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溶液处理直叶灰藓,研究渗透胁迫处理对其渗透调节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强度的渗透胁迫处理引起直叶灰藓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增后减,而其脯氨酸、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渗透胁迫的加强呈增加趋势.直叶灰藓Na+含量大于K+含量,Na+/K+为4.50;在渗透胁迫处理过程中Na+积累显著大于K+,Na+/K+达到7.74.说明Na+是直叶灰藓主要的细胞液渗透调节剂.  相似文献   

2.
以景观植物黑美人和白掌为试验对象,通过水培试验,研究在锌(Zn)、镉(Cd)单一胁迫下,黑美人和白掌体内叶绿素、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生理生化特性及重金属积累特征.(1)随着重金属Zn和Cd处理浓度的升高,黑美人和白掌体内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均呈先升后降的态势,而丙二醛含量则呈递增趋势,游离脯氨酸含量随着Zn处理浓度的升高表现出递增的变化规律.(2)在同一处理水平下,随着培养时间的持续,黑美人和白掌体内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递增趋势.(3)随着重金属处理浓度的增加,黑美人和白掌体内各部分的累积量也相应增加.Zn胁迫下,黑美人地上部分Zn积累含量高于根系,白掌重金属积累量则主要集中在根部.Cd胁迫下,低浓度Cd2+≤25 mg/L时,黑美人Cd积累量表现为根系高于地上部分;高浓度Cd2+≥50 mg/L时,则表现为地上部分高于根系.总体研究表明,景观植物黑美人和白掌在重金属Zn和Cd的胁迫下,表现出一定的耐受力和重金属积累能力.  相似文献   

3.
苔藓植物是对环境变化最为敏感的指示植物之一.以匍枝青藓(Brachythecium procumbens(Mitt.)Jaeg.)为实验材料,测定铅胁迫下藓类植物的生理生化变化,研究探讨匍枝青藓对重金属胁迫的响应.实验结果表明:匍枝青藓总叶绿素含量随着铅胁迫时间的延长和铅处理浓度的升高而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过氧化物酶(POD)含量总体呈现升高的趋势,但在铅处理浓度为0.0010~0.0012 mmol/L时表现出了最大的耐受限度;丙二醛(MDA)含量随着铅处理浓度的升高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随着铅处理时间的延长MDA含量整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结果说明匍枝青藓在铅胁迫下产生明显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为进一步探索藓类植物对重金属胁迫的响应及其机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砂藓和毛尖紫萼藓为材料,研究了高温胁迫对其细胞膜透性、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探讨了2种苔藓植物对高温胁迫的的适应性。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温度的升高,2种苔藓植物的细胞膜透性与丙二醛含量均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毛尖紫萼藓的脯氨酸含量一直持续上升,而砂藓的脯氨酸含量在一定程度内出现下降。经几项生理指标的综合分析,毛尖紫萼藓的耐高温能力强于砂藓。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麦苗在水分亏缺时,脯氨酸含量随着胁迫时间的持续而逐渐地增加,在胁迫的第七天,脯氨酸含量是对照的10倍;在低温(-5—6℃)条件下生长的麦苗,脯氨酸含量是常温(16—22℃)的17倍;在盐渍下生长的麦苗,脯氨酸含量随着盐分浓度提高相应地增加,当NaCl溶液为200mM时,脯氨酸含量为对照的34倍.研究结果表明,麦苗在水分亏缺、低温、盐渍的逆境条件下,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十分明显著,它们以几倍或几十倍地提高.由此说明,小麦的抗逆性与游离脯氨酸的积累有密切关系.本文还讨论了脯氨酸积累是植物对逆境的一种生理反应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溶液处理直叶灰藓,研究渗透胁迫处理对其活性氧代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强度的渗透胁迫处理引起直叶灰藓超氧阴离子(O2-·)的含量增加,导致膜脂过氧化,生成丙二醛(MDA),使膜透性增加.在不同强度的渗透胁迫下,直叶灰藓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先下降,随后又升高,其活性与超氧阴离子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抗氧化剂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在低胁迫强度下增加,当胁迫强度超过-1.0 MPa时其含量下降,抗坏血酸含量与超氧阴离子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35),并与保护酶协同作用.这说明直叶灰藓与其他高等植物一样具有完善的抗氧化系统,其较强的维持活性氧代谢平衡的能力是直叶灰藓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生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芦苇盐胁迫下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验研究了盐胁迫下芦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芦苇游离脯氨酸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和盐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随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然后随胁迫时间延长和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结论:游离脯氨酸是芦苇在盐胁迫下起主要作用的渗透调节物质。  相似文献   

