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龚毅 《中国药店》2002,(7):36-37
药品零售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重庆,在人们不知不觉之间出现了一些打出“平价”的药店。据观察,在这些“平价”药店里购药,价格一般要比大型药店低出15%~30%。一板12片的SMZ只卖1元,而在非平价药店里要卖到1.5元;一盒白加黑感冒片(12片装)只卖7元,而在非平价药店里要卖到12元;一盒板蓝根冲剂(12块装)只卖2.5元~3元,而在非平价药店里要卖到5元……日常在这些“平价”药店里购药的顾客要比普通药店多出一倍以上。这些平价药店表示,他们通常只能保住8%~10%的毛利,以销售的快节奏与“量”取胜。 重庆有一万多家药店,竞争日趋白热化,而市场的分布又不太合理,一些暂无实力涉足多元化经营而仅以药为主营的零售药  相似文献   

2.
龚毅 《上海医药》2002,23(6):243-244
2000年初,竞争异常激烈的重庆药品零售市场,在人们不知不觉中出现了一些打出“平价”的药店。据观察,在这些打出“平价”的药店里购药,价格一般要比大型药店低15%~30%。一板12片的SMZ只售1元,而在非“平价药店”里要卖到1.5元;一盒白加黑感冒片(12片装)只卖7元,而在非“平价”药店里要卖到12元;一盒板蓝根冲剂(12块装)只卖2.5~3元,而在非“平价”药店里要卖到5元。这些“平价药店”表示,他们通常只能保住8%~10%的毛利,以销售的快节奏与“量”取胜。因而,日常在这些“平价”的药店里购药的消费者,要比在非“平价药店”里购药的消费者多…  相似文献   

3.
在药费利润占据医院收入半壁江山的“以药养医”体制下,如果有医院只看病不卖药,那会被人疑是天方夜谭。但眼下,上海海江医院破天荒地关闭医院药房,专事诊疗;卖药则由从社会上引进的平价药店担当。“医药分家”胎动沪上,现行医疗体制的核心终被撼动。医院药店:各打自己如意算盘  2003年11月14日,一份《关于海江医院与“开心人”大药房合作的请示》递交到上海市虹口区卫生局。与此同时,平价药店“开心人”大药房进驻海江医院的“请示”也已送到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虹口分局。这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平价药店图谋医院用药市场,民营医院决…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店》2003,(4):37-37
在药品零售市场日趋饱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平价药店以低价冲击市场,导致很多连锁药店日子难过。同样遇到平价药店挑战的一树,其各个门店的销售额不降反升,企业全年完成销售额5194万元,创造了销售翻番的骄人业绩。  相似文献   

5.
第二种势力     
郝岚 《中国药店》2003,(3):26-31
“平价药店能走多远”的猜测言犹在耳,平价药品大卖场已在全国开花。平价卖场所到之外,连锁药店施尽浑身招数应对,小药店更是生存维艰,医院处方哗哗外流。而来自平价药店的“价格革命”更使上游厂家传统的营销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总之,不管你拥护喝彩也好,深恶痛绝也罢,平价药店已成为继主渠道国有连锁店之后的——  相似文献   

6.
"做社区药店的NO.1"--李敬东谈金沙大药房的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药店》2003,(8):60-61
横空出世的平价药店,宛如一颗颗炸弹,在一个又一个城市内造成冲击。面对这股冲击波,每一位连锁药店的老总都在思考同样的问题,平价药店会给市场带来什么变化,我的企业应如何面对?在平价药店的发源地之一的长沙市,最早遭遇“平价风暴”的金沙大药房所采取的应对之道,也许会对我们的连锁药店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7.
郝岚 《中国药店》2002,(7):34-35
经过煤体近年来挖地三尺的“揭黑幕运动”,关于药价诸环节太多的秘密公诸于众,花了多年冤枉钱的老百姓开始对虚高的药价深恶痛绝。平价药店的适时出现顺应了百姓所需,受到了非同一般的欢迎。也受到了媒体的追捧。与此同时,平价药店也将没打平价或降价牌的同行推上了百口莫辩的“公审席”。因而作为市场游戏规则的破坏者,平价药店生存艰险的“新闻”一直不绝于耳;几年前就有重庆某药店老板因降价不堪忍受同行的压力而自尽的传闻;最近又有武汉平价超市遭砸抢、遭火焚的图文见诸各媒体。平价药店是打破价格坚冰,让利于百姓的“英雄”,还是挑起价格战,破坏行业健康发展的“罪魁祸首”? 对平价药店的理性认识是正确看待药店价格战,探讨如何推动行业良性竞争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近期一则医药新闻指出, 在偌大的北京城,如今只有一 家平价药店还在坚持售卖“一 元药”,并且对此中意者还寥寥 无几。 笔者未免感到奇怪。想那 “一元药”两年前初入市场时, 媒体一片叫好之声,顾客一片 渴求之声,处处都是断货的消息,为什么会 在两年后悄无声息的消失在市场上呢? 是质量问题?业内人士说,非也。“一  相似文献   

