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野生型PTEN基因高表达对膀胱移行细胞癌EJ细胞的抑癌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0  
目的 探讨外源性野生型人酪氨酸磷酸酶(PTEN)基因的高表达对膀胱移行细胞癌EJ细胞的抑癌作用。方法 利用携带人PTEN基因的野生型、磷酸酶域突变型质粒体外分别转染人膀胱移行细胞癌EJ细胞。Western blot检测目的基因PTEN的表达,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及超微结构变化;MTIO法检测细胞增殖率及转染细胞对吡柔比星(THP)和丝裂霉素(MMC)的敏感性;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以空载质粒作为对照。结果 质粒转染后,EJ细胞的PTEN蛋白表达上升75.0%。转染野生型质粒后,EJ细胞异型性低,出现典型凋亡小体,细胞增殖率下降40.1%,bcl-2蛋白表达被下调,并提高了对THP和MMC的敏感性。而转染突变型质粒的EJ细胞则无此作用。结论 野生型PTEN基因在体外对膀胱移行细胞癌EJ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诱导细胞凋亡,磷酸酶域突变型PTEN基因无此作用。野生型PTEN的抑癌作用可能与其对bcl-2蛋白表达的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2.
 Pten是迄今发现的第一个具有双特异性磷酸酶活性(脂质磷酸酶、蛋白磷酸酶)的抑癌基因,它主要通过调整细胞周期及信号转导途径来发挥作用。PTEN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不同阶段表达呈进行性下调或缺失,提示PTEN基因的异常改变参与胃粘膜细胞的恶性转化过程,PTEN蛋白表达水平可作为评价胃癌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顾建建  李国利 《中国肿瘤》2006,15(9):604-607
PTEN基因是目前发现的第一个具有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可通过基因突变、DNA甲基化等方式失活,主要表现为基因缺失、蛋白表达减少.PTEN作用于PI3K/AKT信号途径和选择性抑制MAPK途径,调控细胞增殖;通过发挥蛋白磷酸酶功能,使FAK和SHC去磷酸化,抑制细胞迁移.PTEN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0引言与张力蛋白同源的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e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gene,PTEN)是1997年发现的编码具有脂质磷酸酶和蛋白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具有双重肿瘤抑制功能.此后研究发现在多种实体瘤中存在PTEN基因的突变、等位基因的缺失或低表达,从而影响其肿瘤抑制功能[1-3].近年来PTEN在造血系统肿瘤,如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PTEN蛋白可能通过其磷酸酶活性抑制多重信号转导通路,而PTEN的异常与白血病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5.
抑癌基因PTEN对乳腺癌ZR-75-1细胞增殖和转移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n GP  Li XY  Huang JW  Xiong L  Zhou KY 《癌症》2007,26(10):1069-1073
背景与目的:研究表明,抑癌基因PTEN不仅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还能抑制其转移,但其机理还不甚明了.本文研究抑癌基因PTEN对人乳腺癌ZR-75-1细胞增殖和转移的作用.方法:以脂质体介导法分别将野生型PTEN质粒和磷酸酶缺陷的PTEN质粒转染人乳腺癌ZR-75-1细胞,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转染后用嘌呤霉素筛选阳性克隆.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PTEN蛋白的表达.通过细胞-基质粘附实验和人工重组基底膜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粘附抑制率与侵袭抑制率.结果:野生型PTEN质粒转染的ZR-75-1细胞增殖明显被抑制,并伴有部分细胞凋亡;该细胞与未经转染的和磷酸酶缺陷的PTEN质粒转染的ZR-75-1细胞比较.细胞增殖抑制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2.7% vs.0%及2.7%,P<0.01),细胞增殖抑制效应随细胞培养时间与质粒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而磷酸酶缺陷的PTEN质粒转染的与未经质粒转染的ZR-75-1细胞比较,细胞增殖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vs.0%,P>0.05).在两种PTEN质粒转染的ZR-75-1细胞中PTEN蛋白均明显表达,其中转染野生型PTEN质粒的细胞的粘附抑制率与侵袭抑制率分别达65.7%和70.4%,而转染磷酸酶缺陷的PTEN质粒的ZR-75-1细胞的粘附抑制率与侵袭抑制率分别只有8.8%和6.9%(P<0.05).结论:具有双特异磷酸酶活性的野生型PTEN基因对ZR-75-1细胞的增殖和转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颖 《世界肿瘤杂志》2008,7(2):145-149
