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随着妇幼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孕产妇保健、妊娠期疾病的预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量的研究[1-3]表明,妊娠期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孕妇体质的偏颇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严重者可造成不良的妊娠结局,对孕产妇和胎儿损害极大。因此,了解孕妇的中医体质类型,对改善孕妇偏颇体质、预防妊娠期疾病、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针对福州市妊娠期女性展开体质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半日门诊综合干预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体质量、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3月—2020年2月在我院产科门诊产前检查的经糖代谢筛查确认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共200例,充分介绍门诊常规血糖管理模式和半日门诊综合干预模式,采取自愿原则将孕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分别予以半日门诊综合干预模式和常规血糖管理模式管理。比较两组孕妇的血糖控制情况(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体质量(孕期增重符合率)及妊娠结局(巨大儿分娩率、剖宫产率等)。结果:观察组孕妇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期体质量增加符合率较对照组高(P<0.05);巨大儿发生率、剖宫产发生率及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半日门诊综合干预模式有助于孕妇更好地掌握与落实妊娠期糖尿病饮食及运动的方法,规范控制孕妇血糖及体质量的增长,对降低母婴不良妊娠结局、促进自然分娩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类型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相关性。方法:依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设计调查问卷,对孕妇进行孕前中医体质类型的调查,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妊娠期糖尿病的易感中医体质类型。结果:资料完整的调查对象280例,其中妊娠期糖尿病孕妇88例,192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前中医体质构成中,GDM孕妇与健康孕妇均以平和质为主,偏颇体质中GDM孕妇以痰湿质为主,其次为阴虚质,对照组孕妇以阳虚质为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妊娠年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家族史、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史、偏嗜甜食、痰湿体质的影响回归系数分别为0.659、1.153、1.003、1.073、2.244,为GDM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妊娠年龄、DM家族史、PCOS史、偏嗜甜食、痰湿体质可能与GDM发病呈正相关;痰湿质可能是GDM的易感偏颇体质类型,阴虚质可能是GDM的潜在易感体质类型,平和质或为GDM发病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4.
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应用在健康管理中,以探索中医体质预防保健模式。利用“中医体质及健康状况自填式问卷”结合现代检测手段收集健康信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健康及疾病的风险评估(体质类型、健康状态、心理特征、易患病倾向、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基础上,运用中医养生学的原理和方法,由专家提供辨体调养的个性化方案,包括辨体施膳、辨体养神、起居凋摄、运动养生、经络养生等健康计划。实施、评价、跟踪,使健康管理最大化、医疗费用最小化,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山地区部分先兆流产患者体质类型分布特点.方法对547名先兆流产患者、265名正常妊娠孕妇采用中医体质量表,进行中医体质分类的调查.结果三组人群的体质构成比存在显著差异(P<0.001),中山地区城区先兆流产患者体质类型以气虚质、气郁质所占比例居多;中山城镇先兆流产患者体质类型以瘀血质、阳虚质所占比例居多,正常妊娠者阴虚体质居多.结论城区与城镇区域部分先兆流产患者体质有一定的偏颇.  相似文献   

