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家铨 《鱼雷技术》1999,7(4):39-44
本文论述了大型水面舰艇装备线导鱼雷反潜系统的必要与可能。通过对水面舰艇发射线导鱼雷的设想方案、弹道设计、能量储备、发射系统及发射管参数的理论计算,论证了它的可行性。通过陆上发射试验,验证了其理论分析与计算。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线导雷极限射距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潜艇使用线导鱼雷攻击单艘匀速直航水面舰时极限射距计算的仿真模型,该模型采用偏离方位法发射线导鱼雷,线导段采用保持距离导引法作为导引方式,自导追踪段采用尾流自导方式,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潜艇在线导鱼雷攻击过程中,根据指控系统计算得出的水面舰速度和舷角值,并估计其误差范围,通过仿真计算得出不同误差条件下的线导鱼雷极限射距,从而使指挥员能对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作出评估,有利于提高线导鱼雷攻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高继和 《鱼雷》1999,(1):6-10
鱼雷放线系统是线导鱼雷研制的重点与难点之一。本文针对发射舰艇的危险区域,就艇上放线装置软管式放线中金属软管的长度与重量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舰艇运动对舰载鱼雷发射有较大影响。为了分析舰载鱼雷发射的入水参数,对舰载鱼雷发射入水参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综合考虑了舰摇、舰速、发射管转角及鱼雷发射时舰艇姿态对鱼雷入水参数的影响,建立了鱼雷发射入水参数的数学模型,并分别对舰艇运动发射过程与静水中发射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舰艇运动下的鱼雷发射模型能更真实的反映鱼雷发射情况,为舰载鱼雷发射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改娣 《鱼雷技术》1997,5(1):15-22
本文就热动力线导鱼雷在初始弹道的特点和复杂性,提出了开展数学仿真方法研究的必要性,对鱼雷-线导软管-发射艇组成的系统进行了分析,并初步给出了数学描述方法。该方法已应用于热动力自导鱼雷,线导鱼雷的初始弹道数学仿真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SUT鱼雷(德)     
SUT鱼雷是由潜艇、水面舰艇发射的反潜、反舰两用鱼雷,它兼有早期“海蛇”和“海豹”的特点。1978年,AEG公司曾声称,该雷的主动自导作用距离为2.000m,被动自导作用距离为4.000m~6.000m。其制导部分具有再搜索逻辑功能,鱼雷姿态由陀螺相对于控制舵面来控制。 SUT鱼雷是出口序列鱼雷,潜艇可在5m~7m水深处自航发射,也可用压缩空气发射。水面舰艇发射时,水深要大于10m。  相似文献   

7.
读者之声     
吉林榆树读者安兵来信问: 水面舰艇如何躲避鱼雷的攻击? 现代鱼雷通过被动探测水面舰艇发出的声信号,或者由鱼雷主动发射声信号,通过探测舰艇的反射回波来确定目标位置,并沿声音信号传播的方向追踪和攻击舰艇。目前水面舰艇对付鱼雷的主要方法是采用拖曳式鱼雷诱饵。这种  相似文献   

8.
鱼雷是进攻性水中兵器,由潜艇、飞机和水面舰艇发射,具有反潜反舰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鱼雷主要执行反舰使命,并在历次海战中有良好的战绩。战后,鱼雷的主要使命转向反潜,由于它具有水下机动能力和自导能力,因而取代了深水炸弹,成为最主要、  相似文献   

9.
曲延明  杨军  周明  姜凯峰 《鱼雷技术》2011,19(4):303-306
针对舰机协同使用火箭助飞鱼雷对潜作战中的兵力安全问题,通过分析火箭助飞鱼雷射击禁区及目标定位对舰机协同兵力位置的影响,从舰艇安全和目标定位的角度出发,重点研究了水面舰艇编队反潜队形配置、队形变换及脱离禁区的方法,为火箭助飞鱼雷对潜作战中水面舰艇合理占领阵位提供了依据。本文研究成果对火箭助飞鱼雷作战使用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远程两用导弹是美国海军和陆军联合发展的防空和反舰两用导弹。它是用火箭冲压组合发动机推进的远程、超视距、高超音速、可从水面舰艇、潜艇鱼雷管以及地面机动车辆上发射的、用于攻击水面舰艇和远距离飞机的两用导弹。  相似文献   

11.
贾跃  姚奉亮  丁贝 《鱼雷技术》2011,19(4):307-311
提出了使用火箭助飞式声干扰器和悬浮式深弹组合协同防御潜射线导鱼雷战术,根据线导鱼雷射击原理,仿真估算了导引艇的舷角,建立了火箭助飞式声干扰器和悬浮式深弹这一软硬反鱼雷武器组合协同防御潜射线导鱼雷的数学模型,利用运筹学中的优化方法确定了两型武器的布放策略及舰艇的规避航向,并对使用软硬武器协同对抗与单一软对抗的对抗成功概率进行了仿真比较,结果表明,使用软硬武器协同对抗效果显著,较单一使用软对抗线导鱼雷的成功概率提高了20%~36%。  相似文献   

