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刑法》第139条规定的消防责任事故罪是指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公安消防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一、消防责任事故罪的法律特征和立案标准 消防责任事故罪的法律特征。一是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侵害社会公共安全,具体是指防火安全;二是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消防法规,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三是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指那些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的单位负责人和有关具体工作人员;四是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刊。所谓消防责任事故罪,是指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并且造成严重后果或特别严重后果的行为。笔者认为,构成消防责任事故罪的要素包括:一、行为人是否有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的行为。那么,“消防管理法规”包括哪几方面呢?‘稍防管理法规”包括与消防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  相似文献   

3.
逯星 《山东消防》2003,(7):54-54
消防责任事故罪是我国刑法中的事故犯罪,是指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本拟根据犯罪构成理论,对消防责任事故罪的认定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章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  相似文献   

5.
修订后的《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措施而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投;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似文献   

6.
一、消防部门办理失火案件的概念 1999年4月,公安部公通字[1999]19号《关于公安消防机构办理刑事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五项要求,失火案和消防责任事故案由县级以上公安消防机构负责侦查。《刑法》第115条第2款规定的失火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主要特征:(1)在主观方面,只能由过失构成,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分自信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火灾后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未预见,或虽然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引起火灾,造成危害公共…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条所设定的消防责任事故罪,是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进行修订时增设的一个新的罪名。本文试从消防责任事故罪的犯罪构成方面加以阐述,以期对正确理解该罪、划清罪与非罪及区分此罪与彼罪提供帮助。一、犯罪构成的概念犯罪构成是刑法所规定的某种行为成立为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  相似文献   

8.
失火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失火罪与以火灾形式出现的重大责任事故罪有相同之处:主观罪过形式相同,都是由于过失;严重后果都是由于火灾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根据《公安部刑事案件管辖分工规定》精神,公安消防机构管辖刑法规定的“失火案”和“消防责任事故案”两类案件。为更好的履行我们所肩负的职责,本文试论消防责任事故罪的认定依据及量刑标准。 (一)消防责任事故罪的概念特征 消防责任事故罪,是指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公安消防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1997年10月1日,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开始施行,它规定了许多以前从未规定的新罪名,“消防责任事故罪”是其中之一,请就其给予具体分析。(郭振海)郭振海同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9条规定,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本罪所规定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但主要是负有防火安全职责的单位负责人员。具体讲就是单位的法人代表、分工负责的部门领导、具有防火责任的保…  相似文献   

11.
何为失火罪     
雨轩 《浙江消防》2004,(2):24-25
所谓失火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而引起火灾,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公安部《关于公安消防机构办理刑事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失火案、消防责任事故案由县级公安消防机构负责侦查,地(市)级公安消防机构主要承担重大涉外犯罪和下级公安消防机构侦破有困难的重大刑事案件的侦查,并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侦查工作。  相似文献   

12.
<刑法>第139条消防责任事故罪,作为刑法在规范和调整国家消防安全和消防管理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 ,用.分析了该法律条文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与缺陷,对客观要件方面的具体规定,如将"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作为适用该罪的前置条件,削弱了该法律条文的适用性和震慑力,着重对消防责任事故罪客观要件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消防行政处罚是指公安消防监督部门依据消防法规,对违反消防法规的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实施法律制裁的行政行为。消防行政处分是指根据消防法规或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按照行政隶属关系,给予犯有轻微违法失职行为或违反内部纪律的所属人员的一种纪律处分。二者的区别是:(一)消防行政处罚是由公安消防监督部门科处的;而消防行政处分则是行为人所属单位或主管部门科处的。(二)受消防行政处罚的行为人违反的是消防法规,而受消防行政处分的行为人违反的可以是消防法规,也可以是其单位内部的工作制度、规章等。(三)消防行政处…  相似文献   

14.
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进行了惨O,修订的刑法(以下阎树新刑法)将自1997年10自1日起施行。新刑法第一函三十九条规定:“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消防监督机打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6,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育期徒刑或看拘役;后  相似文献   

15.
朱勇 《消防月刊》2003,(6):20-20
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失火罪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火不慎,过失引起火灾,危及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即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一、失火罪的犯罪构成犯罪构成是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并为成立犯罪所必须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总和。犯罪构成在犯罪认定问题中占有核心地位,对于认识犯罪具有重要作用。失火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是:1.本罪的主体是年满16周岁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过失引起火灾的自然人,不满16周岁的人或法人都不能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2.在犯罪的主观方面,行为人的主观上只能…  相似文献   

16.
放火罪和失火罪的区别放火罪,是指行为人故意放火烧毁公共设施、公共建筑或其它公私财物,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其特征是:一、在客观上行为实施了危害或是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二、在主观上,行为人是故意地去实施放火行为,并且有追求某种个人私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看了《湖南消防》每月一卷栏目,其中提到了什么叫放火罪和失火罪.大家都知道,故意放火烧毁公私财物,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就构成放火罪.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而引起火灾,造成严重行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就构成失火罪.  相似文献   

18.
消防行政处罚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葛洪正消防行政处罚是指公安消防监督机构依法对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的行为给予的行政制裁措施。它是各级消防监督机构有效地进行消防监督管理,维护公共消防安全和社会秩序,保障消防法律法规贯彻实施的一个重要手段。消防行政处罚是一种严...  相似文献   

19.
放火罪,是指行为人故意放火烧毁公共设施、公共建筑或其它公私财物,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一、在客观上行为人实施了危害或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二、在主观上,行为人是故意地去实施放火行为,并且有追求某种个人私欲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行政违法主体主观上的过错,也称行政违法的主观要件,是指行政违法主体对其所实施的违法行为及损害后果所持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过失以及实施违法行为的动机和目的。因为任何公正合理的制裁必须以被制裁的行为具有谴责性为基础,所以应受行政处罚的行为必须以过错为要件。由此可知在消防行政处罚中,只有在行为人具有过错的情况下,才能对之施以行政处罚。但是行政处罚中过错要件的适用,与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过错要件适用范围是有区别的,不能简单地套用和沿用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中的确定方式。下面就消防行政处罚中关于过错的认定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