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区域微细粒浸染型(卡林型)金矿床物源、成矿作用和构造控矿等方面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桂西北隆或金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金矿店的穹隆构造、深断裂控矿、多层位赋矿和围岩蚀变等矿床地质特征,在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地区微细粒浸染型金矿中既具有普遍性,又表现出特殊性,其原生成矿硅质流体可能主要直接来自深部岩浆源分异作用,但由于是在地壳中成矿.不可避免地受到部分地层的物质和流体的混杂,因而属于地慢上隆-构造岩浆活化分异-深大断裂导矿-次级断裂、背科控矿-交代充填成矿的中偏低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 ,卡林型金矿曾被当作典型层控矿床。但近年来在美国卡林型金矿带的一系列找矿新进展说明 ,地层对于成矿的意义不如构造和深源的成矿流体。对于第三纪热点活动、岩浆作用及卡林型金矿形成之间相互关系的新认识 ,为卡林型金矿的找矿突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我国滇黔桂、陕甘川等卡林型金矿集中区在许多方面可与美国卡林型金矿对比 ,在找矿方面也应打破单一沿层找矿的旧框框 ,开拓新思路 ,注意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及有岩浆或深源热液活动的部位找矿。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卡林型金矿床的Au、As、Hg、Sb、T1和Fe相的溶解度资料作了评述,根据矿物组合确定了矿化的物理化学环境,对控制矿石沉积的化学条件也作了述评。结论是卡林型金矿床的成矿温度为150°—200℃,成矿流体为中—弱酸性、低盐度和低f_(o_2)的。  相似文献   

4.
<正> 有机质在金属成矿中的作用是一个深受地质学家和地球化学家广泛重视的研究领域。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金矿的勘探和开采受到极大的重视,金成矿理论的研究也相应受到人们的关注。有机质在金矿成矿中的作用,就是这样的一个深受人们重视的研究课题。随着黑色页岩金矿化和卡林型金矿成矿的研究,有机质在金矿成矿中的作用引起了地质学家和地球化学家的关注,人们对此也作了一些工作,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富水金矿带区域地质、金矿带地层、构造及典型矿床地质特征,矿床属中、低温渗滤热卤水型金矿-卡林型金矿,金为微细粒浸染型金,肉眼甚至一般光学显微镜中均不可见.作者根据本区金矿体的分布及赋存情况,结合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化探异常分布,对金矿带找矿标志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东溪—南关岭金矿是在北淮阳东段发现的第一个原生金矿,钾长石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对矿石中钾长石的形态、成分和结构标型等进行分析,发现该金矿中钾长石主要为冰长石,是部分有序的单斜晶系低温钾长石,说明该矿床不仅成矿温度低,且初始成矿流体富K,成矿过程中存在石英—冰长石—金(银)矿化阶段,钾长石蚀变与金成矿作用同期发生。  相似文献   

