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山西某焦化厂皮带通廊倾斜率达15.6%,经采用预压桩地基加固纠偏,仅用25d纠偏到2‰,化险为夷。实践证明,采用预压桩托换地基加固顶升纠偏法,技术可靠,顶升纠偏成功。  相似文献   

2.
预压托换桩加固及顶升纠偏工程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市某住宅楼是在原3层砖混结构上增建至7层框架结构式房屋,两种结构体系没有完全脱离开,又由于设计时地基处理不当,导致建筑物刚封顶即严重倾斜,倾斜率为18.6‰,沉降速率为9.15mm/d,随时存在倒塌的危险。为使房屋恢复正常使用,经研究后决定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压托换桩加固及顶升纠偏方案。以此工程为例,提出顶升纠偏中预压托换桩设计公式;详细介绍了纠偏方案的选定、钢筋混凝土预压托换桩顶升纠偏的设计方法、施工工艺、顶升监测与控制以及顶升施工中的技术难点及采取的对策等。经过3d顶升施工后,使房屋的倾斜率稳定在0.53‰,沉降速率小于0.0077mm/d,房屋基本上恢复了正常使用。经过5a多使用证明,在黄土地区采用预压托换桩法加固或纠偏类似工程问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某七层框架结构房屋顶升纠偏加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同刚  赵树德 《建筑结构》2006,36(11):13-15
因黄土地基湿陷沉降,某建筑物发生了倾斜沉降,经过分析论证,采用静压桩托换实施顶升纠倾方案。设计采用400根托换桩,切割部分筏板基础,减小顶升压力。沿建筑物长度方向分三次一循环实施顶升,合理控制了顶升过程的稳定问题。该纠偏加固工程实施顺利,效果明显,解决了地基湿陷的问题,达到了纠偏的目的,证明了该顶升纠偏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可以作为同类纠偏加固工程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某六层地基下沉倾斜危楼,采用预压桩托换地基加固补强顶升纠偏的设计、施工、沉降观测和成果。通过成果分析,证明该法技术可靠、安全有效,为类似工程顶升纠偏推广应用提供了可行经验。  相似文献   

5.
甘肃红会四矿教学塔楼,因被水浸泡,造成地基下沉、墙体严重开裂倾斜,地圈梁悬空多处断裂,倾斜率达15.6‰,将要拆毁危楼经采用预压桩托换地基加固顶升纠偏治理后,转危为安。本文介绍了设计、施工与有关试验及成果,通过成果分析,顶升纠偏是成功的,技术可靠。为类似工程提供可行经验。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某教学楼地基因受水浸泡下沉墙体开裂,倾斜率达17.7‰成为危房。经采用预压桩托换加固顶升纠偏抢救治理设计、试验、施工及成果。根据成果分析,倾斜率回到0.54‰,表明扶正化险为夷.顶升纠偏是成功的,至今安全使用一年多,地基稳定,结构完好,并经得起汶川5.12地震考验,类似工程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太钢一轧厂精整国间柱基下沉,倾斜及横梁开裂,采用基础托换技术基底压桩,试桩与柱基顶升复位实际成果,通过分析表明,方法直观,地基受力性能好,加固效果可靠,柱基顶升复位是成功的,对试桩资料进行了探讨,按变形和强度双控制方法确定的柱基承载力标准值RK,被实际柱基顶升验证是绝对安全可靠的,文中最后根据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给出桩顶向上反力P上与回弹S上经验关系,对控制建筑物地基新的沉降,维持稳定具有  相似文献   

8.
介绍蒲白矿皮带送输栈桥顶压桩托换地基加固补强与柱基的顶升纠编与复位。  相似文献   

9.
结合砖混结构顶升纠偏工程实例,介绍预压托换桩的设计、施工及成果,使后续主体结构顶升纠偏达到预期目的。实践证明,采用预压桩基础托换法,技术可靠,顶升纠偏成功。  相似文献   