与张力蛋白同源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基因(PTEN)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个具有双重特异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该基因在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和迁移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PTEN基因的失活与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肿瘤抑制基因PTEN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PTEN/MMAC1/TEP1基因是1997年克隆到的一个新的肿瘤抑制基因,具有酪氨酸磷酸酶的活性,有促进细胞凋亡,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以及抑制细胞的粘附及肿瘤转移的作用.本文阐述了PTEN的结构功能,以及在肿瘤抑制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基因突变及蛋白表达的检测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Xu B  Yao Q  Dai SZ 《癌症》2004,23(1):69-73
背景与目的:肿瘤抑制基因———第10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hosphataseandtensinhomologdeletedonchromosometen,PTEN)被称为子宫内膜的看家基因。但有关PTEN基因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确切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基因的突变及蛋白表达情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olymerasechainreaction-singlestranconformationpolymorphism,PCR-SSCP)和DNA序列分析法,检测5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和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TEN基因第5和第8外显子的突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TEN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的PTEN基因突变率和蛋白缺失率分别为25%和60%,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0%),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理学分级为G1、G2及肌层浸润深度<1/2的组织的PTEN基因突变率高于病理学分级为G3及肌层浸润深度≥1/2者,而病理学分级为G1、G2组织的PTEN蛋白表达缺失率低于病理学分级为G3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PTEN基因突变率和蛋白表达缺失率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和其它组织类型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不同手术分期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TEN基因突变和蛋白阳性表达常发生在病理学分级较低的子宫内膜癌病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抑癌基因第10号染色体缺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TEN)表达异常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MSP)检测45例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PTEN甲基化的表达情况。结果40.0%(18/45)的胃癌组织和2.2%(1/45)的癌旁正常组织PTEN基因发生甲基化,胃癌组织甲基化率显著增高(P〈0.05);低分化腺癌甲基化率为60.0%(15/25),高中分化腺癌甲基化率为15.0%(3/20),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淋巴结转移的24例胃癌组织中,13例PTEN基因发生甲基化,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PTEN甲基化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P〈0.05)。结论PTEN基因甲基化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PTEN基因甲基化在胃癌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抑癌基因PTEN与乳腺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欣 《世界肿瘤杂志》2009,8(3):191-196,F0002
抑癌基因PTEN是一个特异性的双向磷酸酶。PTEN缺失或突变能引起PIP3的积累,是由于反应性的引起P13K的激活所致,进而激活AKT引起一系列下游靶向物质的激活。本文总结了在乳腺癌中PTEN与一些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如PIK3CA、BRCA1、Profilin—1(Pfn1)和SHIP2)的相互作用,及PTEN核定位的一些机理;阐述了PTEN的表达状态与癌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旨在说明其对于乳腺癌治疗具有的指导意义。希望本文关于PTEN失调的表述有助于今后提升乳腺癌病人的诊断、治疗和预后。  相似文献   

11.
