系统的设计以及选定电力存储系统存储容量的方法,然后针对不同的条件选择了相应的电力存储系统的容量。 相似文献
18.
19.
对在北京地区屋面上固定角度安装(目前光伏发电应用中最常见的安装形式)的非晶硅和多晶硅太阳电池组件进行了近二年的数据采集,纪录了北京地区温度数据和太阳电池阵列的实际发电量,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特点,为用户更为关心的户外使用情况提供了参考依据;认为如果仅从温度特性考虑,是否采用非晶硅替代晶体硅电池在不同地区应有不同考虑,如果再考虑到人们普遍认为的非晶硅电池没有解决的稳定性问题,表面玻璃的非钢化、效率低等其它问题,非晶硅的使用应慎重,不应盲从.同时在使用中不论何种电池都不应忽视组件的通风问题. 相似文献
20.
J. BARKER S. P. BINNS D. R. JOHNSON R. J. MARSHALL S. OKTIK M. E. ÖZSAN 《国际可持续能源杂志》2013,32(1-4):79-94
Large area 300 mm x 300 mm CdS/CdTe solar cells with record efficiencies over 10% have been fabricated using a reproducible, safe and low cost electrodeposition route for CdTe deposition. CdS window layers have been grown using chemical bath deposition which produces uniform adherent films by a cost effective route. Electr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small area (0.02 cm2) devices confirms that the structure is p-n rather than p-i-n. Module reliability tests show efficiency stability for more than 16,000 hours outside, and very little change using indoor environmental test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