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小球肾炎系各种原因引起的双侧肾脏弥漫性或局灶性肾小球病变 ,感染为其病因之一。目前临床上所指的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多指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 (acutepoststreptococcalglomerulonephritis,ASPGN) ,而其它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亦可引起肾炎的发生 ,且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1 细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1.1 ASPGN 重点介绍ASPGN的治疗 ,其它细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原则与其相似 ,仅做简要介绍。ASPGN的典型病例于咽峡部、皮肤等处链球菌感染后发生水肿、蛋白尿、血尿等症状 ,大多可自愈 ,预后良好。因此其治疗原则为合…  相似文献   

2.
风湿热诊治指南(草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风湿热(rheumatic fever)是上呼吸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有全身结缔组织病变,尤好侵犯关节、心脏、皮肤,偶可累及神经系统、血管、浆膜及肺、肾等内脏。本病有反复发作倾向,心脏炎的反复发作可导致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α溶血性liviridans链球菌βarins链球菌及enterocicii链球菌是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的病原菌,而β溶血性链球菌过去报告少,但是现已认识到β溶血性链球菌可导致心内膜炎。按细胞壁的抗原,可分为A、B、C、D组。D组链球菌可能为α、β溶血性链球菌或非溶血性链球菌。许多微生物实验室已可常规地把β溶血性链球菌从血培养中分离出来。因此,可报告由A、B、C、D组链球菌引起的败血症及心内膜炎。 A组链球菌中只有一属pyogenes链球菌,是导致咽炎,蜂窝织炎和脓皮病的主要病因,虽然它还可以引起其它的感染,包括休克型败血症,但是由它引起的心内膜炎是相当少见的。仅有36例公开报告由其导致的心内膜炎的病例,包括因静注麻醉药物  相似文献   

4.
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通常是继发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免疫性肾小球肾炎.自1849年Miller等观察到猩红热感染患者有"蛋白尿"后,人们认识到感染可导致肾小球肾炎.  相似文献   

5.
链球菌感染在风湿热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链球菌感染在风湿热中的地位余步云链球菌是风湿热(RF)的致病因子,虽已无可置疑,但链球菌感染后通过什么机制导致风湿热的发作;链球菌感染的检测在风湿热诊断中的意义以及风湿热反复发作时应如何加强链球菌感染的防治等方面,尚存在不少值得探讨的问题。链球菌在风...  相似文献   

6.
风湿热是由甲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人体后,产生变态反应的急性反应性疾病,可引起全身症状,病变主要累及心脏、关节、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和皮下组织。临床上可见发热、游走性关节炎、或伴有皮下结节、环形红  相似文献   

7.
无乳链球菌又称 B 族链球菌。在新生儿期,无乳链球菌早期感染易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病死率、致残率高,不但严重危害新生儿的健康,且对这些新生儿的家庭产生严重的经济负担。20世纪70年代以来,无乳链球菌感染是欧美国家新生儿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以往认为中国新生儿无乳链球菌感染很少。近几年来,陆续有关于无乳链球菌导致严重母婴感染的病例报道[1-2],但有关发病率变化的研究鲜见。本研究对近3年新生儿无乳链球菌败血症患病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现报道1例食管癌支架植入术后食管-支气管瘘继发多重病原菌血流感染患者的诊疗情况。患者全身症状典型, 血培养示唾液链球菌、星座链球菌星座亚型、光滑念珠菌阳性, 血流感染诊断明确, 由于患者的基础疾病复杂难治且免疫功能低下, 感染病原菌种类繁多, 所以积极治疗原发病、有效控制感染源是本例患者治疗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9.
在目前所见的主要心血管疾病中,风湿性心脏病或许是唯一可预防的。其预防方法主要是对一般人群链球菌感染的正确诊断和适当治疗,以及对有风湿热病史者作持续的抗链球菌预防。风湿热首次发作的预防:治疗链球菌感染能预防风湿热首次发作,在军队的成年人中已得到证实。因为风湿热潜在的威胁及其后果很严重,所以有链球菌感染的病人必须迅速接受适当的治疗。单靠临床不能作出链球菌感染的诊断,应取咽拭培养。如结果阴性可排除链球菌感染,如阳性可能表示活动性链球菌感染或为带菌状态并发病毒感染。因为在疾病的急性期区别上述两者是不可能的,所以凡有症状和咽拭培养阳性的病人均应给予治疗。预防风湿热主要是彻底消灭链球菌,青霉素的血浓度必须维持10天。可一次注射长效西林或口服10天药物以维持血浓度。对青霉素过敏者可服红霉素。很多链球菌族对四环素类有抗药性,故不宜用。磺胺类  相似文献   

10.
风湿热的预防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湿热(rheumatic fever)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的一种并发症,其临床表现通常出现在链球菌感染后3周左右.当易感个体感染链球菌后产生自身免疫反应,引起弥漫性结缔组织炎性病变,可出现心脏炎、关节炎、舞蹈病、环形红斑和皮下结节等.风湿性心脏炎是风湿热最严重的临床表现,是全世界儿童和青年人获得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病因,常常因为风湿热反复急性发作,引起心脏瓣膜纤维化,并发展为慢性心脏瓣膜病而出现血液动力学改变,严重时导致心衰,甚至死亡.本病初发年龄以9~17岁多见,严重威胁着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