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LMAUV作战效能评价指标难以精确定量描述的现状,基于LMAUV战术技术性能、作战使用特点,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对影响LMAUV作战效能的主要评估因素和每个因素的次级评价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确定作战效能指标体系,对LMAUV作战效能进行模糊综合评估,并运用实例计算得到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空-地制导弹药的作战使用与效能评估问题,开展基于作战仿真推演的空-地制导弹药效能评估。从快速响应需求、平台安全性需求、投放灵活性需求、任务效率、效费比5个方面对空-地制导弹药进行分析,提出基于作战仿真推演的空-地制导弹药效能评估方法;搭建作战仿真系统,面对近距空中支援作战任务场景,建立空-地制导弹药作战效能指标体系,以GBU-16激光制导炸弹为例进行仿真推演计算,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仿真结果进行效能分析。通过计算结果可得到载机不同飞行高度、飞行速度和进入角度的效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为空-地制导炸弹作战效能评估提供一种定量的评估方法,对装备体系论证和作战使用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结合舰载无人机编队协同对海突击作战使用的特点,分析了其作战过程和制定指标体系的原则,在ADC法的基础上附加了作战保障能力系数,构建了包含总体效能层、作战过程层、局部效能层和装备性能层四层指标的舰载无人机编队协同对海突击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对指标体系的各个指标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并建立了部分关键指标的数学模型,为舰载无人机编队协同对海突击作战效能评估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李辰  李建勋 《航空兵器》2022,29(1):67-73
不同于基于经验公式、孤立静态的装备效能评估方法,体系化作战效能评估可以从体系化作战任务解析与智能评估方法两个方面分别研究.本文引入标准化的体系作战建模框架和卷积神经网络逐步解构体系化作战活动,进而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化作战效能评估方法,包含作战任务策划、任务建模解析、构建评估指标体系、指标融合降维、效能等级评定等五个步骤,按照作战目标实现程度对复杂多样的体系化作战任务实施效能评估.  相似文献   

5.
费川  何宝民  刘栋 《四川兵工学报》2010,31(9):105-107,128
数据链是信息化战争中实现指挥控制自动化、战场情报资源实时共享、作战平台交互的战术信息系统。自动测试系统是保证其有效实施战术任务,充分发挥战场信息节点作用的重要保障装备,以数据链自动测试系统设计方案中的两套自动测试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复杂的系统结构和任务特性,构建了该系统的综合效能指标体系,综合运用AHP法和模糊理论确定了指标权重和模糊向量,实现了对数据链自动测试系统的综合效能评估,评估结果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空对地作战效能评估的问题,提出了空对地作战效能评估指标。建立了各指标的数学模型,并确立了考虑空对地攻击战术对抗双方存在火力对抗和电子对抗情况下效能评估模型的修正方法。使用该模型,能够为部队单次空对地战术攻击训练和实战提供战斗效能数据,找出攻击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并能够对空对地武器装备发展提供效能评估意见。  相似文献   

