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估"4+7"药品带量采购对降低患者医疗负担的政策效应.方法:使用福建省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省内异地就诊信息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实施药品带量采购政策后,高血压患者的总医疗费用负担下降了11.4%,其中药品费用负担下降了13.8%,非药品费用没有出现显著上涨,患者自付费用负担下降;政策对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级诊疗政策环境下,住院患者可比药占比情况,总结其变化规律,为甘肃省全面推进药品零差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2017年甘肃省新农合住院患者信息,采用传统数据统计方法和大数据挖掘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药品价格信息。结果分级诊疗政策对于住院患者可比药占比的控制效果不明显,分级诊疗政策环境下住院患者的可比药占比有自身特点,老年人可比药占比的合理性较差。结论应完善分级诊疗政策,真正实现“三医联动”。将DRGs方法应用到可比药占比的控制中,并积极与其他医改政策实现联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联体分级诊疗经济性。方法采集某医联体中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费用,运用Mann Whitney U秩和检验对比分析两院2型糖尿病患者基本情况和费用构成。结果患者基本情况中,年龄和住院天数,三级医院均明显高于二级医院。在住院费用结构组成中仅西药类费用两所医院没有明显差异。综合治疗服务费、治疗类费用、诊断类费用、中药类费用、耗材类费用以及总费用两所医院间均有明显差异。结论从医联体分级诊疗经济性优势角度,二级医院对于2型糖尿病诊疗比三级医院具有经济性优势。医联体应进一步推行分级诊疗政策,扩大分级诊疗病种范围,充分发挥医联体分级诊疗经济性优势。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患者住院用药现状及费用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城市社区高血压患者住院用药特征及影响因素,为高血压社区管理和医保提供政策建议。方法采取结构式问卷法,调查北京东城区和南京秦淮区2个地区4个卫生服务机构慢性病管理台账或管理册,获取有效样本1 217个,并在当地社保中心调取样本高血压患者2008年的医保信息;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80%高血压患者住院人次累计用药集中在100种药品左右,而这100种药品费用占住院西药总费用的50%左右;高血压患者年平均住院费用为16 634.0元,其中诊疗费占63.0%,药品费用占37.0%;住院次均药物费用为35.1元,医疗保险平均支付91.3%;单因素回归分析表明,高血压类型、并发症类型、病程和规范管理对高血压治疗费用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高血压类型和病程对高血压防治费用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城市社区高血压患者住院用药相对集中,药品费用所占比例不高;病程长、血压水平高是影响高血压费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对糖尿病患者住院总费用及各类构成费用的影响。方法 基于研究医院的9 852份糖尿病患者病案首页数据,整理患者基本信息、医疗服务利用信息及各项医疗费用信息,综合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rdinary least square,OLS)和倾向性得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确实能够降低糖尿病住院患者的药品费用(t=-2.27,P<0.05),但是对住院总费用、医疗服务性费用影响不显著。OLS回归低估了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对患者检查化验耗材费用的增费效应(t=2.26,P<0.05)。结论在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的同时,要有序扩大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系统推动医药领域集约式改革,持续放大改革红利,实现患者总体医疗负担减轻,让政策福利遍及更多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江苏省居民住院流向和费用负担情况,为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减轻居民负担提出建议。方法:运用描述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江苏省各级医疗机构住院人数、住院费用、医保偿付费用、个人范围内外费用支付情况。结果:江苏省居民2013—2017年住院流向变化不大,三级医院住院服务量占比最高;住院费用年均增长1.52%,且费用的增速和医院级别负相关;住院费用构成中,医保的补偿比例基本不变,但个人范围外支付的比例逐年上升。结论: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后医疗费用的增长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仍需通过相关政策引导患者合理就医,进一步降低居民的费用负担。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我国医疗费用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在增加的医疗费用中,药品费用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虽然,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手段控制药品费用的不合理上涨,但效果有限。随着医改的深入,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为医疗机构药品费用的控制提供了新的抓手。在分级诊疗政策引导下,对病种和病人的精细化管理,势必会对住院药品费用产生巨大影响。医疗机构将药占比调控至合理区间,不仅能够降低医疗成本,还可以促进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水平的提升。其  相似文献   

8.
