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评价不同频率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共选取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根据经皮穴位电刺激频率不同随机分成4组,N组患者20人不做经皮穴位电刺激,E1-E3组患者60人术中在内关、百会和风池穴使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其中E1组经皮穴位电刺激频率为2Hz,E2组频率为100 Hz,E3组频率为2/100 Hz。观察四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与N组比较E1-E3组POCD的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E1、E2、E3组患者POCD的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内关、百会和风池穴可有效降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但不同频率参数的刺激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王东山  陈月桂  金冬梅 《生物磁学》2013,(24):4710-4712
摘要目的:比较经皮穴位电刺激(TAES)患侧上肢及双上肢两种不同方法对脑卒中患者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影响。方法:24名脑卒中患者根据TAES治疗的部位分为2组,刺激患侧上肢组(12名)和同时刺激双上肢组(12名)。两组对象分别接受一次30min的TAES治疗,刺激参数为频率4Hz,脉宽250μs,强度为患者最大耐受量。分析5R.上肢SEPN9,N20的波幅和潜伏期,比较两组患侧上肢电刺激前后SEP值的变化。结果:两种方法都能使患侧上肢SEPN9和N20的波幅明显增高而潜伏期明显缩短。虽然治疗后两组间SEP各参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两组间各参数变化率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单上肢或双上肢TAES治疗能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的SEP值,但双上肢组对SEP值的改变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4年7月间我院100例脑梗死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VD组55例和非VD组45例,另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血浆hs-CRP和Hcy水平,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速检表(MMSE)对VD组进行痴呆程度分类,分析其与血浆hs-CRP和Hcy的相关性。结果:血浆Hcy与hs-CRP在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VD组、非VD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VD组显著高于非V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痴呆程度的加重,MMSE评分逐渐降低,血浆hs-CRP与Hcy水平则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性分析发现,MMSE评分和血浆hs-CRP与Hcy水平均呈负相关(r=-0.672,-0.703,P0.05)。结论:血浆hs-CRP与Hcy水平与VD患者的认知功能负相关,临床加强对两指标的检测对VD的诊断及防治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脑氧代谢以及术后认知功能、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1例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6),对照组给予常规麻醉处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TEAS,比较两组脑氧代谢、术后认知功能以及镇痛效果,记录两组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降压开始后20 min(T1)、降压开始后40 min(T2)、停止降压后20 min(T3)时间点时,两组静脉血氧含量(Cjv O2)较降压前即刻(T0)时间点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脑氧摄取率(CERO2)较T0时间点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72h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均较术前24h降低,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8h、术后24h、术后48h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均升高(P0.05),但研究组术后8h、术后24h、术后48h等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TEAS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脑氧代谢情况,提高术后认知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联合全身麻醉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炎性因子、T细胞亚群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5),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处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TEAS,比较两组患者炎性因子、T细胞亚群、认知功能及疼痛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1 d、术后5 d白介素-6(IL-6)、白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 d、术后5 d CD3+、CD4+/CD8+、CD4+高于对照组,CD8+则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 d、术后3 d、术后5 d、术后7 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5 d、术后7 d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 d、术后3d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EAS联合全身麻醉治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可降低炎性反应,减轻免疫抑制,同时还可降低对机体认知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郭键  王凯  翟茜  刘暾  王强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18):3406-3409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血清免疫球蛋白M(Ig M)、免疫球蛋白G(Ig 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102例(男88例,女14例),年龄40~75岁,将其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组、假电刺激组和对照组。经皮电刺激双侧"足三里"(ST 36)、"三阴交"(SP 6)穴,于手术当日、术后第1日和术后第2日进行经皮电刺激治疗。于术前30分钟、术后24 h、术后72 h采集静脉血标本,测定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 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 M)的水平。术后监测和记录肛门的排气时间。结果:在术后第1天,对照组外周血Ig G水平显著低于术前30分钟(P0.05),TEAS组外周血Ig M水平显著高于术前30分钟(P0.05),TEAS组外周血Ig G和Ig 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第3天,对照组外周血Ig G、Ig M水平显著低于术前30分钟(P0.05),TEAS组外周血Ig G、Ig M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后1天(P0.05)。