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通过超声处理技术制备酪蛋白酸钠—豌豆分离蛋白纳米乳液,并利用响应面优化法确定了最优制备工艺为豌豆分离蛋白添加量4%(w/v)、酪蛋白酸钠添加量4%(w/v)、超声功率400 W、超声时间5min,此条件下,酪蛋白酸钠—豌豆蛋白纳米乳液的平均粒径为149.82 nm、TSI为3.008、乳化产率为91.28%。  相似文献   

2.
以传统湿法工艺技术制备豆粉为基础,利用木瓜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复合酶对豆乳进行酶解处理并混入CaCO3以提高豆乳粉的钙融合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优化分析法对限制性酶解—钙融合制备高钙豆乳粉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优限制性酶解—钙融合工艺参数为酶解时间156 h、酶添加量159%、均质压力2918 MPa、均质时间955 min,此条件下蛋白质分散指数为8002%、可溶性钙结合量为185 mg/g。  相似文献   

3.
基于传统湿法制备豆乳(粉)工艺基础,采用连续密闭蒸煮浓缩、麦芽糊精/β-环糊精乳化及风味蛋白酶低限制性酶解风味修饰处理技术制备多肽脱苦强化型豆乳(粉),研究风味修饰联控技术制备工艺对豆乳(粉)中多肽得率、苦味值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加工工艺。采用响应面优化分析法对低酶—风味修饰联控制备多肽脱苦豆乳(粉)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风味蛋白酶添加量0.5%、限制性酶解时间18 min、麦芽糊精与β-环糊精添加量比值为2.5∶1、麦芽糊精与β-环糊精总添加量为16%,此条件下多肽得率达到最高为10.21%,并消除豆乳苦味。通过各理化性质发现,风味蛋白酶酶解修饰与麦芽糊精/β-环糊精乳化修饰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沙棘、红枣、山楂复合功能饮料,优化其配方并测定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沙棘汁、红枣汁、山楂汁的复合配比,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感官(色泽、气味、组织状态、口感)评分为评价指标,白砂糖、食盐、柠檬酸、羧甲基纤维素钠加入量为影响因素确定响应面试验优化配方,最后测定该复合功能饮料的抗氧化性。结果:沙棘红枣山楂复合饮料的复合配比(沙棘汁∶红枣汁∶山楂汁)为20∶10∶4(V∶V∶V),白砂糖添加量为5%、食盐添加量为0.06%、柠檬酸添加量为0.03%、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为0.05%,感官评价为8.9分,在以上条件下,复合功能饮料色泽气味理想,口感良好,组织状态均匀,透明度高,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高达92.60%。结论:沙棘红枣山楂复合饮料具有强抗氧化活性功能,是值得开发的饮料产品。  相似文献   

5.
通过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结合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新型高营养花生沙的配方进行优化,并对优化配方后花生沙的营养品质(蛋白质、脂肪含量、淀粉的消化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花生沙最佳配方为以花生质量为基准(100%)、低温花生粕粉添加量10%、木糖醇添加量15%、面粉添加量18%、菊粉添加量8%,以该配方制备的花生沙口感细腻绵软、色泽均匀、风味较佳,有良好的感官品质,且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淀粉消化速率相对较慢,符合当代人的健康饮食需求。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研制一种基于黄花菜的固体饮料。以黄花菜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分、冲泡性能为指标,采用响应面试验对黄花菜固体饮料的配方和干燥工艺进行优化。试验表明,黄花菜固体饮料配方的响应面优化结果为:食盐添加量0. 01%,麦芽糊精添加量2. 0%,马铃薯全粉添加量1. 0%,奶粉添加量4. 5%,黄花菜与水比值1∶9(m∶v);此配方下研制出的黄花菜固体饮料流动性最佳,表征值为72. 855 mm。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是进风温度为180℃,入料流量为1. 5 mL/min;所得样品的感官评分值为94. 2,流动性表征值为71. 65mm,润湿性表征值为27. 75 min。  相似文献   

