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CDFI)引导经皮微波热凝固(PMCT)联合血管介入法治疗肝癌的可行性与治疗效果。方法:56例肝癌患者,应用PMCT治疗26例,30个结节;PMCT联合TACE30例,42个结节,先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3d后行PMCT治疗,其中8例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病例,在TACE治疗2周后行经皮门静脉化疗(PVC)。结果:肿瘤<5cm的肝癌结节53个,PMCT与联合治疗组均获较好疗效。肿瘤≥5.0cm的19个结节中,联合治疗组在肿瘤缩小、血流信号消失、生存期方面均优于PMCT组。结论:PMCT联合TACE治疗肝癌具有协同作用,是中晚期肝癌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治疗原发性肝癌远期疗效评价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Dong B  Liang P  Yu X  Su L  Yu D  Zhang J  Wen C 《中华肿瘤杂志》2002,24(3):282-284
目的 评价经皮穿刺微波凝固治疗 (PMCT)原发性肝癌 (HCC)的远期疗效。方法 在超声引导下对 177例HCC患者共 2 6 5个肿瘤灶进行PMCT ,病灶最大直径 1.5~ 8.7cm ,平均4.12± 1.89cm。随访 5~ 74个月 ,定期复查影像 (彩超、CT、MRI)及血清AFP ,184个结节再次穿刺活检。结果 治疗后超声检查显示 ,92 .0 % (2 0 7/ 2 2 5 )的病灶血流消失 ,88.5 % (138/ 15 6 )的病灶增强CT无强化 ,88.9% (32 / 36 )的病灶增强MRI无强化。 184个结节治疗后再活检 ,92 .4% (170 / 184)完全坏死。 6例患者PMCT后外科切除病灶 ,病理显示肿瘤完全坏死 5例 ,大部分坏死 1例。全组 1~ 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 90 .1%、76 .9%、6 8.3%、6 4.2 %和 5 7.8% ,高分化及中分化者的生存曲线均明显好于低分化者 (P <0 .0 5 ) ,中分化与高分化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全组 1~ 5年累计新生病灶率分别为2 6 .1%、37.8%、43.5 %、48.6 %和 5 8.9%。全组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PMCT治疗HCC安全有效 ,可使直径 <5cm的肿块一次原位灭活 ,患者的 5年生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介入性超声穿刺诊断并微波治疗肝癌(PMCT)的临床价值。方法:先经超声引导活检枪取材病检证实肝内肿块为肝癌,再用微波治疗肝癌。结果:36例患者自动活检均取材成功,病检证实为肝癌。微波治疗3月后77.3%(34/44肿块)的癌结节缩小1/5以上,90.9%(40/44)的癌结节内血流信号消失,72.2%(26/36)AFP下降至正常水平,81.8%(36/44)再次活检癌结节完全坏死,治疗后6月、1年、1.5年生存率分别为88.9%(32/36),72.2%(26/36),61.1%(22/36)。治疗过程中及术后观察期间全部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微波治疗肝癌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定位精确,副作用小,并发症轻微。  相似文献   

4.
王红治  赵子粼  罗敏  萧翊 《现代肿瘤医学》2012,20(11):2338-234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凝固治疗(PMCT)对邻近膈肌、肠管、胆囊和肝表面等难治部位肝癌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疗效。方法:采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凝固(PMCT)治疗750例肝癌患者,共902个病灶,其中,176个病灶邻近肠管,383个病灶邻近膈肌,163个病灶邻近胆囊,180个病灶邻近肝表面。肿瘤最大径平均(4.0±2.2)cm(1.5-6.8)cm。对不同部位肿瘤建立相应的个体化方案指导治疗,1个月后行增强CT判断肿瘤早期灭活率并定期随访。结果:肿瘤早期总灭活率为90.3%;邻近肠管、膈肌、胆囊和肝表面的肿瘤早期灭活率分别为90.3%、89.5%、91.7%和93.1%,局部复发率分别为9.1%、9.9%、8.1%和7.0%。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1.9%、60.8%、50.6%。750例共1150人次,较严重并发症占3.7%。包括腹腔出血8例,邻近脏器(膈肌、肠管)损伤6人,针道种植9例,肝包膜下血肿15例,肝脓肿5例。共计43人次。结论:对PMCT易灼伤邻近肝外结构的难治性肝癌,本研究采用个体化方案策略指导治疗,获得较好的肿瘤灭活率并降低并发症,本方案拓展了肝癌PMCT治疗适用范围,有助于提高PMCT在肝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转移性肝癌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转移性肝癌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微波消融治疗的疗效。结果 76例患者转移结节共138个,直径为0.8~4.5 cm,平均为(2.8±1.1)cm,>3 cm 42个。治疗后完全消融率为94.2%(130/138),局部复发率为9.2%(12/130),9例(6.5%)患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转移性肝癌是1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原发性与转移性小肝癌(≤3cm)的造影剂灌注特征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67例小肝癌患者行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检查,并分析其造影特征。结果:超声造影诊断小肝癌的准确性为95.5%(64/67)。原发性肝癌中93.5%(43/46)病灶为多血供,造影表现为动脉相整体均匀增强;转移性肝癌中76.2%(16/21)病灶为乏血供,造影表现为动脉相周边呈环状或内部呈不规则散在点状增强。结论:超声造影对小肝癌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但对部分小肝癌的不典型造影表现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TACE联合PMCT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61例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TACE组30例,TACE联合PMCT组31例,所有患者先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TACE联合PMCT组于二周后再施行PMCT手术,治疗三周期后,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TACE组的完全坏死率、1年生存率分别为43.3%、63.3%;而联合治疗组分别为83.9%、80.6%.两组间完全坏死率、1年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采用TACE+PMCT疗效优于单纯TACE治疗.  相似文献   

8.
经皮微波凝固(PMCT)治疗原发性肝癌不仅能用影像检查及病理活检等方法证实肿瘤凝固坏死情况,而且能使肿瘤周围免疫细胞明显增多、增大、功能增强,最终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肝癌复发率。目前PMCT治疗肝癌临床应用尚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高强度聚焦超声波(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有效性及其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对58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进行HIFU单次治疗.其中原发性肝癌35例,转移性肝癌23例.通过比较HIFU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变化以及生存随访等观察HIFU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个月后经CT、MRI复查肿瘤全部坏死的有14例(24.1%)、坏死区大于75%的有35例(60.3%)、坏死区占50.0%~75%的有9例(15.5%),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 (alpha-fetoprotein,AFP)下降率为78.9%(15/19),总的1年生存率为43.0%,原发性肝癌为54.0%,转移性肝癌为26.0% .结论:HIFU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是有效和可行的,HIFU提供一种无创的肝脏恶性肿瘤局部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在评价原发性肝癌微波消融术疗效中的作用。方法65例原发性肝癌共103个病灶采用微波消融治疗,对消融灶超声造影与增强MRI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发现恶性肿瘤结节103个,增强MRI发现101个,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超声造影对完全消融病灶表现为肿瘤血流灌注消失,未见造影剂填充,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表现为无增强,参数峰值强度(IMAX)、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0,与增强MRI相符,较好地反映了消融灶大小;而对不完全消融,其造影时相增强,时间-强度曲线明显强化,其IMAX、RT、TTP与正常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增强MRI相符,可见病灶区"快进快出"血流灌注,但增强MRI未见异常。超声造影判定微波消融术疗效的灵敏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7.8%和94.2%。结论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可直观、动态反映原发性肝癌微波消融术治疗前后血流灌注,在评价治疗效果中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