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胚胎稽留流产与染色体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着丝粒、专一序列探针(13、16、18、21、22、X、Y)对稽留流产绒毛组织和胎儿组织进行FISH检测。结果86例稽留流产组织采用FISH技术检测,共检测出44例染色体异常,异常检出率为51.16%。其中79例流产绒毛组织检出43例染色体异常,分别为2例13-三体,9例16-三体,5例18-三体,2例21-三体,9例22-三体,5例性染色体单体,1例XXY,1例XXX,7例三倍体,2例四倍体;7例胎儿组织中发现1例异常,为18-三体。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组孕妇年龄和正常组比较及流产组织常染色体异常组胎儿性别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胚胎稽留流产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对流产胚胎进行染色体检测,不仅可以了解本次流产的原因,而且对下一次受孕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体外受精后多原核受精卵的移植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颜军昊  陈子江  李媛  胡京美 《生殖与避孕》2005,25(9):538-541,537
目的:对体外受精周期中产生多原核受精卵运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进行非整倍体率检测,分析其移植价值。方法:应用FITC、Texas red标记的X/Y双色染色体着丝粒部位探针对体外受精(IVF)和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周期中的三原核受精卵(3PN)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和分析。结果:分析有杂交信号的3PN卵子68个,IVF后3PN的三倍体率为92.31%,二倍体率为3.85%,单倍体率为3.85%;共存在3种三倍体核型:XXX、XXY、XYY。ICSI后3PN 的三倍体率为70.83%,二倍体率为25%,单倍体率为4.17%;共存在2种三倍体核型:XXX、XXY。结论:IVF后3PN卵子中多余的原核多为精子来源,没有移植价值;ICSI后3PN中多余的原核非精子来源,ICSI后3PN中二倍体率与IVF相比显著增高,在患者ICSI后无2PN卵子时可考虑行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相似文献   

3.
受精是一个精卵相互作用严格有序而又协调发育的复杂过程,它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有正常的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2)精子和卵子能正常结合成受精卵;(3)受精卵能正常着床和发育。不孕不育的原因最常见的是精子或卵子有缺陷,或生殖细胞的遗传物质异常,导致受精失败,或胚胎不能正常发育而流产。临床资料表明,在男女不孕不育中,女方原因占50%,男方原因占40%,男女双方都有问题占10%。  相似文献   

