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与防灾减灾能力四大风险要素对深圳河流域内陆侧的洪涝风险进行分析,构建以雨、洪、潮叠加的复杂致灾因子危险性和高度城市化带来的高易损性为特征的沿海城市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修正熵权法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得到洪涝的危险性风险、易损性风险和综合风险区划。结果表明:福田区西南部至罗湖区西南部是极高危险性与极高易损性的统一体,在防洪减灾中应予以较全方位的重点防护,其他低易损性且高危险性地区只需根据主导的危险性因子给予有所侧重的防护措施;构建的沿海城市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可为政府防灾减灾规划与防洪应急响应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亦可为防灾资源分配和灾后恢复重建提供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自然灾害风险指数模型和GIS技术,结合2010-2019年葫芦岛市各区县的社会经济数据、地理空间数据和气象观测资料,充分考虑葫芦岛市城市内涝受短时强降雨的影响,计算分析强降雨洪涝风险的承灾体易损性、孕灾环境敏感性、防灾减灾能力以及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数值,构建与编制葫芦岛市强降雨洪涝灾害风险模型及其风险区划。结果表明,洪涝灾害高风险区主要位于兴城市、绥中县,葫芦岛市南部具有较高孕灾环境敏感性,因经济、人口地位显著市中心区域具有较大易损性风险;该风险区划能够准确反映葫芦岛市洪涝灾害潜在风险,为区域防灾减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雨洪灾害风险因子由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共同作用构成。云物元模型能有效的将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云计算决策方法融合,解决多源复杂的雨洪风险评估难题,提高雨洪灾害风险评估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从雨洪灾害评估的平均风险等级的发展趋势来看,2016—2018年溧水河区域雨洪灾害风险等级在逐渐升高,区域遭受雨洪风险灾害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4.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深圳市暴雨洪涝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城市洪涝灾害的频繁发生已引起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基于灾害系统理论,综合考虑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防灾减灾能力等因素,从危险性和易损性两大风险要素出发,利用ArcGIS技术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洪涝频发的深圳市进行城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区划,最终生成以100 m×100 m为基本评价单元的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分...  相似文献   

5.
当前极端气候事件频发,降水频次与强度剧增,致使区域洪涝风险提高。为了降低区域洪涝风险,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四维度分析洪涝灾害风险的形成机理,基于11项指标,综合运用ArcGIS地理信息软件与熵权法等数理统计方法客观赋权,对湖南省湘江流域的洪涝风险进行综合性评估,最终制作出区县尺度的洪涝风险分布图。结果表明:湘江流域中西部致灾因子危险性低,中游地区孕灾环境敏感性高;环长株潭地区与衡阳市的承灾体脆弱性较高,但前者凭借良好的经济基础,其防灾减灾能力相对较强;湘江流域洪涝风险分布从东北向西南呈增强趋势,高洪涝风险区位于长沙市、益阳市、衡阳市及永州市南部,不同地区洪涝风险的主导因子不同。研究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多因子作用下地区洪涝风险的差异,可为区域防洪减灾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6.
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和冰雹灾害风险评估的相关理论,选择冰雹多发地区的祁连山东端天祝藏族自治县为研究区,并基于天祝县和周边常规气象站观测资料、历史灾情资料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探索和研究县级冰雹灾害风险区划的技术方法。通过分析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载体易损性以及防灾减灾能力4个指标,建立了冰雹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并利用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得到了天祝县冰雹灾害风险区划。结果显示:天祝藏族自治县冰雹灾害风险南高北低,其中华藏寺、东坪、石门、打柴沟大部及炭山岭和赛什斯的局部发生冰雹灾害的风险最高;哈溪、朵什、西大滩次之;松山的东部、旦马、祁连西南部为冰雹低风险区。  相似文献   

7.