7.
金顶铅锌矿床生物有机成矿作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顶铅锌矿床矿石矿物的演化经历了沉积成岩期、热卤水成矿期和表生成矿期三个阶段,在这三个演化阶段中生物有机质均起着重要的作用。沉积成岩期表现为生物体对铅、锌等成矿元素的吸附作用以及腐殖酸的吸附、配合作用;热卤水成矿期表现为有机羧酸的溶蚀作用以及对成矿环境的控制作用;表生成矿期主要表现为地表细菌的氧化作用以及深部细菌的还原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疆马热勒铁金矿床特征及其流体成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热勒铁金矿床产于中泥盆统北塔山组安山岩和安山质凝灰岩间的韧性剪切带中。矿体呈脉状 ,主要为蚀变岩和含金石英脉。矿石由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黝铜矿、自然金、银金矿、毒砂、辉铋矿、磁铁矿、石英、绢云母、绿泥石、方解石等矿物组成 ,围岩蚀变有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和绢云母化。金矿成矿主要经历黄铁矿—石英—金、石英—金属硫化物—金、石英—碳酸盐—金三个阶段。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中泥盆统北塔山组含金建造。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 ,成矿温度为 16 0℃~ 2 80℃ ,成矿压力为 (73.4~ 12 1.9)× 10 5Pa ,成矿时成矿流体pH为 4 .2 0~ 5 .0 1,呈酸性 ,Eh为 - 0 .6 6~ - 0 .4 5eV ,属还原环境 ;流体为Na+ —Ca2 + —HCO3 -—Cl-型体系和Na+ —Ca2 + —HCO3 -—SO42 -—Cl-型体系的酸性—弱酸性流体 ,流体中成矿物质金主要以[AuCl2 ]-、[Au(HS) 2 ]0 等络合物形式存在并运移 ;流体的溶液来自岩石建造水、古大气降水及变质水组成的混合水。区域构造应力作用、成矿流体环境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古大气水不断加入、成矿流体与围岩的蚀变反应等引起成矿流体周围一系列环境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 ,是马热勒铁金矿床成矿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正> 广东河台高村金矿床是一个新型的金矿床。它位于吴川-四会断裂变质带中。该区存在着广阔的金源层,构造活动与断裂区域变质作用使金活化、迁移。该矿床发育在韧性剪切带中,矿石为非石英脉型,前人曾分别从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和矿床学等不同角度对该矿床进行过研究。作者试图在此基础之上,首先从构造运动规律、构造地球化学规律和构造成岩成矿规律三方面,对该韧性剪切带的构造地球  相似文献   

10.
当固体颗粒粒径处在0.1~100nm(纳米)范围时,它具有全新的固态结构,呈现出量子尺寸效应和新的物理特性,这表明它既不同于原子和分子,又不同于块状晶体和非晶态玻璃。这是人类最近十年才认识到的物质世界,它对未来科技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在天体演化和地质过程中生成的任何一种矿物都经过纳米阶段,其中一些矿物一直停留在纳米阶段。现有资料证实卡林型(超微细粒)金矿中的金就是纳米金矿物。因纳米矿物太小,过去对这一部分几乎没进行过工作,现在条件已经成熟,应对纳米矿物进行研究。由于纳米矿物的新特性和分布广泛,故有必要从纳米科学的角度对某些地质过程,成岩成矿规律重新进行研究,以期取得认识上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1.
研究区主要的成岩作用类型有胶结、溶解、硅化、白云石化、压实-压溶和去白云石化作用等,详细研究了每种成岩作用的矿物岩石学特征及对孔隙形成、演化的影响。把研究区成岩环境划分为大气淡水成岩环境、海水成岩环境、混合水成岩环境、埋藏成岩环境和晚期表生成岩环境五大类.总结了每种成岩环境的成岩组构特征、成岩标志、δ18O和δC及微量元素Na+、Sr2+的分布规律。此外,还探讨了深水斜坡相粉-细晶白云岩和台地浅滩相颗粒白云岩的成岩演化序列与孔隙演化,最后概括出了研究区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模式。  相似文献   

12.
赣闽浙三省接合区砂金资源分布广泛,尤以赣东北乐安江、昌江水系最富。本文是在对该区野外调查,取样分析和典型砂金矿床、矿点地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冲积型砂金富集与矿源层分布,水系发育规模及地貌条件,含金物质搬运距离,水动力条件,沉积界面微地貌及合金物质沉积后埋藏状况有密切关系,掌握砂金沉积学特点有利于资源的勘探和开发。  相似文献   