4.
<正>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SRY-related HMG-box,SOX)基因家族最早由Gubbay等在Y染色体缺失的小鼠内发现。该基因家族主要编码一组进化上高度保守、结构上与SRY/sry(哺乳动物性别决定基因)相关的核转录因子。其共同特点含有一个高度保守的高迁移率族蛋白盒(high mobility group box,HMG-box)DNA结合域,通过与靶基因G结构域特异结合,在调控胚胎及组织的发育,干细胞的多能性、增殖、保持不分化状态、细胞分裂和决定细胞命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且作为转录因子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中SOX2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Y染色体微缺失对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胚胎形成情况和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2例Y染色体微缺失患者进行的27个ICSI治疗周期(研究组)的胚胎和临床结局资料,另收集同期88例严重少精子症或无精子症非Y染色体微缺失患者的101个ICSI治疗周期(对照组)的相应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比较不同Y染色体微缺失类型患者进行ICSI的胚胎资料和临床结局。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受精率分别为84.91%与86.30%,卵裂率分别为95.45%与96.79%,优质胚胎率分别为49.35%与45.03%,新鲜周期移植优质胚胎率分别为80.36%与84.80%,临床妊娠率分别为65.22%与60.40%,胚胎着床率分别为41.07%与33.60%,早期流产率分别为0.00%与4.92%,活产率分别为56.52%与55.45%,男婴比例分别为56.25%与47.83%。各观察指标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ZFb区部分缺失组2个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中有1例获得生化妊娠,但后转阴性;d区部分缺失组及d区和c区部分缺失组各1次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且均未获得妊娠;d区部分缺失加c区全部缺失组19个新鲜胚胎移植周期15例获得妊娠且无一例发生流产。结论:Y染色体微缺失对ICSI治疗周期形成的胚胎情况和妊娠结局无显著性影响,但AZFd区部分缺失加c区全部缺失患者配偶临床妊娠机会高于其他类型Y染色体微缺失患者,AZFb区部分缺失病例配偶有妊娠丢失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畸形精子症患者精子染色体的非整倍体率。方法:应用18号、X和Y染色体着丝粒探针,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比较畸形精子症患者(畸精组,n=18)和生育力正常且精子正常形态率、浓度、活力等均正常男性(对照组,n=5)精子中18号、X和Y染色体的非整倍体率。结果:畸精组共计数精子58 178条,对照组共计数精子16 369条。畸精组和对照组杂交效率分别为97.5%和98.3%;染色体非整倍体类型主要有二体(XX18、YY18、XY18、Y1818和X1818)和二倍体(1818XX、1818YY、1818XY)。畸精组和对照组的18号染色体二体率分别为0.29±0.16%和0.03±0.02%,性染色体二体率分别为0.65±0.24%和0.05±0.02%,二倍体率分别为0.14±0.12%和0.04±0.03%。18号、X和Y染色体非整倍体率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生育力和精液各参数均正常男性相比,畸形精子症患者18号、X和Y染色体非整倍体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7.
人卵细胞冷冻保存后经显微注射授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立人卵细胞冷冻保存以及融解后受精和发育颇具实用价值。本文采用慢冷、快融法,结合使用丙二醇和蔗糖作为冷冻保护剂,对285个临床IVF未受精卵进行冷冻保存,3天至40天时间不等。冷冻存活率为54.73%,其中未成熟卵子51.72%,成熟卵子55.50%,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冷冻损伤的卵子中,细胞膜损坏为96.89%,透明带破裂为13.18%。选择冻融后形态结构正常的126个成熟卵子进行胞浆内单个精子注射(ICSI),受精率达42.06%,其中50.94%受精卵子进一步发育成2~8细胞胚胎。来源于常规IVF未受精卵的再次受精率为40.74%,来源于ICSI未受精卵的再次受精率为36.73%。作者认为,必要时可以借助显微操作技术进行胚胎活检,了解部分染色体畸变情况,使卵子冷冻保存技术安全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Lu Q  Chen ZJ  Gao X  Ma SY  Li M  Hu JM  Li Y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41(3):182-185
目的观察钙离子载体A23187联合嘌呤霉素对卵母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未受精卵母细胞的激活作用。方法将体外成熟(IVM)-ICSI和常规ICSI后未受精卵母细胞,按行ICSI后体外培养的时间,分为IVM-ICSI 22h组(33个)、IVM—ICSI 44h组(18个)、ICSI44h组(37个)、ICSI68h组(25个),分别采用钙离子载体A23187联合嘌呤霉素进行激活处理。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来源于双原核合并第二极体合子的激活胚胎进行性染色体分析。结果钙离子载体A23187联合嘌呤霉素能激活行ICSI后22—68h未受精的卵母细胞。其中IVM-ICSI22h组卵母细胞激活率为88%(29/33)、总卵裂率为62%(18/29)、4细胞阶段胚胎发育率为28%(5/18),1个胚胎发育到桑椹胚阶段;而IVM-ICSI44h组、ICSI44h组、ICSI68h组的未受精卵母细胞激活率分别为56%(10/18)、65%(24/37)、52%(13/25);总卵裂率分别为20%(2/10)、42%(10/24)、46%(6/13),仅ICSI44h组有1个胚胎发育到4细胞阶段。FISH对激活胚胎的分析显示,4个胚胎为XX,9个胚胎为XY。结论钙离子裁体A23187联合嘌呤霉素能有效激活行ICSI失败的卵母细胞;行ICSI后22h内,是对未受精卵母细胞进行辅助激活较为理想的时机。激活的双原核合并第二极体胚胎中有雄原核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不育症患者精子X,Y及18染色体的荧光原位杂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育症患者精子X,Y,18染色体的荧光原位杂交情况。方法:在男性不育症组中,2例无精子症患者从附睾抽吸获取精子、3例从睾丸获取精子、2例严重少精症患者从射出精液中找到精子。选择5例正常射出精液者作为对照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检查精子X,Y以及18号染色体,比较两组精子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发生率。结果:不育症组睾丸精子、附睾精子的非整倍体率无差别,但不育症组精子与正常男性组精子比较,非整倍体总发生率、性染色体二体性率及缺对染色体率明显增高(2.8%vs0.58%,0.81%vs 0.19%,2.1%vs0.37%),P<0.001。结论:无精子症与严重少精子症患者的精子比正常精子具有更高的染色体非整倍体率,需要进行大样本的研究,为不育症患者的治疗和遗传咨询提供有效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SRY—related HMG—box,sox)基因家族最早由Gubbay等在Y染色体缺失的小鼠内发现。该基因家族主要编码一组进化上高度保守、结构上与SRY/sry(哺乳动物性别决定基因)相关的核转录因子。其共同特点含有一个高度保守的高迁移率族蛋白盒(high mobility group box,HMG—box)DNA结合域,通过与靶基因G结构域特异结合,在调控胚胎及组织的发育,干细胞的多能性、增殖、保持不分化状态、细胞分裂和决定细胞命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且作为转录因子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在男性个体中,从胚胎生殖嵴分化成睾丸是由位于 Y-染色体上的一种名为睾丸决定因子的基因引发的,此因子可能活化一系列常染色体基因,通过苗勒氏管抑制因子和睾酮的作用形成睾丸。将睾丸决定因子定位于 Y-染色体短臂上是基于对性转换个体的研究。Page 等通过对带有 Yp 末端片段的X X 男性及发生 Y-常染色体易位缺失染色体短臂末端片段的女性1例研究,从 Y 染色体上分离出一个140Kb 的片段命名为 ZFY 的基因,初步定为睾丸决定因子。然而其后发现在3例 X X 男性和1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ELISA双抗夹心法测定了15例患不育症妇女25个受精卵和18个未受精卵培养液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uPA)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受精卵培养液中uPA的含量为(530±546)IU/L,未受精卵培养液中uPA含量为(22O±55)IU/L,P<0.0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提示uPA在精卵受精过程中可能有益于精子穿透卵子的透明带.提高受精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目的:分析染色体长臂次缢痕增加(qh+)与生殖异常的临床效应关系。方法:对2080例不孕不育患者进行常规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2080例不孕不育患者共检出染色体多态性208例,检出率为10.0%,其中qh+患者88例,占42.31%。88例qh+患者中,男性72例,女性16例。1qh+22例;9qh+17例;16qh+14例;Yqh+(46,XY,大Y)29例;46,XY,Yqh+,9qh+5例;46,XY,Yqh+,16qh+患者1例。72例男性患者中存在精子质量问题者60例,占83.33%。配偶有胚胎停育史者共12例,占16.7%,其中2次以上胚胎停育史者共8例,占11.11%;配偶有畸形儿生育史者3例。16例女性患者中有胚胎停育史者7例(43.12%),其中2次以上胚胎停育史者5例(31.25%)。结论:染色体qh+与不孕不育、复发性流产、生育畸形儿等生殖异常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不能忽视其临床效应。  相似文献   

