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金绿宝石结构稳定,常规敞开酸溶、密闭酸溶、微波消解三种前处理方法并不能将其完全分解,测定结果偏低。本文采用碳酸钠-硼酸混合熔剂进行熔融,样品分解完全,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金绿宝石中16种痕量稀土元素的分析方法。选择丰度高、干扰小的同位素、动能歧视碰撞池(KED)模式及干扰系数校正法消除质谱干扰,以185Re为内标元素及样品稀释降低基体干扰。实验表明:各稀土元素的校准曲线相关系数r值在0.9991~0.9998之间,方法检出限为0.0001~0.0134 μg/g,定量限为0.0005~0.0670 μg/g。采用国家标准物质GBW07151验证方法的精密度,计算出相对标准偏差(RSD, n=7)在1.3%~4.6%之间,并将此方法用于金绿宝石实际样品中稀土元素的测定,RSD为0.9%~3.2%,加标回收率为94%~104%,符合国家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结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
金属矿石稀土含量测定的前处理过程中由于氢氟酸的低沸点特性,样品消解温度低,容易引发部分样品稀土含量损失,影响最终的测试结果。本文利用氟化氢铵相较氢氟酸有更高的沸点,且在加热过程中可分解产生氢氟酸的特性,采用硫酸、氟化氢铵和硝酸消解多金属矿石样品,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多金属矿中稀土元素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研究了氟化氢铵用量、消解温度和消解时间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最终选择称样量为0.0500g,氟化氢铵为300mg,消解温度为200℃,消解时间为3 h,然后配合硝酸和硫酸消解多金属矿样品。方法线性相关系数 R2均在 0.9995 以上,稀土元素的方法检出限为0.001μg/g~0.02μg/g,方法检出下限为0.004μg/g~0.08μg/g。按照实验方法测定多金属矿石的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的稀土含量测定各元素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 n=6)为0.81%~3.2%,稀土元素的方法准确度(|ΔlgC|)为0.01~0.04,分析结果与标准物质认定值一致。方法经多金属矿石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方法的检出限和准确度能够满足《地球化学普查规范》DZ/T 0011-2015的质量要求,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测试成本低、分析效率高、环境污染小等特点,能够满足多金属矿中痕量稀土元素的分析要求。方法有效的提高了多金属矿石样品前处理过程中的分解温度,同时避免了碱熔带来的高基体和堵塞仪器进样系统的问题,可为多金属矿石样品稀土含量的准确测定提供了可靠的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3.
煤作为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复杂混合物,含有多种微量元素,不同的微量元素信息代表不同的地质意义,稀土元素可以提供丰富的沉积环境与物源信息。采用高压消解罐,选用硝酸和氢氟酸混合酸消解样品,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16种稀土元素的方法。讨论了样品量、消解试剂、质谱干扰等影响因素,各元素的方法检出限在0.001~0.016μg/g,NIST SRD 1632d煤标准样品实测值和标准值一致,标准样品测定结果与实测样品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小于5%,可满足煤中稀土元素的准确测定,为煤类样品中稀土元素测定提供了新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果蔬类、大米等农产品样品中痕量元素的方法.样品通过HNO3-H2 O2混酸体系微波消解,以Rh作为内标溶液消除基体干扰,在仪器最佳条件下测定植物样中镉、铅、铬、铜、镍、锌6种痕量元素.方法的检出限为0.002~0.5μg/g;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4% ~7.4%...  相似文献   