10.
湿陷性黄土地区,采用桩式托换技术,对柱基进行加固、顶升的成功实例。通过对车间柱基严重不均匀下沉事故的分析,准确找出引起事故的原因,分析确定解决方案,并进行加固、顶升、纠偏的工程实践,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1.
后压浆技术在我省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永伟 《山西建筑》2001,27(1):72-72,95
针对后压浆技术在我省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从后压浆技术的应用和效果、后压浆提高单桩承载力机理分析,桩侧压浆提高单桩承载力机理分析,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等几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提出了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有待改进,后压浆施工检测技术也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闫军 《山西建筑》2009,35(21):115-116
针对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在山西省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从后压浆技术的应用和效果、后压浆提高单桩承载力机理、桩侧压浆提高单桩承载力机理、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等几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提出了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3.
袁广尧 《山西建筑》2006,32(14):299-300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桩基托换的总体工艺流程以及托梁预顶方法,阐述了影响隧道施工既有桩的凿除步骤,实践结果表明了桩基托换的施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以北京地铁10号线暗挖区间穿越某立交桥为例,对桩基托换原理、施工方法及其关键工作等做了详细介绍,为在复杂环境下进行既有桥梁桩基托换和承载力转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裴宝伦 《山西建筑》2006,32(8):127-128
暗挖隧道穿越铁路桥梁,在动荷载作用下进行桩基托换的施工方法、顶升转换工艺及桥梁结构的位移监控,为在复杂环境和地质条件下,进行桩基托换和承载力的转换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6.
明确静压桩回弹和复压特性有利于提高静压沉桩质量及其经济性。为此,采用室内模型试验模拟砂土地基中静压沉桩,考虑沉桩速率、桩长和卸荷速率,分析静压桩卸荷过程中桩体回弹量、桩周侧压应力、桩端残余应力和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变化规律。并对比分析了复压前与复压后桩体回弹量、桩周侧压应力和桩体极限承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桩体回弹量主要与桩长有关,桩体回弹量约为桩长的0.4%,并随沉桩速率和卸荷速率增加而增大,且卸荷速率的影响程度大于沉桩速率。建立了桩体回弹量随时间变化的双曲线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卸荷过程中桩体回弹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卸荷后桩周侧压应力计算的修正被动土压力计算式,其计算结果显著优于被动土压力公式计算结果。沉桩速率和卸荷速率引起的极限承载力差异最高可达12%,建议以沉桩终压力的1.04倍进行桩体极限承载力估算。复压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桩周侧压应力,且桩周侧压应力约提高50%,桩体承载力提高幅度约为10%,故实际工程中应关注复压施工质量,以有效提高桩体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17.
以张家口地区某砌体结构住宅楼纠倾加固工程为例,根据工程地勘报告及附近环境,确定该楼发生倾斜的原因,制定了采用桩基托换技术对该楼进行顶升纠倾的设计方案.重点阐述了桩基托换技术的施工工艺及关键技术,并结合有限元对托换梁、既有砌体墙与基础之间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托换体系可有效扩散千斤顶施加的集中应力,为顶升作业顺利完...  相似文献   

18.
桩基托换的关键在于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的连接方法和可靠性能。本文结合某城市地铁隧道穿越高架桥桩基主动托换工程,提出了一种新型连接方式:凿毛+钻孔植筋(植筋胶)+建筑胶喷面的连接形式。设计制作了3个试件,结合面每30cm×30cm范围内植入一根钢筋,部分试件梁部箍筋加强,进行了重复静力加载试验。试验分析表明:此连接方式具有较高的抗剪承载力,最大可达9.208×103 kN/m2;提高新浇筑梁的箍筋配筋率对提高界面抗剪承载力有较大作用;植筋在新旧结合面抗剪能力中起到了主要作用;新旧混凝土交界面上植筋所受的力较大,植筋两端受力较小;此连接形式在大轴力桩基托换中使用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具体算例,介绍了轴心荷载作用下独立基础CFG桩复合地基的常规设计方法,讨论了常规等承载力设计法的不足,并给出了根据天然地基承载力、单桩承载力优选桩数和基础面积的非等承载力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柱间设置连续承台梁,并用锚杆静压桩对基础进行加固,使加固基础形成桩-承台梁托换结构;用断柱顶升法对上部结构进行整体纠偏,使建筑物回复垂直。因地基承载力不足而引起建筑物不均匀沉降产生整体倾斜时,采用该综合纠偏技术安全可靠、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