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健康教育对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提高脑卒中偏瘫患早期康复依从性和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应用多种教育方式和内容丰富的康复知识对78例脑卒中偏瘫患及家庭实施系统的早期康复的健康教育,并与早期常规护理的脑卒中偏瘫患78例作对照,对两组患随诊3个月,比较患日常生活自理情况和Brunnstrom指数。结果:两组比较4周后,即表现出显性差异(P<0.05),3个月有高度显性(P<0.01)。结论:健康教育明显提高了脑卒中偏瘫患的早期康复依从性,对偏瘫患功能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及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两组,2012年1~12月收治的5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护理;2013年1~12月收治的58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增加预防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肩手综合征发生率及上肢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偏瘫上肢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预防性护理能有效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促进患侧上肢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非急性期应用TWZ-1型三梯杠多功能练功器(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91203250.2)行康复治疗。方法 研究对象为142例脑卒中后偏瘫患。采用患肢与健肢正常运动轴位作对比,对其关节、肌力等进行Brunnstrom评价。观察训练后患肢疗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肌肉、关节功能活动与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提高,并发症减少。经统计学处理P<0.01。结论 本研究进一步证明该训练对偏瘫患功能恢复起着重要作用,是偏瘫肢体废用综合征功能康复较理想的治疗训练器械。  相似文献   

4.
系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改清  胡俊祥 《现代康复》1999,3(12):1479-1479
目的;探讨应用Brounnstrom促进技术等方法治疗.对脑章中偏瘫的影响。方法:对100例病后1个月以内以偏瘫为主要表现的脑卒中患,他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康复组采用以Brounnstrom促进技术为主的运动疗法以及适度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训练。结果:康复组患肢运动功能,ADL水平有明显提高.与对照组对比有显差异,P<0.01。结论:早期规律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肢体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强化下肢功能训练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强化下肢功能训练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急性脑卒中偏瘫患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强化下肢功能训练。结果 两组患步行能力和ADL能力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强化下肢功能训练方法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步行能力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偏瘫肩痛的康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肩痛是脑卒中偏瘫患者较常见的并发症,脑卒中偏瘫侧肩痛会导致患者病情复杂,使偏瘫侧肢体康复治疗时间延长.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同时也妨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行走和上肢功能康复治疗进展。由于肩痛的存在,使得脑卒中患者患侧上肢肌肉主动活动减少,妨碍了坐位和站立位的平衡维持,患者不能集中精力去学习新技能.阻碍了功能恢复和整体康复进程,从而影响了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偏瘫肩痛对脑卒中康复效果成负性影响。早期预防和正确治疗可以防治肩痛等肩部问题,为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促进其独立活动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早期主动性康复治疗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研究条件的老年脑卒中患62例,康复组32例,对照组30例。在残损和残疾两个水平上评测患功能,比较康复治疗后两组间的功能。结果:初次评测的各主要指标两组间无明显差别(P>0.10);末次评测:Fugl-Meyer测评(FMA)上肢、FMA下肢和反应运动功能(FIM运动)等项目,两组间有显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主动性的康复治疗可以促进老年脑卒中偏瘫患的运动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患侧忽略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肢体及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living,ADL)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伴有患侧忽略的偏瘫患者,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积极采用患侧忽略的训练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ADL能力无明显差异(X^2=3.55,P&;gt;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ADL能力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7.21,P&;lt;0.01),观察组疗效显著,对照组疗效一般。结论:在康复治疗时,加强对患侧忽略的强化训练,对改善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及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9.
威少华 《现代康复》1999,3(5):527-528
目的:探讨传统穴位结合神经千刺激治疗脑卒中偏瘫患的疗效。方法:随机抽样,设对照组36例(传统穴位组).对治疗前后疗效以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法和ADL-Barther Index进行评估。结果:传统穴位结合神经千刺激组对改善偏瘫患的功能障碍及提高部分日常活动能力均优于单纯的传统穴位组.结论:传统穴位结合神经千刺激在治疗脑卒中偏瘫方面具有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10.
