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两种培养基在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时,对卵子成熟及授精后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144枚未成熟卵母细胞随机分为两组行体外成熟培养,组1为囊胚培养基,共培养80枚卵子;组2为人输卵管液培养基,共培养64枚卵子培养,两种培养基除基础液不同,其余组分及含量均相同,比较两组卵子的体外成熟、受精及胚胎发育情况.结果:组1卵子成熟率(86.25%)明显高于组2(6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卵子的受精率、卵裂率及优胚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组1有优于组2的趋势.结论:两种培养基均可将未成熟卵母细胞培养成熟,但囊胚培养基更优于人输卵管液培养基,且方便配制,更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式人未成熟卵母细胞评分标准的可行性和颗粒细胞指标的合理性及其对卵子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按改良式人未成熟卵母细胞评分标准,将未成熟卵母细胞分为优质卵和非优质卵,对成熟卵母细胞进行受精,并对胚胎进行评价;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两类卵的颗粒细胞凋亡。结果优质卵的成熟率、卵裂率和优质胚胎率都优于非优质卵,优质卵成熟数和优质胚胎数与非优质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优质卵其卵丘细胞DNA凝胶电泳后形成明显DNA 梯带,凋亡程度高于优质卵的卵丘细胞。 结论改良式人未成熟卵母细胞评分标准在临床上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未成熟卵体外培养成熟治疗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一种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成熟技术治疗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使其获得妊娠.方法在月经第3~5天给予PCOS患者小剂量促排卵药物,待卵泡直径达10 mm左右,取出未成熟卵子进行体外培养成熟36 h,再行单精子胞浆注射,优质胚胎移植宫腔.结果 17例难治性PCOS患者经此方法治疗4例获得妊娠.结论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成熟技术是使难治性PCOS患者获得妊娠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4.
不成熟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培养及玻璃化冷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显微授精治疗周期中剩余的生发泡(GV)期不成熟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培养及玻璃化冷冻效率.方法 将显微授精(ICSI)周期剩余的GV期卵母细胞随机分为3组:①在GV期玻璃化冷冻,解冻后进行体外成熟培养;②体外成熟培养至MII期后行玻璃化冷冻;③对照组:直接进行体外成熟培养(IVM).观察体外培养成熟卵母细胞及不同成熟阶段卵母细胞冷冻后的受精和发育潜力.结果 对照组的成熟率为71.6%(53/74),其中16枚行显微授精(ICSI),受精率为87.5%(14/16),卵裂率为85.7%(12/14),囊胚形成率为14.3%(1/7);组1与组2的存活率分别为97.5%(39/40)和87.5%(35/40),差异没有显著性;但是组1的成熟率28.2%(11/39)显著低于(P<0.01)对照组的成熟率71.6%(53/74);组2的受精率74.1%(20/27)与对照组的受精率87.5%(14/16)相比,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 ICSI周期剩余的GV期卵母细胞能在体外培养成熟并具有良好的发育潜力,将GV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至MⅡ期更适合于玻璃化冷冻保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来源的人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的差异。方法:共获得未成熟卵母细胞1055枚,包括卵丘复合物(OCC)613枚和裸卵(DO)442枚。其中OCC分为自然周期组、孕晚期组和IVM纽;DO分为自然周期组、孕晚期组和超促排卵纽。所有未成熟卵母细胞在IVM培养体系体外培养成熟后,卵母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受精序贯培养,除IVM组行第2或第3天胚胎移植外,其余均培养至囊胚阶段。分别比较OCC和DO各组未成熟卵母细胞的成熟率、成熟卵母细胞的受精率、卵裂率;自然周期组和孕晚期组的囊胚形成率。结果:OCC:自然周期组、孕晚期组及IVM组的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分别为79.5%、74.3%和82.2%,孕晚期组与IVM周期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3组成熟卵母细胞受精率、卵裂率及自然周期组和孕晚期组的囊胚形成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IVM组的移植周期妊娠率为20%。DO:自然周期组、孕晚期组及超促排卵组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超促排卵组最高(86.0%),明显高于自然周期组(74.5%)和孕晚期组(72.7%),(P〈0.05和〈0.01)。3组未成熟卵母细胞的成熟率、成熟卵母细胞的受精率、卵裂率、囊胚形成率相比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孕晚期来源的未成熟卵母细胞在体外同样具有发育潜能;孕晚期的卵母细胞可作为一种供卵来源。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人成熟卵泡液、血清替代物对人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发育的影响。方法 在基本培养液中加入人成熟卵泡液(human follicle fluids,HFF)(A组)、或血清替代物(serum subtitute supplement,SSS)(B组)用于未成熟卵母细胞的体外培养(in vitro maturation,IVM),观察成熟率及进一步发育能力。结果 两组之间成熟率、受精率差异无显著性,A组的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B组。结论 卵母细胞在两种培养液中均能完成核成熟,但人成熟卵泡液能同时促进卵母细胞的胞质成熟,两者相比HFF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玻璃化冷冻与慢速程序冷冻法对人未成熟卵母细胞的存活及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获得的251个MⅠ期卵母细胞随机分3组,第1组94个先玻璃化冷冻保存,第2组63个先慢速程序冷冻保存,两组冻融后的未成熟卵母细胞再进行IVM,用ICSI技术对成熟卵母细胞完成授精,并进行体外胚胎培养。第3组94个MⅠ期卵母细胞先进行IVM,再进行玻璃化冷冻保存,与第1组先玻璃化冷冻保存再IVM的顺序不同,冻融后同样用ICSI技术对获得的成熟卵母细胞完成授精,并进行体外胚胎培养。