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个性化设计上臂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不规则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12例手部不规则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7例,女5例;年龄18~52岁,平均35岁。致伤原因:挤压伤5例,热压伤3例,交通事故伤2例,摩擦伤2例。受伤至入院时间1.0~4.5h,平均3.1h。对3例近似正方形的皮肤软组织缺损,设计宽度6cm的皮瓣并分割成分叶皮瓣修复创面;5例手部贯通伤,采用双叶皮瓣修复;4例多个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双叶或者三叶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总缺损范围6.0 cm×5.0 cm~9.0 cm×8.0 cm,皮瓣切取范围10.0 cm×3.5 cm~12.0 cm×6.0 cm。供区均直接缝合。结果术后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及供区切口均I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10个月。其中2例女性患者皮瓣略臃肿,术后3个月行皮瓣修整术。术后6个月皮瓣感觉恢复至S_1~S_3。手功能恢复满意,末次随访时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2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结论上臂外侧穿支皮瓣血管解剖恒定,肌间隔穿支丰富,通过个性化设计可修复手部不规则皮肤软组织缺损,且供区可直接拉拢缝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游离上臂外侧分叶皮瓣修复手部多处深部组织外露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1年12月,对15例同时患有手部2~3处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肌腱外露的患者,择期采用游离上臂外侧分叶皮瓣同时修复.其中手掌部皮肤缺损伴手指皮肤缺损6例,手背伴手指皮肤缺损4例,手掌伴手背皮肤缺损3例,2指皮肤缺损2例.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6~24个月,15例皮瓣全部存活,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手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利用桡侧副动脉皮穿支设计的上臂外侧皮瓣血管解剖恒定,血管蒂长,是修复手部多处皮肤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小腿外侧皮支皮瓣精细修复手背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道游离小腿外侧皮支皮瓣修复手背软组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吻合血管的游离小腿外侧皮支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临床应用6例,皮肤缺损面积6.0cm×5.0cm×10.0cm×9.0cm,切取皮瓣面积最小为7.0cm×6.0cm,最大为13.0cm×10.0cm。结果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月-3年,皮瓣质地好,色泽正常,手外形与功能改善满意,痛、深触觉正常存在。小腿创面一期愈合,对功能无不良影响。结论小腿外侧皮支皮瓣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质地相似,修复手部创面效果好,是理想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报道应用足跗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跗外侧血管为蒂的足跗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8例,皮瓣切取最大面积4cm×7cm。结果术后全部皮瓣成活,经6~20个月随访,皮瓣质地好,色泽与手部皮肤相似,皮下脂肪少,不臃肿,感觉恢复良好,手软组织缺损修复后各关节活动良好。结论手部软组织缺损伴肌腱骨骼外露采用游离足跗外侧皮瓣进行移植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足背串联皮瓣修复手部两处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足背串联皮瓣修复手部两处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3年2月至2009年2月,采用游离足背串联皮瓣修复手部两处皮肤软组织缺损11例.其中手掌2处皮肤软组织缺损3例,手背2处皮肤软组织缺损4例,手背皮肤软组织缺损伴中指近节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1例,手部洞穿伤致手背、手掌洞穿性皮肤软组织缺损3例,切取皮瓣面积:近端皮瓣3 cm×3 cm~8 cm×7 cm,远端皮瓣4 cm×2 cm~6 cm×5 cm.足部供区采用全厚皮片植皮.结果 术后所有皮瓣均一期成活,伤口甲级愈合,足部供区植皮均顺利成活.10例获随访6~19个月,平均随访9个月.随访皮瓣质地优良,外观自然、不臃肿,感觉恢复S2~S3,手部功能恢复满意,足部供区愈合良好,无破溃及溃疡形成,行走功能无影响.结论 应用足背串联皮瓣修复手部两处皮肤软组织缺损,具有皮瓣设计灵活、质地优良等优点,是修复手部两处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游离上臂外侧穿支感觉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方法2008年7月-2010年5月.急诊或择期行同侧上臂外侧穿支感觉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11例.其中单纯皮肤缺损5例.合并肌腱伤或骨折6例。皮瓣切取面积为6.5cm×4.5cm-11cm×6.5cm,皮瓣包括上臂外侧皮神经.移至受区重建皮瓣感觉。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5~12个月.皮瓣外观及弹性良好,单纯皮肤缺损行皮瓣移植后手部各关节主被动活动正常者5例,合并肌腱伤或骨折行皮瓣移植后手部各关节主动活动有不同程度影响者6例。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7指,良4指。结论带感觉上臂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是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14):1340-1343