7.
郝明 《兵工自动化》2007,26(11):13-15
针对野战地域通信网作战效能评价中评估指标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采用模糊综合评估的方法对其进行评估.步骤包括:建立野战地域通信网作战效能评估体系、确定评估指标权重、构建一级模糊评估矩阵及进行二级综合评估.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估方法不仅能将半定性、半定量的问题转化为定量的问题进行分析,而且使用简单,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8.
为了科学评估反坦克导弹武器的作战效能,提出了基于任务的作战效能评估模型和方法,对影响作战效能评估的指标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某型反坦克导弹武器的作战效能进行了评估分析及有效性验证。结果显示该评估模型能够客观地反应出反坦克导弹武器完成作战任务要求的程度;通过对评定参数的分析,可反应出不同型号反坦克导弹武器在提高任务完成度上需要重点改进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导弹作战体系生存能力评估是导弹作战体系作战效能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建立导弹作战体系生存能力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中具体指标进行了定量分析.为导弹作战体系生存能力的综合评估奠定了基础,为将来研究导弹作战体系作战效能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准确评估无人机作战效能,在动态分析无人机对海突击作战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作战效能的 主要因素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无人机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运用专家打分法给出作战效能评估指标的权 重和评价,采用云模型实现作战效能评估指标定性与定量的相互结合,利用正态云运算规则得出无人机的综合作战 效能云。仿真分析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战术通信网基于聚类的生存性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的生存性评估测度--全网聚类生存度.首先,讨论了战术通信网的抗毁性和生存性评估中常用的测度指标,并指出了这些测度的缺点.然后,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战术通信网的新型的生存性评估测度指标--全网聚类生存度,并提出了一些与之相关的性质和定理.最后,完成了使用该测度指标对12种拓扑网络的生存性评估仿真计算,并与链路连通因子(LC)F测度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全网聚类生存度设计科学合理,计算简单迅速,能同时考虑节点和链路的失效,并具有很好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吴迪  何兆祥  赵小刚  殷福亮  李明 《兵工学报》2008,29(9):1069-1073
战术互联网不同于其它Ad hoc网络的根本特点是应用于战场环境当中,但目前对战术互联网性能的仿真评估方法却没有反映出战场特定的因素,如地形、战术行动等对其性能的影响。针对此问题采取想定作业的方法体现战场环境因素,使用了自主编写的战场指挥通信过程模拟软件TCSS,以FSR路由协议为例进行了仿真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战场因素很大程度地影响了Adhoc网络路由协议的效率,实验数据为战术互联网系统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为军事人员进行指挥活动提供辅助决策,提出一种关于作战体系指挥效能的分析方法.首先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作战体系网络模型,将作战体系网络分为逻辑指挥网络和物理通信网络;然后采用依赖网络理论对2个网络之间的依赖关系进行描述,通过分析指挥节点、火力节点、侦察节点以及通信节点之间的作战流程关系,确定了评估作战体系指挥效能的评价指标以及计算方法,并通过仿真计算实验对该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认识和分析当前复杂作战体系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战术导弹指挥员指挥能力模糊评估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基于模糊交集运算的分析方法,建立了战术导弹指挥员指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糊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5.
战术数据链系统自适应轮询MAC协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文政  周经伦  罗鹏程 《兵工学报》2009,30(12):1624-1631
基于战术数据链的应用背景,针对传统轮询协议信道利用率低以及无法满足紧急情况下的实时通信需求等不足,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轮询MAC协议(APMP)。通过基于贝叶斯估计的轮询调度算法,APMP能够自适应地以高选择指数选择具有较多高优先级报文的节点进行轮询,进而提高信道利用率和提供业务区分服务。同时,APMP还能适应网络拓扑结构的动态变化,较好地解决了节点超出网控站覆盖范围而造成的空轮询问题。仿真表明,相比较于现有典型战术数据链集中式轮询协议,APMP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无线信道资源,具有较好的性能表现。  相似文献   

16.
基于DHGF法的防空信息指挥系统通信网效能评估,光在咨询有关专家的基础上,对防空兵信息指挥系统通信网收集指标,再通过获取评价指标元素的组合权重、取得样本评价量矩阵、确定评价等级及评估灰类、计算灰色统计数、计算灰色评估权值及模糊权矩阵、算出模糊综合评判矩阵等步骤进行计算评估。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反恐和抢险救援任务中快速破拆建筑物门体的需求,对聚能切割装置设计原理及综合效能进行评估.分析聚能切割装置构件组成、性能参数及设计原理,建立以技术性、战术性和应用性为评价指标的综合效能评估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评估模型,结合专家打分和技战术参数,确定判断矩阵,给出综合效能值.结果表明:该装备设计科学、性能良好,能满足各类建筑物门体破拆要求和遂行任务需要,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唐凯  柏彦奇  蒋建 《兵工自动化》2015,34(11):92-96
针对当前系统效能评估中存在的3个主要问题,提出一种系统六元评价理论。该理论将评价指标体系分为4层,第1层功能评价指标便于人们从总体上评价系统功能,第2层结构评价指标使人们可以从系统结构的角度对系统进行评价和优化,第3层运行评价指标便于在特定的系统结构下从微观运行的角度对系统进行把握,第4层要素、状态评价指标便于在特定的系统结构下对系统要素进行调整以改进系统的功能;并以战术级装备保障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为例,验证了该理论的实用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系统六元评价理论建立指标体系,思路清晰,指标选取适当,为今后建立各种系统评估指标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基于组合赋值权法的防空兵通信网效能评估,采用邀请若干名专家独立地对目标评价,对所有评价方案由专家评分确定指标权重值,再用评估算法计算处理,求得各指标综合权重值,并通过线性加权和法确定系统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