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传统文化设计元素提取模型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71,自引:58,他引:13  
王伟伟  胡宇坤  金心  杨晓燕 《包装工程》2014,35(6):73-76,81
目的研究凝结于传统文化之中的设计因子的提取方法模型,实现对传统文化创意设计活动的支持。方法将收集的传统文化相关资料分类、汇总,并利用型谱分析法,按照一定的规则构建分析图谱,然后对分析图谱进行用户感知定性分析和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定量分析。其关键技术包括:分析图谱与用户感知评价图谱构建、用户角色模型构建、目标对象的层次分析模型构建等。结论提取蕴含于传统文化之中的形态、色彩和内涵因子,并结合汉代文化特色设计因子的提取与设计应用过程,验证了方法和模型的有效性。通过传统文化与创意设计的融合,将有效提升设计对象的内涵,并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简圣宇  孙彤 《包装工程》2023,44(22):391-399
目的 分析盐城的湿地文化资源,设计出具有盐城湿地文化意象的文创产品,丰富盐城文创市场的产品种类,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播。方法 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盐城湿地文化进行文化意象分析,利用用户调查法梳理目标用户的需求,市场调研法进行竞品分析。结果 提取和甄选湿地代表性元素,进行一系列具有用户偏好的盐城湿地文化风格的文创产品创意设计。结论 运用文化意象分析的方法来深度发掘湿地文化资源并且进行文创产品设计可以为盐城文创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提升盐城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3.
基于层次分析的电影IP衍生品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伟伟  孙嘉晨 《包装工程》2019,40(18):166-170
目的 随着大众消费市场的个性化,IP产品所折射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观最终要与人们产生文化与情感上的共鸣。方法 研究电影IP的设计元素,合理提取与应用设计因子,贴合用户消费需求,提升产品文化内涵。首先,筛选影片多次出现的元素建立IP模型,按照特性构建因子图谱;其次,划分用户群体,建立典型用户角色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设计因子比重;再次,模拟用户使用行为情境,得出用户潜在需求;最后,将用户感知度高的设计因子结合用户需求融入到产品设计中。结论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影IP衍生设计方法,不仅便于增添产品文化属性,也符合用户的行为情境,有助于人们快速识别其文化特色,更有助于提升设计对象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4.
赵勤  黄诗琪 《包装工程》2023,44(10):361-372
目的 以鄱阳湖地域特色因子在文创产品中的“活态化”设计为研究方向,通过构建鄱阳湖地域特色因子素材库,提出活化文创产品内涵的创新性设计方法,实现对鄱阳湖地域特色因子的弘扬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方法 提取鄱阳湖地域特色因子中的造型因子、纹样因子、色彩因子作为设计要素,融合“活态化”理念设计再造文创产品展现文化魅力,以实例佐证设计方法的可行性。结论 使鄱阳湖地域特色因子的造型创新与内涵沿袭在设计过程中达到平衡,使鄱阳湖地域特色因子文创产品能够取“形”延“意”,寄“情”于“景”,构建集功能价值与审美价值于一体的现代文创产品,提升文化认同感的同时增加文创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鄱阳湖地域特色因子的传承与文创产品的发展开辟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张宁  杨勤  王建伟  陈洋  张晋 《包装工程》2020,41(10):248-254
目的为了解决文创产品设计过程中设计元素提取的模糊性和主观性,更好地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提出一套基于眼动分析的设计元素提取方法。方法收集筛选出具有贵州苗族刺绣文化代表性的样本,运用眼动技术将人对苗族刺绣文化特征的感性认识量化,通过眼动数据和主观评价相结合,得出文化样本的提取对象,从形状、色彩、寓意三个方面提取设计元素并建立元素图谱,接着通过形状文法,对设计元素进行重组、演绎等再造表达,并将之运用到文创产品的设计中。结果通过眼动数据分析,从贵州苗族刺绣中提取出该文化的设计元素,并用具体的设计案例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可行性。结论设计元素彰显民族地域特色,为产品赋予附加价值,提升产品的文化意蕴,同时为贵州文化的传承保护及文创产品的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洋  马东明  钱皓  智伟 《包装工程》2020,41(6):115-122