根据农业干旱发生发展规律和风险理论,从旱灾造成农作物减产的角度出发,分别对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脆弱性和承灾体易损性进行分析,建立农业旱灾风险评估模型,结合GIS中自然断点分类法进行聚类分析,开展区域农业旱灾风险区划。以云南省南盘江流域为研究区域,根据干旱等级划分标准,将研究区域按4个等级进行农业旱灾风险区划,并对分区结果进行分析,为该区域政府部门制定防灾减灾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取我国浙江省作为研究区,以其县域作为基础的计算单元,从洪水灾害系统理论出发,构建洪灾风险评估模型和风险因子指标体系对宏观区域上的洪灾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根据洪水灾害风险的原理,结合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性和易损性、区域防灾力等要素选取了巧个风险评价指标,并为各风险因子及其基础指标分配了权重。根据所建立的计算模型和风险分级方法,对研究区的洪灾风险等级及风险类型做了定量化分析。经计算,浙江省高等级的洪灾风险集中分布于浙北的冲积平原区和浙东的沿海丘陵平原区,在浙西的金华衡州盆地也有高等级洪灾风险呈点状分布。评价结果可用于指导浙江省的洪水风险管理和防灾减灾措施建设。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急剧加快,城市内涝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严重灾害。以广州市天河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灾害风险评估的原理,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开展城市内涝风险评价方法研究。利用基础地理数据、遥感影像数据、气象水文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历史灾情数据等,分别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4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确定指标权重和相关参数,并构建城市内涝风险评价模型进行城市内涝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广州市天河区的城市内涝灾害风险分布总体上西北部和东南部较高,西南部、中部和东北部较低。经过验证,城市内涝黑点有67%都落在较高和高风险区内,说明模型由较高的精度,可以为城市内涝的防治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洪灾风险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灾风险评价是进行御洪管理、防灾减灾的基础。针对国内外洪灾风险评价缺少系统规范体系现状.在洪灾生命损失评价、经济损失评价的基础上,构建起以洪灾损失为核心的动态实用性洪灾风险评价体系。给出耦合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的洪灾风险定义,探讨了基于洪水分析、易损性分析、损失分析的洪灾风险评价流程图。针对洪灾风险评价不确定性,从被动破坏损失、主动防御减灾角度提出系统量化的洪灾损失经济评价指标,结合研究体系应用实际,给出洪灾风险评价体系的选一步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城市暴雨洪涝灾害的频发对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文章为科学的进行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降低洪灾损失,借助自然灾害风险理论,以陕西省为例,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以及承灾体易损性3方面出发,选取9个指标因子,采用AHP为各个指标因子赋权,结合加权综合法及GIS对陕西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并区划。结果表明:陕西省高危险性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安市、安康市、咸阳市;高敏感性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安市、咸阳市;高易损性主要分布在西安市、榆林市。  相似文献   

12.