9.
川页 《中国药业》2003,12(10):6-7
虽然自有“平价药店”以来,褒贬之声从来就没停过,但时至今日,“平价药店”以燎原之势,在大江南北几乎都能见到它的身影。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平价药店”呢?笔者在此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平价药店”其实应称“低价药店”眼下,大街小巷时不时的就会冒出个“平价药店”来,人们也张口“平价药店”,闭口药店“平价”,可是,仔细想来,“平价药店”究竟与谁平价呢?这恐怕没有人说得清楚。是与国家制定的药品零售价格持平吗?显然不是,几乎所有的“平价药店”的零售药价都比国家制定的零售药价低;是和国营药店的零售药价持平吗?显然也不是,几乎所…  相似文献   

10.
牛正乾 《中国药店》2003,(10):50-51
每个城市平价药店开张后的遭遇——先是百姓抢购,再是同行抵制,后是供货商将已供药品从店内撤走,有的干脆拒绝供货——已经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政府有关部门、经济学家、消费者、新闻传媒等各从不同角度褒贬不一。笔者在此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平价药店的正市场效应进行简单的分析。 平价药店利用低于该行业平均价格水平的市场价格进行竞争,通过扩大在区域市场的占有份额获得超额利润,最终在竞争中胜出,取得真正意义上的价格竞争的胜利。其实,只要价格作为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它的作用将永远存在,价格竞争也将会永远存在。  相似文献   

11.
"我不同意‘平价药店'的说法."采访之始,刘奇峰就申明了自己的这一观点.在他看来,价格是市场初级阶段的直接反映.判断一个产业市场化水平的高低,就是看它在行业中竞争所采取的手段方法.价格往往是真正市场化的开始.比如家电行业,其市场化就是从价格开始的.而从家电行业的裂变情况来看,已没有人称家电业为平价产业,或称国美电器为平价卖场.平价药店也是如此,它只是市场发展过程中特殊过渡期所产生的一个名词.平价其实是药店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当年以“平价”概念席卷神州迅速打下企业连锁基业的平价药店们,日后就一直在努力洗脱身上的“平价”标签,向着取悦于年轻、高端人群的多元化“大健康店”艰难转型.但这样的转型迄今为止并不成功.于是,有的见好就收、一卖了之,有的仍在新旧模式之间纠结挣扎.表面上看,平价药店转型是时势使然:同行模仿者蜂拥进入分流了顾客、房租人力成本遽然提高吞噬了本就微薄的利润……但平价药店转型的理由并不充足.  相似文献   

13.
连锁药店应对药品价格竞争的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程艳  马爱霞 《中国药房》2004,15(6):380-382
目的 :为连锁药店应对药品价格竞争提供参考思路。方法 :从经济学角度探讨药店竞争 ;分析平价药店与连锁药店各自的优、劣势。结果与结论 :连锁药店只有加强药学服务 ,不断发掘市场空白点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4.
最近发生了两件与平价药店有关的 新闻,一是武汉的多家平价药店被烧、被 砸,二是北京的首家平价药店德威治大 药房在总店开业仅三个月后,就在三环 路内开办了分店。这是两件看似并不相 关的事情,但却共同说明着同样的问题, 一是现有的药品价格确实存在虚高成分, 有相当大的降价空间,使平价药店呈现 旺盛的生命力;二是平价药店确实给药 品市场上原有的利益格局带来了巨大的 冲击,以至于有人不惜以非法的暴力手 段对其进行威胁。  相似文献   