目的从格式塔原理出发,运用相似原理和感知特性,以系列文创产品为研究对象,结合感性意象,挖掘用户需求,探索及优化系列文创产品设计流程。方法以宁夏地域特色为出发点,通过设计定位,梳理文化元素,提取主题特征要素,结合对用户感性需求的调研,采用意象尺度图的方式,分析产品要素,从而建立产品共有风格特征,将用户需求与从主题提取的特征元素相结合,设计出办公摆件类的系列文创产品方案。结论通过对格式塔理论的研究,根据相似原理分析出系列产品的感知特点,结合这些感知特点,进行设计程序的优化。针对办公摆件类的系列产品,挖掘用户需求能使产品更加符合用户需求,更易于被用户接受。同时,提高产品的统一性和辨识度,梳理设计流程,从而提高设计效率,为系列文创产品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郑君  王炳江 《包装工程》2023,44(10):340-346
目的 以海南地域文化元素与旅游文创产品结合设计为切入点,分析海南多种地域文化元素在旅游文创产品中的设计应用;探索旅游文创产品在海南地域文化滋养下所造就的各种设计形式与创新方法。方法 从海南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的现状、应用及发展的视角出发,提出将海南经典地域文化元素与旅游文创产品设计融合,对海南特色文化元素进行分析,并具体论述海南旅游特色文创产品与黎族文化元素、海南特有坡鹿文化元素的融合设计应用;并以两者结合的重要价值为依据,深入总结旅游文创产品中的设计构思、产品受众、创意形式等思路,探讨了文化、功能、情感等层面的有效应用与创新。对此进一步提出海南本地特色文化应与当地旅游文创产品深度结合发展的建设性意见。结论 在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中融入海南地域文化元素,并聚焦其有价值的元素,对此展开深度的挖掘,给予文创更多的地域文化内涵,更好地体现海南地域文化元素的特征。将海南当地黎族地域文化元素与旅游文创产品结合设计、创新应用,有利于推动旅游文创产品及创新设计,可以让海南旅游文创产品设计更具有历史性、文化性、独特性。地域文化视域下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应以丰富的内涵和文化属性迎合当代人的审美观念,并以人们日常生活与地域文化为主要参考,突出设计者的独特创意,构建人与产品、文化的完美结合,以丰富而独特的旅游文创产品赢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8.
基于感知分析的传统文化设计因子提取研究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金心  陈满儒  王伟伟 《包装工程》2015,36(6):105-108,112
目的研究凝结于传统器形中文化因子的提取模型,支撑文化创意设计活动的开展,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满足用户的文化需求。方法将收集的资料进行整合并提取形态样本,利用语义差异法,构建五点心理量表,通过风格特征语汇描述图进行感知定性分析,以获得风格特征语汇。从视觉和内涵两方面对所获得的风格特征语汇进行定量分析,基于层次分析法,对影响风格特征语汇的特征因子进行权重分析,从而获取特色文化因子。结论文化与设计的融合能够有效地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高产品的文化和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唐镜纹饰特征因子并构建其提取模型,并研究纹饰线条总结唐镜线条形式同时分类、纹饰构成划分、唐镜构成形式,通过图谱分析明确其显性及隐性因子。构建Kano模型,研究用户对唐镜相关文创产品的偏好需求,并基于层次分析法对影响用户需求的特征因子进行权重分析,以获取主要影响的特征因子,为唐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寻找新的机会突破点,提升文创产品文化意蕴并满足用户的文化需求,实现唐镜纹饰的历史文化、精神内涵的创新与传承。  相似文献   

10.
边坤  余志鹏 《包装工程》2019,40(6):32-36
目的探索地域文化元素挖掘与分析的方法,通过对老包头地域文化的研究,提取地域文化的典型性元素,应用设计元素提取方法,将地域文化元素应用于互动产品设计当中,促进包头地域文化传播与发展。方法通过资料查阅、田野调查、网络查询等方式记录收集包头相关的文化资料,总结包头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内涵,提取其中的设计元素进行具体设计,结合老包头地域文化产品设计的民族性设计策略、文化设计策略、符号性设计策略、功能性策略和科学性策略对老包头地域文化互动产品进行设计。结论探讨地域文化元素应用于互动产品的设计方法,结合地域文化元素分析、解构与组合的设计过程应用,验证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并突出文化创意互动产品设计的文化价值和设计内涵。  相似文献   

11.