林观平  熊亮  李树梅  黄金文  周克元 《肿瘤》2007,27(10):772-776
目的:探求PTEN蛋白的磷酸酶活性对乳腺癌细胞ZR-75-1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分别将野生型PTEN质粒(wt-PTEN)、磷酸酶失活的PTEN质粒(G129R-PTEN)和只具有蛋白磷酸酶活性的PTEN质粒(G129E-PTEN)转染PTEN基因缺失的人乳腺癌细胞株ZR-75-1,Western印迹法检测PTEN蛋白及P397-FAK的表达水平,体外细胞划痕实验观察PTEN磷酸酶活性对ZR-75-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细胞基质黏附试验和人工重组基底膜侵袭试验测定PTEN质粒转染和未转染的ZR-75-1细胞的黏附抑制率和侵袭抑制率,免疫组化法检测MMP-2的水平。结果:wt-PTEN、G129R-PTEN及G129E-PTEN3种质粒均成功转染ZR-75-1细胞并有PTEN蛋白的表达,其中wt-PTEN、G129E-PTEN均能抑制ZR-75-1细胞迁移;wt-PTEN和G129E-PTEN转染细胞之间的黏附抑制率和侵袭抑制率或侵袭细胞相对数均无显著性差异,但与G129R-PTEN转染的和未经转染的ZR-75-1细胞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wt-PTEN和G129E-PTEN质粒转染的ZR-75-1细胞其P397-FAK水平均显著低于G129R-PTEN质粒转染的ZR-75-1细胞;wt-PTEN与G129E-PTEN质粒转染的ZR-75-1细胞MMP-2水平对比于G129R-PTEN质粒转染的和未经质粒转染的ZR-75-1细胞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具有双特异磷酸酶活性的野生型PTEN基因和只具蛋白磷酸酶活性的PTEN基因均能抑制乳腺癌细胞ZR-75-1的迁移,而磷酸酶失活的PTEN基因则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12.
抑癌基因PTEN与妇科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的发生包括抑癌基因的失活、原癌基因的异常激活、DNA损伤等复杂过程。自1997年以来,相继有3个研究小组发现并命名了惟一编码具有双重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PTEN/MMAC1/TEP1,由此对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ue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PTEN)的深入研究已成为肿瘤学研究的热点。现对PTEN抑癌基因及与妇科肿瘤关系的新近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人原发性肝癌(HCC)中的磷酸酶基因(PTEN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人HCC组织、癌旁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TEN蛋白的表达在人HCC组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38),其阳性率也显著低于癌旁肝组织(P=0.007)。PTEN蛋白的表达与HCC患者的年龄、血清AFP水平、肿瘤个数、肿瘤直径、临床分期、术后复发、有无肝外转移、病理分级等多数临床病理学指标无关,而与有无门脉癌栓有密切的关系。无门脉癌栓的患者的肝癌组织中的PTEN蛋白较有门脉癌栓的表达高(P=0.010)。结论HCC的发生中可能存在PTEN基因的突变或缺失。PTEN基因的表达缺失可能与HCC的恶性程度,疾病的进程及HCC的侵袭转移有密切关系。PTEN基因低表达,HCC患者病程较晚、肝癌的恶性程度较高,较容易发生侵袭转移,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4.
PTEN与胃癌     
胃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基因、多阶段、多途径有序的过程.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PTEN)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个具有双重特异性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调控着细胞周期和多种信号途径,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关于PTEN的进一步研究将为胃癌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抑癌基因PTEN在食管癌组织中遗传学及表观遗传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方法:应用PubMed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PTEN基因、食管癌、遗传学和表现遗传学”等为关键词,检索2000-01-2012-06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PTEN基因在食管癌组织的表达;2)PTEN基因在食管癌中遗传学及表观遗传学改变;3)PTEN基因在食管癌发生和发展的机制;4)PTEN基因表达对食管癌的治疗及预后分析的意义.根据纳入标准符合分析文献36篇.结果:抑癌基因PTEN在食管癌中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并与食管癌TNM分期及预后存在相关性.PTEN基因点突变与食管癌的临床进展关系不明确.食管癌存在PTEN基因杂合性缺失及微卫星不稳定,但与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TEN基因多态性与PTEN蛋白质表达水平及食管癌危险因素的关系尚无定论.PTEN基因表观遗传学改变研究较少,对PTEN蛋白功能的影响及在食管癌的进展过程中的意义尚不明确.PTEN基因在食管癌低表达的确切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PTEN基因参与食管癌细胞生长、分化、凋亡及细胞信号传导,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在原发性胆囊癌(HGC)中的表达,以探讨其在HG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寻找胆囊癌诊断及预后的指标。