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渣分离茶多酚咖啡碱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静态吸附试验考察茶渣对茶多酚的吸附性,然后考察了上样流速对茶渣分离茶多酚和咖啡碱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渣能较好地去除茶多酚中的咖啡碱,但其茶多酚得率偏低;柱分离的最佳条件为:以2 mL/min的流速上样,水洗脱咖啡碱,80%乙醇洗脱茶多酚。洗脱液经浓缩,干燥,得到茶多酚产品,其中茶多酚含量在95%以上,EGCG含量大于60%,咖啡碱含量小于0.2%。  相似文献   

2.
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为溶剂,溶解棉浆粕得到均匀透明的纤维素溶液,采用湿法工艺制备纤维素薄膜,并研究了凝固浴浓度对纤维素薄膜微孔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质量分数为20%的离子液体水溶液作凝固浴可得到具有一定强度的均匀透明的纤维素薄膜。  相似文献   

3.
聚乳酸(PLA)是一种绿色高分子材料,原料来源充足、无污染且可被生物降解。同时,PLA还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易被加工制作成膜。纳米纤维素(NC)也是一种天然的可再生资源,来源广泛、机械强度好且刚度高。将NC加入到PLA中制备复合薄膜可大幅提高复合薄膜的机械性能;但两者的界面相容性差,从而影响PLA-NC复合薄膜的机械性能。根据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文献,本文综述了PLA-NC复合薄膜的制备工艺、界面相容性的改善方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4.
纳米微晶纤维/聚乙烯醇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蔗渣为原料制备出粒径大小为20~50nm的纳米微晶纤维素(NCC),并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出不同NCC含量的纳米微晶纤维素/聚乙烯醇(NCC/PVA)复合薄膜,重点研究了NCC加入量对复合薄膜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CC的加入能使薄膜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当NCC的添加量在0.5%时,聚乙烯醇薄膜的拉伸强度提高了115%,吸水性降低了12.0%,断裂伸长率减少了68%。  相似文献   

5.
李慧  田家瑶  庞姗姗  龚国利 《食品与机械》2023,39(4):103-109,177
目的:开发绿色抗菌抗氧化食品包装薄膜。方法:以石榴皮多酚为功能活性物质,采用共混法制备聚乙烯醇/纳米纤维素晶体/石榴皮多酚复合抗菌薄膜,并对其性能进行表征。结果:石榴皮多酚的添加影响了薄膜表面的连续性;当石榴皮多酚添加量为5倍最小抑菌浓度时,薄膜的透水气性增加了28.79%,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疏水性及透光率分别降低了44.97%,29.37%,36.36%,22.35%,同时总酚含量为(5.92±0.17) mg/L,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13.31±0.22)%;薄膜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性,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结论:聚乙烯醇/纳米纤维素晶体/石榴皮多酚复合抗菌薄膜是一种新型活性食品包装材料。  相似文献   

6.
陈浩  刘浩 《中国造纸》2023,42(3):69-77
以异抗坏血酸钠为碳源,采用水热法合成新型纳米抗菌材料——碳点(CDs),并与纤维素纳米纤维(CNF)共混制备CDs/CNF复合薄膜。结果表明,CDs的平均粒径为(4.6±1.8) nm,添加CDs可提升复合薄膜的紫外阻隔性能和柔韧性,复合薄膜的抗菌和抗氧化性能与CDs的含量呈正相关,但是高含量的CDs会降低复合薄膜的疏水性和拉伸强度。添加7%含量CDs的复合薄膜的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16.88 mm和14.34 mm,CDs/CNF复合涂层能够延缓草莓的腐败。  相似文献   

