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河北宽城长城系下统微古植物群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淑芬 《地质科学》1989,59(3):235-243
河北宽城崖门子剖面长城系下统(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和团山子组)页岩中微古植物丰富多样,保存完好,其中尤以串岭沟组最佳。经鉴定总计17属63种,包括5个新种。这进一步揭示了长城系下统各组微古植物的特征,亦为上述各组的空间分布和对比提供了有力的古生物依据。  相似文献   

2.
3.
新疆白哈巴地区哈巴河群的微古植物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疆白哈巴地区哈巴河群属于地槽型浅海复理石沉积,厚度巨大.无生物化石,根据岩性对比前人曾划为下—中奥陶统、寒武系—中奥陶统等.现已发现丰富的微古植物化石.计17属、34种,并可与国内外对比,故将哈巴河群归属震旦系.  相似文献   

4.
孙淑芬 《地球学报》1999,20(1):105-109
本文研究的微古植物均发现于湖北省郧西县三官洞乡卡子陈家庄奥陶纪地层剖面,共500余粒,计18属34种,其中Pireaapertura为新种。其微古植物的组合特征与沉积环境有密切关系,在水田河组,由于光线充足、盐度正常、水能较高、营养物质丰富,单细胞浮游藻类大量繁衍,以个体较大,表面纹饰较复杂的分子为主,并伴有腹足类及海百合茎的出现。吊床沟组,由于气温干燥,盐度高,微古植物仅适应那些结构简单,个体小,膜壳厚而坚密的种类才能繁衍。本区微古植物特征表明与波罗的海区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新疆阿尔泰山震旦系微古植物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1978—1979年,新疆地质局区调大队六分队在阿尔泰山北部中、苏边界一带,发现大量的震旦纪微古植物,这对阿尔泰山震旦纪地层的确定与对比,古地理的分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阿尔泰震旦系的微古植物是地质局科研所彭昌文分析鉴定,邢裕盛、高林志复查。 在哈拉斯北剖面,根据岩性、微古植物及层序归纳为5套,自上而下为: 上覆地层:上奥陶统  相似文献   

6.
云南澜沧群微古植物群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澜沧群是滇西南有名的含矿变质岩系,主要由灰绿、黄绿等色绢云母片岩、绢云英片岩、白云英片岩、夹炭质硅质板岩及变质中—基性凝灰岩组成,富含菱铁矿、赤铁矿和磁铁矿。呈南北向带状分布,范围大致北起昌宁、凤庆,经双江、澜沧到勐海打洛一带,而进入缅甸。分布面积达4,500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7.
广西平南县金秀地区寒武纪微古植物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研究了平南县大鹏-金秀六巷地区寒武纪小内冲组,黄洞口组大瑶山微古植物群,计有109种(其中54种未定种),归纳为3大类,并介绍了各类的组合特点。  相似文献   

8.
在天津蓟县洪水庄组页岩中发现微古植物共计 33属 61种 ,其中新种 2个。利用页岩磨片法获得了新的古生物信息。其微古植物组合特征可分为五大类型 :球形类约占 4 7.7%、线形类约占 19.5%、多面体类约占 16.7%、异形类约占 10 .9%、船形类约占 5.1%。该微古植物群组合面貌反映了前寒武纪微生物的分化程度和进化水平 ,提供了地球早期真核生物发生和发展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9.
江西广丰广丰群微古植物群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利民  阎永奎 《地层学杂志》1991,15(4):263-269,T002
<正> 江西省广丰一带在中元古代地槽型双桥山群之上和震旦纪地台型志棠组之下发育一套沉积-火山岩过渡型建造,厚达4000余米。赣东北地质大队、江西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及华东地质学院等单位进行过地质调查研究工作,但这套地层从未发现生物化石,故其时代归属和划分各家认识不一。近年来,笔者在这套地层的下部和上部的沉积岩层  相似文献   

10.
山西早二叠世微古植物群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早二叠世德古植物-孢子花粉非常丰富,共发现60余属150余种。根据孢子花粉在地质演化和分布规律,自下而上可划分三个孢子带,(1)Sinutatisporitoes sinensis-Gulisporitescochlearis(SC);(2)Raditzonates solaris-Potonieisporites bharadwajii(SB);(3)Patellisporites meis  相似文献   

