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SPTN控制面技术及组网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城域传送网业务承载变化的角度分析SPTN控制面的应用需求,并从SPTN路由计算方案、层次化网络模型抽象及接口设计、网络分片等方面对SPTN控制面关键技术进行详细阐述,最后给出SPTN在集客专线和回传网络两种业务承载场景的组网架构.  相似文献   

2.
软件定义的分组传送网(Software Defined Packet Transport Network,SPTN)将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与分组传送网络(Packet Transport Network,PTN)进行融合创新,为PTN网络提供智能化控制平面技术,能实现网络资源的灵活调度。本文将从中国移动现网情况出发,介绍SPTN引入需求,深入讨论SPTN架构及引入策略、层次化控制器架构、功能和性能、标准化北向接口及南向接口等SPTN关键技术,并介绍SPTN应用场景功能及未来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3.
《中兴通讯技术》2015,(4):25-29
认为软件定义网络(SDN)引入传送网可以较为显著地提升资源利用、运维管理等能力,在基站业务、集客业务、家宽业务、光缆网络等应用场景中可通过软件定义网络+分组传送网(SDN+PTN)、软件定义网络+分组传送网+光传送网(SDN+OTN)、软件定义网络+分组传送网+光传送网+无源光网络(SDN+PON)、智能光配线网络(ODN)等实现网络与SDN的结合,实现业务的灵活调度、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提升、全局性的资源配置。针对每张网络的特点和技术成熟度,对传送网引入SDN的路径进行了分析,尤其针对SPTN(即SDN+PTN)的网络结构和技术要求展开了分析,并对试点情况进行了介绍。最后,对比了SDN引入前后网管的组织架构,并提出SDN引入后各层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电信业务和网络正在逐步演进为面向分组的业务和网络,移动城域网正面临着全面的建设和改造,即由电路域向分组域演进。3G网络的全面敷设带来了海量增长的数据业务源,这是推动城域网全面改造的原动力。本文重点介绍了分组传送网(PTN)技术在移动传输网中的重要地位和基于PTN组网的回传方案在HSDPA数据传输中的应用,介绍了将PTN设备作为网络分组化进程中的核心设备的方案,即一种网络融合、业务融合及运营商融合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鲁义轩 《通信世界》2016,(16):46-47
随着5G的日益临近,满足万物互联、移动互联的应用需求已经成为ICT业界的一致努力方向,这也对网络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构建面向5G的未来传送网架构,成为全球运营商网络发展的重要问题. 此前,分组传送网(PTN)在运营商网络中已规模部署,满足了2G/3G/LTE移动回传和大客户等业务的承载需求.然而高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定制化的专线等新业务对传送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网络能力开放、跨域业务快速开通、带宽实时调整等功能.  相似文献   

6.
随着3G移动通信系统IP化和面向IP的全业务时代的到来,城域传送网络正面临着由基于电路交换的SDH网络向基于分组交换的电信级分组传送网(PTN)的逐步演进趋势。保护是PTN满足运营商级需求的重要特性。本文介绍了PTN各种保护机制,重点针对应用在移动回传网络中的PTN环网保护方式进行了探讨,并对各种故障类型触发保护的实现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面向IP的分组传送网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无论是移动业务还是固网业务,都面临着从以语音电路业务为主向以数据分组业务为主的转变局面。为适应这种业务模式的转型,面向IP化的分组传送网的概念被提出。本文从移动运营商的传送网应如何面对网络IP化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业务和网络的IP化给传送网带来的新的挑战并从IP化的概念和分类来看传送网的技术演进;在给出分组传送网的定位之后,对当前分组传送网的主流技术及其特点进行分析,阐明各种技术之间的差异和尚待解决的问题,并给出面向IP的分组传送网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LTE技术的引入,本地传送网面临着大量LTE基站回传业务的承载。由于LTE时代网络架构更加扁平化,需要进行分组传送承载网与ePC对接完成LTE基站回传,文章首先分析了分组传送承载网、CN2承载网、ePC的网络现状,然后结合实际,总结了分组传送承载网与ePC对接的多种实施方案和经验。  相似文献   

