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55例淋巴结石腊包埋切片进行了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定量研究。结果表明:31例恶性淋巴瘤Ag-NORs计数为6.62±3.02,24例良性淋巴结病变为1.69±0.47,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在非何杰金淋巴瘤(NHL)中,低度恶性组Ag-NORs计数为3.79±1.46,而中、高度恶性组为8.28±2.58,两组间亦有极显著差异(P<0.01);何杰金病(HD)与NHL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Ag-NORs技术简便、快速、实用,对淋巴结良恶性病变的鉴别及恶性淋巴瘤的病理分级,可提供有价值的形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2.
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对估计乳腺肿瘤预后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探讨了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的数量、分布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乳腺肿瘤手术标本共101例,其中良性病变13例、乳腺癌88例。乳腺癌中有腋下淋巴结转移39例,AgNOR均值为5.20±1.98,而淋巴结转移阴性29例,AgNOR均值为4.69±2.70,二比较(P〉0.05)。各类组织类型的AgNOR值之间无明显差别。乳腺癌Ⅰ级AgNOR为3.90±1.29,Ⅱ级为5.13±2.3  相似文献   

3.
对在咽癌细胞株HNE_3以及HeLa、Raji、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等的中期染色体NORs表达及其间期核AgNORs活性进行了对比检测与分析。染色体NORs依次为8.2±2.8,11.0±2.7,14;6±4.3,17.8±2.2.间期核A8NORs依次为35.2±3.3,32.3±3.1,24.4±3.0,2.8±1.7。结果表明,染色体NORs与问期核AgNORs呈高度负相关(r=-0.933)。  相似文献   

4.
周季  张子诚 《北京医学》1995,17(1):11-13
通过一步胶染色法对28例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细胞核内AgNOR数量、形态和分布进行观察和对比发现:滤泡癌、腺瘤、乳头状癌和腺瘤中乳头状结构四组AgNORs/核均数分别为6.39±0.44、2?75±0.55、5.94±0.66和2.72±0.23。滤泡癌和腺瘤、乳头状癌和腺瘤中乳头状结构之间,AgNOR数量统计学上有非常显性差异。此外,AgNOR的大小、形态和分布,良、恶性肿瘤之间也有所不同。结论  相似文献   

5.
对55例喉良性及恶性病变组织进行了Ag-NORs染色。结果表明喉癌组癌细胞内Ag-NORs颗粒形态、大小不等,散布于细胞核内,均值为3.29±0.63;非典型增生组上皮细胞内Ag-NORs颗粒大小不同,部分散在于核内,均值为2.11±0.34; 喉乳头状瘤细胞Ag-NORs颗粒大小均匀,多数位于核仁内,均值为1.72±0.17。经统计学处理,3组间均有显著差异(均P<0.01),提示Ag-NORs计数对喉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检测癌前病变及观察肿瘤生物学行为均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55例喉良性及恶性病变组织进行了Ag-NORs染色。结果表明喉癌组癌细胞内Ag-NORs颗粒形态、大小不等,散布于细胞核内,均值为3.29±0.63;非典型增生组上皮细胞内Ag-NORs颗粒大小不同,部分散在于核内,均值为2.11±0.34; 喉乳头状瘤细胞Ag-NORs颗粒大小均匀,多数位于核仁内,均值为1.72±0.17。经统计学处理,3组间均有显著差异(均P<0.01),提示Ag-NORs计数对喉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检测癌前病变及观察肿瘤生物学行为均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应用Ploton改良的一步胶银染色法,对49例弥漫性B细胞系N+L、6N弥漫性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的石蜡片进行研究,结果示;AgNOR颗粒数>2.96±0.44为恶性NHL,AgNOR颗粒<1.97±0.81为良性病变,两者之间为“灰区”.良恶性间有一定重合。同时,AgNOR颗粒数对恶性度的分类有意义:低恶性度NHL其AgNOR颗粒数为2.96±0.44,中恶性度为4.67±0.73,高恶性度为6.60±1.38,3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果还提示,AgNOR瞩位数的多少及颗粒大小有助于NHL的预后估计.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对判断神经胶质瘤分级及预后的价值,我们计数了48例神经胶质瘤的AgNOR,并将肿瘤的大小与AgNOR的数目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发现:Ⅰ,Ⅱ级和Ⅲ~Ⅳ级组的AgNOR平均数目分别为2.27±0.73,3.93±2.00及5.42±1.52,且I级,Ⅱ级组均为Ⅲ~Ⅳ级组有显差别(P〈0.01),3组肿瘤的最大直径分别为4.1,5.06.6.1cm,所有肿瘤的最大  相似文献   

9.
AgNOR法检查恶性胸腹水60例,良性胸腹水70例,共130例。两组每核AgNOR颗粒均值分别为4.35±2.18和1.80±0.79,有极显著差异(P<0.01)。表明该法对良恶性胸腹水有鉴别诊断价值。作者用AgNOR法诊断恶性胸腹水的敏感性为75.00%,特异性为86.54%,其敏感性明显高于细胞学检查敏感性36.67%(P<0.01)。另外,良性组中,40例渗出液和20例漏出液的AgNOR颗粒均值分别为1.93±0.90及1.53±0.48,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该法可能有渗、漏出液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10.
乳腺肿块印片AgNORs染色在快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的银染技术,观察了33例乳腺肿块印片的AgNORs计数,结果:乳腺癌印片的AgNORs计数为5.88±2.03、良性肿瘤的AgNORs计数为2.04±1.31;前明显高于后(P<0.05)。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AgNORs染色技术对35例宫颈良恶性病变中的细胞核内AgNORs的数量、形态、大小及分布进行光镜观察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炎性增生组细胞核内Ag-NORs数量少于不典型增生组,AgNORs颗粒均分布于中位,颗粒呈圆形、卵圆形。在宫颈鳞癌中Ⅱ级、Ⅲ级AgNORs明显多于Ⅰ级,也多于良性病变(P<0.01),并随细胞恶性程度的增高分布于核周的AgNORs增多(P<0.01),并出现不规则形。因此,AgNORs的检测在宫颈良恶性病变及肿瘤分级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对100例宫颈病变患者同行宫颈涂片与宫颈活检组织冰冻切片细胞核AgNORs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宫颈上皮细胞核AgNORs颗粒数,颗粒大小,形态和分布在不同宫颈病变中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即:慢性宫颈炎上皮细胞核AgNORs颗粒数平均为21.18个,呈圆形或类圆形,直径约0.52-1.56um,分布均匀;CIN,宫颈癌细胞核AgNORs颗粒数平均为为3.89和4.25个,颗粒大小不均,呈片状,杆状和不规  相似文献   