5.
实验采用HCl-HNO3-HF-HClO4混合酸为消解体系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加入1.0 mL盐酸羟胺溶液(100 g/L)溶解残渣,选择合适的同位素,以103Rh为内标测定Cr、Co、Ni、Cu、Zn和Cd,以193Ir为内标测定Tl和Pb,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硅锰冶炼渣中8种重金属元素的方法。实验发现,样品前处理选择HCl∶HNO3∶HF∶HClO4=5∶5∶5∶1,并在复溶阶段加入1.0 mL盐酸羟胺溶液(100 g/L)可以完全消解样品,实验采用KED模式和干扰系数校正法消除质谱干扰,样品中待测元素的测定结果不受基体成分的干扰。通过绘制校准曲线及测定流程空白,各元素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9,方法检出限为0.006~0.19 mg/kg,方法定量限为0.018~0.57 mg/kg。对硅锰渣实际样品进行测定,各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在0.83%~4.1%,加标回收率为94.7%~106%;经过人员比对实验,相对偏差为-4.54%~4.24%。测定结果稳定可靠,能满足硅锰冶炼渣中8种微量金属元素含量的分析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6.
采用密闭高压消解技术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建立了膨化食品中铝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方法。完善样品前处理条件,优化仪器工作参数,并以45Sc为内标元素消除非质谱干扰,以氦气为碰撞反应气消除质谱干扰。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方法的检出限为13.61μg/L,标准曲线的回归系数为0.999 9。同时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验证了方法的准确度,三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食品中铝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勘查地球化学样品中磷、钛、钒、铬、锰时受到基体效应和多原子离子干扰严重,准确测定难度较大。研究发现,在动能歧视模式(KED)下仪器的氧化物干扰降低至最小,测定结果的准确度远远优于标准模式(STD)的测定结果,而且提高了信噪比,降低了方法的检出限;实验采用3种样品消解体系消解样品,磷、钛、钒、铬、锰测定结果无较大差异,结合KED模式下优选出干扰较小的同位素作为测定同位素,以Rh作为内标元素,将样品溶液稀释至1 000倍,基体效应和仪器的长期稳定性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方法经过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的验证,测定结果与认定值相符,相对标准偏差(RSD,n=12)均小于15%,结果表明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8.
膜去溶-ICP-MS法测定高纯Eu_2O_3中14种痕量稀土杂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需基体分离,膜去溶-ICP-MS法直接测定高纯Eu2O3中的14种痕量稀土杂质的分析方法。讨论了Eu基体产生的多原子离子对被测元素的质谱干扰。使用膜去溶后,待测元素灵敏度提高3倍左右,EuO/Eu产率从去溶前的0.016%降低为0.0007%。建立了Tm的数学校正方程,通过膜去溶结合数学校正可将Eu基体对Tm干扰完全消除。14种稀土杂质的检出限和(∑RE)为70 ng/L,测定下限和(∑RE)为0.54μg/g。对6N高纯Eu2O3样品进行了分析,样品回收率为96%~109%,RSD小于10%。所建立的方法对Eu2O3标准样品的测定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测定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粪便样品干燥、研磨后,称取0.25 g样品,加入8 mL硝酸,采用微波消解方法进行前处理。采用KED模式消除质谱干扰,采用内标校正消除非质谱干扰(Ge作为Cu、Zn、Cr的内标,Bi作为Hg和Pb的内标,Rh作为As和Cd的内标),建立了可同时测定畜禽粪便中Cu、Zn、Cr、As、Cd、Pb、Hg 7种重金属元素的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方法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95以上,检出限为0.005~0.305μg/L,加标回收率为83.6%~112%,相对标准偏差为0.70%~5.6%。方法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高,实用性强,适用于同时检测畜禽粪便中多种重金属元素,对畜禽粪便的科学还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煤作为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复杂混合物,含有多种微量元素,不同的微量元素信息代表不同的地质意义,稀土元素可以提供丰富的沉积环境与物源信息。采用高压消解罐,选用硝酸和氢氟酸混合酸消解样品,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16种稀土元素的方法。讨论了样品量、消解试剂、质谱干扰等影响因素,各元素的方法检出限在0.001~0.016μg/g,NIST SRD 1632d煤标准样品实测值和标准值一致,标准样品测定结果与实测样品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小于5%,可满足煤中稀土元素的准确测定,为煤类样品中稀土元素测定提供了新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1.
稀土硫化物作为环保颜料和热电材料被广泛研究和应用,已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主要可通过直接合成法、微波法、还原法这三种方法来合成稀土硫化物。总结了稀土硫化物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其优缺点。同时讨论了一些稀土硫化物的热电性质和作为颜料的应用。结合本课题组在稀土硫化物方面的研究工作,对稀土硫化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稀土发光材料的合成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晓瑭  刘华鼐  石春山 《合成化学》2005,13(3):216-218,248,i001
简要介绍了合成稀土发光材料的6种方法,包括水热合成法、溶胶-凝胶法、微波辐射法、燃烧合成法以及共沉淀法。参考文献31篇。  相似文献   

13.
大豆中稀土元素分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大豆中稀土元素(La、Ce、Nd、Y、Gd)的含量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大豆各部位稀土含量分布一般规律为:根>茎>夹壳>夹果;大豆在生长不同期吸收稀土的能力大小为:幼苗期>分枝期>成熟期。总之,稀土元素在大豆中不易迁移,主要集中在根部,果实中含量甚微,因而施用稀土微肥,不会影响食用粮食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和半经验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九个苯基磷酸单烷基脂稀土萃取剂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每个萃取剂的几何构型构通过PM3方法优化得到.结果表明,烷氧基上取代基的空间位阻效应比主链大.计算得到的羟基氧原子的电荷与萃取剂的酸解离常数pKa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稀土组分含量在线检测技术进展缓慢的原因,分析了稀土萃取分离过程机制,找出影响稀土组分含量检测的主要因素,确定辅助变量。利用从包钢稀土厂采集的数据通过newrb函数创建径向基网络来实现稀土组分含量的软测量。文中通过流程图详细阐述了建模方法,采用50组样本数据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计算机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水基溶胶-凝胶法制备稀土/碱土金属硅酸盐纳米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基溶胶凝胶法,以廉价的无机盐Y2O3,MgO为前驱物,Si(OC2H5)4为络合剂,PEG4000为复合表面活性剂,氨水调节pH值,并利用无水乙醇超声分散技术,成功制备了分散性良好的稀土碱土金属复合硅酸盐纳米粉xY2O3·yMgO·zSiO2(YMS),考察了初始溶液的pH值、温度及浓度对溶液—溶胶—凝胶转变的影响,并利用TG DTA,XRD,TEM分析手段对复合硅酸盐纳米粉YMS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在60℃相似文献   

17.
混合稀土中单一稀土元素的化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彭春霖 《分析化学》1992,20(11):1242-1246
  相似文献   

18.
用分子力学、分子动力学及半经验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异丙基膦酸单烷基酯系列稀土萃取剂的空间结构和电子结构、结果表明,烷氧基上的取代基对空间位阻的影响比主碳链大。与稀土原子配位的磷酰氧原子在HOMO中的贡献较大,而LUMO轨道则主要由非配位原子的轨道组成。萃取剂中磷原子、磷酰氧原子以及羟基中氧原子上的电荷分布均随结构的变化呈规律性变化。磷原子和磷酰氧原子上的电荷分布与萃取剂的pKa值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9.
稀土元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空气乙炔火焰中SmO蒸气的发射光谱行为,试验了La、Nd、Eu、Y对SmO发射强度增强作用,在大量La存在下,SmO的发射强度与其浓度成正比关系。用大量La作增感剂和干扰抑制剂,借助双波长测定法克服光谱干扰,实现了直接测定高Y混合稀土浓集物中的Sm,方法准确,快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