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糖尿病前期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分布特点,初步探索不同证候组患者体重指数、腰臀比、胰岛素抵抗指数、β细胞胰岛素分泌指数等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中医临床症状采用5级记分法,结合舌脉进行中医辨证,检测不同证候组患者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血糖及血真胰岛素水平、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计算体重指数、腰臀比、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β细胞胰岛素分泌指数,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在101例糖尿病前期患者中,证候分为气阴两虚血瘀证、气虚痰湿证、阴虚证、气滞证,以气阴两虚血瘀证最多见。其中气虚痰湿证组的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均高于其他三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四个证候组OGTT、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β细胞胰岛素分泌指数、血脂等指标存在一些变化,OGTT血真胰岛素水平差异不大,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前期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以气阴两虚血瘀证多见,气虚痰湿证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更为严重,上述不同证候的糖尿病前期患者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2.
159例糖调节受损患者中医证候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学军  吴洁  郭灵祥  杨叔禹 《中医杂志》2008,49(12):1106-1108
目的 分析糖调节受损(IGR)患者中医临床证候分布特点. 方法 对159例IGR门诊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腰臀比、血脂、血糖、胰岛素等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59例IGR患者中,气虚血瘀型最多,共40例占25.2%,其次为气虚型、气虚痰湿型和血瘀型.4个主要证型患者年龄和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体重指数、腰臀比、血脂以及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上存在差异.气虚痰湿证型组60分钟和120分钟时血糖值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或P<0.01).结论 IGR患者的中医证候中以气虚或兼气虚证最为多见,各主要证型中以气虚痰湿型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程度最重.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前期人群中医证候特点及干预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前期又称糖调节受损,是指葡萄糖代谢介于正常与糖尿病之间的一种异常状态,其属中医学"脾瘅"的范畴。研究糖尿病前期人群的中医临床证候分布特点,对防治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糖尿病前期人群中医临床证候分布特点及其干预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中医药临床干预糖尿病前期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证素客观化探讨糖尿病前期(IGR)人群的证候特征。方法:采用中医证候调查表采集糖尿病前期人群中医证候信息,采用"证素辨证"的方法,通过各症状的要素积分和阈值法来确定证候以及各个辨证要素的权重。在进行中医辨证时,首先分别将患者的症状按照提示的各辨证要素进行累加,然后取超过70阈值的这一项目作为辨证的诊断。本研究选取了与糖调节受损最为相关的4个典型证候瘀、热、气虚、阴虚。结果:糖尿病前期人群中医证候特征:证素分布情况为阴虚证(含兼夹证,下同)340例(占81.15%),气虚证272例(占64.92%),血瘀证111例(占26.49%),火热证73例(占17.42%),其中以阴虚证最多见。结论:糖尿病前期中老年人群以阴虚证素为主,其次为气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中医证候与空腹血糖受损的相关性。方法:将600例血脂异常中医证候与空腹血糖受损(IFG)相关指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①当血糖水平为5.6mmol/L-6.0mmol/L时,中医确认证候所占比例较血糖3.9mmol/L-5.5mmol/L水平有所升高,并且其比例还略高于血糖为6.1mmol/L-6.9mmol/L的水平。如果IFG需要治疗,那么从纠正中医证候的微观指标来讲,当血糖为5.6mmol/L-6.0mmol/L时应同6.1mmol/L-6.9mmol/L一样进行中医药的干预,即本组中医证候学的研究结果支持将IFG的节点从6.1mmol/L提前至5.6mmol/L;②血糖水平为5.6mmol/L-6.1mmol/L,血脂异常中医证候中的痰浊阻遏证显著增加,且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为如何对IFG进行中医药干预提供了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6.