蔡佩 《包装工程》2019,40(14):268-272
目的 立足番禺水色民俗艺术,分析当前番禺水色文创产品现状,深入挖掘番禺水色艺术元素及文化内涵,探索番禺水色岭南民俗艺术文创产品设计方法与案例。方法 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符号分析法等方法,提炼番禺水色文化符号作为设计元素与生活产品相结合的视觉语言,设计既蕴含番禺水色艺术特色又兼具现代时尚元素的文创产品,并在实践中予以运用。结论 番禺水色是独具岭南地域特色的行为文化,通过对番禺水色艺术的造型、色彩、精神等元素进行梳理归纳,巧妙运用于灯具设计,为番禺水色文创产品融入消费者生活找到契合点。  相似文献   

12.
江汝南  董金华 《包装工程》2020,41(4):341-346
目的以粤北瑶族服饰为例,研究文化因子的提取与应用方法。方法基于粤北瑶族服饰文化,精心选出16对感性词,调查游客的文化感受程度,运用7级量表测量偏好等级,根据语义差别法的相关规则得到“鲜艳、历史、独特、简约”4个能够反映用户真实需求的文化因子,并将之视作因子的提取类型;结合粤北瑶族服饰色彩、图案、造型、纹样等资源,分析因子类型的文化内涵和应用价值;利用图谱分析法提取因子的视觉形态,供后续设计使用;以形状文法对所提取的因子进行设计再造,并将其结果运用于粤北瑶族旅游纪念丝巾产品的设计。结论该方法既能将复杂多变的用户感知转化为简单易用的设计因子,又能在保持粤北瑶族服饰文化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快速进行现代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13.
柳瑄 《包装工程》2020,41(20):234-239
目的 探索“一带一路”背景下地域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挖掘并分析漳州陶瓷文化多维内涵,为开发具有显著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和文创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参考。方法 以漳州窑陶瓷文化为核心,通过分析漳州陶瓷文创产品行业现状,剖析其存在的问题,提炼城市文化符号和地域人文特色,对漳州陶瓷文化资源进行再挖掘和再归纳,将传统文化元素和创意产品系统设计与开发进行融合,构建基于漳州陶瓷文化的创意产品开发模型,并通过具体设计案例进行论证。结论 将传统文化元素和创意产品设计结合,找寻传统文化与创新产品的平衡点,使其真正成为具有符合当前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并有着较大地缘辐射影响力的重要文化遗产,综合提升陶瓷文创产业良性发展和区域文化传承发扬的双重价值,为传统文化的有序传承和文创产品的多样化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基于岳麓书院文化的创意产品设计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卢维佳  何人可  肖狄虎 《包装工程》2015,36(24):105-109,114
目的 探索基于地域文化的创意产品设计的方法和模型。方法 对岳麓书院文化进行分类, 采集和整理岳麓书院文化的基本信息, 通过因子分析法定义岳麓书院文化的评价因子, 并结合调查问卷定量筛选出最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 对该部分文化元素进行设计解读, 充分挖掘文化元素中形态、 色彩和内涵因子, 最终作为设计元素运用到创意产品的设计中。结论 通过对岳麓书院文化元素的获取与创新的实践, 验证了方法和模型的有效性, 这将对基于地域文化的创意产品的开发起到指导性作用, 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刘靓 《包装工程》2021,42(6):327-335
目的 少数民族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内涵,如何保护、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不仅是文化课题,也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以羌族传统舞蹈文化为例,研究其传统民族舞蹈文化的特点并从中提取设计因子模型,再设计相关文创产品进行验证,该产品既包含了羌族传统的民族文化,又符合了当代审美.以文创产品为载体把羌族传统的民族文化进行广泛传播.方法 搜集羌族传统民族舞蹈的素材,进行分类和筛选;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分析图谱,从素材中提取相关设计形态因子和色彩因子;搜集和整理感性词汇,进行用户调研;根据调研数据了解目标用户的需求并通过调研数据计算出因子权重;再进行再设计和优化,从而形成最终方案.结论 从羌族舞蹈文化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民族舞蹈是少数民族文化重要的表现窗口.从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中提取设计因子并运用于设计产品中可以有效地传播少数民族文化,进而达到提高少数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价值和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朱云峰 《包装工程》2022,43(22):341-349
目的 为保障金箔文创产品开发中文化元素的准确筛选及创意方案的客观评价,提出一种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金箔文创产品设计方法,并通过设计实践进行分析验证,为金箔文创产品的开发提供模式参考和策略建议。方法 首先,通过焦点小组法按设计前后阶段划分两组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创建一套综合评价体系并确立各指标权重;其次,采用KJ法归纳文化元素并用模糊综合评价进行排列筛选;再次,采用案例借鉴和因子提取法围绕文化元素进行创意设计;最后,合并所有子指标再次使用模糊综合评价对所有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和优选。结果 设计人员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运用,筛选出金陵十二钗和南京特色美食两组文化元素,分别设计出金箔书签和金箔钥匙扣两套金箔文创产品方案,并通过了可行性评价验证。结论 通过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初步构建了适合金箔文创产品的开发模式,在文化元素筛选阶段,可以帮助设计师准确排序并确立文化元素,把握文创产品的核心内涵;在创意设计阶段,能为设计提供一定决策建议,并为设计方案评价和优选提供保障,使设计过程更加理性和高效。  相似文献   

17.
