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26例因喉部肿瘤行喉部分切除术后喉功能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各种手术方式和修复方法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26例喉肿瘤患者行喉部分切除术后同期采用室带、肌皮瓣、肌筋膜瓣、带状肌瓣、甲状软骨外骨膜及会厌修复喉组织缺损,重建喉功能。17例同期行淋巴结择区性颈清扫术。结果全部患者均恢复正常的呼吸、吞咽功能,带管或拔管即能发音,总拔管率为96.15%。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00%、88.89%、83.33%。结论喉部分切除术后喉缺损修复及喉功能重建要根据肿瘤类型、肿瘤侵犯程度、手术切除范围及修复操作是否便利等因素而定,做到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2.
为 23 例喉癌患者行喉大部分切除术,采用下列方法重建喉功能,(1)重建声门关闭功能;(2)重建会厌覆盖功能;(3)保留或重建梨状窝;(4)保护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5)保持宽大的下咽部;(6)切断环咽肌。23 例中21 例获得随访,术后均能发音,术后2~4 周拔除鼻饲管,无误吸及呛咳。5 年生存11 例,生存率 478% 。  相似文献   

3.
喉部分切除术是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前提下,适当保留喉组织。对于保存和重建喉功能是很好的方法。但如何重建喉功能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早在1863年由sands首先开展了喉部分切除术shumrich和pressman的实验结果认为可以把喉看成上、下、左、右四个互相分割的器官。为部分喉切除术提供了理论依据。使这种手术更加广泛的开展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环状软骨上喉次全切除喉功能重建及其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行环状软骨上喉次全切除并喉功能重建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患者术后均能顺利拔管且恢复发声功能,保留会厌的TCHEP术式和CHEP术式的误咽的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切除会厌的CHP术式。结论:基于喉癌发病的具体部位及范围而选取环状软骨上喉次全切除,并且应用不同的术式及重建方法,可完整地切除喉肿瘤,且可以有效地保留喉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的疗效和喉功能的恢复状况。方法 :回顾分析喉癌 8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实施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的 87例 3年生存率为 81% ,5年生存率为 78% ,呼吸功能全部或部分恢复 ,拔管率 81.4 % ;发声功能和吞咽功能恢复率均为 10 0 %。结论 :对喉癌患者施行喉部分切除术 ,既能彻底清除肿瘤 ,达到根治目的 ,又能重建恢复喉功能  相似文献   

6.
喉癌患者喉部分切除后会厌在喉重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Zhang L  Luan X  Pan X  Xie G  Xu F  Liu D  Lei D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9):1303-1305
目的:探讨会厌在喉癌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82-1999年间因喉癌行喉部分切除并实施会厌喉功能重建术,共168例,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168例患者中,声门上癌25例,声门癌140例,声门下癌3例。根据病变情况不同,采用相应的切除方式,以残存会厌下移重建喉功能。结果:168例患者中,135例拔除气管套管,拔管率为80.36%。所有患者均拔除鼻饲管恢复正常饮食,无误吸。全部患者3年生存率为89.48%,5年生存率为74.14%。结论:会厌是喉部分切除功能重建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93年5月~2001年2月开展喉大部分或近全切除16例,应用颈前带蒂皮瓣、对侧肌筋膜瓣修复喉缺损,重建喉功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骨舌骨肌在各种不同期喉癌喉部分切除中喉功能重建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0例不同期喉癌患者施行喉部分切除术,以胸骨舌骨肌瓣及邻近粘膜修复喉缺损,重建喉功能。结果术后10~20天拔除鼻饲管,恢复正常进食。2~3周拔除气管套管,拔管率为100%。术后2~6个月喉腔完全上皮化,修复的新声门腔呈三角形,28例发声基本正常,2例发声嘶哑,均恢复语言交流功能。结论胸骨舌骨肌适用于较多类型的喉部分切除术后残喉的修复及功能重建,尤其是声门型喉癌的理想修复重建材料。  相似文献   

9.
随着喉癌外科学的发展,微创手术操作范围合理缩小(量体裁衣),力求保存患者机体功能,保留或重建喉功能的喉部分切除术已成为喉癌外科的主导术式,其总的原则是在根治性切除肿瘤的前提下尽量保留或重建喉的发音功能,以便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喉部分切除术发展很快,残喉修复重建已成为现代喉肿瘤外科的新领域。现就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如何列好地用颈前带状肌瓣对喉癌手术患者行喉功能重建。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17例垂直半喉及扩大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或3/4喉切除术后的喉功能,其中71例用单蒂舌骨肌瓣修复喉腔,46例用双蒂带状肌瓣修复喉腔、重建喉功能。结果 舌骨肌瓣组69例(97.2%)可发哑声,术后拔胃管时间12~28d,平均15.6d,气管套管拔除率:T2期病人92.3%,T3期79.3%。双蒂带状肌瓣组46例(100%)  相似文献   

