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近年来无创伤性心机能测定法有不少发展,一般认为测定心脏收缩时间间距(简称STI)是一种间接估计左心室收缩机能的一个较灵敏的指标。国内外在基础与临床方面已有这方面的报道。国内报道在测定STI时,一般常用  相似文献   

2.
<正> 心脏收缩时间间期(STI)是无创性定量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和甲状腺功能的一种较灵敏的指标。本文目的系对16~20岁年龄组的正常青年进行STI的多因子逐步回归分析,综合考虑心率、年龄、性别等因素对STI的影响以建立—比  相似文献   

3.
收缩时间间期(STI)测定是目前较为实用的非侵入性定量测定心脏功能的方法。为了探讨STI对风心病二尖瓣疾患左室功能判断的价值,并试图给临床  相似文献   

4.
用收缩时间间期(STI)测定法,在检测心脏收缩功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该方法具有安全、无创伤、无痛苦、操作简便,可反复检查,快速诊断等优点,已经被很多医院应用。本文用此方法测定60例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STI)并与50例健  相似文献   

5.
心脏收缩时间间期(Systolie TimeIntervals,简称STI)测定是最简单而可靠的定量的非创伤性心功能检查方法之一,可以藉此反映左心室的功能状态。本文检测了41例不同心脏疾患所致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病人的STI,并与29例无心衰临床表现的心脏病人以及正常人的STI作对比,企图阐明STI检测对心衰诊断的临床意义,同时结合中医辨证探讨中医  相似文献   

6.
<正> 心脏收缩间期(Systolic Time Intervals简称STI)测定是一种定量估价左心室功能的无创伤性的检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强。STI为左室功能可信赖的指  相似文献   

7.
<正> 心脏收缩时间间期(STI)测定是一种无创伤性半定量评定心脏收缩功能的方法,在国内已有许多报道。其测定结果与冠脉造影及血流动力学相关,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可靠依据。值得注意的是STI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已报道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心率、年龄、性别、药物及技术因素等。近期我  相似文献   

8.
<正> 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认为,心脏收缩时间间期(STI),尤其是排血前时间(PEP)与左室排血时间(LVET)比值对冠心病的诊断有相当的价值。本文旨在通过测定并分析76例冠心病的 STI,以确定冠心病患者 STI 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使用超声新技术对慢性心衰(CHF)患者进行心脏收缩非同步性检测,并对左室射血分数与心脏非同步性指标的相关性及DTI、STI、RT-3DE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正常对照组(20例)、CHF并窄QRS组(10例)、CHF并宽QRS组(12例),共3组.使用TDI、STI、RT-3DE评价心脏收缩不同步性.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与心脏同步性改善程度的相关性,以及DTI、STI、RT-3DE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CHF患者(包括窄QRS组、宽QRS组)心脏收缩非同步性指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术前心脏收缩非同步性指标在宽、窄QR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前、术后心脏收缩非同步性指标在CHF患者(包括宽QRS组、窄QRS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心脏收缩非同步性指标在窄QRS组、宽QR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LVEF与心脏非同步性指标显著负相关(P〈0.01);(6)在心脏非同步性指标中,DTI与STI、RT-3DE呈显著正相关性(P〈0.01).结论使用心脏超声新技术筛选CHF患者,对于左室不同步(包括窄QRS波)者,亦可通过CRT获益.  相似文献   

10.
我们采用同步记录颈动脉搏动图(CPT)、心音图(PCG)及心电图(ECG)法,对108例健康青少年进行心脏收缩时间间期(STI)测定,探讨影响STI的生理因素,得出青少年STI正常值。 一、材料和方法 健康青少年108例,男55例,女53例,年龄13  相似文献   