7.
【目的】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是存在于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肠道的共生有益真菌,本研究通过改变饲料中酵母浸粉、麦麸和H. uvarum菌液的配比,筛选获得最优的橘小实蝇幼虫的饲料配方,为橘小实蝇规模化扩繁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响应面法(Responsesurface methodology,RSM)设计人工饲料中酵母浸粉、麦麸与H.uvarum的配比,统计取食不同配比的饲料后橘小实蝇幼虫的发育历期、蛹重和成虫羽化率,并计算每种饲料配方的成本;根据实验结果进行配方优化,预测取食最优配方饲料幼虫的发育历期、蛹重、成虫羽化率以及成本节约的百分比,同时,采用预测的最优饲料配方饲喂幼虫,统计取食最优饲料配方幼虫的发育历期、蛹重以及成虫羽化率,验证优化模型下的预测值与试验结果的相符性。【结果】饲料中酵母浸粉、麦麸和H.uvarum成分之间的拮抗或协同作用显著影响幼虫的发育历期、蛹重和成虫羽化率(P <0.000 1)。在饲料中添加H. uvarum菌液,可以减少酵母浸粉的添加量,并降低饲养成本。通过响应面法模型预测,获得最优的橘小实蝇饲料配方比例:每份人工饲料(375 g)包括酵母浸粉3.13 g、麦麸87.45 g、H. uvarum菌液4.42 g、玉米粉40 g、蔗糖40 g及水200mL。与传统饲料费用相比,每份人工饲料可节省成本2.35元,三组分(酵母浸粉、麦麸和H.uvarum菌液)的成本节约百分比为74.35%。采用最优饲料配方饲喂的幼虫发育历期为8.76 d,比预测值缩短了0.8 d,蛹重为13.85mg,羽化率为93.76%,与预测值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响应面法设计优化饲料配方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 uvarum在橘小实蝇的规模化扩繁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响应面法优化两歧双歧杆菌发酵培养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两歧双歧杆菌的营养需要和生长特性,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两歧双歧杆菌的培养基进行优化研究。先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实验确定重要因素,再用最陡爬坡实验法确定因素水平,最后用响应面分析方法求得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经优化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为:酪蛋白胨1.0%,大豆蛋白胨0.5%,酵母膏1.63%,半胱氨酸盐酸盐0.0076%,低聚果糖0.13%,葡萄糖0.5%,K2HPO4 0.2%。用此优化的发酵培养基培养两歧双歧杆菌,活菌数可高达7.8×10~9 cfu/ml。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发一款以香榧为原料的布丁。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纯牛奶、香榧粉、奶油、木糖醇的添加量对香榧牛奶布丁品质的影响,优化香榧牛奶布丁的配方和制作工艺。结果:各影响因素对香榧牛奶布丁感官评分的影响顺序为:奶油添加量>香榧粉添加量>纯牛奶添加量>木糖醇添加量。调制奶油的原料为鸡蛋清50 g、木糖醇25 g、黄油28 g。香榧牛奶布丁最佳配方为纯牛奶250 g、香榧粉8 g、奶油190 g、木糖醇28 g。最佳制作工艺是面火和底火烘烤温度分别为190 ℃、190 ℃,烘烤27 min。结论:在此条件下制得的香榧牛奶布丁颜色均匀,口感嫩滑,风味浓郁,滋味协调,感官品质甚佳,并具有一定营养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香榧葛根蛋糕的配方及加工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香榧粉、鸡蛋、低筋面粉、葛根粉的添加量对香榧葛根蛋糕品质的影响,优化香榧葛根蛋糕的配方。结果:各因素对香榧葛根蛋糕感官评分的影响顺序为:低筋面粉添加量>鸡蛋添加量>香榧粉添加量>葛根粉添加量。最佳配方及生产工艺参数为:香榧粉20 g、葛根粉15 g、花生油40 g、麦芽糖醇75 g、奶粉30 g、鸡蛋300 g,低筋小麦面粉85 g,在面火烘烤温度150 ℃、底火烘烤温度150 ℃时,烘烤40 min。结论:在此条件下制得的蛋糕色泽均匀,香味浓郁,滋味协调,感官品质甚佳。  相似文献   

