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对比研究中医“理气”法与“扶正”法对轻中度癌性疼痛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住院的合并轻中度癌性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扶正抗癌组和理气抗癌组,对比两组方法的疼痛缓解程度、伴随症状改善情况,同时对应用中药及“三阶梯原则”止痛药进行分析.结果 ①在癌性疼痛缓解及患者一般状态评分方面,扶正抗癌组和理气抗癌组均起到缓解作用,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②在伴随症状的改善方面,两组均能起到减轻症状的作用,但各有侧重.理气抗癌组对身心症状改善明显(P<0.05),扶正抗癌组对消化系统症状改善明显(P<0.05).③扶正抗癌组和理气抗癌组汤药均佐加有止痛作用的中药,理气消积方以佐加制胆南星(占63.33%)为主,益气消积方以佐加四逆散(占66.67%)和元胡(占58.33%)为主;理气抗癌组应用弱阿片类止痛药略少于扶正抗癌组.结论 “理气”法较“扶正”法治疗轻中度癌性疼痛效果显著,弱阿片类止痛药用量少,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身心症状及消化系统症状,同时也有一定扶助正气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2.
抗癌解毒增效方以下简称抗癌方(KAF)为广西柳州市肿瘤医院所研制,临床对放疗、化疗癌症患者有明显提高白细胞及一定抗肿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抗癌解毒增效方对正常小鼠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无明显影响,但对环磷酰胺引起的小鼠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有明显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3.
何燕清  郑作文  陆桂喜 《中医药学刊》2004,22(10):1870-1871
抗癌解毒增效方以下简称抗癌方(KAF)为广西柳州市肿瘤医院所研制,临床对放疗、化疗癌症患者有明显提高白细胞及一定抗肿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抗癌解毒增效方对正常小鼠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无明显影响,但对环磷酰胺引起的小鼠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有明显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力抗癌冲剂对抗化疗毒副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正力抗癌冲剂对抗化疗毒副反应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 ,在化疗的基础上加服正力抗癌冲剂 (治疗组 )对消化道及全身反应较单纯化疗 (对照组 )发生例数明显减少 (P <0 0 1) ;因化疗出现骨髓抑制而致白细胞下降的例数亦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 0 5 ) ;免疫功能治疗组化疗后虽较化疗前略有降低 ,但治疗前后比较无差异性 (P >0 0 5 ) ,而对照组则化疗后免疫功能明显下降 (P <0 0 1)。说明正力抗癌冲剂有较好的改善消化道及全身反应的作用 ;对骨髓造血功能及机体免疫功能亦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动物实验角度明确医院自拟抗癌扶正协定方对肺癌的药效作用,裨益临床的治疗。方法:本实验考察了抗癌扶正协定方和与肺癌特效化疗顺铂联合作用对小鼠一般体征和生命周期的观察、对移植瘤C57BL/6小鼠体质量、肿瘤体积和重量/肺脏指数、白细胞、红细胞和肺组织的影响。结果:(1)单纯用中药组的小鼠体征未见明显异常,而醇提联合顺铂组小鼠一般体征最差,醇提物联合顺铂组对延长小鼠生命期的效果最差。(2)由于肿瘤的不断增大,模型组、醇提组小鼠体质量也呈增长趋势,但抗癌扶正协定方醇提物逐渐发挥抗癌疗效,肿瘤生长减慢,体质量增长减慢;顺铂有不良反应,小鼠体质量短期内下降较明显。醇提物与顺铂联用并未体现增效减毒功效,反而产生拮抗作用。(3)顺铂和醇提物均具有抑瘤作用,但以顺铂疗效较佳。醇提物联合顺铂治疗后醇提物联合顺铂产生明显拮抗作用。(4)由于肺脏指数=肺重量/小鼠体质量,醇提联合顺铂组小鼠肺脏指数最小,说明肺萎缩程度最严重。可见,顺铂抗癌效果最佳,但当与醇提物联用时,产生拮抗作用,加重不良反应,失去抗肿瘤疗效。(5)各组小鼠RBC数目比较,没有明显差距;对于WBC数目,顺铂组、醇提组WBC数量多,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醇提物联合顺铂组小鼠WBC数量少,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醇提物联合顺铂使用,白细胞数目显著降低,可见醇提物会显著增强顺铂毒性,产生较大的白细胞杀伤作用。(6)各图片直观比较结果:模型组癌细胞最多,且出现成块聚集现象,染色深,观察明显。3个治疗组相比,顺铂组癌细胞数目最少,醇提组居中,醇提取物联合顺铂组较多。癌细胞数目直观的反应顺铂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顺铂与醇提物联合使用时,抗癌活性下降。结论:抗癌扶正协定方醇提取物有明显的肿瘤抑制作用,但对白细胞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 L7212白血病模型对传统抗癌中成药(六神丸、紫金锭、犀黄丸)进行治疗性实验研究,结果发现:传统抗癌中成药有明显的抑制和杀伤实验白血病(L7212)小鼠白血病细胞的作用(P<0.05~0.001)。该药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 S 期(P<0.01);具有减轻、缓解白血病细胞对肝脾浸润的作用(P<0.001),从而具有显著延长白血病小鼠生存期的作用(P<0.01~0.001)。  相似文献   

7.