13.
金矿开采具有其独特的环境效应 ,特别是贵州等地的卡林型金矿 ,因为这种金矿富含As、Tl、Hg、Sb、Pb等有毒元素 ,而且矿区发育喀斯特地形 ,使这类金矿的开采具有“毒上加毒”的污染特征和“明暗相间”的污染扩散迁移特征。本文通过对紫木凼金矿从1 989年到 1 995年开采六年间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的监测项目的变化对比 ,证明了黄金生产造成了矿区土壤、地表水、地下水中CN- 、As、Hg、Pb、Zn等的增高 ,其中以对地表水的影响最大 ;确定了主要的污染源有采矿废石、矿渣及废液 ,主要污染物有CN- 、As、Hg、Pb和Zn ,由于矿区Tl的区域背景值较低 ,未造成Tl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4.
在对元谋县猛林沟、牟定县戍街两地红土化剖面的地质特征、次生矿物变化、主要元素及金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金在红土化剖面上的分布形式和红土化过程中全的活化、迁移及沉淀等的机理。笔者认为,区内保存完整的红土化剖面上存在金的双峰式富集,其中产于铁质硬壳层附近的上部金富集带是由于铁质胶体吸附的结果,而腐泥岩层附近的下部金富集带是由Eh变小、pH变大引起的;氧化还原作用是金活化、迁移、沉淀富集最重要的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15.
华南地区高山酸沉降化学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1987—1989年春季,在华南地区衡山、狮子山、苗儿山和白云山观测到华南高山降水酸化,各测点降水pH<5.6的频率大于68%,平均pH值在3.56—4.85之间,分析了高山降水的化学特征,及其与高山的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山雨水与高空云水有相似性,狮子山和白云山的云雾水主要属地形云,受局地源的影响更为严重,化学性质更接近于地面雨水.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晴隆县老万场金矿及其外围水系沉积物的元素组成和富集情况与矿体的关系 ,将老万场金矿矿样、矿区水系沉积物、矿区外围不同异常范围内水系沉积物的元素平均值及全省的水系沉积物背景值进行了比较 ,发现老万场金矿水系沉积物与老万场金矿矿样具有相同的元素组合及富集趋势。  相似文献   

17.
新疆阿尔泰地区原生金矿的围岩蚀变较发育,且不同类型金矿床同时具有相同特征的围岩蚀变类型。多数金矿床的围岩蚀变具有分带性,从矿体或断裂面向两例呈对称分布。金矿化一般随绢英岩化、黄铁矿化等蚀变的增强而增强。围岩蚀变是成矿流体、围岩和构造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金矿化的表现形式,而不同类型的围岩蚀变则是成矿流体在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下演化的产物,正是这种成矿流体沿破碎带活动,形成一个由高温到低温的蚀变类型组合及与之相应的围岩蚀变分带。  相似文献   

18.
为深化对广西南部地区印支期造山运动深部动力学机制的理解,采用该地区三叠纪强过铝质火成岩的岩石化学数据提取其源区熔融温度以及成分特征方面的信息。结果显示:广西南部三叠纪强过铝质火成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形成于印支期后碰撞构造背景中。它们的Al2O3/TiO2小于100,CaO/Na2O多数大于0 3、少数小于0 3。同时,这些强过铝质火成岩的Al2O3/TiO2与其SiO2含量有正相关趋势,而CaO/Na2O与SiO2含量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这些岩石化学特征表明,强过铝质火成岩部分源于泥质岩的部分熔融,部分源于砂岩或正变质岩的部分熔融,但不排除后者可能是泥质岩部分熔融产物和玄武质岩浆相混合的结果;同时这些强过铝质火成岩形成源区的温度高(>=875℃)。因此,广西南部三叠纪时期的深部能量来自以底侵玄武岩浆加热作用所体现出来的软流圈地幔的平流热传递过程。  相似文献   

19.
广西杉木人工林生产力水热优化模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1979~1992年研究资料为基础,根据限制因子作用律建立广西杉木林生产力水热优化模型。模型表明,杉木生长最佳水热系数为2,3~2.6,广西杉木林生产力的宏观分布格局主要由温暖指数(即温度条件)所决定。采用主成分分析技术把广西杉木人工林生产力按不同水热组合环境划分为五大类型区,据此提出杉木速生高产林区的水热指标,并根据水热优化模型绘制了一系列广西不同海拔地带杉木林产量分布图,全面而定量地揭示了广西杉木林生产力三向地带性宏观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