黄山  刘纳文  于雷  张莉  王彦欧 《天津中医药》2018,35(10):736-739
[目的]了解糖尿病前期人群的中医证素特点,明确糖尿病前期的易患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期间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进行体检的20~79岁天津市常住居民,经化验检查后确诊为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共500例,填写中医证素调查问卷,得出研究对象的病位、病性证素,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最终纳入486例糖尿病前期患者,体质量以超重最多见(41.15%),其次为肥胖病例(33.95%)。脾(35.80%)为最主要的病位证素,其次为肾(33.74%)、肝(25.93%)、胃(20.58%)等;主要的病性证素包括:湿(37.86%)、痰(36.79%)、气虚(52.06%)、阴虚(42.39%)。脾病位证素组的体重指数(BMI)、腹围大于非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前期主要与脾、肾、肝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发病主要与湿、痰、气滞、热等病理因素相关,肥胖与糖尿病前期的发生发展是相互关联的,痰湿困脾是糖尿病前期的核心病机。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糖调节受损(IGR)和糖尿病(DM)患者合并急性脑梗死(ACI)时中医证候的分布特点。方法:根据患者血糖情况及病史将2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3组,其中单纯急性脑梗死组103例、合并糖调节受损组37例、合并糖尿病组84例,对3组患者的中医证候及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结果:合并糖尿病组的气虚证分值较单纯急性脑梗死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糖调节受损组的火证分值较单纯急性脑梗死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糖尿病组的风证和气虚证分值较合并糖调节受损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血糖异常时,中医证候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受糖尿病中医证候衍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现代文献中经前期综合征证候及证侯要素的分布特点.[方法]在对近20余年经前期综合征文献资料进行全面检索的基础上,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对其证候及证侯要素进行频次分析.[结果]经初步规范后获取证候67个,出现频率在5%以上的依次是肝气郁结证、气滞血瘀证和阴虚火旺证;将证候拆分为病位类、病性类证候要素,其中病位类证候要素9个,出现频率在10%以上的是肝、肾和脾,病性类证候要素21个.出现频率在10%以上的是气滞、火和阴虚.[结论]目前经前期综合征的临床辨证分型仍比较繁杂,引入"证候要素"这一概念能够更好地规范、统一该疾病的临床辨证诊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糖尿病前期的中医证型及证素分布特点。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三大数据库中收录的自建库以来有关糖尿病前期证型的临床研究文献,对中医证型进行规范整理,建立数据库,提取证素,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分析、聚类分析探究证素分布规律。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总有效病例1620例,证型经规范处理后整理为18个,主要证型为脾虚痰湿证。共提取证素13个,主要病位证素为脾,主要病性证素为气虚、湿和痰,关联分析显示脾—湿支持度和置信度最高,聚类分析结果可得到3个聚类组。结论 糖尿病前期病位在脾,气虚、脾、痰、湿是常见证素,临床诊治糖尿病前期应注重从脾论治,需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0.
刘志龙  李俊 《新中医》2010,(5):45-46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MS)的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192例患者进行信息采集,采用聚类分析研究MS的证型分布特点,分析和探讨其证型证候分布规律及规范化证型。结果:MS主要为气阴亏虚、肾阴亏虚、肾阳亏虚、阴虚燥热4种证型。其中气阴亏虚证108例,占56.3%,肾阴亏虚证46例,占24.0%,肾阳亏虚证16例,占8.3%,阴虚燥热证22例,占11.5%。108例气阴亏虚证中,夹瘀者占86.1%,夹痰者占71.3%;46例肾阴亏虚证中,夹瘀者占78.3%,夹痰者占63.0%;16例肾阳亏虚证中,夹瘀者占75.0%,夹痰者占81.3%;22例阴虚燥热证中,夹瘀者占27.3%,夹痰者占22.7%。结论:MS临床上常见气阴亏虚、肾阴亏虚、肾阳亏虚、阴虚燥热4种证型,其中以气阴亏虚证最为常见,痰瘀贯穿整个病程。  相似文献   

11.
失眠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症状,糖尿病患者的失眠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轻则睡眠欠佳;或难以入睡;或半夜易醒;醒后难以再度入睡;或乱梦纷纭,时寐时醒;重则整夜不能入眠。由于长期睡眠不足,患者精神萎靡,头昏脑胀,心烦易怒,记忆力衰退,往往苦不堪言,甚至精神几近崩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住院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 采集16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住院患者中医证候四诊资料,采用Epidata 3.1 软件包对调查资料进行录入、核查,通过分析中医症状,归纳证素,从而调查统计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证候分布情况.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以头痛(112/160)、急躁易怒(104/160)最为常见.肝、痰浊、阴虚是该病的主要证素.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虚实夹杂,中医在辨证论治的同时,建议更多关注平肝、祛痰和滋阴等治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证候、证素的分布特点。方法:检索CNKI、VIP数据库,收集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医研究文献,进行中医证候、证素分析。结果:纳入文献85篇,报告病例16358例,报道中医证候46种,常见的证候是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脾胃湿热、肝郁脾虚等;证素15个,主要病位证素为胃、脾、肝,主要病性证素为气滞、气虚、热、湿、阴虚等。结论: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证候以肝胃不和和脾胃虚弱最多见,主要病位在胃、脾、肝。  相似文献   

14.
