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不同品种向日葵材料进行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发现各品种在酶谱上有丰富的表达,并呈现很强的特异性,且在多个位点上出现稳定一致的基本酶带,供试材料共出现48条酶带,其数量在品种间差异显著,其中最多者出现7条,最少3条.其中一部分品种酶带位点相似,但酶带的染色深浅不同形成了各个品种特有的酶谱,又进一步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聚类分析,表明品种间按亲缘关系可分为五类:津引1号、津引7号、津引8号、津引9号、津引10号聚为一大类,津引2号、津引5号聚为一类,津引3号,津引4号,津引6号均为单独一类.  相似文献   

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与分析了不同产地、不同品种、不同器官的槟榔酯酶同工酶酶谱、酶含量、泳动率( Rf) 、酶活性及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各酶区新酶带的带位迁移和酶带活性的变化程度与生境、种类、部位不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大麦酯酶同工酶酶谱的聚类分析与遗传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主要产于我国不同地区的33份近缘野生大麦及其19份栽培大麦,以及它们间杂交的27个组合F1植株的叶片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52份材料可分成11个酶谱类型,聚类分析说明,同一亚种或同一变种,地理来源不同酶谱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4.
新疆棉铃虫地理种群差异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疆不同地区的棉铃虫进行酯酶同工酶电泳,计算出酯酶同工酶的迁移率,并利用SPSS对其迁移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南北疆棉铃虫种群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9种蝗虫酯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棒角蝗科、斑腿蝗科、剑角蝗科和斑翅蝗科9种蝗虫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分析。通过生化特征,探讨较高级分类阶元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9种蝗虫共显现26条酶带,种间没有出现共同酶带,不同科样品之间酶谱差异很大,显而易见,同属不同种间的相似性大于同科不同属种间的相似程度,后又明显大于不同科种间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6.
种质资源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烟草种子酯酶同工酶酶谱,品种包括国外引进烤烟品种,国内选育的烤烟品种和安徽省地方晒烟品种。研究结果表明:烟草品种种子中酯酶具有遗传稳定的特性,其同工酶谱带丰富(一般7-10条),品种间既在主要谱带上具有共同的模式,又在部分谱带上存在差异,个别品种带变异较大。在烟草种子酯酶同工酶谱中,A系谱带出现频率高(大于85%,其中A5达到100%),B系频率低(最低的B2只有41%)。  相似文献   

7.
105个大麦品种的酯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105个大麦品种的叶和幼穗作了酶酯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1)叶和穗的酯酶同工酶酶谱有组织类型的差别,叶酯酶共可见22条酶带,穗酯酶主要有17条酶带;(2)不同品种之间酯酶同工酶存在差异,根据强活性酶带或主要酶带分布情况,大麦叶和穗的酯酶酶谱类型各可分为12类,但在品种分类上具有相同性。  相似文献   