扶正抗癌冲剂对免疫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观察了扶正抗癌冲剂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扶正抗癌冲剂能明显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 (P<0 .0 1) ,能明显促进小鼠血清溶血素 (Ig M)抗体生成。提示扶正抗癌冲剂具有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及提高机体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扶正抗癌方对人肝癌细胞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寻找新的肿瘤细胞诱导分化剂,探讨扶正抗癌方对人肝癌细胞诱导分化作用及机制。方法:用扶正抗癌方灌胃,分离大鼠血清,作用于体外培养细胞。通过噻唑蓝法、双抗体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观察扶正抗癌方药物血清对人肝癌细胞SMMC_(7721)分化的影响。结果:扶正抗癌方药物血清处理后,SMMC_(7721)细胞活力明显减弱,细胞内 cAMP 明显升高,细胞分泌白蛋白量增多,分泌甲脂蛋白减少。结论:扶正抗癌方对人肝癌细胞 SMMC_(7721)具有诱导分化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升高细胞内 cAMP 有关。  相似文献   

9.
作者通过测定血液流变学、微量元素以及细胞突变试验等指标对比观察了自制芎龙汤(活血化瘀)与地黄汤(益气养阴)的抗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两方对癌症患者血液流变性均有一定的双相调节作用,但芎龙汤对纤维蛋白原量和细胞沉降率高值组有明显的降低作用,而地黄汤则无此作用;芎龙汤中含钙、锰、锌、锶等微量元素较多,地黄汤含铁较多;芎龙汤有较好的反细胞突变作用,地黄汤则没有这一作用。说明两方抗癌作用机理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选择对HL-60、Yac-1、K562、L929靶细胞有较强杀伤作用的临床常用中草药茜草、何首乌、淫羊藿、女贞子、人参等组成扶正抗癌相结合方药益元康冲剂,结合药物(EAC)实验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冲剂具有较强的抗癌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期。  相似文献   

11.
高世勇  李文兰  张宇金  王帅帅  季宇彬 《中草药》2005,36(11):1675-1678
目的观察仙芦抗癌胶囊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及对人肝癌HepG2细胞内Ca2 浓度([Ca2 ]i)的影响,从而揭示仙芦抗癌胶囊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观察仙芦抗癌胶囊对S180A荷瘤小鼠瘤质量和H22小鼠生存时间的影响,观察其体内抗肿瘤作用。通过MTT法观察含药血清对肝癌HepG2细胞的细胞毒作用。通过Fluo-3/AM标记HepG2肝癌细胞,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术测定肿瘤细胞[Ca2 ]i,ATP酶试剂盒测定HepG2细胞膜Ca2 ,Mg2 -ATP酶活性。结果仙芦抗癌胶囊(1.00、0.50、0.25g/kg)对S180A小鼠的瘤体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H22小鼠的生存时间有显著的延长作用。仙芦抗癌胶囊体外对HepG2细胞有细胞毒作用;对细胞[Ca2 ]i有显著升高作用,高、中剂量(1.00、0.50g/kg)能够降低HepG2肝癌细胞膜Ca2 ,Mg2 -ATP酶活性。