结果:玻璃化冻融组复苏存活率、体外成熟率、受精率、及卵裂率均高于慢速程序冻融组(P均<0.05);先玻璃化冷冻再IVM与先IVM再玻璃化冷冻的复苏存活率、体外成熟率、可用卵比率、受精率及卵裂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玻璃化冻融人未成熟卵母细胞能获得更好的冷冻保存效果;玻璃化冷冻与IVM的顺序不影响未成熟卵母细胞的利用。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性成熟小鼠生殖泡期(GV)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同时比较体外成熟(IVM)和体内成熟组卵子的受精、胚胎发育情况,机械法分离性成熟小鼠卵巢中的GV期卵母细胞及刺激后的成熟卵母细胞,直接培养于[α-MEM+1 mg/ml Fetuin+10%FCS+1.5 IU/ml rHCG±5 ng/mlrEGF]中,16 h后移入f-HTF+10%FCS体外受精4 h,再在M16+10%FCS中培养72 h。记录其成熟、受精和胚胎发育情况,并与体内成熟的卵子比较。结果:GV期卵母细胞在含HCG培养液中成熟率为89.68%,培养液中添加EGF后,卵子成熟率无显著上升,但受精率、卵裂率均有显著提高(P<0.05)。体内成熟卵子的受精率可达62.83%,卵裂率60.18%;IVM组受精率仅48.92%,卵裂率36.69%,明显低于前者(P<0.01)。结论:小鼠GV期卵母细胞可体外培养成熟、受精和胚胎发育。培养液中添加促性腺激素和EGF都促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受精和胚胎发育能力。但IVM组卵母细胞的受精率、卵裂率低于体内成熟组,培养系统仍需改进。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核抑制剂(Roscovitine)对人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n vitro maturation,IVM)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获取促排周期的GV期未成熟卵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经二步法):未成熟卵母细胞先用含有200 vmol/LRoseovitine的培养液培养6 h,然后转入IVM成熟培养液培养24~36 h;对照组:直接用IVM成熟培养液培养24~36h.观察两组卵母细胞成熟情况并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培养成熟后MⅡ期卵母细胞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形态.结果 实验组共获未成熟卵母细胞61个,经体外成熟培养后50个卵成熟,其中39个卵可观察到纺锤体与染色体,纺锤体的形态异常者为15个,染色体异常者11个;对照组共获未成熟卵母细胞60个,经体外成熟培养后43个卵成熟,其中32个卵可观察到染色体与纺锤体,纺锤体形态异常者14个,染色体异常者11个.结论 Roscovitine能可逆性抑制体外培养的人卵母细胞的核成熟,但未对纺锤体及染色体形态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部分影响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相关因素分析,预测IVM技术治疗PCOS的成功率.方法 32个PCOS患者35个周期,月经第3天测性激素,设计促排卵方案,采用IVM技术治疗.结果 35个周期共获未成熟卵母细胞368个,每个患者平均10(1~31)个,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移植后妊娠率分别是75%、68%、80%、23%,早卵泡期FSH水平与未成熟卵数的获得数显著相关,早卵泡期E2≥200 pmol/l可能预示高妊娠率.结论早卵泡期FSH和E2水平能预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治疗结局.  相似文献   

11.
<正>1935年,Pincus和Enzmanz[1]观察到兔的未成熟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以自发完成卵母细胞的成熟过程,自此在生殖领域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即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n vitro maturation,IVM)。自1991年Cha[2]等报道IVM技术取得第1例妊娠以来,IVM技术已应用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不孕,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描述在自然周期中,从主导卵泡中获取成熟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IVF),同时对小卵泡中的未成熟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培养后行IV F,移植后患者获得妊娠并分娩活胎。病例报道:M cG ill大学皇家维多利亚医院生殖中心,3例接受不育治疗的正常卵巢或多囊卵巢患者,在自然月经周期中注射SC hCG(10000U)36h后取卵。吸出所有卵泡,对成熟卵母细胞立即进行IVF,而未成熟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培养后行卵母细胞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然后进行移植胚胎。患者获得妊娠并分娩活胎。在自然周期IV F结合体外成熟培养(IV M)移植胚胎后,3例患者均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卵泡刺激素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促排卵周期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控制性超促排卵周期行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过程中得到的未成熟卵母细胞(MⅠ期和GV期), 随机分为加促性腺激素培养组和不加促性腺激素培养组, 培养24~28 h后成熟卵母细胞进行ICSI授精, 并观察胚胎发育情况, 记录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和优胚率。结果 对于MⅠ期卵母细胞, 是否使用促性腺激素不影响其24 h成熟率、受精率、分裂率和优胚率(P>0.05)。对于GV期卵母细胞, 培养液中加入促性腺激素能提高优质胚胎率(31.3% vs 4.2%, P<0.05), 但两组的成熟率、受精率和卵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控制性超促排卵中获得的未成熟卵母细胞进一步体外培养, 无论是否添加促性腺激素都可自然成熟, 在GV期卵母细胞的体外培养过程加入促性腺激素可获得更高的优胚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获取未成熟卵母细胞之前使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能否改善未成熟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成熟的时间、体外受精率、2细胞、4细胞发生率.方法:将HCG刺激后或未刺激所获得的小鼠生殖泡(Germinal reside,GV)期卵丘-卵母细胞复合物在培养...  相似文献   

15.