8.
9.
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 K-K-J-G 电泳光密度扫描法分析了黄精属三种不同植物——长梗黄精、多花黄精和玉竹的叶片,根状茎和根的酯酶同工酶谱。结果表明,无论是叶片、根状茎或根内的酶谱带,三种植物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别。在叶片中,虽然三种植物的酶带总数量相同(10条),但酶带的位置和活性明显不同。长梗在 C 区中谱带最多,玉竹在 B 区中最多,多花在 A 区中最多。在根中,三者的酶带总数量和位置也有差异。在 C 区内,只有多花有一条酶带,而长梗和玉竹均无酶带,特别是 D 区的出现为根所特有,表明器官之间酶带的不同。作为主要药用部分的根状茎,三种植物的酶带,在 B 区和 C 区均存在显著差别,这些差别反映了各种之间遗传基质的差别,可以作为鉴别物种的生化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0.
黄精属植物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K-K-J-G电泳光密度扫描法分析了黄精属三种不同植物——长梗黄精、多花黄精和玉竹的叶片,根状茎和根的酯酶同工酶谱。结果表明,无论是叶片、根状茎或根内的酶谱带,三种植物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别。在叶片中,虽然三种植物的酶带总数量相同(10条),但酶带的位置和活性明显不同。长梗在C区中谱带最多,玉竹在B区中最多,多花在A区中最多。在根中,三者的酶带总数量和位置也有差异。在C区内,只有多花有一条酶带,而长梗和玉竹均无酶带,特别是D区的出现为根所特有,表明器官之间酶带的不同。作为主要药用部分的根状茎,三种植物的酶带,在B区和C区均存在显著差别,这些差别反映了各种之间遗传基质的差别,可以作为鉴别物种的生化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1.
黑腹果蝇几种不同品系的酯酶同工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型电泳技术.从电泳图谱、迁移率和分子量3个方面.对黑腹果蝇5种不同品系(野生型、残翅、黑檀体、黑体、三隐性)的酯酶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酯酶同工酶电泳图谱及其扫描结果表明,5种果蝇的酯酶同工酶谱带清晰、稳定性好,显示出各自的特征酶带.可以用它作为遗传标志反映种群的基因结构的变化和种内、种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2.
对良种西瓜“新澄”杂种及其亲本的酯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杂种与其亲本的同工酶酶谱有显著差异,杂种除了具有双亲的“互补酶带”外,还出现双亲所没有的“杂种酶带”;同时发现杂种优势与酶谱的变化有密切相关.应用同工酶分析法鉴定这种价值昂贵的杂种种子的纯度,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3.
运用酯酶同工酶电泳技术获得盲蝽亚科Mirinae、合垫盲蝽亚科Orthotylinae、叶盲蝽亚科Phylinae和齿爪盲蝽亚科Deraeocorinae 4个亚科12个属的23种盲蝽的酯酶同工酶(EST)酶谱.将所获得的酶谱数据(酶带和相对迁移率Rf)转化为二态特征数据,建立矩阵,用系统发育分析软件包WinClada 1.00.04对数据矩阵进行分析运算,分别获得各个亚科内和亚科间的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①酯酶同工酶酶谱特征在不同属级单元之间以及同属的不同种类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②不同属种之间酯酶同工酶特征的相似程度与外部形态特征之间的相似程度不一致,以外部形态为主要依据的传统分类的一些属不是真正的单系群;③酯酶同工酶酶谱特征所反映出的盲蝽科4个亚科间的相互关系与Sehuh 1974年所做的盲蝽科内系统发育部分一致,但合垫盲蝽亚科与叶盲蝽亚科之间不是直接的姐妹群关系.4个亚科的关系为(((盲蝽亚科Mirinae,齿爪盲蝽亚科Deraeocorinae)叶盲蝽亚科Phylinae)合垫盲蝽亚科Orthotylinae);④盲蝽亚科内存在着明显的异质性,需要进一步分类修订.  相似文献   

14.
羊草(Leymus chinensis)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采集内古兴安盟地区不同地理及生态环境下的羊草种子,在相同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栽培。取幼苗期整株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并作同株酶谱对照,对其结果采用极点排序法进行排序。结果表明,不同地理及生态环境下的羊草在分子水平(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存在着种内分化  相似文献   

15.
采集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地区不同地理及生态环境下的羊草种子,在相同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栽培.取幼苗期整株进行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分析,并作了同株酶谱对照,对其结果采用极点排序法进行排序.结果表明,不同地理及生态环境下的羊草在分子水平上(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存在着种内分化.  相似文献   

16.
同功酶分析作为一种有效的研究手段在研究物种的遗传进化中显示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以二倍体植物为对象,综述了同功酶分析的方法和原理以及利用同功酶资料描述物种遗传变异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杉木种源酯酶同工酶地理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杉木是我国南方的主要造林树种,分布广,生长快,材质好,产量高,在木材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对杉木种源遗传变异的研究很少。陈岳武等(1980)报道了杉木11个产地的遗传变异。同工酶是衡量林木天然群体中遗传变异有效的方法之一,亦可作为研究树木亲缘关系及起源的一个指标。J-ch·Yang等(1977)研究了从温哥华岛至加利福尼亚一线的花旗松9个产地的酯酶、亮氨酸氨肽酶和谷草转氨酶同工酶的变异。日本林业试验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应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灌浆期旗叶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结果表明,节节麦(DD)、普通小麦(AABBDD)具有共同的5条酯酶同工酶带,8条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双亲共有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均能在其杂种 F_1(ABDD)中表达,酯酶同工酶带则只有2条得以表达。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的酯酶同工酶染色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 new method of easter isozyme dyeimg about Leymus chinensis is introduced and some methods are compared.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两种类型薏苡及F1在拔节期和抽穗期的同工酶分析看出,川谷和薏苡的酶只有一种同工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带较丰富,在抽穗期多于拔节期;在叶片组织中比节间和雌穗中多,并且在双亲及F1间差异明显。在F1植株中未出现杂种酶带,双亲的一些主要酶带在F1中受抑制未表现出来。利用过氧化物酶可进行薏苡属的亲缘关系,系统演化及遗传特性差异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