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多环芳烃是肉制品中常见的污染物,具有强致癌性。肉制品中多环芳烃含量极低,所以,一个好的前处理方法直接关系到检测的准确度。本文综述了肉制品中多环芳烃的前处理方法,对食品中多环芳烃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孟祥茹  胡乐乾  琚荧  张艳  尹春玲 《食品科学》2022,43(11):373-382
近年来,食用油中多环芳烃的检出多有报道,其安全问题备受社会关注。多环芳烃作为一类复杂的高亲脂性有机污染物,具有致畸致癌性,易在食用油的生产加工贮存过程中残留,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开发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检测食用油中的多环芳烃对于认识和应对食用油中多环芳烃的危害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其中分析检测过程的关键环节是选择合适的前处理方法。本文首先对食用油脂中多环芳烃进行概述,同时重点综述了近年来检测食用油中多环芳烃的常用样品前处理方法,并比较了不同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对未来多环芳烃检测方法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开发更高效的油脂中多环芳烃检测的前处理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食用油脂中多环芳烃检测的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环芳烃(PAHs)是由两环或多环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基因毒性和致癌性.由于PAHs的亲脂性,食用油脂是最重要的PAHs来源.油脂基体复杂,所含干扰物多,常规分析方法检测其中的PAHs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因此需要采用适当的样品前处理技术以达到分析检测要求.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油脂中PAHs的前处理技术,重点针对这些技术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和归纳,并对油脂中PAHs前处理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在线样品前处理技术是此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索氏提取、超声波萃取、固相萃取、加速溶剂萃取等前处理技术,在肉制品中多环芳烃前处理技术中的应用进展,并对肉制品中多环芳烃前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多环芳烃作为一种挥发性芳香族烷烃化合物,具有致畸性、致癌性、致突变性以及遗传毒性,被认定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有机污染物。肉制品因含有大量脂肪、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在加工过程中易产生多环芳烃,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威胁。近年来随着多环芳烃相关毒性的研究,由其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本文论述了近年来肉制品中多环芳烃的前处理方法及其检测方法,同时对多环芳烃检测分析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开发准确、快速、高效和绿色的检测分析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普遍存在的食品污染物,是国内外公认的高毒性物质。部分PAHs具有致癌性和遗传毒性,没有致癌性的PAHs也可能作为促癌剂。食用油由于其亲脂性更易遭受PAHs的污染,含有PAHs的油脂将加剧其在肠道中的吸收,从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综述了食用油中PAHs的来源途径、控制措施、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方法,旨在为解决其污染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食品中多环芳烃残留分析前处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中设计并比较了水解-液液萃取法、水解-微波辅助萃取法、微波辅助萃取-水解法和水解一超声波萃取法4种食品中多环芳烃(PAHs)残留分析的提取方法;同时进行了净化实验。结果表明,水解-液液萃取法和水解-微波辅助萃取法的提取效果理想;采用中性氧化铝固相萃取回收率高,除杂效果明显。将水解-微波辅助萃取-中性氧化铝固相萃取净化法应用于多种食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食品中PAHs残留分析。  相似文献   

8.
水产品中多环芳烃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水环境污染的加剧,水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文中从提取、净化和测定3个方面回顾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水产品中多环芳烃的分析方法,重点介绍了索氏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加速溶剂提取法、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等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仪器测定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和局限性进行了比较,以便研究者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发展。最后,对水产品中多环芳烃分析方法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多环芳烃(PAHs)作为在食品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持久性污染物,因其具有致癌性、致畸性和毒性备受重视。因此,如何快速、高效地检测食品中的PAHs是研究的热点,在食品分析检测过程中,样品前处理是分析来自不同基质的PAHs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当前用于分析PAHs的传统前处理技术通常耗时长、灵敏度低、消耗大量有害有机溶剂且易丢失分析物,而基于纳米多孔材料的固体萃取法是一类高效、绿色、经济的前处理技术。本综述讨论了近年来纳米多孔材料对食品中多环芳烃分析前处理的研究进展,对比了不同样品前处理技术的优缺点,旨在为检测食品中的PAHs提供高效、便捷的前处理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0.