结论仙芦抗癌胶囊有明显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制为抑制肿瘤细胞膜Ca2 ,Mg2 -ATP酶活性,增加细胞[Ca2 ]i,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达到抗肿瘤作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对A549、H1650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用MTS活力检测法观察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药物对p-EGFR、p-STAT3、p-ERK和p-Akt(Ser47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用扶正抗癌方(2 mg/mL)干预细胞,A549和H1650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1);扶正抗癌方(2 mg/mL)和吉非替尼(1μmol/L)联合作用后,与吉非替尼单独给药相比,A549和H1650细胞活力下降更加明显(P0.05);提示扶正抗癌方能抑制A549、H1650细胞的增殖,且联合吉非替尼后抑制效果更好。用扶正抗癌方(2 mg/mL)分别作用于A549细胞和H1650细胞,加药2 h开始抑制p-EGFR的激活,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抑制作用更加明显;提示扶正抗癌方能以时间依赖性抑制p-EGFR的表达(P0.05)。扶正抗癌方组、吉非替尼组及联合给药组均能明显下调p-STAT3、p-ERK和p-Akt(Ser473)蛋白的表达(P0.05);与吉非替尼单药组相比,联合给药组对以上3种蛋白的下调作用更明显(P0.05)。结论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可通过介导EGFR通路,抑制p-STAT3、p-ERK和p-Akt(Ser473)的表达,进而抑制A549、H1650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姜氏抗癌散Ⅰ号、Ⅱ号、Ⅲ号抑制肿瘤作用和其对脾系数的影响。方法:(1)将60只移植肝癌H22瘤株的昆明种小鼠分成6组:对照组、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姜氏抗癌散1号(KW1号)20ml/kg组,姜氏抗癌散1号(KW1号)30ml/kg组,姜氏抗癌散Ⅱ号(KWⅡ号)20ml/kg组,姜氏抗癌散Ⅱ号(KWⅡ号)30ml/kg组。观察KWⅠ号、KWⅡ号不同剂量的抗肿瘤作用。(2)将50只移植肉瘤S 180瘤株的昆明小鼠分成对照组、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姜氏抗癌散Ⅲ号(KWⅢ号)10ml/kg、姜氏抗癌散Ⅲ号(KWⅢ号)20ml/kg组、姜氏抗癌散Ⅲ号(KWⅢ号)30ml/kg组。观察KWⅢ号不同剂量的抗肿瘤作用和其对脾的影响。结果:(1)KWⅠ号20ml/kg组及KWⅠ号30ml/kg组的抑瘤率分别为23.2%和44.7%(均P<0.001);KWⅡ号20ml/kg组及KWⅡ号30ml/kg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2.0%和46.5%(均P<0.001)。(2)KWⅢ号10ml/kg、20ml/kg及30ml/kg的抑瘤率分别为4.6%、27.2%、41.3%(P>0.05、P<0.05、P<0.01),脾系数:KWⅢ号10ml/kg组为1.044±0.219(P>0.05),KWⅢ号20ml/kg组为1.067±0.171(P<0.05),KWⅢ号30ml/kg组为1.026±0.296(P>0.05)。结论:KWⅠ、Ⅱ号均大剂量组30ml/kg有明显的抑制肿瘤作用,KWⅢ号大剂量也能明显抑制小鼠肉瘤S 180生长。KWⅢ号中药组对血常规没有异常的副反应。KWⅢ号中药组脾系数与对照组相似,说明对鼠体没有不良作用,但化疗的脾系数高于其它组,说明化疗法对鼠体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黄芪抗癌实验研究与临床现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黄芪为“补药之长”,有扶正固本之功效。开展黄芪抗癌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由来已久,现将近年黄芪抗癌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现状概述如下。1 实验研究1.1 黄芪及其化学成分的抗癌作用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黄芪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黄芪煎剂可明显抑制黄曲霉毒素B1诱发的小鼠活体细胞微粒和染色体畸变率的升高,提示黄芪有对抗毒素B1诱发癌变的作用[1]。黄芪煎剂还可增强环磷酰胺(CTX)的抗癌活性,并促进因CTX所致机体造血功能损伤的恢复[2]。在体外,黄芪可显著增强肺癌浸润淋巴细胞的杀瘤活性[3]。马占好等[4]连续2周给小鼠腹腔注入黄芪多糖(AP…  相似文献   

15.