6.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死亡和伤残的主要原因。但如何早诊早治、规范化管理,尚未找到有利的抓手。中医体质可以根据不同体质类型或状态,及早发现、设计调体方案,控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干预体质的偏颇状态,进行病因预防、临床前期预防、临床预防,为慢病管理提供有力的工具。并指出体质干预慢性病的研究路向,宜制定基于体质的慢性病评估指南;制定慢性病中医体质三级防治指南以及中医体质干预评估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新生儿溶血发生的相关因素,尤其是孕妇体质与新生儿溶血(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我院分娩的O型Rh阳性的孕妇497例,妊娠中晚期进行体质辨识,并追踪新生儿是否发生溶血。[结果]不同体质孕妇在产后其新生儿发生溶血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孕期偏实热、偏痰湿产后HDN的发生率较高,孕期平和质产后HDN发生率最低。[结论]体质偏颇(偏痰湿、偏实热)的孕妇产后HDN的发生率较高,对其进行体质调护,使其达到平和状态,对降低HDN的发生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优生优育越来越受社会关注 ,孕妇的预防保健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保健必须从预防开始 ,妊娠中晚期心电图常规检查为孕妇预防保健的措施之一 ,对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及早发现与早期治疗 ,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 ,我们对 918例中晚期妊娠妇女进行了心电图常规检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918例均为我院住院及门诊妊娠中晚期妇女 ,年龄 2 2~ 3 6岁 ,平均 2 6.6岁 ,妊娠前有风湿性心脏病 3例 ,先天性心脏病 2例 ,病毒性心肌炎 2例 ,妊高征 2例 ,其余无器质性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个体化综合干预对妊娠糖尿病高危孕妇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产科门诊常规产检的妊娠糖尿病高危孕妇235例为干预组,同期210例妊娠糖尿病高危孕妇作为对照组。干预组进行个体化综合干预,措施包括信息建档、饮食调查、营养宣教、个体化饮食管理、运动指导、体质量管理、定期监测及随访等。对照组仅由产科医师在其孕中期进行1次集体孕期保健教育。结果 实施早期个体化综合干预的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等)及围生儿并发症(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等)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妊娠糖尿病高危孕妇的早期个体化综合干预可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卢川川 《中国医药导刊》2012,(2):330-331,333
目的:加强孕妇产前保健监测,提高产科门诊服务质量。方法:分别随机选取产科门诊实施"一对一"服务模式前后215例和256例孕妇进行问卷调查,选取产科门诊的13名医护人员进行深度访谈。结果:该模式将孕妇细分为普通孕妇、流动孕妇和高危孕妇;该模式实施后的孕妇满意情况明显好于实施前,同时,对医护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结论:该模式能为孕妇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有利于方便孕妇就诊,有助于加强对孕妇的保护和管理,要求产科医护人员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在产科门诊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灌服中药庞氏安胎汤和西药地屈孕酮,观察先兆流产大鼠的一般情况包括精神状态、皮毛的光泽度、活动力、阴道出血情况,有无妊娠物的排出等。观察各组孕鼠流产率的多少,研究庞氏安胎汤对先兆流产大鼠的影响。方法:将SD雌鼠与雄鼠配对,筛选出孕鼠(孕1天),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先兆流产组、西药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6组,每组10只。通过灌胃西药、中药12 d后,孕12天上午8∶00除正常组外其他组灌服米非司酮,建立先兆流产大鼠模型,然后开始观察各组孕鼠一般情况,观察精神状态、皮毛光泽、活动度、阴道出血情况,有无妊娠物排出情况。孕13天处死各组大鼠,解剖各组孕鼠,观察各组胎鼠形态、大小,仔细记录着床数、活胎数、死胎数,计算流产率,观察庞氏安胎汤对先兆流产的影响。结果:(1)成功复制先兆流产模型:模型组流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模型组大鼠阴道出血情况明显较正常组多,精神状态差,皮毛光泽度差,活动度减弱。(2)与模型组相比,中药中剂量组流产率明显较模型组降低(P0.01),中药高、低剂量组流产率较模型组降低(P0.05)。与正常组相比,中药中剂量组流产率无差异(P0.05)。结论:庞氏安胎汤可以降低先兆流产大鼠的流产率,促进胚胎的成长,庞氏安胎汤中剂量保胎效果较西药地屈孕酮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待产孕妇中应用中医药辨证护理对促进气血虚弱型足月妊娠孕妇宫颈成熟的临产前护理策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医辨证为气血虚弱型的足月妊娠单胎头位初产妇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即催产素组及常规护理组60例,中医药辨证护理组即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入院后即给予中药口服加辨证护理60例,空白组即期待观察组及常规护理组60例。观察三组治疗前后宫颈Bishop评分,阴道及宫颈分泌物FFN (胎儿纤连蛋白)定性测定,分娩结局及对母胎的影响。结果中医药辨证护理组在临产率、阴道分娩率及宫颈评分、FFN测定等方面较对照组及空白组均有差异,P<0.05。结论对于气血虚弱型足月妊娠在入院后开展中医药辨证护理对临产前宫颈成熟有辅助作用,对于提高顺产率,降低高危分娩促进母儿健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产后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出产妇10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人员均住院分娩,接受优质护理。