[目的]探讨游离超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足踝皮肤软组织缺损22例。手术时间120~160 min。皮瓣大小为7 cm×4 cm~16 cm×10cm。[结果]22例皮瓣全部成活,3例发生皮瓣感染,经对症治疗后伤口逐渐愈合,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皮瓣外观及质地良好,外形不臃肿,满足创面修复要求。[结论]使用游离超薄穿支皮瓣修复足踝皮肤软组织缺损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腹股沟分叶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复杂创面的方法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自2012年3月至2019年5月, 我们对11例复杂的手部皮肤及软组织缺损创面, 其中手掌手背贯穿创面3例, 手掌套脱创面2例, 多处皮肤缺损创面6例, 设计以腹壁浅动脉与旋髂浅动脉为蒂的分叶皮瓣修复。切取皮瓣面积为5.0 cm×3.0 cm~12.5 cm×7.0 cm。结果术后10例皮瓣一期存活, 1例分叶皮瓣远端坏死, 换药治疗1个月后创面瘢痕愈合。术后随访时间为6~18个月, 平均9个月, 皮瓣质地和外观优良。结论应用游离腹股沟分叶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复杂创面, 可一次手术完成修复, 皮瓣成活率高、供区隐蔽、瘢痕小, 是修复复杂手部创面的一种较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采用游离上臂外侧皮瓣移植修复中、小面积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北部战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15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上臂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软组织缺损面积1.5 cm×5.0 cm~5.0 cm×7.0 cm.术后随访6~12个月,密切观察皮瓣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介绍足背分叶皮瓣修复手部多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手部多指组织缺损创面的6例患者,应用足背分叶皮瓣修复,皮瓣设计以胫前、足背血管为主干,跗内侧、第一跖背、跗外侧血管为分支的分叶皮瓣移植.皮瓣面积:2.5 cm×3.5 cm~5.0 cm × 8.0 cm.结果 术后皮瓣均成活,随访3~36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观及功能满意,感觉恢复S3级.按中华医学会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属优5例,良1例.结论 足背分叶皮瓣较好解决了手部组织缺损创面修复难的问题,该皮瓣切取方便,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臂外侧下部游离皮瓣在手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应用臂外侧下部游离皮瓣修复手背及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吻合血管的臂外侧下部游离皮瓣用于修复手背、手指部的软组织缺损12例,皮瓣切取面积3 cm×5 cm~8 cm×15 cm.结果 术后移植皮瓣全部成活.结论 臂外侧下部游离皮瓣是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皮瓣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儿童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1月~2012年1月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儿童足部软组织缺损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4~13岁,皮肤缺损范围9cm×6cm~15cm×12cm,术中皮瓣切取面积10cm×7cm~16cm×13cm,供区创面直接缝合9例,游离植皮修复7例。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血运障碍,皮瓣均成活,供区植皮均成活,切口一期愈合。患儿术后获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形饱满,色泽正常。结论: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儿童足部的软组织缺损,供区损伤小,切取皮瓣面积大,血管蒂长,修复效果好,是修复儿童足部的软组织缺损优良供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足跗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5例手部软组织缺损,采用以足跗外侧动脉血管为蒂的足跗外侧皮瓣游离移植,皮瓣切取面积为4 cm×3 cm~8 cm×4 cm.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存活,经6~ 18个月的随访,皮瓣质地好,不臃肿,色泽与手部皮肤相似,感觉恢复良好,手功能满意.结论 足跗外侧皮瓣的血管解剖恒定、皮瓣质量好,是修复中小面积的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应用游离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头皮大面积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游离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头皮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2月-2009年10月,收治4例交通事故伤导致的头皮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女性患者。年龄28~49岁,中位年龄35岁。伤后12h~12d入院。创面均伴颅骨外露,清创后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为6.0cm×5.5cm~8.0cm×6.0cm。采用大小为7.0cm×6.5cm~9.0cm×7.0cm的游离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创面。供区直接拉拢缝合1例,中厚皮片游离移植修复3例。结果术后皮瓣及植皮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皮瓣质地柔软,色泽与周围正常皮肤相似,皮瓣略高出周围皮肤。