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肛肠病病人术前清洁灌肠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有效的清洁灌肠方法.[方法]将60例术前清洁灌肠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2次生理盐水1 000 mL大量不保留灌肠后不能解出大便或只能解出少许大便后,继续用生理盐水1 000 mL行大量不保留灌肠,每次灌肠后均保留10 min后排便.实验组在2次大量不保留灌肠无效后用开塞露40 mL塞肛,保留10 min后排便.[结果]实验组病人灌肠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2次大量不保留灌肠后加用开塞露塞肛清洁肠道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开塞露不保留灌肠治疗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大便秘结或排出困难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4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81例)和对照组(85例)。观察组采用开塞露100ml灌肠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肥皂水大量不保留灌肠法。根据操作后10—50min粪便排出情况比较不同方法的灌肠效果。结果 开塞露100ml灌肠法优于肥皂水大量不保留灌肠法,开塞露灌肠法的不良反应和溶液自行溢出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肥皂水大量不保留灌肠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塞露灌肠法用于大便秘结病人,提高了工作效率,无副作用,皮肤床铺无污染,病人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3.
便秘是长期卧床病人常见的症状,临床上对3d以上无大便者常采用传统的开塞露肛内注入、灌肠等方法。传统方法肛内注入开塞露效果较差,有时必须多次重复使用。自2 0 0 2年3月,我们采用新法肛内注入开塞露5 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 方法  取开塞露2支或3支剪开最前端,润滑导尿管前端4cm~6cm或更长,连接开塞露,轻轻插入肛门10cm~15cm后,边退边挤入液体,嘱病人保留10min~15min后排便。2 结果  15min~3 0min后40例病人排出大便;4例病人可排出部分大便;其余病人15min~3 0min后仍不能排出大便。3 讨论  开塞露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开塞露不保留灌肠治疗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以传统的肥皂水灌肠,实验组用开塞露60mL灌肠。结果:实验组排出大便的例数比对照组多,实验组有效率97.5%,对照组62.5%,开塞露60 mL灌肠治疗便秘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肥皂水灌肠,减轻了患者痛苦。结论:经临床观察,开塞露灌肠治疗便秘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王米艳  李媛 《全科护理》2014,12(8):733-734
[目的]观察开塞露在先天性巨结肠灌肠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在灌肠前根据患儿年龄大小及腹胀情况使用10mL~20mL开塞露塞肛,10min~20min后根据患儿粪便排出情况选用合适的吸痰管或肛管进行灌肠,对照组直接采用生理盐水(39℃~41℃)进行灌肠,对两组患儿的灌肠时间(min)、灌肠天数(d)、肠道清洁度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儿灌肠时间、灌肠天数、肠道清洁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灌肠前使用开塞露塞肛能有效排出大量大便及气体,从而缩短灌肠时间、提高肠道清洁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剂量开塞露纳肛在早产儿灌肠中的效果。[方法]将60例需灌肠的早产儿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小剂量开塞露纳肛,B组采用3mL开塞露+3mL生理盐水灌肠,比较两组的灌肠效果。[结果]A、B两组患儿灌肠后均排出大便,排便量分别为12.97g±8.79g、15.77g±11.99g,两组排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26,P〉0.05)。[结论]小剂量开塞露纳肛所用灌肠液的量少,不需要使用肛管,操作简单,并能达到与传统方法同等的灌肠效果,是早产儿较为安全、有效的灌肠方法。  相似文献   

7.
改良开塞露肛注治疗便秘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便秘是指个体排便习惯改变 ,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和 (或 )排出干硬粪质[1] 。它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 ,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痛苦 ,还是诱发直肠癌、结肠癌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甚至导致患者死亡[2 ] 。临床上常采用的护理措施为开塞露肛注和大量不保留灌肠 ,二者效果欠理想。为提高其疗效 ,减轻病人痛苦 ,我科自 2 0 0 0年以来尝试使用改良开塞露肛注治疗便秘 ,效果颇佳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实验观察病例 5 0例 ,均为 2 0 0 2年 10月~ 2 0 0 3年 10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病人。其中男 32例 ,女 18例 ,年龄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最佳通便方法,保证急性心肌梗塞溶栓后的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方法将45例经过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自然排便组、开塞露肛注排便组和肥皂水低压灌肠组,比较3组的通便效果.结果肥皂水低压灌肠组效果优于其他2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肥皂水低压灌肠对3天内无大便或以开塞露肛注后仍不能排便者是很有必要且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后病人最佳通便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如何保证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效果,顺利解决病人的大便有其重要的意义。作者用三种不同排便的方法作比较研究,认为对于卧床的急性心梗病人自然排便尤为困难,用力排便易导致心脏负荷加重,而开塞露肛注排便方法,只起到润滑作用,不能有效软化大便。低压灌肠对于三天内无大便或以开塞露肛注后仍不能排便者,是很有必要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开塞露低压灌肠治疗老年病人便秘的疗效.[方法]将老年便秘病人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采用开塞露低压灌肠,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开塞露肛注.[结果]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开塞露低压灌肠治疗老年病人便秘效果优于开塞露肛注效果.  相似文献   

