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茂林  黄晓璐 《海峡药学》2005,17(6):172-173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患者用药依从性现状.提出改善用药依从性意见。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50例门诊患者用药依从性等问题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中存在用药不依从性占59%.其中,同时存在2种以上不依从性表现形式的占47%。用药不依从性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过早停止服药(46%)、漏服(4l%)、服药时间错误(39%)。结论 针对引起用药不依性的原因.提出改善意见.发挥药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制定改善心血管门诊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心血管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因素。结果:心血管门诊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仅46.7%;其中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状况、费用方式对用药依从性无影响;对病情的了解、对治疗重要性的认识、对药品的认识、用药种类、用药频次、家属的关心、医师的信任、药师的信任等均对用药依从性存在影响。结论:心血管门诊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总体较差,应简化心血管疾病治疗方案,加强用药知识的宣传等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精神分裂症门诊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7~9月精神分裂症门诊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对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门诊患者用药完全依从性仅占40.5%,患者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病程、用药情况、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对疾病的了解及干预等均对用药依从性有影响(P<0.05)。结论:优化治疗方案,加强用药知识的宣传教育、家庭干预及社会关爱,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用药依从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门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用药依从性现状,提出改善用药依从性的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63例门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用药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用药不依从比例达65.0%,以农民和退休人员中用药不依从率较高,分别为80.9%、76.1%。用药不依从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停药、减量、调换其他药物等。用药不依从的主要原因有医师讲解不清、症状缓解、害怕药物不良反应、经济困难等。结论医师应多与患者沟通,加强用药指导。  相似文献   

5.
患者用药依从性调查与药学服务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患者用药依从性现状,提出改善用药依从性建议。方法:门诊和住院患者各100例,以调查问卷的形式。结果:门诊(急诊)患者存在不依从行为78%,住院患者为7%。其中,存在2种以上不依从占56%,用药不依从的主要表现形式为:随意停药、换药、剂量错误等。结论:针对引起的原因,提出改进建议,其中,提高药学服务的质量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6.
药学保健对患者用药依从的对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药学保健工作模式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368例门诊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取药方式;试验组药师以"爱心、热心、关心"为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通过药学服务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并服务于用药全过程。随访患者用药依从情况,并记录产生不依从的原因,统计实施药学服务与否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用药依从性(94.02%),明显高于对照组(87.50%),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药学保健工作模式,明显改善了患者用药依从性,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毕英志  王敏珊 《海峡药学》2011,23(6):238-239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68例老年患者使用滴眼液的药物依从性进行调查。从了解门诊老年患者使用滴眼液的药物依从性现状,提出改善用药依从性的建议。结果用药依从性差的比例达75.6%,用药依从性差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滴错药、漏滴药、停滴药、滴过期药、调换其他药物等。用药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有老年人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视力不佳、怕用药麻烦、家人照顾不周、药师讲解不清、症状缓解、害怕药物不良反应、经济困难等。药师应多与患者沟通,加强用药指导,争取患者家属配合,从而可提高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药学服务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考察药学服务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326例门诊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取药方式;试验组药师"以病人为中心",变被动发药为主动参与到患者的治疗中去,通过药物咨询、用药指导等一系列直接的、有责任的、与药物有关的药学服务,达到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的目的.随访患者用药依从情况,并记录产生不依从的原因,统计实施药学服务与否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用药依从性(94.48%)明显高于对照组(88.34%),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药学服务,明显有助于患者用药依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药师提供不同服务模式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门诊患者320例按取药服务模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取药方式,试验组为患者提供药物咨询、用药指导及与药物相关的药学服务,随访患者用药依从情况,观察药师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结果:试验组患者用药依从性(96.51%)明显高于对照组(85.41%),2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药师的不同服务模式对患者用药依从性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眼科门诊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提高眼科门诊药房的药学服务水平。方法: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协和医院、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的眼科门诊患者中,随机发放610份调查问卷,将收回的问卷汇总,应用Primer软件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依从性好的眼科患者占82.55%。用药依从性与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医生和药师是否告知、是否会正确使用滴眼剂、用药前是否认真阅读说明书等因素有显著的相关性。造成患者不依从的原因,按患者感觉已痊愈、经常忘记用药、害怕药物不良反应、药价太贵及用药后出现药物不良反应降次排序。结论:四所医院眼科门诊患者总体用药依从性良好,影响患者不依从性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感觉已痊愈和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沈勤炎 《中国药房》2011,(38):3632-3634
目的:了解我院甲状腺病门诊患者用药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222名甲状腺病门诊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患者用药基本情况、用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结果:我院甲状腺病专科门诊患者不依从率为51.4%;不依从主要表现为漏服与过早停服;影响其依从性的因素有患者缺乏用药知识、记忆力减退、药品不良反应、医师讲解不具体等。结论:应针对引起甲状腺病患者不依从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用药依从性的现状分析,提出提高依从性的措施.方法 采用自制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用药不依从性比例为62%,主要表现形式有停药、减量、调换其他药品等.影响因素有患者自身因素、医疗人员因素、药物治疗因素.结论 加强用药指导,提高了门诊RA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使用吸入剂用药依从性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对患者开展针对性的用药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21名使用吸入剂半年以上的患者采用统一的吸入剂依从性测试(TAI)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哮喘/COPD患者吸入剂用药依从性仅为19.83%,37.19%被调查者存在无意识的不依从;用药依从性主要受年龄、教育程度的影响。结论:哮喘及COPD患者吸入剂用药依从性较差,尤其是文化程度较低及老年患者,建议针对相应人群加强用药教育。  相似文献   

14.