11.
响应面法优化蝙蝠蛾拟青霉发酵培养基配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虫草无性型蝙蝠蛾拟青霉(Paecilomyces hepiali)菌丝体中的腺苷含量,采用响应面法对其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了优化。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影响蝙蝠蛾拟青霉腺苷收率的8个相关因素进行了筛选,从中确定其主要影响因子为马铃薯和蚕蛹粉。然后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上述2个因素的最大响应区域,并通过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主要影响因子的最佳浓度。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马铃薯8.25%,蔗糖1%,玉米粉1%,蛋白胨0.5%,蚕蛹粉0.81%,KH2PO40.1%,MgSO4.7H2O 0.1%,(NH4)2 SO40.1%。该配方所产生的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中腺苷含量由优化前的2.15 mg/g(干重)提高到3.44 mg/g(干重)。  相似文献   

12.
4种增稠剂(瓜尔胶、CNS-Na、CMC-Na、魔芋精粉)和面粉混合后,其味觉阈值各有不同,当瓜尔胶添加量超过1%,或当魔芋精粉添加量大于4.5%,均有明显异味。羧甲基淀粉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添加,对于金针菇挂面的味道基本无影响。在合适的添加范围内,CMC-Na对最大拉伸力和最大剪切力的影响最大,CMC-Na与质构特性之间均呈现正相关;瓜尔胶和魔芋精粉对咀嚼度的相对较大。金针菇挂面中复合磷酸盐和大豆软磷脂的加入都可以改变金针菇挂面的质构特性,从而改良金针菇挂面的品质。金针菇挂面的最佳配方为:9.17%金针菇粉、4%CMC-Na、复合磷酸盐0.2%、大豆卵磷脂1.5%。  相似文献   

13.
采用响应面法对壳聚糖/香榧假种皮精油复合涂膜保鲜剂的配比进行优化以期得到低成本高效的保鲜剂。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选取香榧假种皮精油浓度、壳聚糖浓度、甘油浓度作为自变量,以复合涂膜中的总酚含量和抑菌性作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进行三因素三水平试验设计。结果表明:壳聚糖/香榧假种皮精油复合涂膜保鲜剂的最佳配比是香榧假种皮精油浓度为0.7%,壳聚糖浓度为2.01%,甘油浓度为2.14%,在此条件下复合涂膜的总酚含量为30.23×10﹣3mg/m L,抑菌圈为2.35 cm,与预测值相近。响应面法优化保鲜剂配方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筛查应用于临床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营养评估中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共186例纳入研究,采用营养风险筛查和传统营养评价方法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应用效果及价值。结果:186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均接受营养风险筛查和一般营养状况评估,营养风险筛查评估方法显示56例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占30.11%;糖尿病肾病Ⅳ期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为51.52%、Ⅴ期发生率为70.59%,均显著高于Ⅲ期发生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B水平低于30g/L者30例,占16.13%;BMI检查结果示营养不良者19例,占10.22%;相关性研究发现,营养风险筛查与BMI、ALB、PA、SCr具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应用营养风险筛查评估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营养状况,可有效评估患者早期存在营养不良风险,以便早期干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收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公布的已经通过注册的10岁以上全营养配方食品标签说明书,对其配方组成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可选择性营养成分进行统计分析,为特医全营养配方食品研制和临床应用提供建议和参考。研究表明,已注册13款产品,蛋白质供能比在14%~20%之间;脂肪供能比在25%~34%之间;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多在50%~60%之间;大多数产品维生素的强化量为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量的1~3倍;矿物质的强化量为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量的1~2倍;可选择性营养成分膳食纤维、胆碱、牛磺酸被添加频率较高,氟、肌醇、核苷酸未被添加。我国已注册全营养配方食品配方组成与国外标准肠内营养制剂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利用JFZD型粉质仪,应用GB/AACC/ICC系统评价的方法测试陇育系列6个小麦品种的粉质评价值,从而检验和评价小麦品质。6个小麦品种的平均吸水率为58.42%,变幅为56.2%—62.4%;形成时间平均值为2.29min,变幅为2.0—2.5min;稳定时间平均值为1.85min,变幅为1.6—2.8min;软化度平均值为195.3FU,变幅为132—264FU。参试品种均为低筋粉,且粉质特性相差不大,既不符合国家优质面包粉质参数的规定,也不适合做优质饼干、蛋糕。因此,在面粉加工过程中,利用配麦进行面粉品质改良后加以利用。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应有目的地引进优质资源,利用现代育种手段改良品种品质,培育优质专用小麦。  相似文献   