探讨药品费用在医院整个医疗收入中所占比例及药品费用在患者医疗费用中所占比例。我院2009年医疗收入整体提高,同时药品费用总数及门诊、住院药品费用总收入均有所增长,但总体药品费用占医疗总收入比例及住院药品收入占住院医疗总收入比例均有所下降;门诊患者的药品费用负担下降,但住院患者的药品费用负担有所上升。现将我院2009年的门诊、住院医疗费用的增长变化以及患者的医疗费用的负担情况做如下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
田爱红 《现代预防医学》2016,(15):2756-2759
目的 本文通过就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北京石景山区分级诊疗的实施情况,并基于结果提出相关建议措施。方法 采用统计学描述方法,通过分析社区居民对“签约服务、社区用药、慢性病管理与服务”的满意度来分析分级诊疗的实施效果。结果 只有17.80%的被访者表示“签约了家庭医生服务”,签约中91.70%的患者表示会续约。对转诊预约服务的认知度达到了67.30%。在“对药品齐全状况的满意度”方面,24.8%的被访者认为“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对药品价格的满意度”方面,1.10%的被访者认为“不太满意”,没有“很不满意”。“对健康档案的”认知度和使用度分别为71.40%和52.50%,“对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慢性病管理”使用度只有36.09%。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点位置设置相对合理,便于患者就医。患者对“签约服务”的认知度和满意度较高,但有效签约率可能不足,有必要加强签约宣传力度,提高医疗保险对签约服务的约束及激励,加大差异化报销力度,提高实际的家庭医生签约率。社区用药方面对“药品价格”满意度高于对“药品齐全状况”的满意度,北京分级诊疗的实施有待于进一步扩大基层的用药报销范围。慢性病管理与服务认知度较高,但利用度偏低。在社区应加大慢性病管理与服务力度,通过持续跟进慢性病随访全程监管慢性病进展,及时帮助患者利用社区慢性病管理服务提高慢性病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分级诊疗对三级医院具有机遇与挑战,厦门市三级医院通过专科医师、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师和健康管理师的"三师共管",实施一系列"慢病先行"分级诊疗的具体措施,并对措施产生效果进行分析。分级诊疗后,三级医院慢性病门诊量下降,基层医疗机构门诊量增加;学科建设优化;糖尿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率增加;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逐渐上升;慢性病患者医药费用开支有所降低、居民满意度提升。针对厦门市分级诊疗探讨公立医院改革,以期为中国公立医院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介绍江苏省老年医院“医院—社区糖尿病一体化管理”的组织实施和初步成效。表明以慢性病管理为抓手,通过“医院—社区糖尿病一体化管理”模式能够实现对患者的深层次综合干预,引导慢性病患者分级诊疗,使慢性病患者得到更系统、规范、全程的诊疗服务和健康管理。该模式可为其他省、市选择适宜的慢性病分级诊疗服务方式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医保住院均次费用是患者住院均次费用中由医保诊疗目录及医保药品目录内费用组成。在医保结算体系中医保住院均次费用是一项重要指标,它与各定点医疗机构的结算效益密切相关,住院均次费用的控制也是有效降低患者负担的途径,对所在医院2001年以来医保住院均次费用控制的实践过程进行评述,并探讨该办法控制医保住院均次费用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无锡市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直接经济负担,为有效控制老年慢性病患者医疗费用、制定社区慢性病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随机抽取的439例社区老年高血压和(或)糖尿病患者开展问卷调查,根据调查所得的卫生服务利用情况以及药品、门诊和住院费用计算社区老年高血压和(或)糖尿病患者疾病直接经济负担。结果被调查的无锡市社区老年高血压和(或)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为92.7%,调查前3个月门诊就诊率为71.30%,人均就诊次数为5.07次,调查前1年住院率为12.53%,人均住院次数为0.17次。年人均药品总费用为2 494.57元,次均门诊费用为127.19元,次均住院费用为13 469.00元,无锡市老年高血压和(或)糖尿病患者年人均疾病直接经济负担为7 518.79元,全市老年高血压和(或)糖尿病患者年疾病直接经济负担约49.77亿元。结论无锡市老年高血压、糖尿病疾病直接经济负担沉重,应当加强社区老年慢性病管理,制定相关防制政策和补偿制度,以有效控制病程,降低疾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描述比较2003~2010年南方某市综合医保、住院医保、农民工医保和少儿医保政策下医疗服务的差异,探讨不同医保政策对医疗服务的影响,为医疗保险管理部门提供控制策略。方法从南方某市医保局获得2003~2010年该市医疗服务费用数据,把费用分成门诊、住院两部分,通过对各种医保类型患者的总费用(药品费用、诊疗费用)、人均费用(药品费用、诊疗费用)、均次费用(药品费用、诊疗费用)的比较,发现各医保类型的费用变化趋势和差异,分析不同参保类型对医疗服务的影响。