目的归纳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中医病机。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症状并归纳证候,通过统计得出症状及证候分布规律。结果症状上以乏力出现频率最高,其次为口干、多饮、视物模糊、肢体麻木;证候上以气虚、血瘀、阴虚、痰湿的频率居前4位;气虚、血瘀证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阴虚证的发生率低龄组高于高龄组;病程≥10 a组的阳虚、血瘀、痰湿的频率均较5~10 a组和≤5 a组高(P0.01或0.05)。结论2型糖尿病并代谢综合征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以气虚、阴虚为本,瘀血、痰湿为标,年龄和病程是影响证候分布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前期综合征证候分布特点,对证候规范化进行深化研究。方法: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通过数据库网上检索结合手工检索,依据纳入标准纳入文献,规范名称,统计文献中经前期综合征证与各证症状的频数。结果:证候规范归纳为55种证候类型,总频次191次。其中出现频次前9位的证候类型依次为:肝郁;肝郁化火;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血瘀气滞;阴虚阳亢;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并确定了各证主要症状。结论:以上结果为经前期综合征证候标准化研究提供了依据,为课题组进一步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减低(IFG)和糖耐量减低(IGT),二者视为糖尿病发生过程中的中间阶段。IFG与IGT可以转变为糖尿病,因此糖尿病前期给予积极的干预措施,可以很好地预防糖尿病的发生。现就糖尿病前期中医证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近5年关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的证候研究情况及证候分布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CNKI),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1日关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的相关期刊文献,并分析总结其证候的分布规律。结果:收集整理合格文献共84篇,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文献进行分析:近5年研究相关证候文献主要是糖尿病(24篇)、糖尿病肾病(17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0篇);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总的主要证候为阴虚证(50.91%)、气虚证(43.05%)、血瘀证(29.73%)、痰浊(湿)证(24.32%)。结论:气虚、阴虚作为基本病机贯穿糖尿病整个病程,并随着其病程的推移血瘀、痰浊(湿)等病理因素日显突出。因此在防治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应重视益气养阴,并结合病情配以活血化瘀或祛痰化浊之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医证候分型特点。方法:对2009年2月~2011年6月301例住院及门诊患者(其中糖尿病100例、糖尿病肾病201例)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运用描述分析、样品聚类等统计方法,结合临床得出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分型特点,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结果:糖尿病以气阴两虚为主要病机,兼证以血瘀多见;糖尿病肾病主要症型为气虚证78例(39%)、阴虚证53例(26%)、肾虚证20例(9%),但各证型之间存在交叉。结论:经多元分析后结果表明,糖尿病中医证候以气阴两虚为主,兼证以血瘀证多见,其病位主要在脾;糖尿病以气虚证、阴虚证为主要表现,贵之脏腑主要为脾肾,且肾虚血瘀存在于糖尿病肾病整个疾病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糖尿病肾病(DN)不同阶段的中医证候特点及证候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DN患者162人按照III、IV、V期进行分组,对不同分期的证候分布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III期主要以气阴两虚为主,偶可见血瘀证。IV期病情出现复杂表现,主要以阴阳两虚为主,血瘀证表现相对明显。V期阴阳两虚明显,虚实错综复杂,血瘀证明显加重。结论: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证候特点,其本质是虚实夹杂证,从III期气阴两虚开始,阴损及阳,最后发展为V期的阳虚,血瘀作为主要的兼证贯穿DN的整个病程。  相似文献   

20.
糖调节受损者之中医痰湿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比较糖调节受损(IGR)痰湿证与非痰湿证患者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程度上的差异,以探讨痰湿证IGR患者的糖脂代谢特征。方法:对所收集的辨证为痰湿证的IGR患者与同期收集的非痰湿证IGR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腰臀比、血脂、血糖、胰岛素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痰湿证组在体重指数、腰臀比、甘油三酯、胰岛素抵抗指数值、稳态模型胰岛素分泌指数及胰岛素释放曲线下面积方面均显著高于非痰湿证患者(P〈0.01)。结论:IGR痰湿证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和甘油三酯水平高于非痰湿证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