《陕西中医》2015,(11):1549-1551
目的:观察抗癌方有效部位群对小鼠移植性S180肉瘤、H22肝癌瘤体的抑制作用及肿瘤坏死因子(TNF)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小鼠移植性S1 80肉瘤生长试验、小鼠移植性H22肝癌瘤株生长试验及采用MTT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活性试验,观察抗癌方对S180荷瘤小鼠、H22荷瘤小鼠的瘤体重量、抑瘤率及肿瘤坏死因子(TNF)活性的影响。结果:抗癌方大剂量组(1.00g/kg)、中剂量组(0.50g/kg)、小剂量组(0.25g/kg)能够明显抑制小鼠移植性S180、H22荷瘤小鼠瘤体的生长,减少瘤体重量、增强抑瘤率(P0.01,P0.05);抗癌方大剂量组(1.00g/kg)、中剂量组(0.50g/kg)明显升高TNF活性(P0.05或0.01)。结论:抗癌方对小鼠移植性S180肉瘤、H22肝癌具有显著的抑瘤作用,增强肿瘤坏死因子(TNF)活性是其可能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胡定政 《陕西中医》2005,26(3):209-211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 ,祛瘀软坚类中药 ,结合化疗加放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其扶正抗癌方辨证加减对于化疗及放疗解毒作用。方法 :对 1 1 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治疗组 (中西医结合组 )和对照组 (西医组 )。方法 :治疗组先给予 CAP方案化疗 1疗程 ,结束后立即给予放疗 1疗程 ,而中药扶正抗癌方 (沙参、天冬、太子参、蜂房、莪术、蜈蚣等 )则有计划地与化疗、放疗相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化疗和放疗方案与治疗组完全相同。结果 :治疗组在消化道毒性、骨髓抑制毒性、心脏毒性反应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 ,在临床疗效方面 ,治疗组总有效率 73.33% ;对照组总有效率 5 0 .84% ,有显著差异 ,P<0 .0 5。结论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放疗时辅以中药扶正抗癌方辨证加减结合 ,一方面有解毒作用 ,可使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另一方面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姜黄的抗癌、抗氧化等活性成分进行鉴定分析。方法采用微波提取、蒸馏法、醇提水沉法、柱层析等方法对姜黄中的抗癌、抗氧化的活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在姜黄中,CUR-1、CUR-2以及CUR-3的含量比较均明显不同(P均<0.05)。姜黄素、脱甲氧基姜黄素素、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在100μg/m L的条件下,其3种物质对于脂质过氧化的抑制率含量均明显不同(P均<0.05)。并且在姜黄中发现许多抗氧化、抗癌的活性成分,如α-姜黄烯、α-姜烯、芳姜黄酮、α-姜黄酮等。结论姜黄诸多的抗癌和抗氧化等活性成分在医疗界有着重大的作用,在临床上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在临床上得到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抗癌中药对脾虚肠癌蛋白激酶C(PKC)及瘤体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只SD小鼠编号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益气健脾组、益气健脾抗癌4组。每组10只。灌胃干预:正常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益气健脾组益气健脾中药,益气健脾抗癌组益气健脾抗癌中药合用。连续灌胃14 d。观察脾脏蛋白激酶C(PKC)、瘤体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脾脏PKC表达正常组高于益气健脾抗癌组、益气健脾组和模型组(P<0.01),正常组、益气健脾抗癌组均高于模型组(P<0.01),益气健脾抗癌组高于益气健脾组(P<0.05),益气健脾组高于模型组(P<0.05)。细胞凋亡益气健脾组、益气健脾抗癌组、模型组均高于模型组(P<0.01),益气健脾抗癌组高于益气健脾组(P<0.01)。结论:益气健脾中药可改善脾功能,缓解肿瘤对脾脏PKC表达抑制作用,益气健脾中药联合抗癌中药作用更加明显,有效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对EGF、VEGF表达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扶正中药的抑瘤作用和相关的毒副反应。方法给荷瘤小鼠饲服用纯扶正中药"四君子汤"加味方(简称扶正抗癌汤)煎制的汤剂,观察对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的抑制作用及毒性实验,并设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扶正抗癌汤对昆明种小鼠移植性小鼠肉瘤S180抑瘤率达到40.6%,35%(中、低剂量组)。单纯"四君子汤"抑瘤率也达到35.6%,而由软坚散结中药组方组则无抑瘤作用。毒性实验显示,动物饮食、饮水正常,体重增加,无一动物死亡。结论纯扶正中药有明显的抑瘤效果而且安全无明显的毒副反应,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抗癌Ⅳ号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抗癌Ⅳ号的抗肿瘤作用.方法:用小鼠移植性肿瘤进行体内药效实验;体外实验通过直接、间接两种方式,采用MTT法观察药物对不同癌细胞株增殖的影响.结果:10、5g/kg抗癌Ⅳ号对小鼠Lews肺癌、S180的抑瘤率均可达30%以上,10g/kg对小鼠Hep.H22、ESC的抑瘤率也可达30%以上;体外实验表明在抗癌Ⅳ号直接作用下对4种人癌细胞的增殖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在药物间接作用下仅对SPC-A-1增殖有较明显影响,而对其它癌细胞影响较小.结论:抗癌Ⅳ号具有抗肿瘤作用,对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更为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