14.
人卵,受精卵及前期胚胎染色体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平  周羡梅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4,29(1):10-11,T002
应用36例妇女进行体外授精-胚胎移植研究淘汰的未受精卵,未分裂的受精卵及形态不好的前期胚胎,制成染色体标本44个,进行染色体分析。结果:正常未受精卵标本13个,染色体数目正常,卵母细胞处于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体外授精失败,结合病史分析,与精子质量和卵成熟度有关;异常未受精卵标本4个;正常卵受精标本7个,染色体数目正常的卵母细胞虽受精,但有的未抛出第二极体,精卵发育不同步;异常卵受精标本8个,染色体  相似文献   

15.
在体外受精失败周期中应用卵母细胞质内精子注射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士友  盛燕  李媛  冯云  陈子江 《生殖与避孕》2000,20(5):277-279,305
目的 研究卵母细胞质内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技术用于体外受精失败后的补救措施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卵母细胞质内精子注射(ICSI)技术对体外受精失败的卵子行“再授精”补救,选择外观形态正常的早期胚胎进行宫腔内移植。结果 14个体外受精失败周期中共有127个未受精MII卵采用卵母细胞质内精子注射(ICSI)技术进行“再授精”补救。其中105个卵子(82.7%)注射后正常存活;71个卵子(55.9%)正常受精;15个卵子(11.8%)为多原核(3原核)受精卵。61个正常受精卵(85.9%)发生卵裂。13个移植周期共移入早期胚胎32个,获1例临床妊娠(7.7%)。结论 采用卵母细胞质内精子注射(ICSI)技术对体外受精失败后的卵子进行“再授精”作为一种诊断及治疗手段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胚胎移植后的妊娠率较低。  相似文献   

