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张勇  赵建宁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22(10):1088-1092
脂肪干细胞(ADSC)是一种来源广泛、含量丰富、分离简单的间充质干细胞(MSC),可能是组织工程的理想种子细胞。文中回顾了ADSC的分离、培养、鉴定、多向分化潜能、临床应用前景和存在的问题,以求推动ADSC作用机制的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 (adipose stem cell,ADSC) 的表面表型及向成骨、成脂和成神经多向分化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取SD大鼠的腹股沟、附睾垫和腹膜后脂肪,Ⅰ型胶原酶消化、分离培养ADSC,检测第3代ADSC的CD29、CD44和CD45的表达情况.将ADSC加入成骨诱导剂,通过茜素红S染色鉴定成骨细胞;成脂诱导剂利用油红O染色鉴定脂肪细胞;神经干培养基诱导,免疫荧光染色鉴定诱导的神经元.结果 ADSC表达CD29(99.07±0.12)%、CD44(95.82±0.68)%和CD45(0.11±0.12)%.其经成骨诱导4周,茜素红S染色显示聚集的细胞团中央形成红色钙化结节,碱性磷酸酶染色可见到细胞的胞质内有紫红色颗粒;成脂诱导1周,油红O染色可见细胞质内有橙红色脂滴;经过神经干培养基诱导6 d后,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诱导的细胞Nestin、NF-200及GFAP阳性表达.结论 ADSC表达间质干细胞的表面表型,体外经诱导培养后可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神经元多向分化,表明 ADSC具有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3.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近年人们从胎儿脐带华尔通氏胶部位分离得到的基质细胞,具有一定干细胞特性,已证实有多向分化潜能和可塑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丰富,培养方法简单,增殖能力旺盛,排异反应低,无伦理道德争议,可望成为自体与同种异体移植及细胞替代治疗的理想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流产人胚前脑中分离培养人胚神经干细胞。方法: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本实验利用神经干细胞特定的培养增殖培养体系分离纯化人胚神经干细胞,并对分离得到的神经干细胞的分子标记及分化潜能进行鉴定。结果:从8~10周龄流产人胚胎分离得到了神经干细胞,它能表达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原nestin,并能在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结论:在人胚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神经干细胞,并能够在体外扩增,为神经干细胞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从人胃癌组织分离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from human gastric cancer,hGC-MSCs)进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分析,为hGC-MSCs的研究提供科学资料.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从新鲜的胃癌标本中分离培养hGC-MSCs,研究其细胞形态、生长曲线、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细胞多向分化能力等.结果 人胃癌组织中可分离培养出hGC-MSCs,hGC-MSCs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呈梭形或多角形的成纤维样细胞,细胞间排列呈漩涡状或辐射状;生长曲线提示细胞增殖能力很强,并随着传代有所降低.hGC-MSCs表面抗原高表达CD13、CD44和CD90,低表达CD45,CD34,HLA-DR,诱导分化实验显示hGC-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结论 人胃癌组织中存在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与人类骨髓来源的MSCs相似的细胞生物学特性.hGC-MSCs的研究,对肿瘤微环境的研究及MSCs的临床应用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分离、培养和分化鉴定技术.方法从胚胎大鼠的大脑皮质、海马、纹状体等组织分离神经干细胞,用无血清培养技术在体外进行培养、扩增、传代和诱导分化.采用免疫荧光技术,鉴定神经干细胞和分化的神经细胞.结果从胚胎大鼠的大脑皮质、海马、纹状体等组织获得了大量神经干细胞,可自我增殖并分化成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结论用上述方法分离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7.