7.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1):246-251
在羧甲基纤维素钠/壳聚糖/蒙脱土复合衬垫中添加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制备抗氧化复合衬垫,用做市售冷鲜肉的保鲜包装。研究考察了茶多酚的含量对衬垫的水溶胀率、溶解度、网络结构、抗氧化能力以及对鲜肉保鲜效果的影响。由于茶多酚与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壳聚糖间的相互作用,含茶多酚衬垫的网络结构变得更加致密,导致了溶胀率和溶解度的降低。同时,茶多酚的高效抗氧化性使衬垫具有显著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且随茶多酚含量的提高而增强。保鲜实验结果表明:在鲜肉的包装托盘中垫上复合衬垫,能有效延缓鲜肉的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含量和菌落总数的增长,延长货架期并改善其外观,尤以茶多酚含量为10%的复合衬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以茶渣为原料,通过碱处理、漂白处理提取茶渣纤维素,采用硫酸水解法制备茶渣纳晶纤维素(tea residue nanocrystalline cellulose,TRNC),利用显微成像技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热重分析仪等技术对TRNC的微观形貌、化学官能团、晶体结构、热稳定性等理化性质进行表征。探究TRNC对大豆分离蛋白膜机械性能、水蒸气透过率和水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RNC呈典型的针状结构,Zeta电位值为(-32.76±2.11)mV,结晶度为62.36%。经TRNC强化的大豆分离蛋白膜,拉伸强度、水蒸气阻隔性能和耐水性能均有显著提升,而断裂伸长率有所下降。TRNC有潜力用作蛋白基可食膜的结构增强剂。  相似文献   

9.
为改善聚乳酸(PLA)薄膜的力学及阻隔性能,采用纳米纤维素(NCC)对其进行改性。以微晶纤维素(MCC)为原料,用硫酸法制备NCC,进而制备乙酰化纳米纤维素(ANCC),然后将PLA与ANCC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制备复合薄膜。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微观结构和形态进行观测。采用拉伸仪和氧气透过率仪对其力学和气体阻隔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使用酸法制备的纳米纤维素长度为100~200 nm,直径范围为10~20 nm。乙酰化处理对纳米纤维素的外观形态没有明显改变。与纯聚乳酸膜相比,ANCC添加量为1%时制备的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增加了29.09%,进一步增加ANCC含量则会导致复合薄膜力学性能下降。添加ANCC有效降低了复合薄膜的氧气透过量,ANCC添加量为0.5%时,薄膜的氧气透过率与纯PLA薄膜相比降低42%。添加ANCC对于薄膜的透光率和雾度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针对纤维素纤维易燃烧的问题,首先以离子液体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AMIM]Cl)为溶剂共溶解纤维素与海藻酸,然后以氯化钙溶液为凝固浴,采用干喷湿法纺丝制备了纤维素/海藻酸钙共混纤维。研究了纤维素/海藻酸钙组分比对共混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海藻酸钙共混纤维结构致密,二者之间存在氢键相互作用;虽然海藻酸钙的存在使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降低,但当海藻酸钙质量分数为30%时,共混纤维的断裂强度为123 MPa,离火自熄时间仅为1.1 s,表现出优良的离火自熄特性;纤维素/海藻酸钙共混纤维的吸湿平衡回潮率为7.33%~7.75%,具有类似再生纤维素纤维的优良吸湿性能与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11.
以魔芋葡甘露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和纳米TiO2为原料,制备KGM-TiO2复合薄膜。研究复合薄膜的性能,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对复合薄膜的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分析,并对其进行豆腐和樱桃的保鲜实验。结果表明:纳米TiO2的掺入能有效提高KGM薄膜的断裂伸长率,减缓薄膜的溶胀行为,但是降低了薄膜的透光率。表征分析发现,TiO2与KGM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交互作用,经感官鉴定,KGM-TiO2复合薄膜提高了豆腐及樱桃的新鲜程度,延长了贮藏期。  相似文献   