11.
天津蓟县洪水庄组微古植物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天津蓟县洪水庄组页岩中发现微古植物共计33属61种,其中新种2个。利用页岩磨片法获得了新的古生物信息。其微古植组合特征可分为五大类型:球形类约点47.7%、线形类约占19.5%、多面体类约占16.7%、异形类约占10.9%、船形类约占5.1。该微古植物群组合面貌反映了前寒武纪微生物的分化程度和进化水平,提供了地球早期真核生物发生和发展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2.
湖北郧西寒武纪微古植物群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淑芬 《地质论评》1999,45(3):291-294
在湖北郧西县发现寒武纪微古植物共12属28种,它们以刺球藻类大量出现为主要特征,刺球藻约占微古植物组合的60%,球藻类约占35%,其他类型的我占5%。上述微古植物组合特征,在我国云南昆明以及欧洲,北美一些地区的寒武系中可见到,这一组合特征充分显示出寒武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任韵清 《沉积学报》1986,4(4):101-108
前言束鹿凹陷位于河北省东南部。西去200km,太行山的支脉延伸,东去200km达渤海湾。近年来华北石油勘探设计研究院、华北石油第四勘探公司和成都地质学院等单位都先后在这里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他们认为束鹿凹陷主要是从始新世开始沉积,在沉积过程中这里没有发生剧烈构造活动,因此是一个断层不发育而又少圈闭的单断型凹陷。总面积为659km~2,基底最深达7,500m,地层为下第三系。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本文试图运用孢子花粉、藻类和疑源类等微古植物群资料来探讨其地质时代及沉积环境等。作者从八三年初开始对本凹陷进行工作,重点对晋45井系统采样42块次(岩屑40块、岩心2块),另外还有晋52井、晋56井、晋33井的岩心样品共27块。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民和县古近系西宁群孢粉植物群的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从青海省民和县松树公社上路家堡古近系西宁群(EN1X) 剖面所获得的孢粉可知, 以拟白刺粉属、麻黄粉属为主, 青海粉属、藜粉属次之, 伴有其他孢粉成分参与的这种孢粉组合特征, 反映的是晚始新世西北地区孢粉植物群面貌, 属灌丛植被类型, 即以蒺藜科的白刺属和麻黄科的麻黄属植物为主的灌木繁盛, 乔木植物零星分布, 难以形成大片林地的植物景观.同时从出现的孢粉属种的生态习性分析, 说明当时的气候较炎热、干旱少雨, 大体相当于我国目前中亚热带气候类型.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白云鄂博群尖山组微古植物新发现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孙淑芬 《地质论评》1992,38(5):474-480
本文研究的微古植物,均发现于内蒙古白云鄂博群尖山组,共计10属33种,其中有3新种:Archaeodiscina baiyunensis sp.nov.,Lophosphaeridium favosumsp.nov.,Lophosphaeridium symbioense sp.nov.其组合特征以刺球藻群(Acanth-omorphida)的分子为主,球藻群(Sphaeromorphida)分子次之。在刺球藻群中以Baltisphaeridium属和Micrhystridium属的分子占绝对优势。微古植物个体一般为10—30μm。上述微古植物在我国云南昆明下寒武统以及欧洲、北美一些地区均有报道,充分显示出早寒武世特点。内蒙古白云鄂博群的时代,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被认为属元古宙,本文的资料为重新判定白云鄂博群尖山组的时代,提供了新的古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深入开展古元古代早期(2500-1800Ma)微古植物化石研究,查清其产出层位、种层组成、组合特征、时空分布规律等,在古元古代晚期长城系层位之下建立一个目前世界上时代最老、层位最低的真核生物的微古植物化石组合,这是在国内外该时期生物地层学研究中一个全新的课题和极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比较形态学、分子古生物学和古生态学研究,查清微古植物群中真核生物的生物学属性,追索真核生物产出的最低层位,探索真核生物的起源,为探讨地球早期生命演化提供直接的化石证据。开展古元古代早期微古植物群研究和探讨真核生物的起源,不但具有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实际价值,而且在生物学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深入开展古元古代早期(2 500~1 800 Ma)微古植物化石研究,查清其产出层位、种属组成、组合特征、时空分布规律等,在古元古代晚期长城系层位之下建立一个目前世界上时代最老、层位最低的真核生物的微古植物化石组合,这是在国内外该时期生物地层学研究中一个全新的课题和极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比较形态学、分子古生物学和古生态学研究,查清微古植物群中真核生物的生物学属性,追索真核生物产出的最低层位,探索真核生物的起源,为探讨地球早期生命演化提供直接的化石证据.开展古元古代早期微古植物群研究和探讨真核生物的起源,不但具有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实际价值,而且在生物学研究上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大别群的微古植物组合特征及其时代作了分析,并根据沉积建造,变质作用、含矿性及地层接触、同位素年龄等方面的资料,对大别群与邻区相当地层的对比问题,提出了自已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燕辽地区震旦纪微古植物群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前言前寒武纪地层,过去由于未发现大量可靠的古生物,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主要限于岩石地层学方面的研究,从生物地层学的角度仅对迭层石做过系统的研究工作。本世纪四十年代以来,一些古孢粉研究人员把研究领域扩展到前寒武纪地层中来,发现了大量微古植物分子(菌、藻类及其各种类型的孢子),并试图找出其在各地质历史阶段的演化规律,以解决前寒武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问题。经过近三十年的资料积累和系统研究,在这方面已获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0.
在大水沟一带的中浅变质碎屑岩、碳酸盐岩夹基性火山岩地层中,获得较丰富的志留纪球藻类化石,为划分地层和讨论时代归属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