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梗死急性期和恢复期血管内皮细胞和纤溶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和恢复期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和纤溶功能的变化。应用酶标法、免疫扩散法和发色底物法对82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和124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进行血液学观察并与92例正常人对照。结果发现,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明显升高。6-酮-前列腺素Flα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明显下降: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纤溶酶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抗原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明显下降,脑梗死急性期和恢复期患者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均轻度升高。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纤溶酶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抗原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较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明显下降,但均未恢复正常。结果提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和恢复期患者都存在明显的血管内皮细胞和纤溶功能异常,临床上不仅要重视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对恢复期患者仍要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2.
凝血、纤溶和缺血性心脏病马颖艳综述贾国良审校(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内科西安710032)关键词心脏病,缺血性凝血系统血小板纤溶系统近年来随着对缺血性心脏病介入性诊疗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基础和临床资料表明,凝血、纤溶两大系统及血小板的功能变化在缺血...  相似文献   

3.
纤溶酶治疗恢复期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纤溶酶治疗恢复期脑梗死的疗效。方法设对照组32例应用尼莫地平40mg,每日3次,脑复康0.8g,每日3次。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纤溶酶100u,每日1次。每14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9例,显著进步13例,进步7例,总有效率90.6%;对照组痊愈5例,显著进步8例,进步11例,总有效率75.0%。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纤溶酶治疗恢复期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20 0 2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 ,我们对 114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进行了血浆凝血系统、纤溶系统检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患者组共 114例 ,男 6 5例 ,女 4 9例 ;年龄 4 2~ 85岁 ,平均 6 1.5岁 ;均为脑卒中急性期。对照组 6 0例 ,男 34例 ,女2 6例 ;年龄 5 2~ 77岁 ,平均 5 9.5岁 ;均为同期体检健康者。患者组入院后次日晨空腹采静脉血 ,对照组早晨空腹采静脉血 ,用3.2 %枸橼酸钠 0 .2 m l+静脉血 1.8ml抗凝混匀 ,迅速分离血浆进行检测。蛋白 C(P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PAI)检测采用发色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凝血纤溶功能异常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北京朝阳医院2006—2007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AECOPD)住院患者38例,并选择同期47名健康体检者做对照,入选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凝血因子X、血栓调节蛋白(TM)、蛋白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及D-二聚体(D-dimer),发色底物法测定抗凝血酶Ⅲ(AT-Ⅲ)。测定AECOPD患者血气分析、血常规、血脂、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BG)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ECOPD患者vWF、TF、凝血因子Ⅹ、D-dimer及tPA显著升高(P<0.01);TM及蛋白C显著下降(P<0.01)。而两组的AT-Ⅲ、TFPI及PAI-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ECOPD患者存在显著凝血纤溶功能失衡状态,在诊治AECOPD患者时,要充分考虑到患者存在的凝血纤溶功能异常,要注意监测相关凝血纤溶指标,对防治AECOPD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中风的急性期由于有意识障碍、吞咽困难或恶心呕吐等症状而易导致脱水、血液粘稠度增加,同时中风本身又可引起水、电解质失衡,因此中风急性期的输液和营养补充甚为重要,过之与不及均可引起不良影响。水电解质紊乱的发生机理及症状 (一) 高钠血症因意识障碍、吞咽困难可引起摄水不足;因发热、出汗、过度换气可发生非感知  相似文献   

7.
静脉内注射组织型溶纤酶元激活剂 (t pA)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疗效尚未肯定。本文研究 3948名急性缺血性脑中风 (ICH)中 70名 (1.8% )接受t pA的效果 ,住院病死率为15 .7%。未用t pA组为 5 .1%。结论 :用t pA治疗ICH效果并不好。组织型溶纤酶元激活剂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患者抗凝和纤溶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检测38例急性脑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患者与50例健康人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P-选择素(GMP-140)、凝血酶原片段1+2(F1+2)、总蛋白S(PS)水平及抗凝血酶(AT)、蛋白C(PC)、纤溶酶原(Plg)、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急性期并发LDVT患者的vWF、GMP-140、F1+2水平、PAI-1活性均明显升高,而总PS水平、AT、PC、Plg活性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认为脑梗死急性期并发LDVT患者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和较低的抗凝、纤溶活性,临床工作中应及早应用必要的抗凝药物,防止L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内皮功能和纤溶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有很高的致残率。临床研究表明,CHF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并与CHF严重程度有关〔1〕,有发生血栓栓塞的倾向,但其形成血栓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通过观察CHF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PAI 1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 PA)抗原水平的变化,旨在探讨CHF患者内皮细胞功能和纤溶功能的变化及意义。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本院收治CHF患者60例,其中男33例,女2 7例,年龄1 5~5 8( 4 0 .37±9.98)岁。CHF的诊断依据国内外通用的诊断标准,心功能Ⅱ…  相似文献   