12.
史于辉 《鱼雷》1998,(2):22-28
水面舰艇鱼雷发射装置是以发射气瓶中的压缩空气为动力,推动鱼雷以一定的速度出管。在发射装置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内弹道计算,以确定适合的发射系统技术参数。本文简要介绍了水面舰艇鱼雷发射装置的内弹道计算方法,并以某次陆上靶场试验为例进行验算,并对其与试验测试数据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分析,从而检验了内弹道计算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欧洲反鱼雷鱼雷研发展望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钱东  张起 《鱼雷技术》2006,14(5):1-5,11
介绍了德国研发中的“梭鱼”轻型超空泡反鱼雷鱼雷以及法国提出的重型反鱼雷鱼雷的总体概念、技术特点和部分试验结果,分析了它们产生的背景和意义。“梭鱼”鱼雷采用开式超空泡,头部锥形空化器、控制舵和自导头集成为一体,在已进行的单项试验中,速度达到240kn,可进行机动,自导发现重型鱼雷距离大于200m。仿真结果表明,“梭鱼”鱼雷可为舰艇提供效果显著的近程拦截能力。法国DCN公司基于增加战斗部威力的目的,将研究重点放在了重型反鱼雷鱼雷上。设计了3种威胁想定:反潜机在0.5—3km距离内空投轻型鱼雷,水面舰艇在3—6km距离内发射轻型鱼雷,潜艇在4—10km距离内发射重型线导鱼雷,并对其进行了仿真试验。对DCN通过仿真所得出的不同报警距离的拦截成功率、鱼雷空间交汇时间概率分布、最小交汇距离概率分布以及拦截距离概率分布等仿真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4.
杨秀庭  赵晓哲 《兵工学报》2012,33(4):503-507
以潜射鱼雷的浅海作战应用为背景,结合3种典型水文条件,计算了鱼雷舷侧阵声纳对中频主动声纳信号的作用距离和测向误差。计算结果表明,在潜艇反舰作战中,利用水面舰艇发射的主动声纳信号,潜射鱼雷的舷侧阵声纳可实现目标的远程被动探测;而当目标可探测时,鱼雷舷侧阵声纳具有较高的目标测向精度,一般可满足鱼雷远程自导导引对测向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梅成义 《兵工科技》2003,(2M):40-42
在舰舰导弹出现之前,鱼雷是各国海军的主要海战兵器之一,可由军舰、潜艇和舰载飞机等携载平台发射,通过自航、自控、自导或复合制导,毁伤舰艇等目标。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问世以来,鱼雷在历次战争中,被世界各国海军广泛使用,并取得了很大的战果。比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鱼雷击沉的运输船只达到1153万吨,占被击沉运输船总吨位的89%;击沉舰艇162艘,占被击沉舰艇总数的49%;即使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鱼雷击沉的运输船只也达1445万吨、舰艇369艘,分别占被击沉的运输船只总吨位和舰艇总数的68%和38.5%。因而,在舰载武器装备中,鱼雷颇受人们的青睐。  相似文献   

16.
中隐身目标是水面舰艇面临的现实威胁,严重破坏了水面舰艇防空反导体系。从舰空导弹拦截隐身目标的主要挑战出发,分析主要反隐身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国外的应用情况,提出了水面婉艇编队对隐身目标防御拦截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信息动态     
MU90硬杀伤系统1 作战需求水面舰防御鱼雷威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当来自水上导弹的攻击受到诱饵(软杀伤)的威胁时,反导弹导弹(硬杀伤)和层次防御系统都很难对付来自水下不可见的鱼雷攻击。首先,对于各种重型鱼雷(包括直航鱼雷,尾流自导鱼雷,声自导鱼雷以及线导 声自导/尾流自导鱼雷)来说,采用单一的对抗器材是不行的。同时对水面舰的攻击可能同时来自1条  相似文献   

18.
正尾流自导鱼雷前篇介绍了线导鱼雷的制导原理,接下来谈谈尾流自导鱼雷。尾流自导鱼雷,就是指鱼雷利用敌方舰艇航行时产生的尾流来对目标舰艇进行跟踪。水面舰艇在航行时,由于螺旋桨搅动会在海水表面形成明显的尾流痕迹,尾流与毗邻的海水相比具有截然不同的声特性和热特性,压力场和温度等物理特性也会变化,同时产生大量气泡,并长时间存在于海水中而无法消散。因此尾流自导鱼雷可以利用目标舰艇尾流多种形  相似文献   

19.
周佩芬 《兵器知识》2010,(12):42-43
二战至今,潜用鱼雷已经从直航鱼雷变为自导或线导鱼雷,而其中主被动声自导和尾流自导鱼雷以及线导鱼雷的装备,明显提高了鱼雷的命中概率,迫使各国海军开始更加急切地寻求防止价格昂贵的水面舰艇和潜艇遭受水下威胁打击的实用方法。当前在各国海军中装备的软杀伤反鱼雷系统,不管是拖曳式鱼雷诱饵,还是自航式鱼雷诱饵或干扰器,大多采用声学对抗原理。比如22个国家装备使用  相似文献   

20.
反鱼雷鱼雷作战模式及拦截弹道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讨论了舰艇发射反鱼雷鱼雷直接拦截鱼雷弹道的问题,在典型理想工况条件下,建立了反鱼雷鱼雷武器的发射角与舰艇观测方位角的函数关系式,探讨了在某些限制条件下对于给定鱼雷的攻击能否被拦截的问题,同时给出了反鱼雷鱼雷所需的最小速度,为舰艇发射反鱼雷对抗鱼雷攻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