11.
①目的 探讨喉功能保全手术及全喉切除喉发音重建手术在老年喉癌病人治疗中的应用。②方法对52 例65 岁以上的喉癌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声带切除术6 例,垂直喉部分切除术27 例,声门上水平喉部分切除术2 例,喉次全切除术8 例,全喉切除发音重建术9 例。③结果 行喉部分切除术的43 例均恢复发声功能和吞咽保护功能,拔管37 例;行全喉切除发音重建术的9例中恢复发声功能者7 例;5年生存率为65.52%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术中及术后死亡。④结论 在适当掌握适应证,充分做好围手术期处理的条件下,老年喉癌病人的喉功能保全及重建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喉癌部分喉切除术后喉修复材料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部分喉切除术后喉功能重建材料的选择应用。方法:采用颈部皮瓣,颈阔肌筋膜,胸骨舌骨肌筋膜,甲状软骨外膜等修复材料行喉切功能重建术,并对各种喉重建材料进行比较。结果;根据病人情况,合理选择以上修复材料,获得喉功能恢复的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喉部分切除后通气发声功能重建的不同手术方法对其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分析喉部分切除术108例(垂直半喉切除76例,包括术后声门期成形18例;水平半喉切除11例;声带切除15例;超半喉切除6例)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5年,观察局部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拔管97例,拔管时间8d至1年,未拔管11例(垂直半喉6例,水平半喉2例,超半喉3例)。全部病人均可发声或堵管发声,完成言语交流,其中术后I期成形的患者发声质量最好,接近正常人。术后13例局部复发、咽后转移及颈部淋巴结转移。5例死亡。结论根据肿瘤生长部位和范围正确选择不同的喉部分切除术,既可彻底切除肿瘤,又能比较好的保留喉呼吸和发声功能。  相似文献   

14.
刘栋  李永团 《吉林医学》2009,30(19):2285-2286
目的:探讨喉部分切除术后喉功能重建方法的选择与应用。方法:对60例T2、T3及T4喉癌患者行喉部分切除术的术式及修复方法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中58例获得随访,主要应用颈前皮瓣、喉腔及梨状窝黏膜、胸舌骨肌膜瓣、甲状软骨膜及会厌软骨等修复喉结构,总体术后拔管率为81.7%,均获得了较好的吞咽及发音功能。喉声门区癌和喉声门上区癌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7.5%、70%和65%、50%。结论:在彻底切除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正常喉组织,保全喉功能,有利于患者恢复良好的吞咽和发音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喉部分切除一期喉功能重建是喉癌外科的基本要求 ,病变切除后 ,可利用附近或远隔的健康组织和结构重建喉结构 ,以恢复喉功能。我科于 1989~ 2 0 0 0年 ,将鼻中隔瓣应用于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共 12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2例喉癌患者 ,男 10例 ,女 2例 ;年龄 4 7~ 75岁 ,平均 6 3岁。术前病理诊断全部为鳞状细胞癌。其中 1例为声带白斑癌变。声门型 10例中 ,T2 N0 2例 ,T3 N0 4例 ,T3 N13例 ,T3 N2 1例。声门上型中T3 N1和T4 N2 各 1例。同期行局部颈淋巴结清扫术 5例 ,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 3例。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部带蒂复合肌瓣在喉部分切除术后喉功能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喉癌患者,在喉部分切除术后,用颈部带蒂复合肌瓣修补喉腔缺损,行喉功能重建.结果:所有患者均于术后10~14d拔除鼻饲管,经口进食;术后10~20d拔喉扩张指套.喉吞咽、呼吸、发音功能恢复良好,均恢复正常语言交流,3年生存率86.96%(40/46).结论:颈部带蒂复合肌瓣是喉部分切除术后喉功能重建较为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17.
龚剑  黄金中  李丽艳 《广东医学》2008,29(2):273-275
目的 探讨喉部分切除术后喉功能重建方法的选择应用。方法 对1990年9月~2006年9月92例行喉部分切除术患者的术式及修复方法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主要应用残余粘膜、肌筋膜瓣、带状肌瓣及颈前皮瓣修复喉结构,总体术后拔管率为97.8%,均获得了较好的吞咽及发音功能。1年内局部复发率7.6%,3年内死亡5例,5年内死亡10例。结论 行喉部分切除术时应尽可能保留正常组织,根据切除范围选择合理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接力肌甲状软骨外软骨膜瓣和室带下移两种修复方式在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后喉功能重建中的治疗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对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1年12月-2014年2月经病理确诊为喉癌、初次行喉部分切除术并采用接力肌甲状软骨外软骨膜瓣或(和)室带下移进行喉功能重建术的40例喉癌患者进行随访、病历资料分析。结果  40例患者无1例失访。术后全部患者6~16 d恢复经口进食,无呛咳及误吸。拔除气管套管39例,拔管率为97.5%(39/40)。除1例患者术后电子喉镜提示喉腔狭窄外,其余患者喉腔均宽敞。所有患者均能利用新喉发音,无1例因喉腔闭锁导致发音失败。结论  接力肌甲状软骨外软骨膜瓣和室带下移这两种喉功能修复方法单独或联合应用均能很好的重建喉腔形态,保留喉的生理功能,是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后喉功能重建的简便、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于次全喉切除术后重建喉发声功能。方法;7例喉癌籽范围T3N0M0行交全喉切除术,术中保贸健侧的披裂软骨及榴间区粘膜,用披裂软骨与下咽 摹人有括约功能的喉发声管。结果:患者术后发声功能良好,无误吸。随访2~5年,死亡2例,健在5例。结论:该术式可保存部分喉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会厌瓣在额侧喉癌和侵及额侧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喉功能重建中的应用。方法29例喉癌患者分别采用单纯会厌瓣、会厌瓣加一侧胸骨舌骨肌筋膜或双侧胸骨舌骨肌肌筋膜修复喉腔缺损。结果29例患者术后拔除气管套管的拔管率100%,轻度误咽2例,两个月内消失,言语功能基本正常,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47%、78.57%。结论额侧喉癌和侵及额侧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应用会厌瓣和胸骨舌骨肌筋膜重建喉功能,具有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气管套管拔管率高的特点,可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