11.
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凝血和纤溶调控因子。活化的TAFI(TAFIa)能使纤溶酶失去与纤维蛋白的作用位点而发挥纤溶抑制作用和促进血栓形成。深入研究TAFI有可能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和急、慢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部分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  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5 例(原发性高血压组)和急、慢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5 例(缺血性脑卒中组)测定血浆部分凝血纤溶指标,以健康人38例(正常对照组)为对照。  结果:两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高纤维蛋白原血症,高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低活化蛋白C敏感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高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含量亦升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浆D-二聚体升高。  结论: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纤溶抑制及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可能是其并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原因之一。②活化蛋白C抵抗现象与动脉血栓形成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肾脏透析患者凝血与纤溶功能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慢性肾衰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于血液透析前1h、血液透析开始后1h、透析结束时、透析后3d分别测定患者静脉血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D-二聚体与组织纤溶酶原活物。结果血液透析开始后,血小板计数下降,且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延长,与透析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透析后D-二聚体、组织纤溶酶原活物显著增高,与透析时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脏透析对患者凝血与纤溶功能有影响,能启动患者内源性凝血途径及继发性纤溶功能。  相似文献   

14.
肝病患者抗凝和纤溶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病患者抗凝和纤溶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李君曼,陈健,付淑花,李明出血是肝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其机制涉及多方面的因素。本文对不同类型肝病患者的抗凝和纤溶功能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肝病出血的新机制,寻找判断肝病病情和预测出血的敏感指标,指导肝病出血的防...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 (ICVD)患者血浆纤溶活性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入选ICVD患者 86例 (ICVD组 ) ,根据病情又分为短暂脑缺血发作 (TIA)组 14例 ,脑梗死组 72例 ,并入选非脑血管病患者 4 3例作为对照组 ,分别采用产色法测定血浆纤溶酶原 (Plg)、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 1(PAI 1)活性 ,荧光偏振光法测定血清Hcy,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叶酸 ,同时常规测定血脂水平。结果 ICVD组 ,TIA患者和脑梗死患者血浆Plg、t PA活性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5 )。ICVD组血清Hcy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1) ,t PA活性降低和高Hcy对ICVD的发生均有显著作用。结论 t PA活性降低和高Hcy分别是ICV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心房快速起搏诱发心房颤动犬内皮和纤溶功能的变化及西拉普利对其影响,探讨房颤血栓前状态的机制及防治对策。方法2004年1月至8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选杂种犬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8)、西拉普利组(n=8),在右心房以单心房(AOO)模式400/min起搏6周,建立房颤犬模型。西拉普利组起搏前1周开始每天服用西拉普利(1mg/kg),直至起搏结束,分别于起搏前、起搏6周后采静脉血,测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结果心房快速起搏6周,对照组犬血浆AngⅡ较起搏前明显增高,[(349·9±28·3)ng/L对(198·4±19·4)ng/L,P<0·01];西拉普利组AngⅡ无明显升高(P>0·05);快速起搏后血浆vWF升高[(109·7%±19·8)%对(33·9±5·9)%,P<0·01),西拉普利起搏后血浆vWF亦升高,但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起搏6周后血浆t-PA、PAI-1抗原均明显升高[t-PA:(12·7±2·1)ng/L对(8·9±1·5)ng/L,P<0·01][PAI-1:(24·4±3·9)ng/L对(15·4±2·4)ng/L,P<0·01];西拉普利组起搏后两者亦升高但两者升高程度低于对照组。结论慢性心房快速起搏导致犬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内皮功能及纤溶功能失调,西拉普利可以阻断RAS激活,不同程度改善内皮和纤溶功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能用于房颤血栓防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中风恢复期的中西医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脑中风恢复期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总结所给予的中西医护理措施。结果本组56例患者,在给予综合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护士给予生活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和康复护理等措施进行干预后,全部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均得到显著提高,不良心理情绪有效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病情改善出院。结论积极合理的中西医护理措施对于提高脑中风恢复期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与缺血性心脏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凝血、纤溶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并对部分患者跟踪观察。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以及20例正常人的尿纤维蛋白肽A(FPA);并用相应方法同步测定了血浆D-二聚体(D-dimer)含量、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剂(PAI)活性。结果: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较正常对照组尿纤维蛋白肽A值增高,血浆D-二聚体水平、PAI活性升高,tPA活性降低。且急性心肌梗死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之间上述指标也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研究结果提示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在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凝血、纤溶指标对探讨其发病机制及判断预后可能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0.
凝血—纤溶系统分子标志物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AT、FPA可很好地代表凝血酶活性,而D-dimer则反映了纤溶酶的活化状态。几种脑卒中亚型均有TAT、FPA和D-dimer水平的增高,因此,TAT,FPA和D-imer是反映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纤溶异常的具有特异性和较高敏感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