12.
聚乙烯醇(PVA)和蒸馏水为原料,丙三醇为增塑剂,采用溶液流延法制备含有不同比例(0%、1%、2%、4%)纳米银(AgNPs)的PVA/AgNPs复合薄膜,并对薄膜的机械性能、阻隔性和抑菌性进行表征测试,选择合适的薄膜应用于生鲜面叶保鲜,研究其对生鲜面叶品质的影响。发现4%的PVA/AgNPs薄膜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阻隔性和抑菌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达到了(11.67±0.29) mm。因此选用含量为4%的PVA/AgNPs薄膜来保鲜生鲜面叶,测定生鲜面叶在4 ℃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纳米银添加量为4%的PVA/AgNPs薄膜,能够明显延缓生鲜面叶中菌落总数的增长,较好的维持生鲜面叶贮藏过程中的色泽、pH和酸度,显著降低生鲜面叶的蒸煮损失,提高生鲜面叶的品质,且生鲜面叶中银的迁移量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综上所述,PVA/AgNPs复合薄膜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能够有效维持生鲜面叶的品质,延长贮藏时间,为面制品保鲜包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天然纤维素包装薄膜存在的断裂伸长率低和抗菌性能差的缺点,本研究中采用N-甲基吗啉-N-氧化物为溶剂(NMMO法),以天然阔叶纤维素浆粕为原料,采用溶液共混的方法,向铸膜液中添加载银TiO2和载银介孔SiO2无机抗菌材料,制备了天然纤维素/Ag+复合抗菌包装薄膜,研究了复合包装薄膜中无机抗菌材料的含量对薄膜断裂伸长率的影响,考查了制备的复合包装薄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纤维素复合薄膜体系中载银TiO2和载银介孔SiO2无机抗菌材料含量的增加,纤维素复合薄膜的断裂伸长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当其用量为1.5 wt.%时断裂伸长率最大,分别为69.8%和64.1%。制备的纤维素/Ag+复合包装薄膜的抗菌性能随着体系中载银无机抗菌材料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当载银无机抗菌材料的用量由0.5 wt.%增加到2.0 wt.%时,载银TiO2复合薄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由90.7%提高到98.5%,载银介孔SiO2复合薄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由89.2%提高到96.9%。  相似文献   

14.
采用铸膜法制备了一种羧甲基壳聚糖/氧化羧甲基纤维素/姜黄素(CMCHS/ OCMC/ CR)三元复合材料。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显示,复合膜断面结构均匀,无分层,但表面粗糙度有所增大。与不添加姜黄素相比,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断裂应力(20.10 MPa),断裂伸长率(18.97%),抗真菌性能(黑曲霉抑菌圈15.33 mm,青霉抑菌圈14.58 mm)和透水性(2.11×10-3 g·m-1·kPa-1·h-1)。草莓保鲜实验结果表明,CMCHS/OCMC/CR复合材料涂膜可减缓贮藏过程中的失重率和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含量的下降。经贮藏8 d,草莓失重率比较空白对照减少了11.38%,较阳性对照减少了1.27%,硬度,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含量的下降分别较空白对照减少了10.00%、42.72%、7.39%、9.32%,较阳性对照分别减少了5.54%、7.42%、2.39%、11.12%。因此CMCHS/OCMC/CR(1%, m/m)复合膜显示出良好护色和抑制霉菌生长的保鲜作用,可作为良好的涂膜抗菌材料应用于食品包装材料中。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研发溶剂法制备纤维素薄膜的新工艺,以LiCl/DMAc为纤维素溶剂,溶解棉浆粕得到均匀透明的纤维素LiCl/DMAc溶液,采用湿法工艺制备纤维素薄膜.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等分析方法对薄膜结构进行表征.考察制膜液中纤维素浓度、凝固浴种类、凝固浴中LiCl/DMAc浓度及凝固浴温度对薄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深以及再生纤维素薄膜生产加工工艺的进步,使再生纤维素薄膜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有着优良性能的包装材料在近年来再次得到关注,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领域.然而该类材质目前并没有被包含在我国食品接触材料产品标准中,使得其无法可依,安全问题无法得到保障.因此,为推动我国食品接触用再生纤维素薄膜...  相似文献   