方法应用原位杂交(DNA-RNA)技术与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64例HGC中PTENmRNA、PTEN蛋白的表达。以22例胆囊腺瘤及10例慢性胆囊炎作为对照。结果PTENmRNA及蛋白在HG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56.3%,59.4%)均明显低于胆囊腺瘤组织(81.8%,90.8%)和慢性胆囊炎组织(100%,100%;P<0.05)。结论PTEN低表达参与了HGC的发生发展,PTEN与HGC分化、转移有关,其蛋白可作为判断HGC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PTEN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第一个具有磷酸化酶功能的抑癌基因,PTEN功能的缺失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该基因异常将导致蛋白表达下降从而失去抑癌作用。目前,有关PTEN 基因的研究已经涉及到了其治疗研究,主要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将野生型PTEN 基因导入恶性肿瘤基因组中,替换肿瘤细胞中突变的 PTEN 基因,发挥正常 PTEN 基因的抑癌功能。文章就当前PTEN的发现、结构、作用机制与肿瘤的关系及其基因治疗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Lou HY  Lin kQ  Ye DF  Xie X  Yu X 《癌症》2005,24(6):748-750
背景与目的:子宫内膜癌术前高危因素的评估对于指导治疗及预后判断有着重要的意义。已有研究显示抑癌基因PTEN(第10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鄄张力蛋白基因)是子宫内膜癌中突变率最高的基因,也被称为子宫内膜的看家基因。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探讨PTEN表达能否作为评估子宫内膜样腺癌术前高危因素的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病例的临床病理参数,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标本中PTEN蛋白的表达,分析PTEN表达情况与主要术前高危因素如细胞分化程度、子宫肌层浸润深度、淋巴转移的关系。结果:在107例子宫内膜样腺癌中PTEN表达缺失60例,占56.1%。χ2检验显示子宫内膜样腺癌中PTEN蛋白的表达与主要术前高危因素如细胞分化程度(P=0.695)、子宫肌层浸润深度(P=0.921)、淋巴转移(P=0.682)等,以及其他预后相关因素如手术分期(P=0.750)、雌孕激素受体表达(P=0.281;P=0.260)等均无显著性相关。结论:本研究结果未显示PTEN表达可作为子宫内膜样腺癌术前高危因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晏群  邹明祥  刘文恩  马健 《肿瘤》2012,(6):420-428
目的:探讨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3-kinase,PI3K)基因突变对肺癌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19株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PTEN表达情况,测序验证PTEN基因是否发生突变,检测该突变对于PTEN下游分子AKT和mTOR通路产生的影响。利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方法对19株肺癌细胞的基因表达谱数据进行PTEN/PI3K突变的功能分析。结果:19株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有5株PTEN蛋白表达缺失,通过测序发现这5株均存在PTEN突变;文献检索另有2株存在PIK3CA突变。PTEN突变后其下游分子AKT和mTOR通路处于持续活化状态。借助GSEA法对肺癌细胞基因表达谱数据进行分析,发现PTEN(或PI3K)突变对肺癌细胞的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基因集产生了重要影响。结论:PTEN/PI3K突变对其下游分子AKT和mTOR通路产生明显影响,对肺癌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线粒体-能量代谢方面的基因集。这一发现提示,有必要重视线粒体-能量代谢在肺癌发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基因突变对肺癌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19株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PTEN表达情况,测序验证PTEN基因是否发生突变,检测该突变对于PTEN下游分子AKT和mTOR通路产生的影响.利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方法对19株肺癌细胞的基因表达谱数据进行PTEN/PI3K突变的功能分析.结果:19株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有5株PTEN蛋白表达缺失,通过测序发现这5株均存在PTEN突变;文献检索另有2株存在PIK3CA突变.PTEN突变后其下游分子AKT和mTOR通路处于持续活化状态.借助GSEA法对肺癌细胞基因表达谱数据进行分析,发现PTEN(或PI3K)突变对肺癌细胞的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基因集产生了重要影响.结论:PTEN/PI3K突变对其下游分子AKT和mTOR通路产生明显影响,对肺癌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线粒体-能量代谢方面的基因集.这一发现提示,有必要重视线粒体-能量代谢在肺癌发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