16.
46,XX男性和46,XX/45,X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性别决定区基因(SRY)在性分化和发育中的作用。方法 细胞遗传学核型分析以及PCR技术检测外周血SRY基因。结果 病例1的核型为46,XX,SRY( )。诊断为46,XX男性性反转综合征。病例2的核型为46,XX/45,X,SRY(-)。诊断为Turner嵌合型。结论 SRY基因检测比Y染色体更能预示睾丸组织的存在,是诊断性别发育异常患者的重要手段。性腺的病理取决于性腺组织的染色体核型和SRY基因。除SRY基因外,还存在多个参与性别决定和分化的基因,性分化异常表现高度遗传异常性。  相似文献   

17.
目前200多种X染色体伴性遗传病中,产前诊断一般采用绒毛膜绒毛取样或羊膜穿刺术,而后进行细胞、生化或分子遗传学分析或决定性别,如遇问题或为男孩只能终止妊娠。作者采用体外受精方法使采自有X染色体伴性遗传病家族史的妇女卵细胞受精。在分裂至6~8细胞胚胎阶段时抽取一个细胞,应用多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进行Y-特异性DNA扩增以确定胚胎性别。 PCR中使Y-特异性重复序列短片段扩增。以不同稀释度的男性DNA为参照,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进行分析,在50个抽取的胚胎细胞中,男、女性各为23个,其余4个性别未确定。两例有遗传肾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作者用~3H-dCTP、dATP、dTTP标记人类Y-染色体特异的DNA探针,通过DNA-DNA原位杂交技术,与从临床体外受精过程中获取的处于分裂期的早期胚胎细胞进行原位杂交,以鉴别早期胚胎的性别。实验结果如:(1)在7个被检的早期胚胎中,有6例Y染色体DNA阳性,从而鉴别为男性;DNA-DNA原位杂交技术对人早期胚胎(从早期分裂阶段到囊胚阶段)Y染色体的鉴别,与其他Y染色体的检测方法所得的结果完全一  相似文献   

19.
人类MⅡ期卵冷冻与复苏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不同冻融方法对人类MⅡ期卵子结构及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 :共收集人MⅡ期卵子 186个 ,随机分为A、B、C三组冷冻。A组为带完整冠丘颗粒细胞的MⅡ期卵 ,其冷冻保护液含 0 .1M蔗糖 ;B组为不带冠丘颗粒细胞的MⅡ期卵 ,冷冻保护液中蔗糖浓度同A组 ;C组为不带冠丘颗粒细胞MⅡ期卵 ,冷冻保护剂中蔗糖浓度为0 .2M。对冷冻复苏后的卵子进行质量评估、显微授精及胚胎培养 ,并对部分卵进行染色体分析。结果 :( 1)带冠丘颗粒细胞的A组MⅡ期卵子冻融后的受精卵卵裂率显著高于B组 (P <0 .0 5 ) ;0 .2M蔗糖浓度冷冻的C组的卵存活率、优质卵率和卵裂率均高于B组 (P<0 .0 5 )。 ( 2 )冻融后MⅡ期卵子的核型分析未发现染色体数目异常 ,但发现有染色单体的缺失。结论 :带完整冠丘颗粒细胞不影响MⅡ期卵子的冻融效果 ,而且可能有助于保护卵子的发育潜能 ;在冷冻保护液中 ,0 .2M蔗糖浓度比 0 .1M更适合于MⅡ期卵子的冷冻 ;冷冻可能造成MⅡ期卵染色体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人类常规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中3原核(tripronuclear,3PN)受精卵及胚胎的染色体组成。方法:收集IVF来源的3PN受精卵及胚胎,与秋水仙素共培养14~20 h后制备染色体。结果:共收集到46枚3PN受精卵,277枚3PN来源的胚胎,核型分析显示:受精卵多为三倍体,胚胎可为近单倍体、近二倍体、近三倍体、多倍体等。结论:人类IVF来源3PN受精卵多为三倍体,3PN胚胎染色体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