王赛育 《现代康复》2001,5(4):56-56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运动功能及ADL的影响。方法:选择107例首发脑卒中偏瘫患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学龄同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Bobath法和Brunnstrom技术进行训练,对照组只常规治疗。结果:经45.2d的治疗后,两组比较运动功能差异显(P<0.05),ADL差异也是P<0.01,说明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训练能促进偏瘫患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强化训练对严重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该探讨了严重脑卒中偏患行之有效的康复训练办法。方法 对42例较年轻的严重脑卒中偏瘫患采用一系列的强化训练对策,平均训练3个月后观察运动功能,平衡能力,步行情况和日常生活活动(ADL)改变情况。结果 其中27例恢复独立步行能力,大大提高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但这此措施对提高手臂功能无效。结论 强化训练对较年轻的严重脑卒中患运动功能恢复,提高自理能力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电刺激在脑卒中偏瘫中的康复作用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高玲  钱开林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6):2380-2380
对早期的脑卒中偏瘫患进行针对性康复治疗,观察这类患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改善情况,并对结果加以分析,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对偏瘫患运动及ADL能力的恢复均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偏瘫昏迷期间的卧位及被动运动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脑卒中偏瘫昏迷期间的卧位及被动运动训练的疗效。将46例脑卒中昏迷患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病例均采取系统神经内科治疗。观察组给予正确卧位和肢体被动运动,对照组未经指导的自我护理,6周后进行评定。观察组患肢体肌力改善79%,对照组仅为50%。提示正确卧位和肢体被动运动可明显促进脑卒中偏瘫昏迷患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针灸配合六手太极功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康复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美凤  林旭 《现代康复》2001,5(4):23-24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六手太极功能对偏瘫患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11例脑卒中偏瘫患功能采用传统的针灸治疗配合六手太极功能的被或主动的锻炼,结果:偏瘫患上肢功能的恢复较理想,治疗前后差异性显(P<0.01)。结论早期应用针灸配合六手太极的锻炼有助于偏瘫患上肢功能的康复,并有明显改善脑卒中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方森娣 《现代康复》2001,5(12S):136-137
目的:脑卒中偏瘫患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康复的影响。方法:观察66例脑卒中偏瘫患,分康复护理36例,对照组30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可比性。结果:两组临床症状,康复指标均有显差异,结论:脑卒中患早期活动有可行性,可促进部分或大部分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弹捏法护理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经改进来自民间的弹捏法护理偏瘫患改善肢体运动功能的作用。方法 63例患按病床单双号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进行药物 一般训练,研究药物 弹捏护理。50d后进行肌力、生活质量、住院时间效果观察对比。结果 研究组肌力比对照组提高13.10%,生活质量比对照组提高18.56%,住院时间比对照组平均缩短7.91d,治愈率比对照组提高9.77%。结论 采用弹捏法护理脑卒中偏瘫患是一种非药物性治疗,可在家庭进行,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17.
李连春 《全科护理》2010,8(29):2655-2656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肢的功能康复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予常规的治疗护理。观察组同时配合康复训练与中药烫疗。[结果]观察组患肢肌力康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康复训练与中药烫疗对脑卒中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肢的功能康复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予常规的治疗护理.观察组同时配合康复训练与中药烫疗.[结果]观察组患肢肌力康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康复训练与中药烫疗对脑卒中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运动意念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作用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马维艳 《中国临床康复》2002,6(7):1017-1017
目的:运动意念对脑卒中偏瘫患的康复作用。方法:在患清醒状态下建立运动意念,并进行偏瘫部位的功能训练,没有对照观察。结果:运动意念组肌力恢复有效率87%,对照组为58%,结论:脑卒中早期建立运动意识,对肢体恢复效果显。  相似文献   

20.
谭婉雯 《现代康复》1998,2(11):1263-1263
我科从1993年以来.共收治97例偏瘫患,大部分患经过一段时间的功能锻炼,康复效果较显,患日常生活能基本自理,一部分患甚至可回归社会。少部分患同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功能锻练,但他们的康复效果较差。这部分患,除个别伴有认知障碍、体质差影响康复效果外,其余患都有康复欲望低,依赖性强,对功能锻炼采取被动态度。我们护理组从1997年6月份始.以提高偏瘫患的康复欲望为目的.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偏瘫患的心理疏导;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功能锻炼;寓功能锻炼于体娱乐活动中;集中进行功能锻炼;协调家属与患的关系。经过半年多的观察,康复欲望低的偏瘫患,经采取上述措施后.患的性格较前开朗,功能锻炼的积极性较前提高,能主动进行自我功能锻炼。现将提高偏瘫患康复欲望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