11.
我们曾报导了有心外分流的动脉导管未闭(PDA)和心内分流的房、室间隔缺损在心脏收缩时间间期(STI)上变化特点。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未闭动脉导管粗细、心电图正常与否、年龄与STI异常程度的关系,並比较F术前后的STI与血压变化,初步探讨在动脉导管未闭中STI的变化特点和机理,了解STI的影响因素,正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用无创性方法测定左心室收缩功能在国内外有许多报导。心脏收缩时间间期(STI)的测定已广泛应用于判断左心室收缩功能,特别是射血前时间与射血时间比值(PEP/LVET)已被确认为一项灵敏而较可靠的指标。但作为全面评定心脏功能,应该包括  相似文献   

13.
心脏收缩时间间期(STI)的测定是评价左心室功能的重要的非损伤性方法之一,在临床及心脏功能的研究中已日益广泛地用作为心泵功能优劣及诊断冠心病的指标。但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仅有个别报道。我们曾测量分析了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患者中的STI,发现心内分流和心外分流的心功变化有其不同的特点,其中房缺患者在STI上的  相似文献   

14.
<正> 收缩时间间期(Systolic time intervals,STI)是目前较为实用的非侵入性定量测定心脏功能的方法。有关成人STI正常值,国内外已有所报道,但对正常儿童STI正常值,国外只有很少资料,国内尚未见报道。我们使用Siemens Cardiostat 37生理记录仪,同步描记心电图Ⅱ导联、心音图、颈动脉波,检查了519例正常儿童的STI。其中男性243人,女性276人,年  相似文献   

15.
<正> 心脏收缩间期(STI),是近10多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无创伤性心脏功能检查方法。本文测定了44例冠心病人的STI,并与40例健康成人作对照,对其几项主要测值的敏感性及其与心脏结构病变程度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冠心病人又以超声心动图心内结构病变的不同程度分为两组:冠心I组(重度病变组)  相似文献   

16.
超声心动图在评价心脏功能方面已被广泛应用,其中包括泵血功能、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和心脏收缩时间间期(STI)的测定。最近,我们用超声心动图(UCG),心阻抗(ICG),染料稀释曲线(DDC)三种方法测定心排出量的对比研究表明三者都有密切的直线相关(r在0.65~076之间)。本文简要报告用UCG测定某些左心功能指标和STI参数,并就方法学中的一些问题作一粗浅讨论。  相似文献   

17.
<正> 无创性方法测定收缩时间问期(STI),借以评定心脏功能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但由于测定STI需同步记录心电图(ECG)、心音图(PCG)及颈动脉搏动图(CPT),需拥有多导记录仪方能开展此项工作。由于高质量的多导  相似文献   

18.
<正> 心脏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心脏的泵血功能有赖于心室的收缩来完成,而舒张则有利于血液回心。心脏收缩时间间期(STI)和舒张时间间期(DTI)的测定是评价左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的一种有重要价值的非损伤性检查方法。本文侧重介绍STI 的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通过测量计算各间期及其比值作为左心室功能的判定指标。1.电-机械延迟时间(EML):从ECG 的QRS 复合波起点(反映心室电活动开始)到ACG 的C 点(反映心室开始收缩,左室压力开始升高)的间距(称Q—C 间期),或到PCG的第一心音高频、高振幅成分(即二尖瓣关闭成分,简写S_(1m))的间距(称Q-S_1或R-I 间  相似文献   

19.
<正> 心脏收缩时间间期(STI)的测定是一种无创伤性的左心室功能检查方法。目前,STI的传统方法需在多导仪上同步记录心电图(ECG)、心音图(PCG)、颈动脉搏动图(CAR)或心尖搏动图(ACG)。现在国内多导仪尚未普及,限制了STI 在基层单位的广泛使用。本文试图提出新指标和建立回归公式,用心电图机记录以简化STI 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0.
心脏收缩时间间期(以下简称STI)是评定左心功能的可靠指标,由于这是一种“非创伤性”检查方法,对受检者无危险及痛苦,且简便易行,可反复测定,所以,应用“STI”来估计左心室功能,国内外已可有许多报导。但是对颈动脉脉波图之系统分析,在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