结果不同医保患者的门诊费用、住院费用中的总费用(药品费用、诊疗费用)、人均费用(药品费用、诊疗费用)、均次费用(药品费用、诊疗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综合医保各项指标较高,农民工医保各项指标较低。结论综合医保的各项指标著高于其他类型,农民工医保各项指标较低。要注意控制综合医保的医疗费用,提高农民工医保的医疗服务水平。在门诊费用控制中要注意控制比例较高的药品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通过降低患者药品费用来减少患者的医疗总费用。方法实施药品集中供应改革。结果实施药品集中供应改革后,门诊次均费用、门诊次均药费、住院次均费用、住院次均药费、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床日费用较改革前大幅度减少。结论药品集中供应是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015年甘肃省会宁县新农合分级诊疗住院患者疾病构成及费用情况,为优化分级诊疗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按照国际疾病标准(ICD-10)对住院患者前5位疾病构成按不同性别、年龄组和医疗机构进行顺位对比分析,并对住院费用分不同补偿类型与医疗机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会宁县全年住院患者共计12 254例,男女之比为0.63: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血压、正常分娩、冠心病和小儿支气管肺炎为该县主要病种;住院费用的总体可补助医药费比例为95.6%,总体实际补偿比例为55.5%;分级诊疗患者占新农合住院患者的51.4%;县内住院率为82.4%。结论 2015年会宁县住院患者女性住院例数多于男性,以慢性疾病为主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居于首位;住院费用的实际补偿比例较低;分级诊疗、县内医疗机构的住院患者住院费用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新疆某三甲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的成效及影响。方法 对新疆某三甲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前后同期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取消药品加成后,该医院诊疗人次、出院人数、手术台次和床位使用率有所增长;门诊和住院收入有所增加,药品收入明显下降;门诊和住院的均次费用及均次药费均有下降;调查周期内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收入不能通过医疗服务项目的调价进行弥补。结论 取消药品加成后降低了药品费用,减轻了患者就医负担,优化了医疗业务收入结构,但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减少收入的补偿问题突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某医院实施“十大指标”宏观监管效果。方法采用数据统计比较方法对2012年1-7月“十大指标”中医护配置、药品比例、临床路径、诊疗服务、诊疗费用等重要指标进行综合比较、评价。结果医护配置、临床路径和诊疗服务指标得到改善,药品比例更趋合理,诊疗费用呈逐渐降低趋势。结论实施“十大指标”宏观监管对提高医疗质量和降低患者费用有显著作用,在“十大指标”实施过程中还要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不同医保类型高血压患者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新疆北疆某县医院各类医保高血压住院患者信息,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分析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结果不同医保类型高血压患者住院费用存在差异,由高至低依次是职工医保患者、居民医保患者、新农合患者。影响住院费用的因素主要是医保类型、住院天数和年龄。结论完善医保政策,加强对药品费用的监控,努力缩短住院天数,加强老年人群的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慢性缺血性心脏病住院患者特征、药品使用情况、费用分布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统计描述、非参数检验的方法分析患者住院费用,使用关联规则挖掘药品使用规律,构建决策树模型探索影响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为23 619.64元,费用中位数为11 087.39元,住院费用主要以材料费为主;患者药品使用呈现一定的规律,阿司匹林肠溶片、肝素钠注射液及氯化钠注射液等药物在患者诊疗过程中频繁出现;住院天数、药品使用规律、医院级别、医保类型等是影响患者费用的主要因素。结论:加强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疾病干预,预防疾病年轻化趋势;利用大数据和信息手段进行诊疗行为研究,为规范诊疗行为拓宽思路;探索疾病费用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有助于为按病种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