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大鼠模型不同造模时段L5~S2脊髓背角P物质(SP)及其神经激肽-1受体(NK-1R)的表达。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45 d组、60 d组和90 d组),每组10只。另取30只大鼠提取前列腺组织蛋白,模型组腹腔注射0.5 ml百白破疫苗,同时皮内多点注射1 ml前列腺蛋白提取液和弗式完全佐剂(1∶1)混合液造模,对照组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分别于造模后第45、60、90天测量大鼠抬腿反应阈值(PWT),ELISA法测定前列腺组织中TNF-α、IL-1β、IL-2和IL-10含量,光镜和电镜观察前列腺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L5~S2脊髓中SP和NK-1R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疼痛敏感性增强,PWT 45 d组、60 d组、90 d组分别为(48.72±6.56)g、(42.16±4.3)g、(25.18±5.37)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3.65±6.68)g。与对照组比较,各模型组大鼠前列腺组织中TNF-α、IL-1β、IL-2和IL-10含量均显著增加(P均0.05),并且90 d组增加更显著(P均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P和NK-1R主要表达于脊髓背角,呈棕黄色索状分布,其他部位不着色或呈淡黄色;SP和NK-1R的表达量各模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同时90 d组也显著高于其他3组(P均0.05)。光镜下,对照组前列腺组织未见炎细胞浸润,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前列腺组织出现明显水肿,淋巴细胞增加显著;透射电镜也显示模型组大鼠前列腺组织呈现明显的炎性改变,9 0d组管周间质水肿更加明显,管周细胞与上皮基底间隙增宽,成纤维细胞及周围胶原原纤维数量增多。结论:CNP大鼠L5~S2脊髓背角SP合成增多,受体上调。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鼠慢性前列腺炎疼痛模型中L5~S2脊段背角P物质(SP)和P物质受体(NK-1R)表达及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变化,并在体外纯化培养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SP对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作用。方法:通过前列腺完全弗氏佐剂(CFA)注射制作大鼠慢性前列腺炎疼痛模型,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观察时间为0、14、28 d,用热甩尾实验进行疼痛模型鉴定,采用RT-PCR、Western印迹检测L5~S2脊段后角中SP mRNA、NK-1R、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诱导型NO合酶(iNOS)蛋白表达的变化,并通过体外培养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和2个实验组,对照组仅加ITS培养液,实验组1施加SP刺激(SP浓度:10-9~10-6mol/L,时间:12 h),分别应用ELISA法、硝酸还原酶及比色法测定TNF-α、白介素-1β(IL-1β)、NO分泌水平及NOS活性的变化;实验组2施加SP刺激(SP浓度:10-7mol/L,时间:0、24、48、72 h),用Western印迹测定GFAP表达的变化。结果:慢性前列腺炎疼痛大鼠模型成功建立,并观察到L5~S2脊段背角中SP mRNA和NK-1R、GFAP、TNF-α、iNOS表达在14 d和28 d均明显高于各自的对照组(P<0.01),28 d和14 d组明显高于0 d组(P<0.01),GFAP 28 d组表达高于14 d组(P<0.05),10-7mol/L SP的作用下,脊髓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在0~72 h逐渐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SP在10-9~10-6mol/L浓度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促进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分泌TNF-α、IL-1β、NO和NOS活性增强(12 h),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但IL-1β在SP 10-6mol/L浓度组下降,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前列腺炎疼痛可以引起L5~S2脊段致痛递质SP合成增多,受体上调,并导致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和炎性因子分泌增多,表明慢性前列腺痛可以通过SP的介导引起L5~S2脊髓中枢继发性的神经炎性痛,可能与前列腺炎疼痛的持续和泛化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nonbacterial prostatitis,CNP) SD大鼠前列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核心蛋白聚糖(DCN)的表达,并初步探讨前列腺组织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方法 将60只6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30 d和45 d CNP模型组各20只.CNP模型组采用去势+高剂量苯甲酸雌二醇肌注方法建立.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SD大鼠前列腺组织中TGF-β1、DCN的含量.