符晗 《包装工程》2022,43(8):386-393, 412
目的 针对广西瑶族生态博物馆文创产品在功能、设计创意、文化内涵、情感认同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从价值感知的角度,为瑶族生态博物馆文创产品优化设计提出建设性的方案。方法 通过科学设计瑶族生态博物馆文创产品消费者调查问卷,从社会价值、功能价值、文化价值、情感价值等价值感知的维度进行消费者购买意向和满意度数据采集,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找出瑶族生态博物馆文创产品现状问题的症结所在,结合瑶族生态博物馆特色文化元素及内涵,归纳文创产品优化设计思路,提出瑶族生态博物馆文创产品优化设计策略,并以瑶族服饰元素进行文创产品优化设计实证。结论 立足消费者的价值感知,提出广西瑶族生态博物馆文创产品优化设计策略,提升了博物馆文创产品的价值属性,促进了瑶族特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播,为少数民族特色博物馆文创产品当前所面临的困境提供了借鉴方法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王宁鑫  詹秦川 《包装工程》2019,40(6):257-263
目的提取立春节气文化中蕴含的特色设计因子,丰富节气文创产品种类,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保持和发展文化特色。方法采用文献阅读和综述等方法收集立春节气资料,通过问卷调研的形式发现有效信息;创建基于立春节气设计因子的提取模型,使用思维导图筛选显著特征;针对立春节气文创产品设计,从隐性因子和显性因子出发,对立春节气的设计因子进行可视化处理;将生成的立春节气纹样根据形状文法的不同推演规则,推演出更多立春节气新纹样和新图形。结论立春节气丝巾的纹饰创新设计验证了该提取模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拓宽了文创产品的设计思路,提高了设计对象的文化内涵,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用户感知的秦文化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对用户感知进行分析,将文创产品用户感知分为普遍和感性两个模式,探索秦文化旅游纪念品的用户感知的获取方式,以及构建与用户文化触点相契合的用户感知创新流程模式,并结合一款秦编钟蓝牙音响设计,实现秦文化的传播和产品设计运用,满足用户对秦文化的需求和加深旅客对地方旅游文化的感性印象。方法 通过用户感知分析,准确获取用户的文化触点,激发用户对秦文化旅游纪念品的感观刺激,促使用户对新形式产品的认同。运用用户观察法、语义差异法获取用户感知信息,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文化触点信息的关联性分析,强调秦文化元素和内涵的感性运用,实现以用户认知偏好为中心的设计思想。结论 结合秦编钟蓝牙音响设计流程模式,为秦文化旅游纪念品的设计提供思路,为秦文化的宣扬和传承注入新活力。  相似文献   

20.
黄伟 《包装工程》2023,44(18):393-399
目的 在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将韶关地方文化和旅游资源作为研究对象,从符号学角度构建地域特色文创产品设计方法,设计出具有韶关特色的文创产品,促进韶关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方法 阐释符号学的基本理论并解析视觉文化符号的构成要素;对韶关地区的文化和旅游资源进行整理和筛选,从中挑选出最具识别度和艺术特点的项目;从符号学的能指和所指两方面提取视觉文化符号的图形元素,用借用和隐喻两种方式对图形元素进行再设计,以形成符号新的能指和所指,并应用于文创产品设计之中。结论 设计实践方案表明了运用符号学方法设计韶关地域特色文创产品的有效性;使用该方法能设计出丰富多样的文创产品,实现地域文化的传播,为地方特色文旅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