不孕不育     
体外加入hCG不能改善人卵子体外成熟及发育潜能;进入IVF-ET周期妇女焦虑情绪对治疗结局影响的研;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孕妇妊娠中期基本需要调查;卵泡周围血流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关系的研究;冻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人未成熟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及纺锤体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报道自然周期体外受精(IVF)联合体外成熟,并对胚胎进行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后,首例成功妊娠。设计:病例报道。机构:大学医院。患者:1例35岁患多囊卵巢的妇女,就诊于不孕门诊。干预: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PGD。主要观察指标:体外成熟后的胚胎行PGD作非整倍体筛查。结果:收集到2个成熟卵母细胞和13个未成熟卵母细胞,8个卵母细胞成熟后正常受精,对其中6个胚胎活检进行染色体分析。在D5移植2个染色体正常的胚胎,最后成功分娩了一健康婴儿。结论:本病例报道表明,体外成熟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胚胎作PGD进行非整倍体筛查,这种方法可…  相似文献   

17.
丛日敏 《大家健康》2016,(11):204-205
目的:探讨卵巢低反应患者采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技术补救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12月接收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控制性卵巢刺激中卵巢低反应患者27例,均采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技术进行补救治疗,观察其效果。结果:卵子获取共379枚,未成熟卵子330枚;体外培养成熟卵子共229枚;共受精165枚,卵裂153枚;移植胚胎共45枚。接受移植24例,放弃3例;成功妊娠率50.0%;顺利生产率66.7%,新生儿数量共11名,全部健康。结论:对卵巢低反应患者采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技术补救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妊娠效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8.
〕叨501慢速冷冻对人成熟卵与未成熟卵发育潜能的影晌尸李梅…//实用妇产科杂志一2003,19(3)一147一149 探讨慢速冷冻对人成熟卵子和未成熟卵子发育潜能的影响可为建立人类卵子库提供实验依据。故作者行宫腔配子移植和多囊卵巢综合征未成熟卵穿刺时收集了不同成熟期卵子105个,其中成熟卵69个,未成熟卵36个,经慢冻一速融后进行形态学及存活力观察和体外成熟、受精和胚胎培养等观察。发现:经慢冻后各个成熟期卵子形态均发生了改变,如胞浆颗粒变粗等;冷冻后的未成熟卵约有76 .67%体外成熟,与新鲜未成熟卵的体外成熟率(83%)相当;没有发现成熟与…  相似文献   

19.
高苗 《求医问药》2011,(9):22+24
目的:观察MXC对未成熟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毒性作用;方法:1、用不同浓度MXC培养液培养未成熟小鼠卵母细胞;对照组直接用M2培养液培养,各组培养时间均为24h。2、激光共聚焦观察有丝分裂纺锤体的形成。3、培养结束时,在镜下观察MXC对卵丘扩展的影响。结论:MXC对小鼠卵母细胞的毒性作用可通过直接作用于卵母细胞,使其有丝分裂纺锤体形成异常,从而抑制卵母细胞核的成熟。还可能通过抑制卵丘细胞的扩展,来影响成熟卵母细胞质量,进而影响后续胚胎发育,造成流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丁内酯-Ⅰ(BL-Ⅰ)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成熟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以BL-Ⅰ作为成熟抑制剂,按“两步法”培养小鼠卵丘-卵母细胞复合物(COC),即先用含有不同浓度BL-Ⅰ(0、6.25、12.5、25、50、100μmol/L)的培养液培养,按培养时间分为3h组和6h组。BL-Ⅰ培养液培养结束时,观察卵母细胞生发泡破裂(GVBD)的发生率,再用不含BL-Ⅰ的培养液继续培养,进一步观察其成熟动力学的变化,即卵母细胞GVBD过程和第一极体形成过程。结果6.25μmol/L及以上浓度的BL-Ⅰ培养液均可将未成熟卵的GVBD抑制3h,抑制6h则需100μmol/L BL-Ⅰ,BL-Ⅰ抑制作用解除后,卵母细胞的成熟率与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卵母细胞的成熟动力学发生明显改变,GVBD和成熟过程较对照组明显加速。结论BL-Ⅰ对小鼠未成熟卵GVBD 3h或6h的抑制是可逆的,不影响小鼠卵母细胞的成熟能力,但成熟动力学发生明显改变。而这可能改善体外成熟的卵母细胞胞质成熟滞后于核成熟的状态,提高未成熟卵的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