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下商业街火灾热释放速率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通过研究测定燃料质量损失速率和出口的烟气流速,建立小火荷试验的火灾热释放速率与烟气生成量的关系,从而获得实体火灾试验中的地下商业街火灾热释放速率(Heat Release Rate)数据和烟气质量流量数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地铁站厅中的杂货亭模型实体火灾试验,研究地铁站厅杂货亭的火灾场景,得出了模拟站厅杂货亭在火灾中的热释放速率、烟气浓度、温度、烟密度的变化规律,站厅杂货亭发生轰燃的时间、最大热释放量。火灾中烟气是首先弥漫整个房顶,然后再向下蔓延。  相似文献   

3.
考虑地铁车窗受高温破碎的因素,利用FDS 研究不同车门开闭状态下车厢火灾发展,对比热释放速率、温度、车窗破碎时间等。结果显示:车门开启数量对车厢火灾热释放速率的影响较大,最大热释放速率可达14.4 MW。在400 ℃和600 ℃的破碎温度下,当车门开启数量大于3 扇和4 扇时,车厢火灾最大热释放速率下降。火灾发展初期,车门开启数量对车厢内温度分布影响不大,全面发展阶段时,车门开启会造成温度跳跃式增长。对于车厢火灾,不同车门开启状态会影响车窗破碎的顺序、位置及时间。当1 号车门开启时,400 ℃工况下,火源两侧窗户破碎时间相比600 ℃工况最多提前1 066 s。  相似文献   

4.
地铁网络化运营后,部分城市已开通跨线运营列车。本文针对列车跨线运营两线联络线火灾,建立了地铁正线和联络线隧道模型,采用三维CFD数值计算方法,模拟分析了不同排烟方向、隧道纵向通风风速和火源热释放速率下联络线隧道火灾烟气分布特性。结果表明:相比向正线下游排烟,向上游排烟时正线和联络线隧道烟气控制效果更好,更有利于人员逃生;正线隧道纵向通风风速对联络线隧道内烟气分布影响较弱;联络线隧道纵向通风风速增大,有利于联络线隧道内的烟气控制,但风速过大时,隧道内满足疏散能见度要求的位置与火源的距离增大,不利于疏散;火源热释放速率越小,越有利于正线隧道逃生。  相似文献   

5.
介绍汽车燃烧热辐射理论和烟气辐射理论。建立基于汽车燃烧热辐射和烟气辐射的受限空间内汽车间引燃模型,讨论不同火源位置对背负式列车车厢火灾热释放速率的影响。针对凹底双层(SQ6型)背负式列车的车型结构,设计火灾热释放速率理论计算模型。车厢内下层汽车横向引燃仅需考虑着火汽车的辐射作用,上层汽车引燃需要同时考虑热烟辐射作用。针对SQ6型背负式列车,绘制不同火源位置下汽车燃烧的热释放速率曲线。研究结果表明:背负式列车火灾最大热释放速率约为11 MW,且下层汽车燃烧引发的火灾的最大热释放速率大于上层相同位置的汽车火灾,位于中部汽车燃烧引发的火灾的最大热释放速率值大于车厢端部汽车引发的火灾。  相似文献   

6.
隧道内火灾的热释放速率对火灾蔓延和烟气生成起着关键作用。影响热释放速率的关键参数包括:燃烧物特性、隧道形状、通风条件以及车辆流量。综述了几年来热释放速率对这些参数的依赖性所做的研究成果。设计了贝页斯概率模型来模拟火灾热释放速率受隧道形状以及纵向通风的影响,设计了定性模型来模拟火灾在类似海底隧道内从一个物体蔓延到另一个物体的情况,通风条件同样是纵向通风,并给出了此次研究的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大型交通建筑内商业店铺火灾发生、发展蔓延特点及燃烧特性参数,在40MW大型量热仪的基础上,搭建了全尺寸火灾试验平台,复现了典型大型交通建筑商业店铺的场景。通过室内和室外视频采集装置,记录火灾发展、蔓延过程。通过房间内热电偶树和玻璃窗内外的热电偶,测试得到了房间内不同高度、位置的温度场分布,总结了玻璃窗在试验火灾场景下的破坏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轰燃发生在点火后809s。在点火400s~600s区间范围内,火场温度逐渐上升,最高温度在700℃左右,但在600s~800s区间温度呈缓慢下降趋势。800s后温度有短暂的上升随后逐渐下降。试验过程中火灾热释放速率最大为12.9MW,最大燃烧增长速率指数为1.2MW/s。研究结果对大型交通建筑中相同或类似场景下的火灾模拟、人员疏散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地铁列车火灾烟气运动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铁车站缩尺实体建筑模型(缩尺比例为1∶5)为试验场所开展地铁模拟火灾试验,研究了地铁列车火灾烟气流速与压力变化规律。通过对横向烟气流速、纵向烟气流速以及环境压力测试数据的分析可得出:在地铁火灾中,地铁内横向烟气流速大约为2.24m/s;着火初期的纵向烟气流速约为0.67m/s,启动防排烟系统以后纵向烟气流速均达2.24m/s左右,最大可达3.47m/s。因此正常通风情况下,站厅和站台的最大实际压力均不超过25Pa;在防排烟情况下,站厅和站台的最大实际压力均不超过7.5Pa。  相似文献   

9.
采用空白燃烧试验研究常用木垛引燃燃料的自身燃烧热释放规律,并采用油盘火引燃方式对自动灭火装置检测常用的小木垛进行了燃烧试验,获取了热释放速率及总放热量特性。以自动灭火装置和灭火药剂的应用特点和工作方式为出发点,采用四角点火方式对同类型木垛进行了引燃试验,对比分析两种点火方式所获得的燃烧热释放参数曲线规律和区别的产生原因。采用四角点火方式的木垛燃烧进程阶段性特征更为明显,适宜于考察自动灭火装置类产品对于初起火灾的反应和抑制效果,以及考察灭火药剂对木垛燃烧的最大扑灭能力。  相似文献   

10.
应用FDS建立地铁列车车厢模型,设定火灾场景,基于实际情况设定车厢内主要可燃物及其燃烧性能参数,模拟地铁车厢火灾发展情况、温度分布及热释放速率。模拟结果认为,单节列车静止于隧道时,地铁列车火灾峰值温度出现在车厢中部,约972℃,峰值热释放速率约8.8 MW。研究成果可为隧道事故通风与火灾烟气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