13.
染色体检查和AgNOR技术联合鉴别胸水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染色体检查和AgNOR技术联合鉴别良恶性胸水诊断价值。方法常规染色体制片和Crocker法,对46例恶性胸水、75例良性胸水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和AgNOR技术联合鉴别。结果胸水细胞染色体检查敏感性91.3%,准确率93.4%;AgNOR技术敏感性89.1%,准确率90.1%;恶性胸水和良性胸水AgNOR每核平均数分别为5.81±1.19和1.86±0.38;染色体检查和AgNOR技术联合鉴别敏感性95.7%,准确率98.3%。结论染色体异常和AgNOR颗粒数增多,均与恶性肿瘤相关,二者联检比单纯染色体检查更有助于胸水性质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银染核仁组成区(AgNORs)计数定量作为非何杰金淋巴瘤(NHL)鉴别诊断、病理分型、分级及预后指标的可能性。方法 用AgNORs计数定量方法分析68例NHL肿瘤组织的变化。结果 AgNORs计数低度NHL与中、高度NHL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良性淋巴组织病变组与低度恶性NHL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AgNORs均数值≤2.08组与〉2.08组2组间生存曲线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AgNOR方法对皮肤良性痣细胞痣与恶性黑色素瘤进行鉴别。方法:用胶银染色一步法,对皮肤16例恶性黑色素瘤及45例良性痣细胞痣的AgNOR进行定量观察。结果:恶性黑色素瘤每个细胞核的AgNOR数值为916±282,痣细胞痣每个细胞核的AgNOR数值为350±077,两者之间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AgNOR计数可作为鉴别诊断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与良性痣细胞痣的一个有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AgNOR图像定量分析在乳腺针吸细胞良恶性鉴别的诊断价值。方法:P采用图像分析技术对32例乳腺癌及50例乳腺良性增生性疾病细针穿刺细胞核内AgNOR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乳腺癌细胞核内的AgNOR面积、AgNOR面积与核面积比值、平均颗粒数均明显高于乳腺增生性疾病(P〈0.01)。结论:AgNOR图像定量分析可作为乳腺针吸良恶性细胞的诊断依据,AgNOR在形态及分布上的不同特征也可作为两者  相似文献   

17.
探讨良恶性血液病性质上的区别。方法对骨髓细胞行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染色。结果15例正常人组及27例良性血液病组平均每核AgNOR数分别为1.21±0.11、1.19±0.28,阳性颗粒均较少、细小且较规则,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2例恶性血液病组平均每核AgNOR数为4.37±1.31,阳性颗粒增多且形态变异明显,与正常组及良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骨髓细胞AgNOR染色对良恶性血液病有鉴别作用  相似文献   

18.
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对乳腺小叶增生症19例,乳腺纤维瘤15例,乳腺癌20例穿刺涂片细胞核仁组成区(AgNOR)和细胞核DNA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并进行两者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乳腺良恶性病变AgNOR颗粒数量与DNA含量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AgNOR颗粒数量与DNA含量,超二倍体及超二倍体及超四倍体细胞百分数均具有密切的相关性(r=0.8010,r=0.7802,r=0.8693)。提示:A  相似文献   

19.
研究利用AgNOR银染技术探讨AgNOR颗粒计数在乳腺原发癌和腋窝淋巴结内转移癌中的检测意义。乳腺癌简化根治术切除标本59例,以腋窝淋巴结内癌组织有否转移分为转移组(31例)和非转移组(28例)。两组的原发癌AgNOR计数的结果分别为253±093和240±087,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转移组中的淋巴结内转移癌AgNOR计数为322±123,显著高于其相应原发癌AgNOR计数(P<001),且二者高度相关,r=085,P<001,其相关性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大小、癌转移阳性淋巴结数量无关。两组原发癌AgNOR计数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59%和58%,淋巴结内转移癌为47%。这表明原发癌是由不同增殖活性的细胞亚群构成,常由高增殖活性的细胞亚群形成转移灶,而转移发生不取决于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无关。  相似文献   

20.
采用ploton银染方法检测159例活检胃粘膜的AgNoRs,其中胃癌54例,不典型增生15例,肠化生16例,胃溃疡1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3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30例。结果,各组病变的AgNoRs计数为:胃癌10.98±1.69,不典型憎生5.10±1.51,肠化生4.43±1.76,胃溃疡3.64±0.85慢性浅表性胃炎1.63±0.46,慢性萎缩性胃炎1.68±0.52。经t检验,胃癌组的AgNoRs计数显著高于各非癌组,不典型增生和肠化生组的AgNoRs计数与其余非癌组间也有显著性差异。认为检测AgNORs方法简单、快速、结果稳定。可作为胃癌和癌前病变诊断的一项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