观察组在全面优质护理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结合产后护理。结果:两组产妇比较,观察组产后母乳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乳腺炎发生情况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产后恶露排尽时间、子宫复旧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在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孕期妇女的中医保健六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中医的孕妇保健六个观点和内容,即情志调理-勿太过,和为美,饮食宜忌-丰美而不腻,睡眠起居-协和阴阳,节制房事-宜少宜忌,劳逸适度-形劳不倦,药物宜忌-清淡养血。以便辨证地继承和发扬传统医学的价值,为现在的妇幼保健工作的科普宣教、健康教育,提供更多的实用的知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妊娠禁忌药作为中药毒理学的重要内容,对于指导中药安全和合理的应用于孕妇十分重要。然而古人对妊娠禁忌药的认识出入较大,对许多妊娠禁忌中药都有争议。该文通过对历代具有影响力的有关中药学的古籍查阅并参考现代文献,试图分析古代医药学家对妊娠禁忌药机理的认识并对古人关于妊娠禁忌中药的划分方法做出初步总结,从而对妊娠禁忌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及中药的合理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茵陈汤能否降低高危孕妇所生婴儿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方法 将孕期愿意服用茵陈汤至少1个月的177例孕妇列为研究组,拒绝孕期服用茵陈汤的293例高危孕妇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所生婴儿新生儿黄疸的发生情况。结果 去除围产期危险因素后,两组孕妇围产期相关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产前肝功能主要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流产和(或)死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孕期予以茵陈汤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发病率,中医药在孕期的预防性用药具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孕期禁用与慎用药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启盛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7):3018-3019
目的:了解孕期用药现状及不合理的药物应用概况,以更好的促进合理用药,减少孕妇与胎儿疾病的发生。方法:对近年来孕妇临床用药状况等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妇用药比较复杂,涉及各系统疾病。用药来源广泛,包括西药、中成药和中草药,影响孕妇和胎儿健康。结论:掌握妇女孕期合理用药,避免使用禁用药物,尽可能不用慎用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针对"痰浊上蒙"型眩晕患者的中医护理效果。方法:对80例"痰浊上蒙"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予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医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患者的眩晕、恶心、呕吐、耳鸣症状明显改善(P<0.05)。结论 ":痰浊上蒙"型眩晕患者的中医综合护理措施可改善眩晕症状,并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阐明影响产后出血量的相关因素,提高围产期的保健质量。方法 对241例孕妇在孕期产后进行问卷式调查,分娩时测量产后出血量。用相关、方差等统计方法分析。结果 影响产后出血量的因素涉及生理病理、心理、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其中生理病理因素为:①剖宫产术,②胎位异常,③腹围过大,④会阴裂伤,⑤胎盘晚出不全;心理因素为:珍贵胎儿,孕期、产时、产后情绪波动;社会环境因素为:孕期使用吸尘器、电话,上班路途径  相似文献   

20.
人参皂苷Rg1对血小板聚集及环磷腺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三七活血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g1对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大鼠血小板,采用比浊法观察不同浓度Rg1(0.5、1.5、2.5、3、4 mmol/L,)对体外大鼠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以阳性药阿司匹林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Rg1对大鼠血小板环磷腺苷(cAMP)的影响。[结果]0.5 mmol/L人参皂苷Rg1组对血小板聚集无明显影响;阿司匹林组及人参皂苷Rg1(4、3、2.5、1.5 mmol/L)组最大聚集率均明显小于阴性对照组(P<0.01),其抑制率分别为18.95%,59.04%,40.37%,29.77%,9.77%;不同浓度Rg1组对ADP诱导后血小板cAMP的含量与ADP组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Rg1可明显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但其机制并不是通过升高血小板内cAMP含量而抑制血小板激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