8.
渗透胁迫下塔藓的4种生理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塔藓为材料,用PEG6000进行模拟干旱处理,研究3种不同程度PEG胁迫下的4种生理指标的变化。塔藓在受到轻度胁迫(10%PEG)时游离脯氨酸含量与对照相比稍变化,中度胁迫(20%PEG)和重度胁迫(30%PEG)时先降后升又降;塔藓分别受到轻度胁迫(10%PEG)、中度胁迫(20%PEG)和重度胁迫(30%PEG)时可溶性蛋白含量先降后升.但总是低于对照;塔藓在轻度胁迫(10%PEG)和重度胁迫(30%PEG)时SOD活性3d的变化是先升后降.但达到最高点的时间不同;中度胁迫(20%PEG)SOD活性是先升后降又升,重度胁迫(30%PEG)时SOD活性3d的变化是先升后降。POD活性在3种胁迫下总体的趋势是上升。塔藓的这4种生理指标不同与其它大部分植物的变化,可能是由于苔藓植物有一种特有的诱导恢复器官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通过测定高温胁迫过程中鳞叶藓(Taxiphyllum taxiramenum(Mitt.)Fleisch)失水量与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失水量随胁迫时间的进程呈饱和曲线,相关性分析得出高温胁迫过程中鳞叶藓失水量与蔗糖含量的变化呈正相关(r=0.545);其中在胁迫过程中的0.5~4.0h阶段相关性极显著(r=0.996)。根据热激响应理论推理得到高温胁迫过程中石生苔藓水分亏缺能激活蔗糖关键酶,使其获得特定阶段的抗热性。  相似文献   

10.
寒胁迫对冬小麦拔节期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0-4℃低温处理小麦拔节期抗寒性不同的品种,随处理时间延长,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抗寒性强的品种游离脯氨酸的积累较多,表明植物抗寒性与叶片中游离脯氨酸积累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高温胁迫对大豆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豫豆‘19’为材料,研究了大豆幼苗在适温(25℃)和高温(35℃,40℃)下叶片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高温胁迫在人工气候箱中进行.结果表明:在高温下,以25℃为对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RWC含量和总叶绿素(Chl)含量明显下降;MDA含量明显增加,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强;Pro含量也逐渐增加;SOD活性在胁迫初期明显增加,说明大豆幼苗可通过增加脯氨酸含量以及SOD活性来提高其耐热性.随着胁迫时间延长,SOD活性出现下降的趋势,大豆幼苗受害明显加重.相关分析表明,相对含水量(RWC)、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91),丙二醛(MDA)含量与脯氨酸(Pro)含量呈极显著相关(r>0.93),可以作为耐热性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牛舌藓科植物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河北省牛舌藓科植物3属8种1亚种,其中,河北新记录属1属:多枝藓属 Haplohymenium Dozy et Molk.;河北新记录种6种:长肋多枝藓H. longinerve (Broth.) Broth.,多枝藓H. sieboldii (Doz. et Molk.) Doz. et Molk.,暗绿多枝藓 H. triste (Ces. ex De Not.) Kindb.,单疣牛舌藓Anomodon abbreviatus Mitt., 尖叶牛舌藓A. giraldii C. Muell.和耳垂牛舌藓A.rugelii (C. Muell.) Keissl.依据标本编制了河北省牛舌藓科植物分属、分种检索表,并陈述了每种的中文名、拉丁文名、主要参考文献考证、生境及代表鉴定标本号,简要讨论了其生境、地理分布特点和分布类型.旨在为河北省乃至中国苔藓植物的系统研究及苔藓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可借鉴的资料. 所有研究标本保存于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标本室(HBNU).  相似文献   

13.
利用原子吸收法和原子荧光法对贵州水银洞金矿土生对齿藓Didymodon vinealis(Brid.)Zander、纤枝短月藓Brachymenium exile(Doz.et Molk.)、异芽丝瓜藓Pohlia leucostoma(Bosch Lac.)Fleisch、短柄小曲尾藓DicranellagonoiCare.和狭叶丝瓜藓Pohlia timmioides(Broth.)P.-C.Chen ex Redf.Tan及其基质中Cr、Cu、Pb、Zn、Cd、Co、Hg、As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比较,土壤8种重金属含量中,Cr、Cu、Pb、Zn、Cd、Co含量未超出国家土壤环境三级标准,而Hg和As平均含量分别高达6.95mg kg-1和401.70mg kg-1,分别超出国家土壤环境三级标准值的4.63倍和10.04倍,说明水银洞金矿已被Hg和As严重污染。关于藓类植物对元素富集能力的分析发现,土生对齿藓对Cr相对富集;异芽丝瓜藓对Cd强烈富集,对Cr和Co相对富集;短柄小曲尾藓对Cr相对富集;狭叶丝瓜藓对Cd相对富集;纤枝短月藓对Cr和Pd强烈富集,对Zn相对富集。在重金属污染严重的水银洞金矿矿区,这五种藓类生长很好且生物量较大,意味着它们具有对重金属有较强的耐性或抗性,可作为重金属污染严重的矿区的生态修复素材。  相似文献   