三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升高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1天降低的外周血Ig G和Ig M水平,减轻其术后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1.为了明确经皮穴位电刺激是否可以减少择期乳腺癌根治术麻醉药的用量,产生针刺镇痛效应,并且缩短患者苏醒和拔管时间;2.经皮穴位电刺激是否可以明显的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眩晕及皮肤瘙痒等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3.探讨电针镇痛效应是否与患者体内β-内啡肽、游离皮质醇有关。方法:选择60例进行择期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EAS组),每组30人。入手术室后TEAS组选择双侧合谷穴(LI4),内关穴(PC6)和足三里(ST36)作为穴位刺激30分钟,刺激频率为疏密波2/30 Hz,强度以患者所能承受为限(6-8 m A),对照组患者则仅将电极贴片贴于穴位,不给予电刺激。术中行Narcotrend脑电监测仪监测麻醉深度,记录术中血流动力学参数,采集外周静脉血行皮质醇和β-内啡肽检测。首要观察指标是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次要观察指标是麻醉苏醒质量和麻醉相关副作用。结果:TEAS组瑞芬太尼用量(0.063±0.026μg·kg-1·min-1)相比对照组(0.091±0.032μg·kg-1·min-1)减少了30%。两组间术中血流动力学和血浆β-内啡肽、皮质醇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然而,拔管和苏醒时间在对照组分别为17(5)和14(8)min显著长于TEAS组(P0.05),TEAS组术后24小时眩晕和皮肤瘙痒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确实产生了针刺镇痛效应,大大减少了全麻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并降低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辅助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何浩  杨静  谭波  赵珂  陈丽 《生物技术》2023,(2):232-238
[目的]探讨HIF-1α抑制剂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大鼠认知功能及神经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 48只SPF级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脓毒症非SAE组、SAE组、脓毒症非SAE+HIF-1α特异性抑制剂(YC-1)组、SAE+YC-1组,每组8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诱导SAE大鼠模型,在行CLP术前24h经股静脉插管缓慢注射YC-1(10 mg/kg溶解于二甲基亚砜)。CLP术后36 h,进行新物体识别试验、悬尾试验、旷场试验,并取海马区脑组织标本,采用HE染色观察海马区脑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神经细胞自噬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区脑组织Beclin-1、LC3-Ⅰ、LC3-Ⅱ、HIF-1α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脓毒症非SAE组、SAE组、脓毒症非SAE+YC-1组、SAE+YC-1组明显降低大鼠的记忆能力和探索能力,明显升高海马区脑组织Beclin-1蛋白表达及明显降低LC3-I蛋白表达(P<0.05),脓毒症非SAE组和SAE组海马区脑组织病理损伤明显。与SAE组比较,HIF-1α抑制剂处理可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簇集素(CLU)、神经调节蛋白-1(NRG-1)水平与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到2022年1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0例VD患者作为VD组。按照认知功能评分将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轻度痴呆组60例、中度痴呆组48例以及重度痴呆组42例。随访6个月,根据随访结果将VD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另选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VD组与对照组的血清CLU、NRG-1水平;对比不同痴呆程度组血清CLU、NRG-1水平。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VD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NRG-1、CLU预测VD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VD组血清CLU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NRG-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中度及重度痴呆组的血清CLU比轻度痴呆组更高,而NRG-1比轻度痴呆组更低(P<0.05)。重度痴呆组的血清CLU比中度组更高,而NRG-1比中度组更低(P<0.05)。随访6个月,无失访病例,预后良好组105例,预后不良组45例。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组的年龄、CLU、吸烟及合并高脂血症比例均相比预后良好组更高,而NRG-1、MMSE评分、MoCA评分及NIHSS评分均相比预后良好组更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LU升高、合并高脂血症和年龄偏大为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而血清NRG-1升高为患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血清NRG-1联合CLU对预后不良预测价值最高。结论:VD患者血清CLU升高,而血清NRG-1明显降低,与痴呆程度有关。血清NRG-1联合CLU对VD患者预后不良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混合痔剥扎术后患者肠胃功能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2年7月我院行混合痔剥扎术的患者60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镇痛,观察组给予术前经皮穴位电刺激,时间为手术开始前2 min至手术结束,右美托咪定使用方法、剂量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0.5 h、1 h、2 h、3 h的疼痛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疗效,对比两组创面愈合时间、腐肉完全脱落时间、住院时间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对比两组术前、术后的血管活性肠肽、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结果:术前及术后3 h时,两组的疼痛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0.5 h、1 h、2 h时,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术后疼痛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腐肉完全脱落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排气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术前,两组的血管活性肠肽、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血管活性肠肽、胃泌素水平升高,胃动素水平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可改善混合痔剥扎术后患者肠胃功能及术后疼痛情况。  相似文献   

13.