17.
响应面设计优化绿僵菌固体发酵条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为了提高绿僵菌分生孢子产量及孢子质量,应用响应面设计对金龟子绿僵菌菌株CY-1(Metarhizium anisopliae)进行固体发酵培养基的优化。【方法】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优化培养基组分。【结果】添加了碳、氮营养的最佳固体发酵培养基为玉米粉:稻壳=8:2,料水比1:0.8,葡萄糖0.8%,硫酸铵2.5%,磷酸二氢钾0.8%;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理论产孢量为7.45×10~9个/g;验证后实际为6.94×10~9个/g。【结论】运用响应面法对绿僵菌固体发酵的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得到了绿僵菌孢子粉,为孢子粉进行地下害虫防治和制剂加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我国居民含添加糖食物消费状况,为了解居民饮食行为、开展健康教育、慢性病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中的膳食回顾数据,结合《中国食物成分表》,对消费含添加糖食物的17 053名居民的消费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中国居民2010—2012年含添加糖食物消费率为26.90%,人均含添加糖食物供能比为9.09%,消费最多的前3类食物为速食食品,蛋糕、甜点类,乳类及制品;消费率最高的人群为6~11岁城市女性。结论:2010—2012年我国居民平均含添加糖食物的供能比为9.09%,消费水平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褐藻胶降解菌株Cobetia sp.20产褐藻胶裂解酶的能力,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其发酵产褐藻胶裂解酶的培养基。首先利用单因素法分别对发酵培养基中的不同碳源、碳源添加量、不同氮源、氮源添加量以及氯化钠添加量、磷酸二氢钾添加量、硫酸镁添加量和pH进行探究,研究各因素对产酶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确定Cobetia sp.20发酵培养基中影响产酶的主要因素。通过响应面试验建立回归方程。研究结果表明,Cobetia sp.20最优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褐藻胶15.00 g/L、硫酸铵7.50 g/L、氯化钠15.00 g/L、硫酸镁0.50 g/L、磷酸二氢钾5.30 g/L、硫酸亚铁0.01 g/L、pH值7.58。优化后酶活为142.79 U/mL,比优化前提高了26.36%。褐藻胶裂解酶活的提高,为褐藻胶裂解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开发一种适用于荔枝异形小卷蛾Cryptophlebia ombrodelta(Lower)的人工饲料,探讨饲喂添加寄主格木ErythrophleumfordiiOliver枝粉和叶粉的人工饲料对荔枝异形小卷蛾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混合饲料为营养基础,特别添加荔枝异形小卷蛾喜好寄主植物格木的枝粉和叶粉配置人工饲料,并对饲养效果进行比较。【结果】5种饲料配方饲养荔枝异形小卷蛾,其均能完成世代发育。5种饲料配方对荔枝异形小卷蛾的幼虫发育历期、幼虫存活率、化蛹率、蛹重、羽化率、成虫寿命和产卵量均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对蛹历期影响不显著(P0.05)。相关分析表明,幼虫发育历期越短越有利于其后各阶段发育,且可提高存活率和产卵量、缩短世代发育历期。从配方组分比较饲养效果发现,添加格木枝粉优于格木叶粉,添加番茄酱优于荔枝酱。饲喂添加格木枝粉和番茄酱的成活率和产卵量显著高于饲喂添加格木叶粉和荔枝酱配方Ⅲ和饲喂添加荔枝酱的配方Ⅴ,分别提高107.58%和27.21%、48.26%和15.88%。【结论】添加格木枝粉的人工饲料对荔枝异形小卷蛾的饲养效果最佳,且材料来源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有助于人工饲养并开展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