体外培养的人胚胎脑皮层神经干细胞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彬  杨辉  吕胜青  张治元 《重庆医学》2004,33(5):709-711
目的从胎龄10~12周的人工流产胚胎脑皮层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后观察其生长特性.方法分别分离、鉴定孕10~12周人工流产的人胚胎脑皮层及孕16d Wistar大鼠脑皮层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并在体外培养增殖.通过普通及电子显微镜观察、生长情况测定等方面的比较来观察其生长特性.结果不同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均保持着未分化状态,能够自我更新以及具有多向分化潜能.但来源于人胚胎脑皮层的神经干细胞生长速度明显较慢,且其生长需多种细胞因子的联合刺激.结论人胚胎脑皮层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存在生长速度慢,分裂相所占比例低,群体倍增时间长以及其生长需多种细胞因子的联合刺激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石建峰  李昂  张晨  时志斌  黄辰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5):528-530,550
目的:探讨人牙周膜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牙周膜细胞,光镜下及HE染色鉴定细胞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法检测波形蛋白、角蛋白、CD44的表达。成骨诱导法培养人牙周膜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结果:体外成功分离培养人牙周膜干细胞。角蛋白阴性表达,波形蛋白阳性表达,CD44阳性表达。诱导成骨结果显示人牙周膜干细胞具有潜在的多向分化潜能。结论:人牙周膜干细胞在体外可以诱导分化为成骨样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从人胃癌组织分离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from human gastric cancer,hGC-MSCs)进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分析,为hGC-MSCs的研究提供科学资料。方法采用酶消化法从新鲜的胃癌标本中分离培养hGC-MSCs,研究其细胞形态、生长曲线、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细胞多向分化能力等。结果人胃癌组织中可分离培养出hGC-MSCs,hGC-MSCs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呈梭形或多角形的成纤维样细胞,细胞间排列呈漩涡状或辐射状;生长曲线提示细胞增殖能力很强,并随着传代有所降低。hGC-MSCs表面抗原高表达CD13、CD44和CD90,低表达CD45,CD34,HLA-DR,诱导分化实验显示hGC-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结论人胃癌组织中存在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与人类骨髓来源的MSCs相似的细胞生物学特性。hGC-MSCs的研究,对肿瘤微环境的研究及MSCs的临床应用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体外分离和诱导分化人胎肝干细胞。方法 :原代分离培养人胎肝干细胞集落 ,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细胞集落分子标志物的表达 ;在体外因子作用下诱导干细胞定向分化为成熟肝脏细胞 ,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鉴定。结果 :从人胎肝组织中成功分离表达AFP、Albumin、Cytokeratin等标志物的胎肝干细胞集落 ;在体外因子作用下肝干细胞定向分化为成熟肝脏细胞。结论 :人胎肝中同样存在具有干细胞特性的原始细胞 ,体外可定向分化为成熟肝细胞。人肝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对于肝脏发育及其病理学的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人类年轻恒牙牙髓干细胞体外多向分化的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人类的年轻恒牙中分离、培养牙髓间充质细胞,并探讨其基本的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体外的多向分化能力.方法:对人类的正畸减数年轻恒前磨牙中分离培养的牙髓细胞进行相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牙髓间充质细胞表型特征和细胞周期时相,并在体外进行定向诱导.结果:从年轻恒牙牙髓中分离培养得到的牙髓间充质细胞为成纤维样;细胞器发育较好;有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特征:CD90,CD44和CD147阳性细胞的比例很高,CD34,CD38,CD45和 HLA-DR的阳性比例很低;有很强的增殖生长能力;经体外诱导年轻牙髓细胞可在体外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神经细胞分化,但不能被诱导成为软骨细胞.结论:从人类年轻恒牙牙髓中可以分离培养得到的牙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较高的增殖能力和间充质干细胞表面特征,在体外诱导下能分化为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神经元,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小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体外定向诱导下的多向分化潜能.方法:取出生后4 d的GFP转基因小鼠腹股沟的皮下脂肪组织,经过胶原酶消化,加入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条件培养基中培养.将生长状态良好的第5代GFP-ADSCs分别加入成骨及成脂条件培养液进行体外多向分化诱导研究.并分别采用茜素红钙盐染色和油红O染色进行鉴定.结果:成功获得了稳定表达GFP的ADSCs,GFP-ADSC经成骨诱导20 d后茜素红染色可见有橘红色钙盐沉积;经成脂诱导10 d后油红O染色阳性.结论:GFP作为报告基因在ADSCs分化过程中没有被关闭,亦未影响到ASCs的多向分化潜能,是ADSC在体多向分化研究的一个有效示踪工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体外分离、培养人胚胎脑组织神经干细胞的实用方法。方法:从人胚胎脑额叶皮层分离组织块,采用DMEM/F12+N2无血清培养基,进行体外培养、传代。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神经干细胞和分化后的其他细胞表型。结果:从人胚胎脑额叶皮层分离的细胞具有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可进行传代培养,获得的细胞中大部分为Nestin表达阳性的细胞。诱导分化后可以出现NSE、GFAP表达阳性的细胞。结论:用上述方法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神经干细胞的特性,并表达Nestin蛋白,认为是神经干细胞。此方法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体外培养人胚胎脑神经干细胞的技术。  相似文献   

14.
大鼠脂肪干细胞的培养及向神经细胞的定向分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从大鼠脂肪组织中分离出脂肪干细胞(Adsc),并通过体外培养观察其在形态、生长方式以及贴壁率、生长曲线等方面的生物学特征,以及其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的能力.方法 取SD大鼠的腹股沟和腹膜后脂肪.分离体外培养ADSC,观察形态并进行传代.取第3代细胞测定其贴壁率、MTT比色法描绘生长曲线.免疫荧光法鉴定干细胞标志物CD44.通过两步诱导法诱导ADSC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免疫荧光法检测分化后细胞NSE、GFAP的表达情况.在分化过程中,用免疫组化检测Nestin的动态变化,验证ADSC分化与神经干细胞的关系.结果 从大鼠的脂肪组织中可成功提取ADSC,在含血清培养中能够连续传代并稳定增殖.而且ADSCs强烈表达CD44.经诱导剂诱导后,大部分ADSC分化表达NSE,而未见GFAP的表达.分化过程中,Nestin 表达水平经统计学分析后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 ADSC具有强大的扩增能力和定向分化为神经元的生物学特性,分化后在形态、表型同时体现出了显著变化,可以成为治疗神经系统损伤、退行性疾病的较为理想的成体干细胞.  相似文献   

15.