Zhang SY  Liu G  Wang DL  Guo XJ  Qian GS 《生理学报》2004,56(2):198-203
测定不同频率慢性电刺激(chronic electrical stimulation,CES)膈神经5周后对兔膈肌钙释放单位中骨骼肌型二氢吡啶受体(DHPR)α1亚单位和ryanodine受体(RyRs)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CES后兔膈肌钙释放单位结构组成的变化和可能的临床应用价值.封闭群日本大耳白兔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20、50和100Hz,每组6只;以10和20 Hz为慢性低频电刺激组,50和100Hz为慢性高频电刺激组.CES参数为波宽0.2 ms 3~6个波/次,45次/min,电压10~20 V.刺激时间2×2 h/日,每周刺激6 d,连续刺激5周.分别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兔膈肌骨骼肌型DHPRα1-亚单位和RyR1、RyR2和RyR3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慢性低频电刺激10和20 Hz组骨骼肌型DHPRα1、RyR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有低度的RyR,mRNA的表达出现;慢性高频电刺激50和100Hz组骨骼肌型DHPRα1、RyR1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未检测到RyR2mRNA的阳性表达.本实验提示慢性低频电刺激膈神经5周后,膈肌质膜上DHPR与RyRs之间的信号转导方式已从变构耦联为主转变为以Ca2+诱导Ca2+释放耦联为主.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胞磷胆碱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1年3月期间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脑梗死后V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胞磷胆碱联合传统针刺治疗)和观察组(49例,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胞磷胆碱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认知功能、痴呆症状、日常生活能力、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动力学。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日常活动能力量表(ADL)、长谷川痴呆修正量表(HDS-R)、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收缩期峰值速度(Vmax)、搏动指数(PI)高于对照组;舒张期峰值速度(Vmin)、阻力指数(RI)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胞磷胆碱联合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后VD,可促进其痴呆症状、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可能与调节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动力学有关。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肩关节疼痛、肩关节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1月期间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对照组接受肌内效贴干预,研究组接受肌内效贴联合TENS干预。对比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CM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肩关节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干预后VAS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FMA、MBI、CMS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患侧肩关节的外旋、前屈、外展的主动/被动活动度(AROM/PROM)均大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肌内效贴联合TENS应用于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可有效改善肩关节疼痛、肩关节功能和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膀胱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改善前列腺癌根治术(RP)后患者控尿功能和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9年5月~2022年6月期间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RP术后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为45例。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对照组接受膀胱训练,研究组接受膀胱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干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尿失禁程度、尿动力学指标和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77.7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两组漏尿次数、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漏尿量、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总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4周后,两组最大尿流率(Qmax)、最大膀胱容量(MCC)、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和腹压漏尿点压(VLPP)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4周后,两组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膀胱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可有效改善RP术后患者控尿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低氧诱导因子(HIF-1α)、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半胱氨酸天冬酶-3(caspase-