9.
卢慧娇 《电声技术》2022,(12):138-141
互联网和IT化的发展,给运营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通信网和IT化技术融合,有助于解决新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为此,分析现阶段云网专线业务调度方式存在业务部署周期较长的情况,提出传输网引入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架构的方案,通过新旧调度模式的对比说明软件定义的分组传送网(Software Defined Packet Transport Network,SPTN)智能调度为云网专线的建设和维护带来的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10.
SDN是中国移动未来网络项目Novo Net的核心技术之一。指出中国移动的SDN实践,重点包括数据中心、软件定义的分组传送网(SPTN)、广域网、集客网、移动核心网五大应用场景。通过对SDN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的介绍和分析,认为SDN把软件和网络结合在一起,给网络带来灵活性和开放性,同时也对网络固有的稳定性有所冲击。对于SDN引入来说,应该全局考虑业务系统对稳定性和灵活性的需求和平衡。  相似文献   

11.
汤进凯  张奇 《电信科学》2015,31(12):1-200
PTN具有端到端QoS、统计复用和集中网管的特征,在运营商网络上发挥了重要作用,SDN 具有智能控制、集中控制和开放的特征,目前发展很快。在两者特点剖析的基础上,分析了SDN引入PTN的必要性和基站业务、集客业务的应用场景,提出了SPTN的技术要求,并结合上海的试点与测试情况分析了SDN基本功能特点。最后,探讨了SDN引入后运营商网络在转发层和控制层的逐步演进路径。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新型承载技术PTN的发展,深入分析了PTN的技术特点以及PTN与SDH建网的差异,论述了PTN与SDH/MSTP网络间架构的关系,对PTN与OTN组网架构、4G场景PTN组网架构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并提出了PTN业务承载和PTN+CE建设等发展策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分组传送网(PTN)是业内关注的电信级承载技术热点之一。在国际标准尚未完成的情况下,中国的PTN设备开发和网络应用处于领先地位。文章基于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通信行业标准《分组传送网(PTN)总体技术要求》,重点阐述了PTN网络功能架构、多业务承载和数据转发功能、PTN网络保护、运行管理维护(OAM)架构和功能要求4个方面的内容。结合中国运营商和设备商的利益,文章对涉及PTN行标的技术选择、网络应用和后续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PTN作为城域传送网主要承载技术的介绍,阐述了PTN技术相对MSTP的技术优势,分析了PTN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城域传送网基于PTN技术分3个阶段承载全业务的网络演进策略,为城域传送网的建设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In the area of carrier technologies, Packet Transport Networking (PTN) continues to attract significant research interest. Althoug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re not yet complete, China is leading the way in developing PTN equipment and network applications.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Chinese Packet Transport Networks is the PTN industry standard in China defined by China 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Association (CCSA).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PTN technology and standards, then illustrates four important aspects: PTN network architecture, multi-services bearing and data transfer function, PTN network protection, and OAM architecture and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Taking the profit motives of Chinese carriers and vendors into consideration, some key issues in PTN technology selection, network applications, and future evolu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从业务IP化的发展趋势讨论开始,提出分组传送网PTN(Packet Transport Network)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引入契机,全面分析讨论了PTN的组网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中国移动本地传输网承载业务的变化趋势,总结了中国移动本地传输网的组成架构及演进趋势,探讨了PTN+OTN组网策略,对比分析了独立组网、叠加组网、融合组网3种组网方式,并对各种组网方式的组网策略、方案特征、适用场景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从3G时代开始,中国移动选择PTN网络替代传统SDH网络作为主要承载工具.PTN的分组传输技术较好地解决了整个网络IP化趋势对传输网提出的需求,同时较好地支持2M业务,很好地解决了中国移动在发展3G的同时确保2G语音业务的优势.但是PTN替换SDH并没有让环网的带宽得到提升,汇聚层的带宽还是10GE,大部分接入层带宽还是GE级别并没有显著提升.在OTN没有进一步下层,POTN没有现网大规模应用之前,文章拟通过从网络规划、业务模型和流量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更加合理有效地实现对现有网络带宽的利用,提升带宽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Several key issues affect the development and standardization of Packet Transport Networks (PTN) and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Transport Profile (MPLS-TP). These include the end-to-end Quality of Service (QoS) mechanism, layered network architecture,introduction of layer-3 functions, and data-plane loopback functions. This paper introduces several views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PTN, an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PTN services. After an analysis of Traffic Engineering (TE) based on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MPLS) and Differentiated Service (DiffServ), a service-oriented end-to-end QoS guarantee mechanism is proposed. An alternative to introducing layer-3 functions into PTN is also proposed, based on PTN layered architecture defined in the available MPLS-TP standards and drafts. Requirements of data-plane loopback functions are discussed in conclusion.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面向集团客户专线承载的SDH/PTN城域传送网架构和集团客户专线类别;详细阐述了SDH/PTN承载业务直连专线及承载点对点、点对多点传输电路租用专线典型组网结构;详细论述了PTN承载专线技术优势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