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经皮球囊二尖瓣扩张术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 (PBMV)后病人随访资料作了回顾性分析 ,以确定再狭窄率、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对 1 997年 9月至 2 0 0 0年 5月随访资料完整的2 4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 ,其中 ,男 1 0例 ,女 1 4例 ,年龄 (4 4.87± 1 2 .91 )岁。随访时间(1~ 33)个月 ,平均 (1 7.2 9± 1 0 .1 )个月 ;结果 :术后左房平均压由 (3.2 7± 1 .0 6)kPa降至 (1 .37± 0 .78)kPa ,跨瓣压差由 (2 .65± 1 .31 )kPa降至 (0 .76± 0 .49)kPa ,二尖瓣口面积由 (1 .1 3± 0 .1 9)cm2 增加至 (1 .97± 0 .35 )cm2 。 4例 (1 6.7% )发生再狭窄 ;结论 :PBMV术后远期疗效良好。术前超声心动图计分、有无房颤、左房压为长期疗效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2.
应用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治疗13例风心二尖瓣狭窄病人。术前、后的左房平均压,二尖瓣压力阶差,二尖瓣口面积分别为2.7l±0.42kPa,2.64±0.43kPa,0.99±0.14(cm~2)和1.14±0.38kPa,0.81±0.47kPa,2.02±0.50(cm~2)。P值均<0.001。随访2周至36个月,心功能持续改善。与外科分离术相比,本术创伤小,痛苦小,相对安全,疗效高,康复快,并可反复进行,是一种有希望的非外科手术疗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老年二尖瓣狭窄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 (PBMV)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8例老年二尖瓣狭窄患者控制心功能不全后采用Inoue法行PBMV。结果  38例患者PBMV全部成功。二尖瓣口面积由 (0 .9± 0 .2 )cm2 增至 (1.9± 0 .3)cm2 (P <0 .0 1) ,二尖瓣跨瓣压差由 (2 .6± 0 .9)kPa降至 (0 .4± 0 .4)kPa(P <0 .0 1)。心功能改善 (P <0 .0 1) ,心脏杂音减轻 ,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BMV对老年二尖瓣狭窄安全有效 ,在施行PBMV时应注意老年患者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国产及Inoue球囊导管行二尖瓣分离术(PBMC),治疗11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9例成功。左心房平均压从术前3.2±0.65kPa降至术后1.8±0.4kPa(P<0.01),二尖瓣压差从2.12±1.03kPa降至0.68±0.6kPa(P<0.01),肺动脉平均压从4.24±0.52kPa降至2.83±0.31kPa,二尖瓣口面积从1.07±0.13cm~2增大至1.94±0.19cm~2(P<0.001),说明PBMC有减轻病人症状、创伤小、无开胸痛苦及风险、康复快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用Inoue法对50例风心二尖瓣狭窄患者施行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49例成功,1例跨瓣失败,术后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善;左房平均压从(3.16±1.02)kPa降至(1.47±0.65)kPa(P<0.001),跨二尖瓣压差由(2.69±1.11)kPa降至(0.55±0.043)kPa(P<0.001),二尖瓣瓣口面积从(0.91±0.20)cm^2扩大到(2.03±0.24)cm^2(P<0.001),心功能从3±0.46提高到1.37±0.51(P<0.001)。无严重并发症,掌握好房间隔穿刺技术,选择无明显瓣膜钙化和瓣下严重融合的病例,对房颤病人进行抗疑准备和正确掌握扩张终点是PBMV成功和减少严重并发症的重要保证并能顺利通过学习曲线。  相似文献   