张建虎  叶芊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166-167
目的了解我院分所门诊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通过对门诊患者用药记录及门诊发药跟踪随访,调查记录分析。结果我院门诊患者依从性不佳,需要对我院分所门诊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健康知识从而提高用药依从性。结论提高用药依从性也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影响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原因,制定护理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102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影响用药依从性原因;结果:102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住院期间87.3%能按时遵医嘱服药,出院后仅5.9%能按时遵医嘱服药,其余94.1%都不同程度存在着用药不规范、不坚持的现象.结论:须改善医疗各个环节,提高用药依从性,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老年门诊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IMs)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收集本院老年科门诊年龄≥60岁患者的人口学、临床诊断、用药情况、药物不良反应(ADRs)、认知功能、用药依从性等资料,以Beers标准对PIMs进行评估分析。比较有和无PIMs患者的各项资料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PIMs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 187例患者,年龄(79.8±7.3)岁,PIMs发生率为25.02%(297/1187)。PIMs组患者年龄[(82.8±7.4)岁vs.(78.6±7.1)岁]、共患病种数(4.2±1.0 vs.3.2±1.0)、用药种数(11.0±2.6 vs.7.9±2.3)、认知功能损害比例(42.1%vs.12.1%)及ADRs发生率(30.3%vs.6.6%)均高于无PIMs组(P<0.05或P<0.01),而用药依从性良好比例低于无PIMs组(86.2%vs.95.2%,P<0.05)。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70岁、共患病≥2种、用药种数≥10种、认知功能损害与PIMs呈显著正相关(P<0.01),良好的用药依从性与PIMs呈显著的负相关(P<0.01)。结论老年门诊患者发生PIMs的比例较高,PIMs患者出现ADRs的风险也大。除高龄、共患病种数、用药种数等因素外,认知功能损害也是PIM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良好的用药依从性可减少老年门诊患者发生PIMs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郑迪 《中国药业》2012,21(16):61-62
目的探讨影响门诊患者用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选取门诊用药患者220例,询问其用药情况,并进行用药依从性判断。通过设计问卷表进行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220例患者中,配合调查200例(90.91%),200例患者用药依从122例(61.00%),不依从78例(39.00%)。78例不依从患者平均年龄为(60.12±15.34)岁,小学以下文化程度54例(69.23%),经济状况较差,病程平均(45.23±12.23)d。不依从影响因素为药品标签太专业,药品因素,担心药品不良反应,治疗方案复杂,迷信媒体广告,医患关系紧张等。结论影响门诊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因素较多。门诊药师应充分发挥药学专业技能,加强合理用药健康教育,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以提高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西藏高原藏、汉族患者用药依从性现状,初步探讨提高藏、汉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对西藏高原400例藏、汉患者进行一般情况、疾病种类、药品了解程度、用药依从情况、用药不依从情况、提高依从性的方法等调查.结果:藏、汉患者均表现出较高的依从性(57.8%),不依从比率较低(42.2%),其用药依从性与患者文化程度、所患疾病种类、药品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有关.结论:藏、汉患者在用药依从性上存在一致性及差别性,因而应遵循不同的咨询内容,普及用药知识,提高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基于微信平台的用药知识推送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8年7—12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70例P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5例。2组用药均为复方口服避孕药,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用药交代;观察组患者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得相关药物信息。随访期为3个用药周期,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药物知识的掌握程度、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干预后2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情况。结果干预后,药物知识的掌握程度评分观察组为(3.85±1.02)分,对照组为(2.95±1.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依从性观察组(低依从性:12.16%,中依从性:66.22%,高依从性:21.62%)较对照组(低依从性:59.42%,中依从性:36.23%,高依从性:4.35%)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与药物知识掌握程度呈正相关(R=0.684,P<0.01)。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用药知识推送可以改善PCOS患者的用药观念,进而提高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药房》2019,(18):2570-2576
目的:为提高我国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北京大学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糖尿病药物经济学研究"课题组的随访数据,以随访终点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水平作为临床产出指标,对终点HbA_1c水平进行二分类变量和数值变量的单因素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以评价治疗依从性对短期临床产出的影响。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2 236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好和差的患者分别占23.48%和76.52%;血糖监测依从性好和差的患者分别占7.02%和93.98%;饮食控制依从性好、中和差的患者分别占66.3%、23.5%和10.2%。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血糖"控制好"组与血糖"控制差"组在患者年龄、身体质量指数、文化程度、病程、是否锻炼、饮食习惯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和多元对数线性回归模型的分析结果相似,即患者血糖监测依从性和饮食控制依从性对终点HbA_1c水平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均P<0.05),但是用药依从性的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总体上不理想。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影响之后,患者治疗依从性对终点HbA_1c水平有积极的影响,尤其是血糖监测依从性和饮食控制依从性的改善将有利于血糖控制,而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