15.
创新赢得先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医药市场有着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只要什么东西好卖,市场上立即就会冒出众多名称、外观、内含物等方面都极其相似的产品,等你到药店或商场去卖帝些产品的时候,已经有至少十几个厂家的产品摆在那里。经济学家笑称这一现明为“蜂拥经济”。  相似文献   

16.
声音     
后进者“先进” 吴虞 尽管是医药零售市场的后进者,但平价药店发展速度惊人,已成长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任何一家老牌企业都不敢再对其嗤之以鼻。 平价药店诞生之时,国内医药零售市场已是兵戈四起,潜力大的市场网点大都被传统药店所占据。忧患”的时代使平价药店不得不认真分析市场,找出自己与老牌企业的差距:市场控制力弱于老牌企业,资本实力只是勉强可与之抗衡。不过,老牌企业急于扩展自己的势力版图,忽视了市  相似文献   

17.
何丹 《中国药店》2005,(7):44-45
平价药房除了开业初在市场掀起过微澜外,我们并没有过多地感受到他们与传统药店的冲突和竞争.许多业内人士疑惑,为何外地价格战打得如火如荼,而北京却不动声色呢?德威治的刘奇峰给了这样一个看法:对于一个骑着自行车半天即能转一圈、仅有几百万人口的南方城市,一家平价药店的开张就足以引起整个城市的反应.而北京是一个放射性的城市,可能隔一条街的消费形式和消费能力都是不同的,是真正的"一步三市".这种城市特点决定了药店的辐射半径为3至5公里,药店95%的利润都来源于这一区域的人群.因此可以说,尽管总体市场上尚未出现价格战,但区域市场上,价格战是很激烈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药店》2008,(7):76-77
本期焦点:地处平价商圈,药店如何既保持低价形象,又能提高销售和利润? 人民药店地处南部某县城的繁华地段。店老板在老百姓大药房引起的平价狂潮中,敏锐地抓住了这个难得的市场机遇,转型为平价药店,当时创造了良好的销售业绩和丰厚的利润。而后,各竞争对手纷纷效仿,价格大战,促销狂潮不断上演,人民药店销售与利润一再下滑,店老板颇为苦恼,不知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9.
声音     
《首都医药》2004,11(7):17-17
“在一个规范有序的医药流通环境中,不可能有平价药店这样的称谓。”——一位医药经济专家如是说。平价相对于高价而言,是指同样价值的物品呈现出不同价格的畸形现象,只有在混乱无序的市场环境中,这样的现象才会出现,而在一个规范、有序的医药流通市场环境中,由于存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从而对于药品价格形成了有力的市场调整价格的杠杆,任何“高价药品”在进入市场时都会服从这一杠杆的调控,因此,在我国医药流通市场中到处落地开花的“平价药店”实际反映出我国医药流通市场的无序和混乱。“医药流通秩序不良是我国新药研发长期落后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胡雪峰 《上海医药》2004,25(6):250-252
2003年,平价药店一度在药品零售业掀起一场喧然大波,从北京德威治、四川杏林、苏州粤海、西安长安怡康、南宁佳和、广州保利祝福你,到济南漱玉、杭州九州、徐州恩华、山西万民、南通永济堂等无不以平价作为旗帜,而“老百姓”大药房、“开心人”大药房更是形成全国性布局,所有这些无不触动了医药领域几十年来形成的利益格局。各地平价药店开张后多半是百姓抢购,然后同行携手抵制,接着是供货商将已供商品从店内撤走,最后厂家联合商家拒绝供货。虽然如此,仍然有许多平价药店生意红火。平价药店现象已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广大消费者叫好之声不绝于耳;媒体先是一片褒,后又一片贬,沸沸扬扬;医药生产商和零售业则步调一致,口诛笔伐,认为破坏了药界的游戏规则,打破了现有的医药产供销平衡,并因此把目前平价药店的竞争称之为低级竞争、恶性竞争、无序竞争。在有些地方相关部门与本地药商联手封杀平价药店,限制其价格竞争行为。目前这场风波已经趋于平缓,回过头来客观地思考分析一下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平价药店的产生在我国市场经济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也有其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