6.
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球囊成形术中的实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运用超声心动图、心脏听诊对二尖瓣球囊成形术 (PBMV)的过程及二尖瓣扩张效果进行研究 ,以期对该手术临床实施程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 83例行PBMV(INOUE法 )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病例 ,分别以超声心动图和心脏听诊比较其PBMV的疗效。结果 全部病例均在X线机定位指引下顺利行房间隔穿刺术。二尖瓣球囊扩张前后左心房压力、二尖瓣瓣口面积改善明显 [( 3 .62± 1.3 6)kPa和 ( 1.76± 0 .82 )kPa ,( 0 .97± 0 .2 8)cm2 和 ( 2 .0 1± 0 .2 2 )cm2 ]。心脏听诊与超声心动图指导下所得二尖瓣球囊扩张结果有明显差别 [( 1.87± 0 .15 )cm2 和 ( 2 .13± 0 .19)cm2 ]。结论 房间隔穿刺术完全可在X线下完成 ,超声心动图比心脏听诊更能使二尖瓣瓣口扩张结果满意 ,并且对该手术并发症的判断有更高的敏感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全软成形环在二尖瓣关闭不全瓣环成形术中的作用。方法 :对 2 8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施行全软成形环瓣环成形术 ,手术前后检测多普勒超声。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二尖瓣口面积由术前的(1.6 6± 0 .6 5 )cm2 扩大至术后 (2 .6 5± 0 .39)cm2 (P <0 .0 5 ) ,二尖瓣跨瓣压力阶差由术前的 (2 .37± 0 .87)kPa降至术后的(0 .6 7± 0 .2 9)kPa(P <0 .0 5 )。多普勒超声和临床数据均显示全软成形环具有生理功能 ,符合二尖瓣环生理 ,且瓣膜关闭良好 ,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全软成形环瓣环成形是纠正瓣膜关闭不全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任森根  鲁金祥 《浙江医学》1989,11(4):205-206
应用经皮经房间隔穿刺液囊二尖瓣分离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3例,均获成功,二尖瓣面积从术前1.27±0.37 cm~2增至术后2.42±0.70cm~2(P<0.05),左心房平均压从2.00±0.35kPa降至0.71±0.20kPa(P<0.05),二尖瓣舒张压力阶差从1.64±0.28kPa降至0.45±0.20kPa(P<0.05),肺动脉收缩压从5.82土0.54kPa降至4.40±0.35kPa(P<0.05).无并发症.随访10个月,临床表现及二尖瓣口面积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9.
成人房间隔缺损外科治疗1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成年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146例18岁以上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病人,年龄(18~59)岁,平均(29.7±9.4)岁;合并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5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105例,中度以上关闭不全21例;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48例,二尖瓣狭窄4例;心房纤颤6例,心房扑动4例;术前B型超声检测肺动脉压(2.67~17.73)kPa,平均(6.70±2.47)kPa;房缺修补采用直接连续缝合或补片修补,3例行补片活瓣法;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21例,均行De Vega成形术;二尖瓣成形术25例,行二尖瓣置换术4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5例;随访115例,随访率78.8%,随访4个月至10年8个月,2例死亡,其余患者心功能有明显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成人房间隔缺损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围术期肺动脉高压及合并症的正确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老年房间隔缺损病人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老年房间隔缺损病人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12例60岁以上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病人进行手术治疗,年龄为60~66岁,平均(62.3±2.4)岁,全部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其中还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10例;房颤9例,房扑1例;术前采用右心导管进行肺动脉测压,肺动脉平均压为(5.31±3.12)kPa,最高为8.4kPa。本组房缺修补采用心包片或涤纶补片修补,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12例,其中3例行Kay’s二叶瓣成形术,9例行Devage成形术;二尖瓣成形术6例,二尖瓣置换术2例,3例合并有房颤者同期行右房迷宫术。结果12例病人术后全部存活,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但与其他年龄组手术病人比较,术后多巴胺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延长,6例发生胸腔积液,术后随访3~60个月。结论老年房缺病人修补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合并症的同期手术处理和手术后的心功能支持。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第一批广西牛心包瓣膜临床应用13例,对长期随访结果进行分析:13例中主动脉瓣置换术(AVR)3例,二尖瓣置换术10例。早期死亡率7.69%,晚期死亡率为4.2%病人年,5年生存率83.33%,牛心包瓣自然衰退,再手术率为1.0%病人年。经血液动力学测定,移植后牛心包瓣的跨瓣压力阶差:二尖瓣为0.133~0.267kPa,主动脉瓣为0.133kPa。二尖瓣有效面积为3.76~4.84cm~2,主动脉瓣口有效面积为2.26cm~2。资料表明,广西牛心包瓣膜的耐久性和血液动力学已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经皮球囊导管二尖瓣成形术(PBMV)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Inoue法对336例风湿性MS患者行PBMV。结果术后左房平均压由3.06±1.04kPa降至1.87±0.77kPa,二尖瓣跨瓣压差由2.11±0.21kPa降至0.8±0.08kPa,二尖瓣口面积由0.96±0.32cm  相似文献   

13.
重症有机磷中毒应用机械通气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高峰 《中国全科医学》2003,6(6):514-515
重症有机磷中毒 (AOPP)其毒性强 ,死亡率高 ,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呼吸衰竭[1] 。早期机械通气治疗效果肯定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进行了研究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 :选择 1998年 1月~ 2 0 0 2年 2月本院急救中心收治的重症“AOPP病人6 7例为研究对象 ,均符合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第 3版重度中毒诊断标准。依血气分析结果对病人进行筛选 ,入选标准为 :血液PaO2 达 8~ 10kPa,或伴有PaCO2 5 4~ 6 7kPa。入选者立即给予导管吸氧 ,同时说服其家属同意采用机械通气 ,同意者立即应用 (该组病人为观察组 ) ;不同意者继续对病人…  相似文献   