14.
酸胁迫对几种林木体内脯氨酸及腐胺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酸胁迫PH3.0)处理刺槐幼苗引起刺槐水势降低,电解质外渗增大,株高和干鲜重增长受抑。这些结果充分说明了酸胁迫对刺槐的伤害作用。酸胁迫下,刺槐苗根系游离脯氨酸含量相对较小,而腐胺则迅速累积。桂花、欧洲桤木、杨树等8个树种在酸胁迫下均表现出腐胺大量累积,这说明腐胺累积量可以作为植物遭受酸胁迫的一个内部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5.
陈代慧  刘宇新  王艳梅  刘震 《河南科学》2013,(12):2154-2159
为了探索不同品种山茶花茶梅(Camelliasasanqua)、金花茶(Camellianitidissima)、七星球(Camelliaiaponica‘Sevenstar’)的抗寒性,采用人工模拟低温的方法对3年生的3个山茶花品种进行低温处理,系统测定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以及叶绿素含量指标的变化,分析各指标与抗寒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SOD活性在其低温耐受范围内,SOD活性升高的越快,抗寒性越强;抗寒性强的茶梅、七星球的MDA含量变化幅度较小,抗性弱的金花茶MDA含量变化幅度大;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随低温胁迫程度的加深而升高,升高越剧烈抗寒性越弱;根据-5℃和-10oC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可判断抗寒性强弱,正值较强负值较弱;叶绿素含量在0cc低温胁迫下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上升,抗寒性强的在-5℃、-10℃低温胁迫下呈上升一下降趋势,而抗性弱的随低温胁迫程度的加深含量下降.各指标在低温逆境胁迫下相互协调,共同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小麦幼苗对盐胁迫和水分胁迫的生理反应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幼苗为实验材料,研究等渗水分胁迫(PEG-6000)和盐胁迫(NaCl)对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和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渗透胁迫下,与对照比较,小麦幼苗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显著升高,且等渗盐处理后,二者含量普遍高于水分胁迫,说明盐胁迫除对植物产生渗透胁迫外还存在离子毒害作用;两种渗透胁迫下,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普遍高于对照,等渗盐胁迫下可溶性糖含量普遍高于水分胁迫,而游离脯氨酸含量普遍低于水分胁迫,说明可溶性糖可能是盐胁迫下的一种主要渗透调节物质,而游离脯氨酸可能是水分胁迫下的主要渗透调节物质;两种渗透胁迫下,叶绿素含量和Fv/Fm普遍降低,等渗盐胁迫下叶绿素含量和Fv/Fm显著低于水分胁迫,这也可能是离子毒害和细胞脱水的累加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7.
不同苹果品种抗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检测适宜加工苹果不同品种在石河子的抗寒适应性,筛选适宜在石河子地区大面积推广的加工苹果品种,采用试验室模拟田间低温环境方法对8个苹果品种1年生枝条分别在4、-15、-20、-25、-30、-35℃条件下进行预处理,并对其相对电导率并计算临界半致死温度(LT40)、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及丙二醛含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不同梯度低温处理后,寒富、国光的萌芽率显著较高;相对电导率显著较低;国光丙二醛含量显著性较低;寒富的脯氨酸含量与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较高。结论:苹果枝条经过低温胁迫后,寒富、国光、甜格力在石河子地区抗寒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18.
在动物体中,硫化氢(H2S)已被确认是继一氧化碳(CO)和一氧化氮(NO)后的第三种内源气体信号分子,它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近年来,硫化氢的信号分子功能在植物体中也逐渐被揭示。本研究发现,用硫化氢供体硫氢化钠(NariS)处理小麦种子,可提高其在高温和干旱胁迫下的发芽率。此外,用NariS灌根处理小麦幼苗,可提高其在正常培养条件下的内源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缓解二者在高温和干旱胁迫下的含量下降,减缓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积累,最终提高小麦幼苗在高温和干旱胁迫下的存活率,同时改善高温和干旱胁迫下的幼苗生长状况。这些结果表明硫化氢处理可提高小麦对高温和干旱胁迫的综合抵抗能力,并且这种综合抵抗能力的获得可能与硫化氢诱导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积累有关。  相似文献   

19.
干旱胁迫对胡麻游离脯氨酸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PEG-6000高渗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了干旱胁迫对胡麻累积游离脯氨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时间内,干旱胁迫强度越大累积游离脯氨酸量越多;在胁迫强度相同条件下的一定范围内,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累积游离脯氨酸量越来越多;最多累积量为对照的11.5倍这一结果与前人在小麦、水稻、高粱等作物上所得结果一致,证明游离脯氨酸是胡麻幼苗的渗透调节物质,累积游离脯氨酸是胡麻幼苗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表现.  相似文献   

20.
热胁迫下菜心脯氨酸含量变化及其在耐热中的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 35℃热胁迫下 ,菜心子叶期幼苗、组织培养再生苗和愈伤组织内游离脯氨酸含量迅速出现积累 ,子叶期幼苗和愈伤组织内脯氨酸含量比对照 ( 2 5℃ )高 2 - 3倍 ,耐热的四九菜心品种内的脯氨酸含量高于较不耐热的六十天特青 .在培养基中加入 1mg·l- 1脯氨酸 ,可降低愈伤组织细胞在热胁迫下的相对电解质渗出率 ,减轻褐变 ,延缓衰老 ,促进鲜重的增加 .外源脯氨酸促进热胁迫下愈伤组织细胞POD、CAT和SOD酶活性保持较高水平 ,增强耐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