结论游离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质地优良,血供可靠,修复头皮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后可获得较理想外形。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小腿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12月至2010年8月,应用小腿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皮肤缺损11例.以腓骨小头与外踝连线为轴线,以连线中点上方2 cm为穿支穿出关键点,于小腿外侧设计皮瓣.切取皮瓣面积为7.0 cm×6.0 cm~12.0 cm×7.0 cm.血管全部采用端端吻合法.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时间为3个月~3年,皮瓣质地、色泽良好,手外形与功能改善满意.小腿创面均一期愈合,下肢功能无影响.结论 小腿外侧穿支皮瓣不携带肌肉,不损伤小腿主干血管,对皮瓣供区影响小,还具有血供可靠、质地薄的优点,是修复手部中、小面积皮肤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上腹部双叶带蒂瓦合皮瓣修复手、前臂掌背侧皮肤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0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4例手、前臂掌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男性患者,年龄36~62岁。其中机器伤致手部皮肤脱套伤3例,挤压伤术后皮肤、手指坏死1例;伤后至入院时间3 h~15 d。4例彻底清创后,软组织缺损范围掌侧7 cm×4 cm~16 cm×6 cm,背侧10 cm×7 cm~20 cm×10 cm。以腹壁下动脉与腹壁上动脉和肋间动脉交通形成的轴型血管为解剖学基础,设计上腹部双叶带蒂瓦合皮瓣修复创面。皮瓣切取范围垂直向12 cm×4 cm~18 cm×6 cm,斜向15 cm×8 cm~22 cm×11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修复术后22~24 d行断蒂术。结果术后4例皮瓣均顺利成活,切口Ⅰ期愈合。患者获随访3个月~1年2个月。除1例皮瓣外形略臃肿外,其余皮瓣外形、质地均良好;皮瓣感觉恢复至S2~S3。手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于手、前臂掌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可应用上腹部双叶带蒂皮瓣顺利修复。该皮瓣切取面积大,血供来源可靠,是一种实用、安全且简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游离趾腓侧皮瓣与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设计切取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2月—2013年1月,对46例手部不同部位、形态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分别采用游离趾腓侧皮瓣修复25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21例,皮肤缺损范围为1.5 cm×2.5 cm~3.0 cm×6.5 cm,根据受区皮肤软组织缺损大小、形状设计和切取皮瓣。结果本组46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出现静脉危象,经小切口放血后危象解除,皮瓣成活。术后随访6~12个月,手部整体外观、功能恢复良好,皮瓣感觉部分恢复,供区无并发症。结论应用游离趾腓侧皮瓣或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可恢复手部良好的外观与功能。趾腓侧皮瓣皮肤质地、外观更接近正常手部掌侧皮肤;腓动脉穿支皮瓣可根据手部创面大小灵活切取,二者均可作为理想的游离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报告游离小腿外侧皮支皮瓣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6例手背软组织缺损患者,皮肤缺损面积为6.0 cm ×5.0 cm-14.0 cm × 10.0 cm,采用游离小腿外侧皮支皮瓣修复,皮瓣切取面积为7.0 cm×6.0 cm~16.0 cm ×12.0 cm.结果 术后6例皮瓣全部存活,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3年,皮瓣质地、色泽良好,手外形与功能改善满意,皮瓣痛觉、深触觉存在.小腿创面均Ⅰ期愈合,下肢功能无影响.结论 小腿外侧皮支皮瓣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术后效果良好,是理想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修薄的腹部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 方法 2005年5月至2011年12月,采用修薄的腹部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35例38个创面(共38块皮瓣),缺损面积2.0cm×4.5cm~4.0cm×9.0cm,皮瓣面积2.5 cm×5.0cm~4.5 cm×10.0cm. 结果 本组38块皮瓣中,36块完全成活,1块部分表皮边缘小面积坏死,经清创、换药2周后愈合,1块示指皮瓣坏死,经清创后游离植皮而愈合.随访6个月~3年,成活皮瓣创面愈合好,皮瓣不臃肿,外形及弹性好,肤色基本正常.手指屈伸活动范围及力量基本正常. 结论 应用修薄的腹部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成活率高,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利用3种游离皮瓣选择性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针对手背大小不同的创面,选择性采用小腿外侧皮支皮瓣、足背皮瓣、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174例,皮肤缺损面积6.0 cm×5.0 cm~ 14.0 cm× 10.0 cm,切取皮瓣面积最小为7.0 cm× 6.0 cm,最大为16.0 cm×12.0 cm.结果 术后170例皮瓣全部存活;4例游离皮瓣出现血管危象,经及时探查1例坏死,3例部分坏死.96例获得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8年,皮瓣质地好,色泽正常,手外形与功能改善满意,痛、深触觉正常存在.结论 针对大小不同的手背创面,选择不同的游离皮瓣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与术前皮肤质地相似,修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