14.
重症哮喘的诊断并不困难 ,但对哮喘的严重程度如估计不足 ,治疗不及时 ,措施不得利可导致哮喘死亡。我科自 1 997年— 1 999年应用综合疗法治疗 2 6例重症哮喘患者 ,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本组重症哮喘 2 6例 ,男 1 1例 ,女 1 5例 ;年龄 1 5岁~ 6 2岁 ,平均 32岁 ;哮喘发作史 3年~1 9年。临床表现 :2 6例均为端坐呼吸 ,烦躁不安 ,大汗淋漓 ,明显呼吸困难 ,重度紫绀 ,8例意识障碍。血压1 0 .6kPa/8.0kPa~ 2 1 .3kPa/1 3.0kPa,呼吸 (2 8~ 36 )次/分 ,心率 (1 0 6~ 1 4 6 )次 /分 ,心率不齐者 6例 ,两肺布满哮…  相似文献   

15.
应用经皮穿刺球囊导管二尖瓣成形术(PBMV)治疗45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MS)患者,均获成功。其二尖瓣瓣口面积从术前的1.05±0.31cm~2增至术后的2.10±0.51cm~2(P<0.001),二尖瓣跨瓣膜压力阶差从术前的2.6±0.7kPa(19.4±5.2mmHg)降至术后的1.1±0.2kPa(8.0±1.8mmHg)(P<0.001),左心房平均压从术前的3.0±0.9kPa(22.5±7.1mmHg)降至术后的1.4±0.5kPa(10.6±3.4mmHg)(P<0.001),左心房内径72h 内从术前的46.6±5.7mm 降至术后的38.9±5.1mm(P<0.001);患者心功能均明显改善,心前区舒张期杂音消失或明显减弱,且无任何严重并发症,提示该技术系一项非开胸治愈 MS 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30岁,65 kg,妊娠33周.曾因先天性心脏病行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因发热咳嗽5 d伴胸闷气急1 d入院.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示:(1)二尖瓣双孔畸形球囊扩张术后;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瓣膜撕裂,部分腱索断裂可能;(2)中度三尖瓣返流伴重度肺动脉高压;(3)左心扩大.即因心功能不全,呼吸衰竭入重症监护室治疗.  相似文献   

17.
4例二尖瓣狭窄行经皮穿刺气囊二尖瓣成形术,成功3例。左心房平均压自术前2.71±0.92kPa降为术后0.91±0.58kPa,二尖瓣压力阶差自2.05±0.83kPa降为0.41±0.42kPa,肺动脉收缩压自6.02±2.54kPa降为3.75±1.60kPa,二尖瓣口面积自1.10±0.22cm~2增加至2.46±0.39cm~2,此法为一种有希望的非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18.
采用改良的 Inoue 法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严重风湿性二尖瓣狭窄70例,成功67例(96%)。术后左房压由4.08±1.22降至2.09±0.61kPa,平均肺动脉压由4.61±1.89降至2.7B±1.30kPa,二尖瓣跨瓣压差由2.96±1.14降至0.88±0.48kPa(P<0.01)心排血量由7.3±1.8提高至7.8±2.1L/min(P>0.05);二尖瓣口面积由1.09±0.34增大至1.89±0.69cm~2(P<0.01)。心尖部第一音,肺动脉第二音显著减弱,开瓣音消失,心尖部舒张期杂音显著减轻或消失。认为应严格选择病例,谨慎操作,防止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了13例二尖瓣并主动脉瓣替换术的麻醉,对诱导用药,复苏前后处理和术后呼吸支持进行了探讨。结果提示:(1)重症心脏病人用硫贲妥钠诱导优于安定。(2)插管前静注1~2mg/kg利多卡因有助于保持心率和心律的稳定。(3)血压不低于10.7kPa,诱导时麻醉宁深勿浅,有利于降低心肌氧耗量,减少心内膜下缺血所引起的心律紊乱。(4)复苏后出现顽固性心动过缓时,应尽快使用起搏器。(5)术后24h,尤其前4h,应使用多巴胺类正性肌力药物以维持满意的血压。(6)停用呼吸机30min,改由导管内吸氧(FiO_20.4),如PaO_2≥8.00kPa,PaCO_2≤6.67kPa,呼吸≤30次min,即可拔除气管导管。  相似文献   

20.
20 0 2年 8月 ,我们遇到 1例用普罗帕酮转心房颤动 (房颤 )的病人 ,在用药期间发生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 )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病人 ,女 ,6 2岁。因二尖瓣分离术后 10年 ,活动后心慌、憋气 2个月入院。病人 10年前因“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于外院行二尖瓣分离术 ,术后一般情况良好 ,可从事日常体力劳动 ,无胸闷、憋气。近 2个月病人于活动后感觉心慌、胸闷、憋气。心电图示 :房颤心律 ,电轴右偏 ,心室率为12 1min-1,QRS时限 0 .12s。入院体格检查 :二尖瓣面容 ,颈静脉充盈 ;双肺呼吸音清 ,无干湿性啰音 ;心率 98min-1,节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