人肝癌细胞系P2-HCC的建立及体外诱导分化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从人肝细胞癌中分离肝癌细胞并对其体外诱导分化特性进行分析,试图得到有关导致肝癌发生的““癌干细胞““的相关资料.方法:首先将人原发性肝癌组织小块在裸鼠皮下过继接种,然后将生成的肿瘤进行原代培养并得到单层生长的肿瘤细胞系,利用体外诱导实验对其形态及分子表型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所分离获得的细胞系具有肝肿瘤细胞的特征,但也表达某些干细胞的分子标志如c-met.体外诱导分化实验提示胰岛素/氢化可的松、二甲亚砜可能具有诱导该细胞向成熟肝细胞方向分化的作用,诱导后的细胞又重新表达葡萄糖6-磷酸酶,白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结论:人P2-HCC细胞具有强大的增殖能力,体外实验提示其具有一定的向成熟肝细胞分化的潜能.这些细胞的发生与肝癌干细胞及肝细胞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人胚胎关节软骨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从人胚胎关节软骨中分离的细胞的特性、对其表面标志进行鉴定,探讨其多向分化潜能.方法: 从12~20周人胚胎关节软骨中分离细胞,观察细胞的形态、生长状态,采用流式分析的方法对其表面标志进行鉴定并探讨其成骨、成脂、成软骨以及成神经元样细胞的多向分化的潜能.结果:(1)从人胚胎关节软骨中分离的细胞,细胞形态均一,以梭形为主,生长旺盛,可传20代.(2)对不同代的细胞进行流式鉴定,发现其表面标志CD 44、CD 147、CD 90为阳性,CD 34、CD 45、HLA-DR为阴性,与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标志相似.(3)对其进行成骨、成脂、成软骨、成神经元样细胞的诱导,发现软骨来源的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的能力.结论: 从人胚胎关节软骨中可获得间充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17.
胎鼠脊髓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离、培养和鉴定胎鼠脊髓神经干细胞,为建立稳定的脊髓神经干细胞系提供基础.方法:应用无血清培养技术从胎鼠脊髓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并应用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体对其进行标记;应用BrdU掺入培养检测其分裂增殖能力;应用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抗体分析其多向分化潜能.结果:分离到的细胞具有不断分裂增殖的能力,可被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体所标记,并在血清条件下分裂为神经系统多种细胞.结论:分离到的细胞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干细胞,为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治疗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新生大鼠视网膜组织与胚胎上丘源神经干细胞共培养对干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机械分离、无血清培养基选择培养的方法从孕14 d的胚鼠上丘中获取神经干细胞并传代培养.使用组织-细胞共培养系统将出生4 d的乳鼠视网膜组织与上丘源神经干细胞共培养,观察干细胞分化过程,对分化细胞进行鉴定,并与干细胞的自然分化过程进行比较.结果:从胚鼠上丘中获得的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聚集呈球形悬浮生长,可以持续传代培养,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经免疫荧光鉴定证实为神经干细胞.新生大鼠视网膜组织与胚胎上丘源神经干细胞共培养促进干细胞的分化,并诱导分化出Thy1.1阳性细胞.结论:从胚胎大鼠上丘可以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与新生鼠视网膜组织共培养可以诱导上丘源神经干细胞分化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相似文献   

19.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间充质干细胞是来源于中胚层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主要存在于全身结缔组织和器官间质中,以骨髓组织中含量最多,胎儿脐血中亦可分离得到[1]。因为在体外不同诱导分化条件下其可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及神经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因此命名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mesenchymal stemc ells,BMSCs)。目前国外已经建立了鼠、兔及人的BMSCs的培养体系,并成功将其诱导成为各种结缔组织。而国内对于BMSCs的分离、培养及诱导分化的研究刚刚起步。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离培养大鼠牙髓干细胞并对其进行生物学鉴定.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获得大鼠牙髓干细胞,有限稀释法纯化细胞,测定细胞克隆形成率,细胞计数法测生长曲线,抗波形丝蛋白及角蛋白、抗STRO-1免疫化学染色.体外分化诱导实验检测细胞的多向分化能力.结果:分离纯化获得的大鼠牙髓干细胞在体外具有一定的克隆形成能力,波形丝蛋白、STRO-1均有表达.诱导条件下部分牙髓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的潜力,符合干细胞特征.结论:成功从大鼠牙髓中获取牙髓干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