研究洪水对人口、经济的影响风险等级,是摸清洪水灾害风险底数的重要内容,可以为区域防灾减灾、国土空间规划和产业发展布局提供支撑。基于洪水风险评估理论,以洪水危险性区划和承灾体调查成果为基础,考虑洪水灾害对承灾体的影响,提出了地理格网尺度的洪灾影响人口、经济风险评估和区划方法,为定量认识洪灾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程度等级提供基本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洪水灾害风险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洪水灾害评价指标危险性、暴露性、易损性以及防灾减灾能力4因子的分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了洪水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湖州市下辖区县进行了风险评估,给出各区县的风险指标。并分析了各区县的风险类型和风险程度,为今后制定防洪规划、合理分配防洪减灾力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台风灾害研究注重致灾因子与孕灾环境对灾害的影响,但现实情况不断显示承灾体的社会经济易损性程度对灾害有着重要影响。以广东省为例,建立了广东省台风灾害社会经济易损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广东统计年鉴2010》中数据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台风灾害社会经济易损性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社会经济易损性研究能够有效提升台风灾害的应急管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尤其是强降雨、风暴潮等正在成为沿海地区洪涝灾害的重要影响因素,危及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吴川市为研究对象,以镇、街道为单位建立洪涝风险灾害评价模型,从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3个方面选取指标进行评价体系构建,基于ArcGIS平台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用ISO聚类-最大似然法将风险性划分为微、低、中、高、极高5个风险等级,并将评价结果划分成5个风险区。研究表明,吴川市洪涝灾害风险整体处于中等风险级别,风险值为3.04;空间上表现为中西部高,东南部低的分布特征。与吴川市易涝点实际调查数据的对比验证显示,91%的易涝点分布在极高风险和高风险区域,说明本次评价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为当地洪涝灾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ArcGIS对广东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暴雨洪涝灾害的致灾因子、孕灾因子、承灾因子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评价指标构建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体系,运用ArcGIS对广东省暴雨洪涝灾害进行风险区划,结果显示,广东省暴雨洪灾高风险区域主要在粤东、粤西沿海区域和北江中下游清远附近区域。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中小河流洪涝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河流数目庞大、基础资料缺乏、重点难以确定等问题,以哈尔滨地区为例,基于现代灾害风险理论,利用遥感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在GIS空间分析基础上,通过对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孕灾环境的敏感性、承灾体的脆弱性和区域防灾减灾能力的分析,对洪涝灾害风险进行定量评价,绘制出研究区域的洪涝灾害风险指数分布图。在此基础上应用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洪涝风险分区和河流分类,从而科学、快速地确定重点防治地区和河流。研究成果不仅对哈尔滨地区中小河流洪涝灾害防治具有指导意义,所采用的技术方法还可供其他地区中小河流治理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给灌区防灾抗旱工作提供理论支撑,根据灾害学理论,对灌区水资源供需系统干旱风险进行了定义。在灌区旱灾形成中,致灾因子、孕灾环境与承灾体缺一不可,降水偏少是导致旱灾的直接致灾因子,农作物是最主要的承灾体。致灾因子、孕灾环境与承灾体三者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功能、特征的复杂体系,当它们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时,就会形成旱灾。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孕灾环境的风险性和受灾体的脆弱性决定了旱灾的大小。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世界上受洪涝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洪涝灾害在中国自然灾害中发生频次最高、范围最广、灾损最大。从灾害系统角度,解析洪灾发生时各系统要素的表现特征,对进一步认识洪涝的成灾过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系统收集了鄱阳湖流域核心区的孕灾环境(地形、河网)、承灾体(社会经济)、致灾因子(日降雨量)以及灾情等信息,系统分析了2020年鄱阳湖流域1号洪涝灾害的致灾机理与成灾过程,并探讨了鄱阳湖流域的洪灾防治措施。结果表明:6月以来高强度的降水是2020年鄱阳湖1号洪水爆发的前期基础,土壤湿度较高,趋近饱和;7月1—8日短时间内异常强降水(致灾因子强)和鄱阳湖流域核心区高程低(孕灾环境敏感性高)的共同作用下,洪水漫延快,短时内淹没了湖区的社会经济系统(承灾体),形成洪涝灾害。从灾害系统角度对典型洪涝灾害进行案例分析,有助于提高区域洪涝灾害的风险识别与防灾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20.
针对水旱灾害系统的不确定性,从系统论角度提出了水旱灾害致灾因子的危险性、承灾体的暴露、灾损敏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这4个子系统组成的水旱灾害风险系统及其定量表征。从方法论角度,提出了由水旱灾害危险性分析评估、脆弱性分析评估、损失风险分析评估、风险评价、风险决策分析这5类方法组成的水旱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体系,并归纳分析本文作者以往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体系具有通用性和有效性,在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中具有参考应用价值;今后亟须进一步解析该方法体系的物理成因机制,进一步丰富、发展、完善这些水旱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特别是基于水旱灾害损失风险形成过程的损失风险曲线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