结果 ①45 d、30 d CNP模型组大鼠TGF-β1表达水平[(140.78 ±37.94)、(106.28 ±30.63) n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3.42-±4.24)ng/L,P<0.05];且45 d CNP模型组高于30 d CNP模型组(P<0.05);②45 d、30 d模型组DCN表达水平[(947.06±114.28)、(722.96±110.66) ng/L]显著高于对照组[(63.97±15.34) ng/L,P<0.05];且45 d CNP模型组高于30 d CNP模型组(P<0.05);③TGF-β1、DCN在CNP大鼠模型前列腺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TGF-β1、DCN可能参与CNP发病过程,在前列腺纤维化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SD大鼠前列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Smad4的表达,并初步探讨前列腺组织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及意义。方法:将60只6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30dCNP模型组和45dCNP模型组,每组20只。CNP模型组采用去势+高剂量苯甲酸雌二醇肌注方法建立CNP大鼠模型。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查TGF-β1、Smad4在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两个CNP模型组TGF-β1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且45dCNP模型组高于30dCNP模型组(P<0.05)。两个模型组Smad4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且45dCNP模型组低于30dCNP模型组(P<0.05)。TGF-β1、Smad4在CNP大鼠模型前列腺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结论:TGF-β1、Smad4可能参与CNP发病过程,前列腺纤维化可能是导致临床难以治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物质(P物质(substance P,SP)、c-fos参与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疼痛的可能机制。方法:自身免疫法建立CP/CPPS大鼠模型;Von Frey丝检测机械刺激缩足阈(PWT);免疫组化检测前列腺与脊髓L5~S2节段背角SP、c-fos的表达变化和相关性。结果:造模后大鼠PWT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83±1.55)g vs(67.98±5.44)g,(P0.05)]。前列腺呈现显著炎症反应,在病变范围、间质淋巴细胞浸润程度方面都较对照组反应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前列腺与脊髓L5~S2背角中SP、c-fos阳性表达均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与脊髓中SP蛋白表达无相关性(r=0.099,P=0.338);c-fos蛋白表达亦无相关性(r=0.027,P=0.454)。结论:SP、c-fos可能通过脊髓L5~S2节段的表达上调参与了疼痛的形成和维持。CP/CPPS疼痛的发生过程中脊髓L5~S2节段背角的病理变化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复方玄驹胶囊对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健康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低浓度蛋白免疫模型组、低浓度蛋白免疫+复方玄驹胶囊全方治疗组、高浓度蛋白免疫模型组、高浓度蛋白免疫+复方玄驹胶囊全方治疗组。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用高低两种浓度(15 mg/ml及80 mg/ml)的同种大鼠前列腺匀浆蛋白提纯液进行注射造模。造模(30 d)成功后,对照组和模型组生理盐水[1 ml/(200 g·d)]灌胃,治疗组用生理盐水溶解的复方玄驹胶囊全方[0.068 g/(ml·d)]灌胃,随后分别于30、45、60 d分批处死大鼠。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的IL-8、IL-10及TNF-α的表达,并观察大鼠前列腺组织病理切片。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经复方玄驹胶囊全方灌胃治疗的高浓度蛋白免疫大鼠血清中IL-8、TNF-α在造模45 d时由(148.54±17.23)pg/ml、(62.14±5.59)pg/ml下降到(100.77±11.08)pg/ml、(32.63±2.91)pg/ml(P0.05);60 d时由(143.69±17.28)pg/ml、(59.38±5.50)pg/ml降到(95.77±10.53)pg/ml、(29.63±2.66)pg/ml(P0.05)。低浓度组造模45 d时IL-8、TNF-α亦由(128.47±12.21)pg/ml、(40.43±3.64)pg/ml下降至(111.76±10.07)pg/ml、(35.44±3.17)pg/ml(P0.05),60 d时由(131.07±10.93)pg/ml、(43.34±3.91)pg/ml降至(97.46±8.75)pg/ml、(30.44±2.75)pg/ml(P0.05)。高浓度蛋白免疫的治疗组大鼠血清IL-10在造模45 d、60 d分别由(189.14±16.78)pg/ml、(184.14±15.89)pg/ml上升至(230.48±29.96)pg/ml、(248.48±31.03)pg/ml(P0.05),低浓度组由(223.14±17.87)pg/ml、(224.14±17.93)pg/ml升高至(231.42±23.18)pg/ml、(249.42±24.97)pg/ml(P0.05)。病理切片示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实验组病理切片显示大鼠前列腺组织腺体结构破坏,炎性细胞浸润;治疗组治疗15 d后光镜下观察病变逐步改善,腺腔增大,上皮细胞轻度增生,间质中无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可见少量纤维组织。