11.
董飞燕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4):880-88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最佳通便方法.方法4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15例,A组为患者系用自然排便,B组为患者给予开塞露肛注排便,C组为患者给予肥皂水低压灌肠排便.结果A组患者自然排便尤为困难,用力排便易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开塞露肛注排便法,只起到润滑作用,不能有效软化大便;肥皂水低压灌肠法,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低压灌肠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是较为理想的通便方法.  相似文献   

12.
双氧水不保留灌肠消除粪石效果观察郑州市儿童医院(450053)刘变巧,孟建华,陶瑞霞,李翠华粪石,是由各种原因引起便秘的一种并发症,多年来,我院采用开塞露注肛、清洁灌肠或结肠灌洗进行术前肠道准备,但术中仍可见到质地坚硬的粪石,直接影响手术操作及术后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最佳通便方法。方法:4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15例,A组为患者系用自然排便,B组为患者给予开塞露肛注排便,C组为患者给予肥皂水低压灌肠排便。结果:A组患者自然排便尤为困难,用力排便易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开塞露肛注排便法,只起到润滑作用,不能有效软化大便;肥皂水低压灌肠法,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低压灌肠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是较为理想的通便方法。  相似文献   

14.
便秘即排出过于干硬的粪便,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传统使用不保留灌肠的方法,不仅操作繁琐而且常会导致粪便与灌肠液外溢,造成患者衣物、被褥及环境污染,而且灌肠压力大易诱发老年人基础疾病,不安全。而开塞露塞肛对于老年人相对安全,但效果不佳。2009年3月~2010年3月,我们  相似文献   

15.
开塞露保留灌肠解除术后尿潴留12例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采用开塞露保留灌肠解除术后尿潴留的感染机会。方法:采用开塞露40ml对术后尿潴留患者行塞肛挤压法及做好心理护理和预防措施。结果:12例术后尿潴留患者应用了开塞露保留灌肠11例均1次性排尿,另1例行2次塞肛法后收到满意效果。结论:使用开塞露保留灌肠解除术后尿潴留,对减少术后并发症,确保手术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开塞露肛内注入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便秘是长期卧床病人常见的症状,临床上对3d以上无大便者常采用传统的开塞露肛内注入、灌肠等方法。传统方法肛内注入开塞露效果较差,有时必须多次重复使用。自2002年3月,我们采用新法肛内注入开塞露5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开塞露不保留灌肠治疗老年患者排便困难的疗效。方法将60例排便困难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开塞露80~100 ml不保留灌肠法,对照组采用氯化钠溶液1 000~1 500 ml不保留灌肠法。观察2组病例灌肠液外流情况及粪便排出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25例(83.33%),对照组显效15例(50.00%),经统计学处理2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1)。结论开塞露灌肠法用于排便困难的老年患者,可显著改善排便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开塞露纳肛法与传统灌肠法在门诊肛肠手术前的肠道准备中的效果。方法:将在门诊行肛肠手术、需要做肠道准备的896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开塞露纳肛组476例和传统灌肠组420例。从直肠的清洁效果、伦理学、所需时间、所花费用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开塞露纳肛组与传统灌肠组在直肠的清洁效果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伦理学、所需时间、所花费用及并发症等方面却优于灌肠组。结论:开塞露纳肛法用于门诊肛肠手术前的肠道准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托肛法对提高老年妇科手术患者清洁灌肠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托肛法对提高老年妇科手术患者清洁灌肠的效果。方法将68例患者按手术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均在头低臀高侧卧位行大量不保留灌肠,观察组加用托肛法。观察两组灌肠液保留时间、灌肠次数、肠道清洁效果。结果观察组灌肠后灌肠液保留时间长,灌肠次数少,肠道清洁效果较对照组好,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灌肠时加用托肛法可提高老年妇科手术患者清洁灌肠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保留灌肠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方法之一,以往采用细肛管或注肛器给药,常出现药物灌入不易观察和控制,进入肠道保留时间较短,外溢明显,病人便意感强,迫使药物排出,致使达不到治疗效果。为此,笔者采用一次性输液器,其滴管上方有加药孔,盖有橡胶帽,临床用于40例溃疡性结肠炎的保留灌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