17.
探究了纳米微晶纤维素对海藻酸盐-淀粉复合薄膜的增强效果。以脱脂棉为原料,采用化学预处理结合超声破碎法制备纳米微晶纤维素(NCC);以马铃薯淀粉与海藻酸钠为成膜基材,以甘油为增塑剂,将NCC作为增强组分,通过流延法制备复合薄膜。微观形貌观察表明,脱脂棉NCC呈棒状,直径30 nm左右,长径比约为8;对复合膜的机械性能、阻隔性能、光学性能、水溶性、热稳定性和红外光谱检测表明,当NCC的添加量为5%(w/w)时,可以有效提高复合膜的拉伸强度、水溶时间和热稳定性,降低复合膜的透湿系数,而对复合膜的透光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食品保鲜涂膜的长效保鲜性能,本研究在聚乙烯醇(PVA)涂膜内构建了茶多酚(TP)微胶囊与溶菌酶(LZM)共存体系,以美国红鱼鱼片在4 ℃冷藏条件下的鲜度为指标,评价了复合涂膜的保鲜性能。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的鱼片相比,经涂膜处理后的鱼片中微生物生长繁殖减慢,pH变化幅度较小,硫代巴比妥酸值(TBA)和挥发性盐基总氮(TVB-N)增长缓慢,弹性、硬度、咀嚼度和回复性等质构指标下降缓慢,可维持较好的鲜度。与用单一PVA涂膜处理的鱼片相比,经含保鲜剂的复合涂膜处理的鱼片保鲜效果更佳。涂膜中加入LZM后,对鱼片的保鲜性能更优。含TP微胶囊的复合涂膜比含未包埋TP的复合涂膜对鱼片的保鲜性能更优。在贮藏后期,由于TP微胶囊的缓释作用和LZM的增效作用,TP微胶囊/LZM-PVA复合涂膜对美国红鱼鱼片的保鲜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9.
为充分利用豆制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豆种皮副产物,采用微波辅助草酸铵、柠檬酸钠提取大豆种皮多糖后的废弃残渣为原料,制备纤维素薄膜,对2种纤维素薄膜进行性能测试。接触角测试结果显示:去离子水在滴入纤维素薄膜的20 s内,ACF的接触角由62.79°迅速变为59.35°,下降5.48%;而SCF的接触角由76.83°转变为72.69°,下降5.39%,ACF的吸水性更强。红外光谱测试结果显示:纤维内部存在少量蛋白质。通过扫描电镜结果可知:ACF表面粗糙且存在较多微孔,SCF表面较为光滑,微孔较少,存在大面积的片层堆积。热重分析显示:ACF和SCF的初始分解温度都为220℃左右;ACF终止分解温度为540℃左右,而SCF为480℃左右,比ACF降11.1%。透光率分析显示:在波长200~1 000 nm范围内SCF的透光率高于ACF,在波长1 000 nm处纤维素薄膜透光率最高,SCF透光率为12%,ACF透光率为7.96%,SCF总体性能优于ACF。研究结果为制备具有可再生可降解、缓解白色污染、保护环境的植物纤维素薄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以纳纤化纤维素(NFC)为原料,通过真空抽滤制备NFC湿膜,采用多步法完成溶剂交换并干燥制得具有纳米孔洞结构的NFC多孔薄膜;探讨了不同溶剂和干燥方法对NFC多孔薄膜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真空抽滤得到的NFC湿膜先用乙醇后用叔丁醇溶剂交换并冷冻干燥制得的NFC多孔薄膜的表面孔径分布均匀(孔径100~200 nm)、孔隙率为42.95%;通过该方法制得的NFC多孔薄膜的孔径大、孔隙率高,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和热稳定性,在高效过滤、生物医药和分析检测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