结论:复方玄驹胶囊能降低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组织炎性改变,并有效改善炎性因子表达,对大鼠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血清及前列腺组织中TNF-α、IL-6、IL-8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200~220g,随机均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口服姜黄素组、腹腔注射姜黄素组、塞来昔布(西乐葆)组(阳性对照组)。大鼠去势术后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25mg/(kg·d),30d]建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用姜黄素200mg/(kg·d)灌胃及腹腔注射治疗,阳性对照组用西乐葆250mg/(kg·d)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灌胃。连续治疗7d后,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和前列腺组织匀浆内TNF-α、IL-6、IL-8的表达。结果:腹腔注射姜黄素组血清和前列腺组织中TNF-α、IL-8表达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而IL-6的表达与阳性对照组没有差异(P>0.05)。结论:姜黄素对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有一定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液及组织中细胞因子IL-8、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健康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300~350 g,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组,n=6),假手术组(S组,n=18)仅挂线不结扎左冠状动脉;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n=18)结扎左冠状动脉30 min后恢复再灌注;七氟醚预处理组(SP组,n=18)吸入七氟醚1.0 MAC 60 min,停止吸入七氟醚后60 min结扎左冠状动脉,缺血30 min后恢复再灌注.分别于左冠状动脉结扎前(T1)、缺血30 min(T2)及再灌注120 min(T3)时抽取股动脉血1 ml,测定血浆丙二醛(MDA)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C组随机取3只大鼠,其余各组于再灌注1、3、7 d各随机取3只大鼠测定海马长时程增强(LTP),C组取另外3只大鼠,其余各组于上述时点随机取3只大鼠,测定海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NF-α mRNA、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β mRNA、血红素氧合酶(HO)-1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C组和S组比较,IR组和SP组LTP降低;与IR组比较,SP组LTP升高(P<0.05).与C组比较,IR组和SP组HO-1、IL-1β mRNA、IL-1β、TNF-α mRNA表达上调;与S组比较,IR组和SP组IL-1β mRNA及IL-1β表达上调;与IR组比较,SP组TNF-α mRNA、HO-1、IL-1β mRNA及IL-1β表达下调,血浆MDA浓度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结论 七氟醚预处理可改善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NF-α、IL-1β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EAP)大鼠模型,探讨IL-10对EAP的治疗作用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10只)、EAP模型阳性对照组(P组,10只)和IL-10干预组(I组,10只)。C组给予生理盐水,P组以Wistar大鼠前列腺蛋白提纯液辅以双重免疫佐剂制作EAP模型,I组在诱导EAP模型后应用IL-10干预。HE染色观察各组前列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情况,电镜观察前列腺细胞及细胞周围超微结构的变化,半定量RT-PCR法检测前列腺组织TNF-α和TGF-β1的含量。结果:P组前列腺组织的炎症程度、TNF-α和TGF-β1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I组大鼠经IL-10治疗后前列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减轻,TNF-α和TGF-β1水平较P组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IL-10可减轻EAP大鼠前列腺组织炎症浸润,降低TNF-α和TGF-β1的表达,对EAP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丹蒲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分子免疫机制。方法: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丹蒲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前列泰组、模型组和正常组6组。采用纯化大鼠前列腺蛋白结合免疫佐剂法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连续给药10周。ELISA法测定大鼠前列腺组织及血清细胞因子IL-2、IL-8、IL-10及NF-κB变化。结果:模型组前列腺组织及血清IL-2、IL-8、IL-10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各中药干预组前列腺组织及血清IL-2、IL-8、IL-10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以丹蒲胶囊高剂量组为优(P0.01)。模型组前列腺组织NF-κB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丹蒲胶囊各剂量组前列腺组织NF-κB水平明显降低,以高剂量组效果最佳(P0.05)。结论:丹蒲胶囊通过对IL-2、IL-8、IL-10、NF-κB的调节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