3)水平与肺功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COPD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组),另选取50例COPD未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8-iso-PGF2α、HIF-1α、NGAL、caspase-3水平和肺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分析COPD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8-iso-PGF2α、HIF-1α、NGAL、caspase-3与肺功能、Mo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认知功能障碍组血清8-iso-PGF2α、HIF-1α、NGAL、caspase-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认知功能障碍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 FEV1占预计值百分数(FEV1%pred)、MoC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OPD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8-iso-PGF2α、HIF-1α、NGAL、caspase-3水平与FEV1、FEV1/FVC、FEV1%pred、MoCA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COPD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8-iso-PGF2α、HIF-1α、NGAL、caspase-3水平较COPD未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明显升高,8-iso-PGF2α、HIF-1α、NGAL、caspase-3升高与肺功能下降和认知功能受损均存在相关性,对COPD患者病情及认知功能障碍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大鼠麻醉手术后对海马?琢-突触核蛋白表达和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24只20-24个月龄SD大鼠机分为三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治疗,n=8),麻醉手术组(在异氟烷麻醉下进行剖腹手术,n=8),右美托咪定组(麻醉前30分钟,腹膜内注射25μg/ kg右美托咪定,在异氟烷麻醉下进行剖腹手术,n=8)。通过Y迷宫和爬杆测试分别评估干预措施对认知功能和运动行为的影响。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干预措施对α-突触核蛋白,S100β蛋白,caspase 3,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通过RT-qPCR检测干预措施对TNF-α和IL-1β mRNA表达的影响。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干预措施对ROS,MDA和ATP表达水平的影响。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干预措施对NDUFV2,MT-ND1,SDHA和SDHC的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麻醉手术组试验次数和爬杆时间、α-突触核蛋白、S100β、caspase 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TNF-α和IL-1β mRNA表达水平、ROS和MDA水平均显著增加,Bcl-2蛋白表达、ATP水平以及NDUFV2、MT-ND1、SDHA和SDHC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麻醉手术组相比,右美托咪定组试验次数和爬杆时间、-突触核蛋白、S100β、caspase 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TNF-α和IL-1β mRNA表达水平、ROS和MDA水平均显著降低,Bcl-2蛋白表达、ATP水平以及NDUFV2、MT-ND1、SDHA和SDHC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通过降低海马的炎症反应和神经元凋亡,以及增加α-突触核蛋白和S100β的水平,抑制线粒体功能障碍,保护老年大鼠麻醉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β淀粉样蛋白1-42(β-amyloid 1-42,Aβ1-42)、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SA)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2018年7月~2020年11月收治的136例帕金森病患者为病例组,依据Hoehn-Yahr(H-Y)分级分为早期组(n=76)与中晚期组(n=60);依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n=94)与认知功能损害组(n=42)。另选同期本院体检正常者105例纳入对照组。对比各组血清α-syn、SSA、Aβ1-42水平及MoCA,并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病例组患者血清α-syn、SSA、Aβ1-42水平与MoCA的相关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血清α-syn、SSA、Aβ1-42水平对帕金森病和认知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结果:病例组血清α-syn、SS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Aβ1-42、MoC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晚期患者血清α-syn、SSA水平高于早期患者(P<0.05);病例组晚期患者Aβ1-42、MoCA评分低于早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有认知功能损害患者血清α-syn、SSA水平高于认知功能正常患者(P<0.05);病例组有认知功能损害患者Aβ1-42、MoCA评分低于认知功能正常患者(P<0.05)。病例组患者血清α-syn、SSA与MoCA均呈正相关(P<0.05),Aβ1-42与MoCA呈正相关(P<0.05)。血清α-syn、SSA、Aβ1-42水平对帕金森病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8、0.821、0.785;血清α-syn、SSA、Aβ1-42水平对帕金森病认知功能损害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7、0.825、0.783。结论:帕金森病患者血清α-syn、SSA、Aβ1-42水平较健康者变化明显,且可能和帕金森病的诊断、病情进展和认知功能损害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