食品中多环芳烃及卤代多环芳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  金芬  张雪莲  焦必宁  邵华  金茂俊  王静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0):369-373,377
综述了多环芳烃及卤代多环芳烃的性质、毒性及国内外食品中的污染情况和研究现状,并对目前的分析测定方法进行了介绍,希望为我国开展食品领域内多环芳烃和卤代多环芳烃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交试验优选苦瓜黄酮超声波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正交试验对苦瓜黄酮的超声波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确定的最佳工艺为:超声波功率80 W,提取时间20 min,提取液为体积分数90%的乙醇溶液,料液比1∶30(g∶mL).并与传统提取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苦瓜黄酮优于传统提取法,具有省时、高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小麦粉中铝的干法消解条件进行优选,考察影响小麦粉消解效果的4个主要因素。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铝。各因素对铝测定结果的影响次序为:灰化温度(A)、灰化时间(B)、溶解酸组成(C)、溶解酸的用量(D)。得到最优消解条件为:灰化温度550℃,灰化时间5 h,溶解酸为硝酸:水=1:3(体积比),溶解酸用量为4 mL。  相似文献   

13.
介绍农药残留检测的前处理技术,包括超临界流体萃取、固相微萃取、微波辅助萃取技术、凝胶渗透色谱、基质固相分散萃取、固相萃取等方面内容,为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大蒜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的工艺条件是:酶解温度30℃,酶解时间80min,料液比(大蒜∶95%乙醇)1g∶4mL,离心前pH2.8,酶解pH6.0,大蒜素的提取率0.48%。试验方差结果表明:料液比是提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正交试验法优选排铅产品的配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优选排铅产品的最佳配比.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以排铅率为指标,优选绿豆粉、枸杞粉、大枣粉、甘草粉的用量.结果与结论 排铅产品的最佳配比是绿豆粉:枸杞粉:大枣粉:甘草粉=8:6.25:7.5:2.5.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选最佳水提菊葛天麻颗粒工艺。方法应用正交试验,以绿原酸提取率和出膏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考察加水量(A)、煎煮时间(B)、煎煮次数(C)3因素对上述指标综合评分的影响,探讨水提取菊葛天麻颗粒的最佳工艺。结果水提菊葛天麻颗粒的最佳工艺为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入8倍量水,每次提取1 h,提取2次。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化水提醇沉法提取黄芪多糖的工艺条件,并比较不同产地黄芪药材中的多糖含量。方法在单因素考察提取黄芪药材多糖条件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以黄芪药材多糖含量为指标,确定多糖回流提取的最佳工艺;并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不同产地黄芪药材的多糖含量。结果建立了黄芪药材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料液比1:20;醇沉浓度70%;回流提取3次,每次50 min。收集的9个产地黄芪药材的多糖含量为63~104 mg/g。其中,山东平邑产黄芪的多糖含量相对较高,辽宁义县产黄芪多糖含量相对较低。结论优化的提取工艺提取多糖效果好,稳定可行;不同产地黄芪药材中多糖含量有一定差异。本研究为黄芪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和黄芪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选排铅产品的最佳配比。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排铅率为指标,优选绿豆粉、枸杞粉、大枣粉、甘草粉的用量。结果与结论排铅产品的最佳配比是绿豆粉:枸杞粉:大枣粉:甘草粉=8:6.25:7.5:2.5。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以大麦芽和大米为原料的啤酒糖化工艺最佳条件,以麦汁浸出物收得率为评价指标,对大米添加量、水料比、52℃糖化时间和65℃糖化时间4个因素先进行单因素试验,然后利用正交试验对该工艺优化,最后进行方差分析显著性和验证试验。结果显示:大米添加量为32.5%,水料比为3.5∶1 mL/g,52℃糖化时间50 min和65℃糖化时间60 min条件下,麦汁收得率最高,方差分析显示,4个因素对该工艺影响均不显著,该试验准确可靠稳定。为研究添加大米辅料啤酒糖化工艺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聚丙烯(PP)/玄武岩纤维针刺土工合成材料的热轧工艺,以聚丙烯/玄武岩纤维针刺土工合成材料的断裂强力和撕破强力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 9(34)正交试验法,对热轧温度、轧辊隔距、轧辊速度等条件进行优化,筛选出最优热轧工艺。结果表明:影响聚丙烯/玄武岩纤维非织造土工合成材料的断裂强力和撕破强力因素主次依次为热轧温度、轧辊隔距、轧辊速度;优化后的热轧工艺参数为热轧温度185℃、轧辊隔距0.6 mm、轧辊速度1.68 m/min,此时样品的断裂强力为1410 N,撕破强力为869 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